Workflow
湾区发展(0073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8 17: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至人民币12.96亿元[41] - 收入同比下降17.2%至37.1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4.79亿元人民币)[9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2.9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8.09亿元下降53.9%[153] - 公司分部收入总额同比增长1.9%至1,295,515千元人民币(2024年:1,270,891千元)[113] - 期间溢利微降0.2%至29.5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9.64亿元人民币)[91] - 股东应占溢利2.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9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5.98亿元下降50.5%[152][1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29.5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9.64亿元人民币略微下降0.2%[101][102] - 应占合营企业业绩贡献27.68亿元人民币,占除税前溢利的78.0%[91] - 公司分占新塘合营企业净亏损约为人民币2400万元[48] - 毛利率提升至42.5%(2024年同期:31.4%),毛利增长12.1%至15.77亿元人民币[91]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2.8%至人民币7.59分(2024年同期:人民币7.81分)[91] - 公司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盈利金额为234,027千元,普通股股份数目为3,081,690,283股[123]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人民币7.59分,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7.55分[1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财务成本同比下降17.8%至71,271千元人民币(2024年:87,217千元)[113] - 财务成本为71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49] - 公司分占收费高速公路折旧及摊销总额同比下降1%至人民币4.77亿元[45] - 公司分占利息及税项总额同比下降9%至人民币2.18亿元[46] - 公司本期稅項總額為59,301千元,其中企業所得稅23,752千元,預提所得稅6,863千元,遞延稅項28,686千元[122] - 公司預提所得稅率主要為5%,預提所得稅金額為6,863千元[122] - 2025年上半年维修费用达人民币2895.3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798.5万元增长61.0%[150] - 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费用为人民币614.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51.6万元增长305.6%[150] 各条业务线表现:收费高速公路路费收入 - 广深高速公路日均路费收入同比下降3%至人民币749.9万元[5][7] - 广深高速公路2025年上半年路费收入总计约人民币13.57亿元,日均路费收入同比下跌3%至约人民币750万元[19] - 广深高速公路分占净路费收入同比下降3%至人民币6.11亿元[43] - 广深高速公路收入同比下降3.3%至610,758千元人民币(2024年:631,329千元)[113] - 2025年上半年广深高速公路收入为人民币6.1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98亿元下降52.9%[153]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日均路费收入同比下降12%至人民币300.8万元[5][7]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2025年上半年路费收入总计约人民币5.44亿元,日均路费收入同比下跌12%至约人民币301万元[25]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2025上半年日均路费收入300.8万元,同比下降12.2%[28]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分占净路费收入同比下降13%至人民币2.72亿元[43]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收入同比下降12.6%至272,232千元人民币(2024年:311,637千元)[113] - 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日均路费收入同比增长22%至人民币205.0万元[5][7] - 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2025上半年路费总收入3.71亿元,日均路费收入205万元同比增长22%[31][32] - 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净路费收入同比增长22%至人民币3.71亿元[43] - 路费收入同比增长21.8%至371,093千元人民币(2024年:304,672千元)[119] - 沿江高速公路收入同比增长21.8%至371,093千元人民币(2024年:304,672千元)[113] - 公司分占收费高速公路净路费收入总额为人民币12.5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43] 各条业务线表现:收费高速公路车流量 - 广深高速公路日均混合车流量同比增长3%至62.3万架次[5][7] - 广深高速公路2025年上半年日均混合车流量同比增长3%至约62.3万架次[19]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日均混合车流量同比增长3%至26.0万架次[5][7]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2025年上半年日均混合车流量同比增长3%至约26.0万架次[25]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2025上半年日均混合车流量342.5千辆,同比下降2.7%[28] - 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日均混合车流量同比增长18%至21.3万架次[5][7] - 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2025上半年日均混合车流量21.3万架次同比增长18%[31][32] 各条业务线表现:收费高速公路车辆类型构成 - 广深高速公路第1类车对路费收入及混合车流量的贡献占比分别为82.1%及92.7%[19][23] -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第1类车对路费收入及混合车流量的贡献占比分别为85.0%及93.4%[25] - 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第1类车贡献路费收入占比75.3%,贡献车流量占比89.9%[31] 各条业务线表现:收费高速公路EBITDA及分部业绩 - 公司分占收费高速公路EBITDA总额同比下降2%至人民币10.95亿元[44] - 公司分占收费高速公路净溢利总额同比下降1%至人民币4.00亿元[47] - 收费高速公路项目分部业绩下降0.7%至399,848千元人民币(2024年:402,550千元)[113] - 2025年上半年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EBITDA为人民币3.0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6.20亿元下降51.5%[153] 各条业务线表现:土地开发业务 - 公园上城项目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7.03亿元[6] - 公园上城项目2025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7.03亿元,平均售价1.9万元/平方米[35] - 公园上城项目累计合同销售金额52.58亿元,平均售价2.3万元/平方米[35] - 土地开发项目分部亏损扩大至23,625千元人民币(2024年:亏损173千元)[113] 各地区表现 - 广深高速公路沿线广州、东莞、深圳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3.8%、4.8%及5.1%[19] -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地区生产总值约人民币14.8万亿元[1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宏观经济与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至约人民币66.1万亿元[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路货运量同比增长4.0%至205.7亿吨[9]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18] - 广东省计划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人民币3,000亿元,全省通用飞机飞行达到15万小时[18] - 特许经营最长期限延长到40年,较现行最长收费年限增加10至15年[1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投资与项目 - 京港澳高速广深段改扩建项目广深珠公司注册资本73亿元,公司持股45%认缴32.85亿元[38] - 京港澳高速深圳段改扩建项目核准投资估算214.33亿元[38] - 新塘合营企业最高注资总额上限为68亿元人民币,公司承担不超过10.2亿元人民币[51] - 新塘合营企业最高注资总额上限为人民币68亿元[164]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中高速公路建设及改造工程达人民币1193.7万元,较2024年底的760.3万元增长57.0%[149] - 2022年公司向沿江公司注资人民币29.98亿元获得其51%股权,该交易按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处理[1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资产处置与补偿 - 萝岗立交土地收回补偿金额3.17亿元[39] - 收回土地总面积为294,540.09平方米[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股息政策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7.55分人民币,占上半年经常性收益100%[50]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7.55分,派息率为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的100%[70] - 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7.55分,总额约2.327亿人民币[143] - 支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7.15分,总额2.203亿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3.559亿人民币下降38.1%[144] - 中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7.55分或港币8.2917875仙[168] - 2025年上半年宣派股息总额为2.20亿元人民币[102]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负债与权益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978.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48.9亿元人民币,降幅3.0%[57]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5.0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62.9亿元人民币,增长1.7%[57]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763.9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777.78亿元人民币,增幅为1.8%[101][10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42.19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中的65.80亿元人民币,增幅达56.0%[97] - 公司保留溢利从2024年底的133.4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中的156.82亿元人民币,增幅为17.5%[102] - 银行贷款从2024年底的310.42亿元人民币略微减少至2025年中的304.77亿元人民币,降幅为1.8%[97]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底的308.88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中的314.85亿元人民币,增幅为1.9%[97][102] - 应付税项从2024年底的2.34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中的1.16亿元人民币,降幅达50.4%[97] - 经营特许权无形资产减少2.2%至55.67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56.95亿元人民币)[95] - 总资产增长1.8%至130.33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28.02亿元人民币)[95] - 集团总部净负债40.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37.55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3] - 沿江公司净资产63.5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62.35亿元人民币增长[54] - 广深合营企业净资产21.0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18.68亿元人民币增长[55] - 广珠西线合营企业净资产29.4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28.76亿元人民币增长[56] - 净借贷权益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64%[57] - 净借贷权益比率从2022年的66%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4%[157] - 资产负债率持续保持在40%水平(2022-2025上半年)[157] - 经营權無形資產賬面價值為5,567,412千元,較去年同期5,835,234千元下降4.6%[125] - 经营權無形資產已確認減值虧損2,638,235千元[126] - 合營企業權益為5,551,463千元,較期初5,274,669千元增長5.2%[12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982亿人民币,其中1年内到期的金额为1609.4万人民币(占8.1%),1年以上到期的金额为1.821亿人民币(占91.9%)[138] - 公司担保的银行贷款余额为35.297亿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6.948亿人民币下降4.5%[140]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与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18.4%至86.82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73.33亿元人民币)[95] - 银行存款利息及结构性存款投资收入达12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49] - 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为300.67百万元,同比增长4.5%[105] - 已付税项大幅增加至35.41百万元,而去年同期仅为0.03百万元[1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65.27百万元,同比下降7.8%[10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0.48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使用现金199.05百万元[105]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9.18百万元,同比增长168.1%[105]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等资本支出为11.3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261.53百万元下降95.7%[105] - 已收股息128.67百万元,去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05] - 新增银行贷款达1,816.76百万元,同比增长98.2%[105] - 偿还银行贷款1,917.81百万元,同比增长115.3%[10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868.16百万元,同比增长70.2%[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8.68亿元,较2024年底的7.33亿元增长18.4%[154]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68,156千元,較期初733,286千元增長18.4%[133] - 经营现金流净额从2021年人民币-6.33亿元改善至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65亿元[155] - 2024年上半年新增银行贷款达人民币18.17亿元,同期偿还银行贷款人民币19.18亿元[155] - 2024年收到合营企业股息人民币1.59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到人民币1.29亿元[155] - 2022年偿还深高速减资人民币30.5亿元,2023年偿还人民币2.66亿元[155] - 2023年提取结构性存款人民币14.2亿元,2024年提取人民币6.7亿元[155] - 2024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人民币2.75亿元[15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人民币4.74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8.68亿元[155] 其他财务数据:融资与借贷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78.18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5.18亿元人民币[60] - 人民币贷款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3%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68.7%,港币贷款占比从35.7%降至31.3%[60] - 集团总部一年内偿还贷款占比69%-70%,金额约304.6-310.2亿元人民币[61] - 集团分占合营企业一年内偿还贷款占比从19%降至8%,金额从6.36亿元人民币降至2.57亿元人民币[63] - 公司可动用银行融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96.28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1.70亿元人民币[66] - 银行贷款减少7.1%至132.69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42.79亿元人民币)[95] - 2025年6月30日公司银行贷款及银行透支为人民币43.75亿元,较2024年底的45.32亿元减少3.5%[154] - 银行贷款总额为43.745亿人民币,其中无质押贷款43.456亿人民币,有质押贷款2895万人民币[139] - 银行贷款中1年内到期的金额为30.477亿人民币(占69.7%),1-2年到期的2.021亿人民币(占4.6%),2-5年到期的11.063亿人民币(占25.3%),5年以上到期的1845万人民币(占0.4%)[139] - 港币计价银行贷款为20.287亿人民币(占46.4%),人民币计价银行贷款为23.458亿人民币(占53.6%)[139] 其他财务数据:金融工具与投资 - 汇兑收益净额20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汇兑亏损1700万元人民币[49] - 汇兑收益大幅改善,产生6.35亿元人民币收益(2024年同期:亏损5.09亿元人民币)[93] - 汇兑收益净额实现2,231千元人民币(2024年:亏损17,035千元)[113] - 2025年上半年外币业务换算产生汇兑收益6.35亿元人民币[102]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为2313.8万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9.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