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文轩(0081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9 17:16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55.27亿元,同比下降4.50%[18][19] - 公司净利润为人民币9.00亿元,同比增长19.63%[18] - 公司利润总额为人民币9.07亿元,同比增长6.98%[18] - 主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4.39亿元,同比下降4.72%[19] - 公司营业收入为55.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50%[40] - 营业收入55.27亿元,同比下降4.5%[125] - 净利润9.00亿元,较去年同期7.52亿元增长19.6%[12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0%至33.62亿元[128] - 净利润同比增长7.0%至5.17亿元[128] - 母公司净利润4.65亿元[136]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主营业务成本为人民币33.54亿元,同比下降5.65%[20] - 营业成本为33.6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2%[40] - 销售费用为人民币6.99亿元,同比下降2.34%[41]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411.05万元,同比增长50.68%[42] - 研发费用为141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68%[40] - 研发费用1411万元,同比增长50.7%[125]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103.0%至539.8万元[128]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9.05%,较上年同期增加0.59个百分点[21]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8.34%,较上年同期增加0.61个百分点[28] 分部业务表现 - 出版分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3%至人民币12.80亿元[26] - 发行分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60%至人民币48.64亿元[26] - 教材教辅业务在发行分部收入同比下降15.30%至人民币19.16亿元[26] - 一般图书业务在发行分部收入同比增长5.91%至人民币28.04亿元[26] 销售渠道表现 - 线下销售收入27.2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7%[28] - 线上销售收入27.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03%[2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63.42%[4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入人民币6.21亿元,同比增长63.42%[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净流出人民币7.53亿元[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63.4%至6.21亿元[13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达7.53亿元[13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56.44亿元[132] - 支付给职工现金11.94亿元[13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增加315.1%至2.2亿元[137] - 分配股利及利息支付现金减少38.9%至3.34亿元[13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3.74亿元[137] 其他收益和损失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为收益4869.5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205.78%[4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1,085.91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4,756.87万元[43] - 投资收益为人民币1.02亿元,同比下降16.76%[47] - 其他收益为人民币4,816.80万元,同比增长60.31%[48]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743.81万元,同比下降92.25%[50] - 利息收入7788万元,同比下降19.2%[125] 每股数据 - 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69元,同比增长18.97%[53] - 基本每股收益0.69元,较去年同期0.58元增长19.0%[12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货币资金为人民币92.18亿元,较期初91.80亿元略有增加[60]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33.89%,较上年末34.46%下降0.57个百分点[60] - 应付票据余额73,800元,同比减少98.36%,主要因票据结算减少[58] - 其他应付款增加55.94%至4.81亿元,主因宣告派发H股现金股利1.81亿元[58] - 租赁负债增长69.45%至3.05亿元,主因续签三年期租赁合同[58] - 公司货币资金为9,218.49百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0.4%[112] - 应收账款增长12.4%至1,715.62百万元(2024年末:1,526.81百万元)[112] - 存货小幅下降0.8%至2,403.63百万元[112] - 总资产增长2.9%至23,562.29百万元(2024年末:22,898.70百万元)[112] - 应付股利新增181.19百万元[115] - 未分配利润增长4.6%至7,911.91百万元[115] - 归母股东权益增长3.6%至15,132.77百万元[115] - 少数股东权益增长10.9%至443.96百万元[115] - 租赁负债大幅增长69.5%至304.90百万元[115] - 公司总资产为211.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06.86亿元增长2.1%[121][123] - 货币资金77.30亿元,较期初79.53亿元减少2.8%[120] - 应收账款8.27亿元,较期初6.66亿元增长24.2%[120] - 存货4.38亿元,较期初8.01亿元大幅下降45.3%[12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84.52亿元[13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5.12亿元[137] 投资持股 - 持有成都银行股份市值16.08亿元,占总资产6.82%,当期确认分红收益7,128万元及公允价值收益2.39亿元[66] - 持有皖新传媒股份市值8.51亿元,占总资产3.61%,当期确认分红收益1,246万元但公允价值亏损0.64亿元[67] 财务比率 - 流动比率1.8,较去年同期1.7提升0.1[63]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296.1天,同比增加15.2天[63] - 存货周转天数130.7天,同比增加2.8天[63] 员工相关 - 公司员工数量为7,341名,较2024年末减少190名[78] - 员工离职退休金及企业年金供款总额为人民币12,763.01万元,同比增长8.9%[78] 运营能力 - 运营管理仓库面积超25万平方米[77] - 拥有自有及协作车辆超千台[77] - 构建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覆盖四川成都、江苏无锡、天津西青、广东清远4个物流基地[77] 业务和品牌 - 旗下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拥有爆款IP米小圈出版权,持续登上开卷少儿图书全国畅销榜[74] - 拥有"新华文轩""文轩BOOKS"等实体书店品牌及"文轩网"等网络服务体系[75] - 是四川省唯一具备中小学教科书发行资质的企业[77] - 持续探索教育装备新场景,以"环境+工具+内容"方式提供立体化学习体验[72] - 通过资本手段链接文化科技、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73] - “文轩优学”线上服务平台覆盖学校超6000所,服务学生超过495万人[39] - 公司输出版权299项,推进出版“走出去”[33] 股息分配 - 公司拟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9元含税共计支付现金股利人民币23442.98万元含税[11] - 公司以总股本123384.10万股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11] - 公司建议股息登记日为2025年11月4日[8] - 董事会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9元含税[104] - 中期股息总额约人民币23,442.98万元含税[104] - 非居民企业股东股息需代扣代缴10%企业所得税[105] - H股股东股息登记日为2025年11月4日[106] - H股过户文件最后提交期限为2025年10月28日下午4时30分[106] - 公司拟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9元(含税),总额约234.43百万元[109]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8] - 公司H股股份代码00811 A股股份代码601811[14] - 公司法定代表人周青先生[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三色路238号[14]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14] - 公司核数师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拟于2025年10月23日举行[7] 股东结构 - 公司总股本1,233.84百万股,其中A股791.90百万股占64.18%,H股441.94百万股占35.82%[89] - 控股股东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直接持有A股400.84百万股占32.49%,通过附属公司持有H股90.78百万股占7.36%[89][90] - 四川发展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合计持有A股623.38百万股占50.52%,H股97.18百万股占7.88%[92] - 四川发展间接持有公司A股623,382,470股及H股97,176,000股[96] -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直接持有公司A股400,843,465股及H股90,780,000股[96] - 武文倩通过华盛集团持有公司A股53,336,000股[96] - 陈政通过北京枫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40,053,000股[96]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2016年A股IPO发行98.71百万股,发行价7.1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702.82百万元,净额645.18百万元[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641.29百万元,尚未使用余额5.83百万元[84] - 2025年上半年使用募集资金508,835.49元,主要用于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项目[84] - 教育云服务平台项目累计投入200.25百万元,超承诺投资额200.00百万元[84][85] - 西部物流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300.64百万元,超承诺投资额300.00百万元[84][85] - 零售门店升级拓展项目累计投入100.45百万元,超承诺投资额100.00百万元[84][85] - ERP建设升级项目累计投入35.60百万元,超承诺投资额35.18百万元[84][85] 公司历史和上市 - 公司2007年在香港公开发行401,761,000股H股并上市[143] - 公司2016年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98,710,000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143] 综合收益和权益变动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1.76亿元其他综合收益[126]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7.4%至6.92亿元[130]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10.76亿元[139] - 对股东分配利润5.06亿元[13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未分配利润增至79.12亿元[139] - 母公司综合收益总额6.92亿元[141] - 母公司对股东分配利润5.06亿元[141] - 母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60.52亿元[141] 法律和风险事项 - 公司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101] 财务报表和会计政策 - 公司财务报表于2025年8月27日经董事会批准[144] - 营业周期为12个月[150] - 重要应收款项标准为单项金额超人民币1000万元且占相应应收款项余额大于10%[153] - 重要应收款项信用损失准备收回标准为单项金额超1000万元且占余额大于10%[153] - 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标准为单项金额超人民币1亿元且占相应现金流总额大于10%[153]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标准为净资产占集团净资产大于5%或营业收入占集团收入大于10%[153] - 重要资本化研发项目标准为单个项目累计资本化金额超人民币1000万元[153] - 重要合营及联营企业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净资产5%且投资收益大于利润总额1%[153]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日支付对价及购买日前持有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之和[157] - 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158] - 合并成本小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经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58] - 商誉按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158] -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162] - 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164]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168] - 处置股权取得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应享份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68] - 现金等价物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且流动性强的投资[170]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产生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1] -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17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7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17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和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2]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8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2] - 金融资产满足取得目的主要为近期出售等条件时被认定为交易性[177] - 应收款项融资列示取得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与应收账款[175]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等[174] - 实际利率法用于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及分摊利息收入或费用[173] -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和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租赁应收款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并确认损失准备[184] - 公司对全部合同资产和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以及应收经营租赁款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84] - 公司对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85] - 公司对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的金融工具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85] - 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来确定信用风险是否已显著增加[186] - 公司判断金融工具只具有较低信用风险时假定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187] - 公司对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和合同资产以及租赁应收款始终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92] - 公司基于历史信用损失经验、使用准备矩阵计算金融资产的预期信用损失[192] -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191] - 信用损失是指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191]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将终止确认日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部分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8]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被转移金融资产相关负债账面价值等于继续涉入资产账面价值减去保留权利摊余成本加上承担义务摊余成本[199]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被转移金融资产相关负债账面价值等于继续涉入资产账面价值减去保留权利公允价值加上承担义务公允价值[199]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合同权利终止或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报酬转移给转入方[195] - 既未转移也未保留几乎所有风险报酬但保留控制时按继续涉入程度确认被转移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负债[195] - 指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转移时,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98] - 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只具有较低信用风险或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未显著增加时适用简化减值处理[196] - 相关负债不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199] - 权利和义务的公允价值按独立基础计量[199] - 金融资产转移时未保留控制且未保留几乎所有风险报酬则予以终止确认[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