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华和顺(01358) - 2025 - 中期财报
普华和顺普华和顺(HK:01358)2025-09-22 17: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集团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14.4百万元,同比上升22.4%[14] - 总收入为人民币414.4百万元,同比增长22.4%[29][3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414,373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38,417千元人民币增长22.4%[106] - 收入为人民币414.373百万元,同比增长22.4%[92]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212.8百万元,同比上升13.4%,整体毛利率为51.3%[14] - 毛利为人民币212.8百万元,同比增长13.4%[29][31] - 整体毛利率为51.3%,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29][3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66.0百万元,同比下降6.0%[14]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86.619百万元,同比下降7.5%[92] - 期内溢利减少7.5%至人民币86.6百万元[44] - 期内溢利为8661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4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65.999百万元,同比下降6.0%[9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6599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124]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4.44分,同比下降1.1%[93] - 每股基本盈利为4.44分人民币,同比下降1.1%[124] - 经营溢利减少5.1%至人民币80.2百万元[41] - 公司经营利润为87,614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86,322千元人民币增长1.5%[108] - 经调整净溢利为11913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48] - 经调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为8340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9%[48] - 期内溢利为8.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2024年同期为9.36亿元人民币)[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血液净化业务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加55.6%至人民币22.6百万元[34]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从零增至人民币2.3百万元[34] - 输液器业务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减少至人民币18.9百万元[34]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33.3%至人民币83.5百万元[35] - 血液净化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31.5%至人民币37.6百万元[35]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195.3%至人民币21.7百万元[36] - 研发开支增加9.2%至人民币22.5百万元[38] - 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中,9300千元人民币计入行政开支,4300千元人民币计入销售推广开支[49]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2,662千元,同比增长41%[159] - 已付所得税为2.2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0亿元人民币增长33.9%[99] - 当期所得税支出2073万元,与去年同期2068万元基本持平[118] 各条业务线表现:收入 - 输液器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13.4百万元,同比下降14.5%,占集团综合营收27.4%[16] - 血液净化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97.4百万元,同比上升44.5%,占集团综合营业收入71.8%[19]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5百万元,占集团综合营收0.9%[20] - 血液净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97.4百万元,同比增长44.5%[29][30] - 输液器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3.4百万元,同比下降14.5%[29][30]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首次录得收入人民币3.5百万元[29][30] - 血液净化业务收入为297,444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05,799千元人民币增长44.5%[106] - 输液器业务收入为113,387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32,618千元人民币下降14.5%[106]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收入为3,542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无收入[106] 各条业务线表现:利润和亏损 - 血液净化业务毛利率为48.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31] - 输液器业务毛利率为59.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31]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毛利率为58.0%[32] - 血液净化业务经营利润为70,829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60,621千元人民币增长16.8%[108] - 输液器业务经营利润为41,614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9,313千元人民币增长5.9%[108]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经营亏损为24,829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13,612千元人民币扩大82.4%[108]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期内出现经营亏损,正在进行商誉减值测试[136]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311,848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95,529千元人民币增长5.5%[106] - 印度市场收入为38,580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3,144千元人民币增长193.5%[10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专注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高增长及高利润率的板块,核心业务布局集中于输液器、血液净化和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三大领域[13] - 公司业务分部为输液器、血液净化产品和再生医用生物材料[4] - 公司凭借强劲的研发实力及完善的分销网络稳占市场领先地位[4] - 耗材集采逐渐步入常态化,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医疗器械企业的利润空间[13] - 集采驱使企业加快创新并优化成本,加速国产替代进程,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13] - 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为医疗器械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3] - 行业技术进步及国产医疗器械出海进程加速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13] - 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二[13] - 再生医学生物材料业务预计于2025年6月30日开始销售产品,后续产品推出预计需时约一年[137]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投资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1,693.3百万元[14]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25500千元人民币至192300千元人民币[50] - 血液净化业务贸易应收款项增加20700千元人民币至56100千元人民币[50] - 存货增加9900千元人民币至130200千元人民币,增幅8.3%[52] - 血液净化业务存货增加6200千元人民币至85600千元人民币[52]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5400千元人民币至897100千元人民币[53]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为15300千元人民币,覆盖98100千元人民币应收账款[51] - 投资物业减少人民币0.3百万元至262.6百万元,主要因公平值亏损[54] - 无形资产及商誉净值减少人民币25.6百万元至1,606.8百万元,主要因摊销32.5百万元[55] - 应收贷款总额为人民币300.0百万元,借款人已提前偿还本金60百万元及相应利息[56] - 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加人民币26.9百万元至73.4百万元,主要因股权投资公平值上升[57]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人民币11.3百万元至1,693.3百万元[5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大幅增加人民币80.1百万元至85.2百万元[58] - 银行借款增加人民币9.2百万元至15.0百万元,年利率3.45%[58] - 资本承担减少人民币3.8百万元至21.8百万元[61] - 资本开支增加人民币27.2百万元至49.7百万元[62] - 资产负债比率从0.12%上升至0.31%[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693.265百万元,较期初增长0.7%[95] - 总资产为人民币5,294.299百万元,较期初增长2.6%[95] - 商誉为人民币564.085百万元,与期初持平[9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85.230百万元,较期初大幅增长1,556%[9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人民币213.515百万元,较期初增长53.7%[95] - 公司总权益从4803.4亿元人民币增至4861.1亿元人民币,增长1.2%[9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0.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9%(2024年同期为13.86亿元人民币)[9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9.3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8.20亿元人民币增长0.7%[99] - 银行借款从5.80亿元人民币增至15.00亿元人民币,增长158.6%[96] - 保留盈利从217.71亿元人民币微降至217.13亿元人民币,减少0.3%[9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0.57亿元人民币(2024年为产生现金净额0.59亿元人民币)[99] - 非控股权益从83.20亿元人民币增至86.07亿元人民币,增长3.5%[96] - 递延税项负债从14.84亿元人民币降至14.38亿元人民币,减少3.1%[96] - 分部资产总额增至390.4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83.78亿元增长1.7%[111] - 输液器业务分部资产139.10亿元,较期初138.26亿元微增0.6%[111] - 血液净化业务分部资产156.19亿元,较期初147.78亿元增长5.7%[111]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分部资产95.20亿元,较期初97.73亿元减少2.6%[111] - 综合负债总额43.32亿元,较期初35.76亿元增长21.1%[11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额为40877千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21.5%[128] - 投资物业公平值为262559千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0.1%[130][132] -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42686千元人民币,期内摊销32456千元[135] - 商誉账面价值564085千元人民币,与期初持平[136] - 投资物业贴现率增加1%将导致公平值减少34101千元[134] - 固定利率应收贷款总额为人民币300,000千元,其中即期部分为300,000千元,非即期部分为0千元[138] - 集团于2023年4月向独立第三方提供贷款人民币180,000千元,年利率5.3%,以北京房地产作为抵押[138] - 集团于2023年9月向另一独立第三方提供贷款人民币120,000千元,年利率4.55%,以苏州房地产作为抵押,并于2025年7月收回人民币60,000千元[139]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产生公平值收益约人民币27,803千元,非上市投资基金产生公平值收益约人民币972千元[140]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人民币82,771千元,其中账龄在3个月以内的为59,458千元,占比71.8%[142]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按客户组别划分,组别A为7.88%,组别B为0.89%,组别C为100%,组别D为54.47%[146]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总额为人民币15,335千元,其中组别D拨备金额最高,为人民币8,804千元[146] - 应收一名关连人士款项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099千元于当期损益确认[144] - 集团持有乐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65%权益,该投资被指定为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140]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从年初19,057千元减少至期末15,335千元,期内拨回3,722千元[14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大幅增至85,230千元,较期初5,148千元增长1,556%[149][151] - 保本理财产品投资达80,082千元,占金融资产总额94%[14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至213,515千元,较期初138,944千元增长54%[152] - 应付股息71,859千元,期初该科目为零[152] - 贸易应付款项中超过3年账龄金额达8,268千元,占比17%[153] - 金融资产总额从2165.16亿人民币增长至2305.82亿人民币,增幅6.5%[161] - 按摊余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为214.72亿人民币,较期初211.35亿人民币增长1.6%[16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53亿人民币增至10.51亿人民币,增幅315%[161]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从2.64亿人民币增至5.35亿人民币,增幅103%[161] - 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列账从13.08亿人民币增至14.57亿人民币,增幅11.4%[161] - 理财产品公允价值8.52亿人民币属第三层级,预期回报率1.05%-2.4%[163] - 非上市投资基金公允价值1.98亿人民币,采用市场法估值并适用14%-18%缺乏适销性折让率[163]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公允价值5.35亿人民币属第一层级,按联交所市价计量[163][166] - 非上市投资基金的估值由独立第三方旗舰资产评估顾问有限公司执行[165] - 理财产品的公允价值依据金融机构报价确定,属第三层级估值[164]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和融资 - 财务收入净额减少17.5%至人民币22.9百万元[42] - 财务收入净额2.29亿元,同比下降17.5%[116] - 政府补贴收入337万元,同比增长85.7%[113] - 外汇净损失160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388万元[113] - 银行利息收入1480万元,同比下降23.1%[116] - 公司于联交所购回4,413,000股股份,总代价约6,367,210港元[76] - 每股购回价格最高1.48港元,最低1.36港元[76] - 公司期内回购78,897,000股普通股,总代价80,221千元[154] - 对关联方乐普医疗销售额达43,407千元,同比增长227%[158][160] 股东信息和股息 - 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4港仙[14]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4.4港仙[28] - 中期股息每股4.4港仙,较去年同期每股4.5港仙略有下降[71] - 中期股息每股4.4港仙,同比下降2.2%[1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46,496,000股库存股份[76] - 董事姜黎威持有2,638,714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17%[80] - 董事林君山持有1,673,427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11%[80] - 董事陈庚持有636,943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4%[80] - Cross Mark Limited持有621,557,863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40.54%[82] - Right Faith Holdings Limited持有393,385,962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25.66%[82] - 陈国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414,025,962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27.00%[82] - Cross Mark Limited持有575,061,863股股份,占总股份的37.5%[86] 其他重要内容 - 集团已取得58个产品注册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