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16.2%至510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093.2万港元[5] - 毛利同比下降15.9%至1653.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66.1万港元[5] - 期内溢利实现141.8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866.3万港元[5]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41.8万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录得净亏损2866.3万港元[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0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约2900万港元[147][1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为141.8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2866.3万港元[6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已售存货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41,271千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666千港元,减少23.3%[61] - 销售及分销开支保持稳定约140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约1500万港元[150][154] - 一般及行政开支大幅减少至约80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约1800万港元[156] - 一般及行政费用降至约800万港元,同比下降55.6%(2024年:1800万港元)[165] - 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4,658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768千港元,上升45.3%[56] - 融资成本增至约70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约500万港元[157] - 公司未分配融资成本472.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78.9万港元增长69.6%[4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客户合约收入为5097.5万港元,其中中药保健品销售贡献5097.5万港元[30] - 公司中药保健品分部除所得税前亏损439.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99.6万港元扩大120.4%[36][39] - 公司放债业务分部除所得税前溢利86.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373.9万港元[36][39] - 公司金融工具投资分部除所得税前溢利1136.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641.5万港元[36][39] - 公司可报告分部总溢利783.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215万港元[36][39] - 中药保健品分部收入从去年同期约6000万港元下降至约5100万港元[148][153] - 放债分部收入从去年同期约100万港元下降至约30万港元[148][153] - 中药保健品业务收入约5100万港元,同比下降15%(2024年:6000万港元)[164][166] - 中药保健品业务分部亏损(税前)约400万港元,同比亏损扩大100%(2024年:200万港元)[164][166]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30万港元,同比下降70%(2024年:100万港元)[168][173] - 放债业务分部利润(税前)约100万港元,同比扭亏(2024年:亏损1400万港元)[168][173] - 零售店铺数量维持10间(2024年末:10间)[163][166]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0,932千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1,060千港元,减少16.2%[50] 其他收入及收益 - 其他收入净额实现1202.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543.2万港元[5] - 公司利息收入为32.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1.1万港元下降47.1%[30] - 公司出售金融工具净亏损23.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5万港元扩大126.7%[30]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124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543.1万港元[30]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实现约1200万港元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500万港元[149][15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未变现收益约1200万港元(2024年:亏损500万港元)[165] - 应收贷款减值损失拨回约300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计提减值损失约600万港元[158][160] - 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净额约300万港元(2024年:减值亏损600万港元)[165][168][173] 资产和投资表现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增长22.3%至4280.7万港元[8] - 综合资产总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2,04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0,902千港元,减少9.1%[44] - 中药保健品分部资产从75,206千港元减少至55,349千港元,下降26.4%[44] - 放债业务分部资产从8,760千港元增加至10,177千港元,增长16.2%[44] - 投资金融工具分部资产从35,591千港元增至43,520千港元,上升22.3%[44]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从3559.1万港元增至4352万港元,增长22.3%[81] - 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从3501.5万港元增至4280.7万港元,增长22.2%[81] - 非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从57.6万港元增至71.3万港元,增长23.8%[81] - 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37,79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末45,320千港元,增长19.9%[124] - 第一层次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从35,015千港元增至42,807千港元,增长22.3%[124] - 第三层次金融资产中非上市股本证券从576千港元增至713千港元,增长23.8%[124][131] - 衍生金融资产公平值从2,200千港元降至1,800千港元,减少18.2%[124][131] - 第三层次金融资产总公平值从2,776千港元降至2,513千港元,减少9.5%[124][131] - 2025年上半年第三层次金融资产产生公平值净损失263千港元[131] 债务和融资成本 - 流动负债减少22.1%至5687.7万港元[8] - 净负债状况改善至1696.1万港元,去年底为1838万港元[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净负债为1696.1万港元[15] - 综合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0,426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7,863千港元,减少9.0%[46] - 应付债券利息从2024年上半年的0千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668千港元[56] - 可换股贷款票据利息从2024年上半年的2,789千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61千港元,减少62.0%[56] - 保证金贷款从1887.2万港元降至1658.1万港元,减少12.1%[91] - 其他贷款从1370万港元增至1581万港元,增长15.4%[92] - 上市股本证券组合账面价值4280.7万港元作为保证金贷款的抵押品[91]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53.4%至436.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00.5万港元[11]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改善至亏损34.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55.6万港元[11] - 公司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收回应收贷款以改善现金流[18] 应收贷款和信贷减值 - 公司应收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30.87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的30.71亿港元,减少0.5%[77] - 公司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从2024年末的30.01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的29.70亿港元,减少1.0%[77] - 公司应收贷款净额从2024年末的856.8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的1013.9万港元,增长18.3%[77] - 公司向主要股东最终控股公司提供贷款626.8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709.2万港元减少11.6%[79] - 第三阶段(信贷减值)应收贷款总额约2.99亿港元(2024年末:3亿港元)[170][174] - 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净额约2.97亿港元,较2024年末减少300万港元[175][1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第三阶段信贷减值应收贷款总额为299,353千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的97.5%[1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为10,139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8,568千港元增长18.3%[178][180] - 2025年上半年第三阶段信贷减值拨备净额为296,653千港元,拨备覆盖率为99.1%[178] - 2024年末第三阶段信贷减值拨备净额为299,723千港元,拨备覆盖率为100%[180] - 2025年6月30日第一阶段应收贷款为7,439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8,568千港元下降13.2%[178][180] 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 - 应收贸易账款从406.4万港元降至159.5万港元,大幅减少60.7%[84] - 应收贸易账款中99.7% (159.1万港元) 账龄在90天以内[86] - 应付贸易账款从1806.9万港元降至448.6万港元,大幅减少75.2%[89] - 应付贸易账款中96.9% (434.7万港元) 账龄在90天以内[90] 物业、厂房及设备和使用权资产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为8.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1万港元下降40.4%[7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使用权资产594.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5.2万港元增长283.2%[70] - 公司中草药保健品零售店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26.3万港元,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948.2万港元出现减值迹象[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确认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144.4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无减值损失[73] 购股权计划 - 2012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2年9月14日到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4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该计划下无未行使购股权[97][100] - 新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8月15日采纳,有效期至2034年8月15日[101][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5年1月1日及2025年6月30日,新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购股权总数为77,048,083份[103][109] - 其中可供授予服务提供者的购股权数量为7,704,808份[104][10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新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77,048,083股,相当于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0%[105][110]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单名参与者授出的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106][111]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的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超过0.1%需经股东批准[107][111]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15][119] - 购股权须持有至少12个月后方可行使[113][121] - 接受购股权要约需在30天内支付1港元名义代价[114][118]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18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3.72港仙[6] - 2025年上半年汇兑差额产生正收益1000港元[12] - 2024年上半年汇兑差额产生正收益3000港元[12]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5年初的6909.4万港元改善至6767.6万港元[12]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770.5万港元[12] - 股份溢价保持稳定为2567.5万港元[12] - 可换股贷款票据权益储备从1983.5万港元降至1750万港元[12] - 公司除所得税前综合溢利153.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883.4万港元[41] - 毛利率保持稳定在32%,与去年同期持平[147][152][154] - 非上市股本证券采用资产法估值,关键输入值为被投资公司资产净值[128][130] - 衍生金融资产使用二项式期权定价模型估值,参数包含预期波动率[129][130] - 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账面值与公平值无重大差异[135][138] - 公司报告期末无任何或然负债[136][139] 客户贷款回收情况 - 客户E处置资产后,公司于2024年9月收到净收益350万港元[182][185] - 客户L根据2024年5月达成的和解协议,2024年支付60万港元,2025年6月支付40万港元[200] - 截至报告期末后,客户L进一步支付270万港元[200] - 客户I的应收贷款回收方案涉及广州物业所有权转让[183][186] - 客户A、E、I、J、G、F、K、M均处于还款协商或法律程序中[181][182][183][187][189][190][198][199]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