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动极光(06681) - 2025 - 中期财报
脑动极光脑动极光(HK:06681)2025-09-29 20:3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188.7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0005.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82%[18]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1.89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0.0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81%[41] - 公司期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14389亿元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1.26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92%[18] - 公司期内经调整净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7884.2万元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8802.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1.64%[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亏损为126.88百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为114.39百万元[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經調整淨虧損為人民幣88,022千元,相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78,842千元虧損擴大[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內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為人民幣126,881千元,2024年同期為人民幣114,389千元[67] - 收入大幅增长至100,05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51,887千元增长约92.8%[141] - 期内亏损为126,88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114,389千元扩大约10.9%[141] - 公司总营收为100.051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1.887百万人民币增长约92.8%[159]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2.63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1.4328亿元扩大10.5%[173] 成本和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从27.37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59.2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30%[43] - 公司毛利从24.52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40.8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60%[44]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5.38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30.4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8%[48]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28.14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6.01百万元,增长63.50%[49]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64.23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8.15百万元,增长6.10%[50] - 研发开支中,服务开支从4.56百万元增至6.81百万元,增幅49.40%[52]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0.90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98百万元,增长9.82%[53] - 研发开支为68,149千元,较去年同期的64,231千元增长约6.1%[141] - 行政开支为46,008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8,138千元增长约63.5%[141] - 员工成本总额增至人民币8.165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7.1781亿元增长13.8%[170]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19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0904亿元增长9.8%[166] - 上市开支为人民币26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859.2万元大幅减少68.9%[170]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其他收入从0.58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7.2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5.17%[45] - 公司其他开支及其他损益净额从2.14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4.42)百万元人民币,减少306.54%[46]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47.3%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0.8%[60] - 其他收入大幅增至人民币728.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8.2万元增长1151%[164] - 其他开支及其他损益净额为支出人民币441.5万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人民币213.5万元[165]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66.7万元,上年同期为零[167] 业务运营指标 - 购买公司系统的医院数量从2024年的186家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5家[41] - 患者使用公司系统的次数从2024年的约1,800,000次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595,554次[41] - 选择在家中使用公司系统的患者人数从约7,397名大幅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915名[41] - 公司核心产品已纳入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19] - 公司已帮助中国超过200家医院建立认知中心[19] - 核心产品已就四种主要类型认知障碍的八种适应症实现商业化[20] - 公司另有四款产品在国内外获监管批准(中国三款,欧盟一款),六款候选产品处于开发阶段[20] - 院内外软件解决方案收入为74.877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5.826百万人民币增长63.4%[159] - 新业务医疗AI大语言模型解决方案收入为24.779百万人民币[159] - 研究项目收入为0.344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914百万人民币大幅下降94.2%[159] 研发进展与产品管线 - 公司认知数字疗法相关研究已累计纳入649名患者[12] - 公司儿童ADHD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注意缺陷维度得分改善率从单药治疗组的23.3%提升至34.6%[13] - 公司儿童ADHD研究中,联合治疗组多动冲动维度得分改善率从单药治疗组的18.0%提高至34.6%[13] - 公司儿童ADHD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核心症状总体得分改善率从单药治疗组的21.5%增至34.3%[13] - 核心产品于2018年9月获得首张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2023年5月续签[22] - BCAT于2022年10月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2025年开启商业化[27] - SAS于2022年12月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2025年开启商业化[28] - DSS于2023年9月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2025年实现商业化[29] - 抑郁症认知量化评估软件预计2026年实现商业化[32] - 抑郁症治疗软件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临床试验[33]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30日的279.86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87.92百万元,增长2.88%[5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4,较2024年同期的0.7显著提升[60]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27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1.55百万元[6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未偿还借款约为143.10百万元,年利率在2.08%至3.40%之间[5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拥有银行结余及现金287,922千元,较2024年底的343,882千元减少约16.3%[143] - 公司权益总额由2024年底的负债净额464,024千元转为2025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246,602千元,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售[144][14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为171,831千元,较2024年底的134,221千元增长约28.0%[143] - 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43,102千元,较2024年底的21,261千元大幅增加约573.1%[143]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0.153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5.527百万人民币增加45.8%[151]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7.557百万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86.002百万人民币[151]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3.082百万人民币,主要来自银行借款136.872百万人民币和首次公开发售股份218.197百万人民币[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7.922百万人民币,较期初的343.882百万人民币减少16.3%[151]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0.216百万人民币,其中中国内地占42.148百万人民币[163]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长29.1%,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53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592亿元人民币[177] - 信贷亏损拨备大幅增加78.3%,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37.1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05.5万元人民币[177] - 短期应收贷款激增439.0%,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71.7万元人民币[177] - 逾期贸易应收款项增长20.9%,从2024年12月31日的7884.5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528.8万元人民币[179] - 逾期90天或以上的款项增长29.2%,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09.4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597.8万元人民币[17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0.9002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12月31日该科目余额为零[180] - 受限制银行存款增长45.0%,从2024年12月31日的6949.5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0755亿元人民币[18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下降38.5%,从2024年12月31日的5609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46.7万元人民币[182] - 长期债券总额下降21.9%,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628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0464亿元人民币[184]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提前偿还绍兴基金长期债券本金人民币90,000,000元[185]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1,261,000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3,102,000元,增幅达573%[186] - 银行借款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35,944,000元(2024年末:人民币14,072,000元),其中人民币90,000,000元以14,000,000美元存款作抵押[186][188] - 银行借款年利率区间为2.08%至3.40%,较2024年末的3.00%至5.00%有所下降[188] - A-1轮优先股于2025年1月8日按公允价值人民币285,428,000元重新分类至权益[18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09亿元[197] - A-1轮优先股于2024年12月31日的公平值为人民币2.854亿元[197] - 向关联方谭铮先生提供的垫款于2024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05.9万元[2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向关联方提供的垫款最高未偿还金额为人民币205.9万元[20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員工總數為174名,全部位於中國內地[68] - 按職能劃分,2025年6月30日研發員工為128名,較2024年同期的156名減少[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總薪酬成本為人民幣81.65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71.78百萬元增加[69] - 2025年上半年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為人民幣38,859千元,2024年同期為人民幣35,304千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管理及行政員工為31名,市場行銷員工為14名[69] - 公司董事谭先生合计持有公司401,701,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31.72%[86] - 公司董事Deng Feng先生持有公司126,854,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10.02%[86] - 公司董事李明秋女士持有公司123,527,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9.76%[86] - 公司董事谭先生在北京益慧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注册资本人民币385,936元,权益百分比约为0.76%[89] - 公司董事李明秋女士通过天津天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益慧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注册资本人民币161,653元,权益百分比约为0.32%[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66,278,000股[94] - 谭先生通过ZTan Limited、投票委托及股份奖励计划合计持有权益401,701,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31.72%[91] - 王博士通过Wispirits Limited、受控制法团及股份奖励计划合计持有权益210,901,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6.66%[91] - Northern Light Venture Fund IV实益持有115,729,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9.14%[91] - Crusky Limited实益持有123,527,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9.76%[91] - Healthblooming Limited实益持有99,10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83%[91] - Wisdomspirit Holding Limited实益持有85,16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73%[91] - 苏州策源扶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实益持有70,52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57%[93] - 中国方大资本控股实益持有70,143,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54%[93] - 王博士通过委任安排控制Neurobright Limited约32.82%股权,并因此被视为拥有其在本公司的所有权益[96]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最高奖励总数为85,166,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6.73%[108]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自2023年7月30日采纳日起有效期为10年[104][107]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旨在认可及奖励集团合资格雇员贡献,并激励其为公司持续经营及发展作出贡献[105]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授予的股份总数约为8397.1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6.63%[119] - 授予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的股份奖励约为5407.5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4.27%[119] - 授予雇员(非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的股份奖励约为2989.6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2.36%[119] - 授予谭先生的股份奖励约为2712.9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2.14%[119] - 授予王博士的股份奖励约为2694.6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2.13%[119] - 股份奖励的归属计划为上市第一周年归属30%,第二周年归属30%,第三周年归属40%[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股份奖励开支人民币38,859,000元[195] - 股份奖励计划授予46名承授人总计85,166股奖励股份,每股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222.98元[192][193][195] 投资与融资活动 - 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本金总额为30百万美元,于2025年6月30日剩余本金金额为15百万美元,并录得公平值收益约人民币1,012,000元[7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58.03%[80] - 公司于2025年1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54] - 首次公开发售发行股份带来融资净额约513,220千元(股份溢价539,168千元减交易成本25,948千元)[14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重新分类至权益的金额为285,428千元[146]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5.013亿港元[12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拟定用途与招股章程所披露一致,并未发生变动[121] - 公司IPO所得款项净额总计5.013亿港元,截至报告期末已使用1.748亿港元(占比34.9%),未使用金额为3.265亿港元[125]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40.0%(2.005亿港元)用于研发等活动,报告期内已使用8080万港元,剩余1.197亿港元预计于2027年底前动用[123]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16.5%(8270万港元)用于建立新认知中心,报告期内已使用4240万港元,剩余4030万港元预计于2027年底前动用[123]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15.0%(7520万港元)用于加强AI及技术能力,报告期内已使用2000万港元,剩余5520万港元预计于2026年底前动用[125]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15.0%(7520万港元)用于脑科学及数字疗法研究中心,报告期内已使用1540万港元,剩余5980万港元预计于2027年底前动用[125]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5.0%(2510万港元)用于加速其他候选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已使用360万港元,剩余2150万港元预计于2026年底前动用[125]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8.5%(426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报告期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