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信国际(00574) - 2025 - 中期财报
百信国际百信国际(HK:00574)2025-09-30 18:24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为48,693千元,与去年同期48,830千元相比基本持平[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48,69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8,830千元略微下降0.3%[22] - 公司总收益同比基本持平,为48,693千元(2024年:48,830千元)[28] - 总收益为人民币48.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8.8百万元略微减少0.28%[48] - 毛利为6,212千元,较去年同期9,527千元下降34.8%[7] - 可呈报分部溢利同比下降34.8%,为6,212千元(2024年:9,527千元)[28] - 毛利为人民币6.2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5百万元减少34.8%,毛利率由19.5%下降至12.8%[49] - 期内亏损为9,055千元,去年同期为溢利35,427千元[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9,055千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5,313千元有所收窄[14] - 除税前综合亏损为9,054千元,而去年同期为溢利35,491千元,主要由于缺少了去年同期的债务重组收益47,356千元[28]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9.1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35.5百万元[54] - 每股基本亏损为0.61元,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2.4元[11]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061元,基于亏损9,054千元及1,474,993千股加权平均股数计算[35] 成本和费用 - 已出售存货成本为42,48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39,303千元增长8.1%[32]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2.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9.3百万元增加8.09%[4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2.4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4百万元减少30.3%[51] - 日常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5.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3百万元减少21.6%[52] - 融资成本上升23.2%,为6,253千元(2024年:5,075千元),主要因债务偿还安排计划下的还款责任利息增加[31] - 融资成本由人民币5.1百万元增加23.2%至人民币6.3百万元[53] - 其他亏损净额改善至1,623千元(2024年:6,362千元),主要得益于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回3,712千元[30] - 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6百万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及已付按金的减值亏损[50] - 总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1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4百万元[61] 医药分销业务表现 - 医药分销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3,267千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3,013千元,增幅达29.3%[22] - 医药分销收益结构变化显著,销售给批发商收益增长145.9%至26,783千元,而销售给医院及农村机构收益下降27.5%至16,230千元[26] 医药生产业务表现 - 医药生产业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5,563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680千元,降幅为63.5%[22] - 医药生产分部收益大幅下降63.5%,为5,680千元(2024年:15,563千元)[2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382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4,548千元有所改善[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62千元,较2024年末15,972千元下降77.7%[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同期的4,634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562千元,减少23.1%[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人民币16.0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3.6百万元[56] 财务状况(资产与负债) - 存货为20,272千元,较2024年末37,834千元下降46.4%[12]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为45,747千元,较2024年末29,629千元增长54.4%[12] - 应收账款及商业票据总额为人民币41,380千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26,136千元增长58.3%[39] - 4至6个月账龄的应收账款及商业票据大幅增加至人民币30,594千元,而2024年底为人民币7,454千元[39] - 应付账款为人民币27,916千元,较2024年底的人民币31,633千元减少11.7%[41] - 流动负债净额为29,486千元,而2024年末为流动资产净额1,331千元[12] - 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29.5百万元,去年同期为流动资产净额人民币1.3百万元[56] - 流动比率由1.01下降至0.75[56] - 负债净额为148,468千元,较2024年末136,036千元增长9.1%[13] - 债务偿还安排计划下的还款责任为153,126千元(非流动)及9,119千元(流动)[12][13] - 银行借款由人民币11.4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16.4百万元[56] - 其他借款由人民币32.6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23.6百万元[56]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12月31日的822,433千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831,488千元[14]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1,216千元[14] - 股份溢价为691,882千元[14] - 汇兑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150)千元变动至2025年6月30日的(26,527)千元[1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未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有100,000,000份購股權失效,導致根據購股權計劃可供授出的股份數目從147,499,290股(佔已發行股本約10%)變為零股(佔已發行股本0%)[68][69][72] - 於2025年6月30日,主要股東嘉寶有限公司及陳燕飛先生共同控制公司已發行股本約51.97%,相當於766,600,000股[78] - 購股權計劃規定,向任何承授人授出的購股權在十二個月期間內不得導致發行超過任何時間已發行股份1%的股份[69] - 購股權計劃規定,向主要股東或獨立非執行董事等關聯方授出購股權,若十二個月內超過已發行股份0.1%且總值超過5百萬港元,須經股東大會批准[70] - 所有失效的購股權(共100,000,000份)均來自2018年9月7日的授予,行使價為0.67港元,涉及前執行董事陳榮新先生(10,000,000份)、前非執行董事張雄峰先生(10,000,000份)、僱員(10,000,000份)及其他合資格參與者(70,000,000份)[72][73] - 於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在公司或其相聯法團的股份、相關股份及債券中沒有記錄在案的權益及淡倉[76] - 購股權的行使價由董事釐定,不得低於提呈授出當日收市價、前五個營業日平均收市價或股份面值三者中的最高者[71] - 已发行股份总数1,474,992,908股[81] - 753,040,000股股份被抵押,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1.05%[81]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2]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许麒麟于2025年6月26日退任[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东源于2025年6月26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核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成员[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娄振业教授于2025年6月26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及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83] - 公司于开曼群岛的注册办事处服务供应商于2025年7月22日终止服务[84] - 董事会不知悉在2025年6月30日后至中期报告日期前发生任何重大事件[85] 债务与融资活动 - 公司已根据债务偿还安排计划向计划债权人支付首笔现金付款及2024年度的年度付款[44] 人力资源 - 员工人数由97名增加至106名[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