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亚控股(08293) - 2025 - 年度业绩
星亚控股星亚控股(HK:08293)2025-10-31 22:07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为12,228,924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12,315,054新加坡元减少86,130新加坡元,降幅0.7%[5][6] - 年度亏损为1,129,938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亏损3,270,268新加坡元收窄65.4%[5][6] - 每股亏损为0.53新加坡仙,较上一年度每股亏损3.92新加坡仙收窄86.5%[6] - 公司2025年总收益为12,228,924新加坡元,较2024年的12,315,054新加坡元略有下降[19][21] - 公司收益从2024年的1231.5万新加坡元下降0.7%至2025年的1222.9万新加坡元[42] - 公司净亏损从2024年的327万新加坡元收窄至2025年的113万新加坡元[42] - 年度亏损由2024年度的约3,270,000新加坡元减少至2025年度的约1,130,000新加坡元[55] - 每股基本亏损改善至0.53新加坡仙,较去年的3.92新加坡仙显著收窄86.5%[28] 成本和费用 - 其他收入总额下降至271,492新加坡元,较去年的532,187新加坡元下降49.0%,主要因政府补助从454,183新加坡元降至207,011新加坡元,降幅达54.4%[23] - 融资成本从198,996新加坡元降至87,997新加坡元,降幅55.8%,主要由于应付债券利息开支从103,424新加坡元降至0及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从82,676新加坡元降至58,662新加坡元[24] - 员工成本总额下降至10,443,451新加坡元,较去年的12,456,847新加坡元下降16.2%,其中薪金、花红及津贴从11,212,608新加坡元降至9,415,550新加坡元,降幅16.0%[25] - 其他收入由2024年度的约532,000新加坡元减少261,000新加坡元或49.1%至2025年度的约271,000新加坡元[50] - 行政开支由2024年度的约4,424,000新加坡元减少约378,000新加坡元至2025年度的约4,046,000新加坡元[52] - 融资成本由2024年度的约199,000新加坡元减少111,000新加坡元或55.8%至2025年度的88,000新加坡元[54] 毛利 - 毛利为2,035,536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3,015,851新加坡元下降32.5%[6] - 公司毛利从2024年的301.6万新加坡元大幅下降32.5%至2025年的203.6万新加坡元[42] - 整体毛利由2024年度的约3,016,000新加坡元减少32.5%至2025年度的约2,036,000新加坡元[49] 其他收益及亏损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611,894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107,531新加坡元大幅增加1399.3%[6] - 其他收益净额大幅增至1,611,894新加坡元,主要来自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公平值变动收益1,471,894新加坡元及其他应付款项拨回140,000新加坡元[23]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由2024年度的约108,000新加坡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度的约1,612,000新加坡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收益约1,472,000新加坡元[51]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年度公平值变动收益为147.2万新加坡元[68] 业务线表现 - 人力外判服务收益从2024年的12,256,984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的8,881,253新加坡元[21] - 企业发展和培训服务为2025年新增业务,贡献收益3,286,421新加坡元[21] - 人力招聘服务收益从2024年的58,070新加坡元微增至2025年的61,250新加坡元[21] - 人力外判服务收益大幅下降,从2024年的1225.7万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的888.1万新加坡元,占比从99.5%降至72.6%[44] - 新业务企业发展及培训服务在2025年贡献收益328.7万新加坡元,占总收益26.9%[44][47] - 人力外判业务中,酒店及度假村行业收益下降21.3%,从944.5万新加坡元降至743.6万新加坡元[45] - 人力外判业务中,其他行业收益下降46.3%,从258.6万新加坡元降至138.9万新加坡元[45] 地区市场表现 - 新加坡市场收益从2024年的12,315,054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的8,942,503新加坡元[19] - 香港市场2025年贡献收益3,286,421新加坡元,为新增市场[19] 资产和投资 - 于联营公司的投资减值为0新加坡元,上一年度发生减值亏损1,846,792新加坡元[6]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的1,672,537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的1,055,192新加坡元[1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市值约为161.4万新加坡元,占集团总资产的21.7%[67] - 对“中国国家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投资公平值为123.5万新加坡元,占该金融资产组合的76.5%及集团总资产的16.6%[67] - 对“QPL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的投资公平值为37.9万新加坡元,占该金融资产组合的23.5%及集团总资产的5.1%[67]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0,904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4,153,641新加坡元大幅减少84.6%[8] - 于2025年7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41,000新加坡元,较2024年度的4,154,000新加坡元减少约3,513,000新加坡元[59] - 于2025年7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为7,473,000新加坡元,总资产对总权益比率约为4.2倍,流动比率约为1.2倍[58] - 公司于2024年完成供股,发行1.43亿股,净筹资1359万港元(约234万新加坡元)[36] - 公司于2024年完成供股,发行143,040,093股供股股份,筹集款项总额约14,400,000港元[60] - 供股所得款项净额135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完毕[73] 应收和应付款项 - 贸易应收款项为3,608,845新加坡元,较上一年度588,287新加坡元大幅增加513.5%[8] - 贸易应付款项为2,231,673新加坡元,上一年度此项为0新加坡元[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大幅增加至3,653,850新加坡元,较去年的748,637新加坡元增长388.1%,其中港元计值部分为2,846,231新加坡元[31] - 贸易应收款项账龄延长,31日至60日的款项从146,815新加坡元增至1,681,137新加坡元,并新增61日至90日的410,367新加坡元[33]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2,231,673新加坡元,全部账龄在90日内,其中61至90日的款项占主要部分为1,706,762新加坡元[34]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款项增至1,928,644新加坡元,较去年的1,540,797新加坡元增长25.1%,其中其他应付款项从539,098新加坡元增至873,532新加坡元,增幅62.0%[35] - 集团保理融资以贸易应收款项约59.3万新加坡元作抵押[74] 税务 - 公司未计提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拨备,因有充足结转税项亏损抵扣应课税溢利,并确认递延税项443,406新加坡元及过往年度超额拨备94,527新加坡元[27] 客户集中度 - 2025年主要客户收益贡献为5,316,859新加坡元,占总收益超过10%的客户数量为两个[20] - 2025年客户B贡献收益4,091,364新加坡元,客户C贡献1,225,495新加坡元[21] - 2024年主要客户A、B、D分别贡献收益2,146,804、3,250,464、1,409,084新加坡元[21] 管理层和员工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2024年的154.7万新加坡元降至2025年的144.9万新加坡元[38] - 集团员工总数66名,较上年的86名减少23.3%[76] - 集团员工性别比例为男性40.9%,女性59.1%[76] 公司交易和投资活动 - 公司以代价800,000港元出售悦思国际49%股权,并于2025年度确认出售亏损约85,000新加坡元[56] - 公司在报告期后以1.5万新加坡元出售从事酒店清洁服务的附属公司SAR全部股权[4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SAI以代价15,000新加坡元(约91,000港元)出售其于SAR的全部股权[86] 公司管治与合规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前由林振业先生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关于角色分离的规定[83]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已审阅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87]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1] - 公司董事确认于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年度遵守了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4] - 公司未订立任何使董事能够购买本公司股份或债权证的安排[82] - 公司核数师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已同意综合财务状况表及综合损益表的数字草拟本[88] 风险与资本管理 - 集团于2025年7月31日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72] - 集团目前并无外币对冲政策,但会监测外汇风险并在需要时考虑对冲[75] 股息政策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