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朗华国际集团(08026) - 2026 - 中期业绩

收入和利润表现 - 集团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44,81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48,551,000港元下降约7.7%[8][10] - 集团同期毛利约为11,62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7,849,000港元增加约3,771,000港元[8][10]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3,948,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4,266,000港元有所减少[8][11] - 集团同期除税前溢利为5,016,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5,684,000港元有所下降[10]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为0.24港仙,低于上一财政年度同期的0.29港仙[1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期内溢利6,294千港元[16] - 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为394.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26.6万港元下降7.5%[65]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48,551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4,810千港元,同比下降7.7%[48] - 公司除税前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5,68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016千港元,同比下降11.8%[48] - 期内溢利为3,948,000港元,去年同期为4,266,000港元[135][13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44,810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7%[126] - 集团收益同比下降7.7%至约44,810,000港元[130] 成本和费用表现 - 集团同期销售成本为33,19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40,702,000港元有所下降[10] - 集团同期行政开支为8,045,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5,173,000港元有所增加[10]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薪酬)增至574.4万港元,其中工资薪金为457.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4.2%[58] - 行政开支从5,173,000港元增至8,044,000港元,主要因员工福利、管理费及股份奖励计划开支增加[134][136] - 销售成本从40,702,000港元降至33,190,000港元,毛利率从16.2%提升至25.9%[127][131] 其他收益及亏损 - 集团同期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703,000港元,显著高于上一财政年度同期的102,000港元[10] - 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产生收益165.5万港元[32] - 其他净收益从102,000港元大幅增至1,703,000港元,主要因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655,000港元[128][13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1,655,000港元,期末账面值为242,589,000港元[139] 黄金及珠宝业务表现 - 黄金及珠宝业务收入从40,472千港元下降至27,922千港元,同比下降31.0%[48] - 黄金及珠宝业务由分部溢利3,204千港元转为分部亏损48千港元[48] - 公司黄金及珠宝业务收入从截至2024年9月30日六个月的40,472,000港元降至截至2025年9月30日六个月的27,922,000港元,减少约12,550,000港元[170] - 黄金及珠宝业务收益由约4047.2万港元减少约1255万港元至约2792.2万港元,降幅约31.0%[173] - 珠宝业务收入减少12,550千港元,贷款业务收入减少260千港元[126] 物业管理服务业务表现 - 物业理服务业务收入从7,768千港元增长至16,838千港元,同比增长116.8%[48] - 物业理服务业务分部溢利从5,672千港元增长至7,726千港元,同比增长36.2%[48] - 物业管理服务业务收入增加9,070千港元[126] - 物业管理服务业务收益由约776.8万港元增加约907万港元至约1683.8万港元,增幅约116.7%[177][180] - 物业管理分部录得除税前溢利772.7万港元,较上年的567.2万港元增长约36.2%[178][180] - 佛山的管理面积增加65万平方米,是物业管理收益增长的主要原因[178][180] - 公司旗下物业管理项目总数22个,涵盖多种物业类型[175][180] 贷款业务表现 - 贷款业务收入从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1.1万港元下降至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万港元,降幅约为26.1万港元[199] - 贷款利息收入减少主要由于借款金额减少及借款人数量下降[199] - 借贷业务子公司CBG Finance的贷款年利率固定,范围在5%至8%之间[184][186] - 借贷业务主要提供期限为30天至60天的短期贷款,偶有1年期贷款[184][186] 资产和负债变动 - 资产总额从2025年3月31日的388,868千港元略增至2025年9月30日的372,822千港元[13][14] - 流动负债总额显著下降,从2025年3月31日的54,462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9月30日的30,710千港元,降幅约43.6%[14] - 公司净资产从2025年3月31日的334,066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9月30日的341,772千港元,增幅约2.3%[14] - 应收购账款项从2025年3月31日的29,641千港元大幅下降至12,490千港元,降幅约57.9%[13] - 应付账款从2025年3月31日的25,213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321千港元,降幅约90.8%[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5年3月31日的333,593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9月30日的340,961千港元[14] - 非控股权益从2025年3月31日的473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9月30日的811千港元,增幅约71.5%[14] - 公司总资产从2025年3月31日的388,86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9月30日的372,822千港元,减少4.1%[51] - 公司总负债从2025年3月31日的54,802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9月30日的31,050千港元,减少43.4%[51] - 买卖业务分部资产从25,286千港元下降至0千港元[51] - 合同负债降至0港元(2025年3月31日:377,000港元)[144] - 公司总权益从2025年3月31日的334,063,000港元增至2025年9月30日的341,772,000港元,增长约2.3%[149][160] - 公司合约负债从2025年3月31日的377,000港元降至2025年9月30日的0港元[148]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从2025年3月31日的90,343,000港元增至2025年9月30日的95,875,000港元[149] - 于2025年9月30日,总权益约为341,772,000港元,净流动资产约为95,875,000港元[145] - 应付账款三个月内金额从25,213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321千港元,降幅约为90.8%[102] - 合约负债中的客户垫款从377千港元降至0千港元[10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现金净流出89.3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净流入653.7万港元[3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63.6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净流入503.7万港元[32]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4.4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净流出603.4万港元[32] - 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41.2万港元,期初为2731.5万港元[3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从2025年3月31日的27,315,000港元降至2025年9月30日的26,412,000港元[150][155][1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412千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27,315千港元略有减少[13] 金融资产及投资 - 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242,589千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240,934千港元略有增加[13] - 按公平价值计量的非上市股本证券(第三层)价值为240,934千港元,与上一报告期持平[114] - 按公平价值计量的应付或然代价为1,900千港元[114] - 集团持有智朗控股有限公司47.24%股权,其公允价值占集团总资产的65.4%[140] - 非上市股本证券的公允价值为2.42589亿港元[90] 贷款组合详情 - 应收贷款总额为483.6万港元,其中对最大借款人的信贷敞口约占贷款总额的79%[76] - 贷款组合包含3笔未偿还贷款,其中2笔贷款总额为383.6万港元已计提全额信贷亏损拨备[76] - 未偿还贷款的年利率分别为8%和6%,其中一笔由五辆汽车作为抵押品[77] - 贷款组合总额为483.6万港元,共3笔贷款,涉及2名借款人[79] - 信贷亏损拨备为383.6万港元[79] - 最大借款人占应收贷款总额约79%,三大借款人合计占比100%[79] - 两笔贷款总额383.6万港元,期限一年;一笔贷款总额100万港元,年利率6%[79] - 一笔贷款总额483.6万港元,按年利率8%计息[79] - 基于初始贷款开始日,181天至365天账龄的应收贷款为383.6万港元[8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所有应收贷款483.6万港元均未逾期[83] - 按贷款提取日,12个月内预期收回35.2万港元,13至24个月预期收回64.8万港元[86] 财务比率和资本结构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5年3月31日的2.66提升至2025年9月30日的4.12[160] - 公司速动比率从2025年3月31日的2.61提升至2025年9月30日的4.05[160] - 公司资本与负债比率从2025年3月31日的0.9%改善至2025年9月30日的净现金状况[160] 税务处理 - 中国附属公司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率,当期所得税开支为106.8万港元[60][62] - 公司未产生香港应税利润,故未计提香港利得税[61][62] 股息和股本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8] - 公司为收购发行4,370,689股股份,占代价股份约28%,发行价为每股0.348港元[106]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股本从1,518,443千股增至1,534,471千股[106]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522,392千股,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74] - 每股基本盈利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利润为394.8万港元[65]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5]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29] 贷款业务风险管理 - 公司对所有现有借款人客户均未采取额外债务回收程序,因其拥有及时还款的满意记录[190][192] - 公司采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三阶段模型计算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195][197]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基于总信贷风险、回收率及违约概率计算得出[195][197] - 公司每月审查贷款组合的贷款表现及整体风险状况[189][191] - 公司委聘独立专业估值师对每个财政年度的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拨备进行估值[194][196] - 贷款审批考虑因素包括贷款目的、规模、期限、利率及申请人信贷记录[189][191] - 贷款回收政策包括在违约时要求还款、到访借款人地址及考虑采取法律行动[190][192] - 信贷评估程序包括审查申请人财务资料、诉讼查册及资产估值[188][196] 其他运营数据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支出大幅减少至1.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9万港元[69] - 存货为211.8万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292.8万港元下降[95] - 财务成本稳定,两个报告期均为249千港元,全部为来自一名董事的贷款利息[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交所GEM上市,主要业务为黄金珠宝买卖及物业管理等[33][36]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香港为主要营业地点[33][36] - 综合业绩以港元呈列,金额四舍五入至千位[34][37] - 中国境内实体法定储备基金余额达到资本50%后可选择停止划拨[28][29] - 法定储备基金动用后余额须至少维持在资本的2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