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1718.6万港元,2021年为1823.7万港元[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05952亿港元,2021年为5.37362亿港元[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每股基本亏损约为14.18港仙,2021年为15.06港仙[13] - 2022年董事局不建议派付股息,2021年也无派付[13]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约为111.9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43.7万港元[13] - 2022年12月31日,伟恒发展49%股权可收回金额约197,368,000港元,2021年为254,175,000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5.9%,2021年为6.8%[19] - 集团通过约4.6公里蒸汽输送管道为虎门镇约18名活跃客户供汽,2021年为25名,集中供热业务2022年收益约30,614,000港元,2021年为47,120,000港元,减少35.0%[19] - 2022年湖南湘潭项目一期酒店在建工程减值亏损约90,873,000港元,2021年为156,244,000港元[22] -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民族广场公平值亏损约10,696,000港元,2021年为14,103,000港元[22] - 2022年伟恒发展49%股权减值亏损55,859,000港元,2021年为5,186,000港元[22] - 2022年湘潭项目独栋别墅的发展中物业撇减约50,238,000港元,2021年为零[22] - 伟恒发展49%股权估值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2022年12月31日估值时税前贴现率降至14.9%,2021年为15.7%[23][28] - 伟恒发展财务预测从2022 - 2023年延迟至2023 - 2026年,收益预测相应延迟且下降[21] - 2022年12月31日,华融国际提供的尚未偿还贷款融资为36509876美元,公司与华融国际就贷款展期、重组进行会谈,实地尽调曾暂停后恢复正常[32] - 2022年12月31日,东海国际提供的尚未偿还贷款融资为18387188美元,东海国际同意将贷款融资延期至2022年底,后续会继续商讨[33] - 2022年12月31日,中国华融提供的尚未偿还贷款融资为人民币662370000元,北京法院要求相关方偿还不低于约人民币203百万元、468百万元及270百万元[34][36][37] - 2022年12月31日,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提供的尚未偿还贷款融资为人民币250000000元,银行起诉要求公司偿还未偿还贷款本金、应计利息等,法院裁定拍卖成都中发名下不动产[39][40] - 工商银行2022年12月31日有5490万元尚未偿还贷款融资[43] - 工商银行起诉东方酒店偿还多笔贷款本金共78800万元及相关债务[43] - 湖南法院裁定冻结东方酒店等价值56481508.80元的银行存款或查封扣押同等价值其他物业[44] - 湖南政府2022年12月31日有10541万元尚未偿还贷款[4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3.28299亿港元,2021年为10.16251亿港元[5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27.18229亿港元,2021年为29.20689亿港元[5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约为40.46528亿港元,2021年为39.3694亿港元[5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0.67,2021年为0.74[5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111.9万港元,2021年为1243.7万港元[5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亏绌总额约为8.89054亿港元,2021年为3.73393亿港元[5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尚未偿还借贷约为18.3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7.64亿港元[55] - 2022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 -2.07,2021年12月31日为 -4.72[5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录得累计亏损约35.89亿港元,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超出约13.28亿港元,净负债为8.89亿港元[6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约为18.39亿港元,其中即期借贷约为18.08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111.9万港元,受限制银行存款约为1243.8万港元[6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本金4.91亿港元的若干借贷相关的应付贷款本金16.39亿港元未按偿还时间表偿还,未能履行相关贷款协议约2.82亿港元[6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为1378.1万港元,2021年为1895万港元[70] - 2022年集团雇用42名员工,2021年为66名[70] - 董事会决定不就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任何末期股息,2021年也无[71] 湘潭项目相关情况 - 2022年湘潭项目争取到超一亿元人民币“保交楼”专项资金[7] - 湘潭项目占地面积559,696平方米,将加快高层住宅开发进度,争取2023年推出二期剩余全部高层住宅,酒店2024年开业[14][17] - 2022年湖南湘潭项目一期酒店在建工程减值亏损约90,873,000港元,2021年为156,244,000港元[22] - 2022年湘潭项目独栋别墅的发展中物业撇减约50,238,000港元,2021年为零[22] - 预计2023年下半年湘潭项目将逐步恢复销售[60] - 2022年6月29日中国华融承诺为湘潭项目合作方新增约3亿元资金用于开发建设[107] - 2022年11月20日中国华融同意对存量贷款展期至2023年年底[107] - 公司拟转让湘潭酒店项目,完成后可全额偿还工商银行借款、部分偿还中国华融借款,预计剩余约1亿元用于补充湘潭项目流动性[110] - 2022年公司获保交楼专项贷款1.2亿元,截至12月31日已动用1.05亿元,2023年将继续争取剩余资金[110] - 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湘潭项目逐步恢复销售[112] - 湘潭项目剩余货值高达64亿人民币,截至2021年12月31日需立即偿还债务本息约16亿港元,未偿利息及违约金约2亿港元[115] 成都项目相关情况 - 成都项目物业租务2022年收入约17,186,000港元,2021年为18,327,000港元,租金收入减少[18] -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民族广场公平值亏损约10,696,000港元,2021年为14,103,000港元[22] - 成都项目每年可为公司带来约5000万港元收入[65]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债权收购完成后,成都项目借款期限预计延至2026年[110] - 成都项目每年可为公司带来约5000万港元收入[117] - 成都中发需偿还浙江稠州商业银行2.5亿元[124] 伟恒发展相关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伟恒发展49%股权可收回金额约197,368,000港元,2021年为254,175,000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5.9%,2021年为6.8%[19] - 2022年伟恒发展49%股权减值亏损55,859,000港元,2021年为5,186,000港元[22] - 伟恒发展49%股权估值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法,2022年12月31日估值时税前贴现率降至14.9%,2021年为15.7%[23][28] - 伟恒发展财务预测从2022 - 2023年延迟至2023 - 2026年,收益预测相应延迟且下降[21] 集团估值假设 - 2022年估值基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未来现金流量预测,依赖管理层提供的收入、成本等资料[30] - 估值假设伟恒发展集团无或然资产及负债,无表外项目,能为业务发展开展必要活动[30] - 假设相关协议订约方按约定行事并续约,融资不限制集团业务预计增长[30] - 假设集团经营市场趋势及状况不严重偏离总体经济预测,主要人员全留任[30] - 假设集团业务策略及运营架构无重大变动,所需同意书、执照等可获授予及续期[30] - 假设集团运营地政治、法律等状况及税法无重大变动,不影响收入及溢利[30]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分所有适用守则条文[73] - 董事局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顾凯夫于2022年7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赵善能于同日辞任[77] - 六名董事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规定且超至少三分之一董事局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要求[80] - 所有非执行董事委任任期自委任日期起计为一年,自动重续,除非一方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8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之标准守则,回顾年度内全体董事均遵守该守则[74] - 主席钱凌玲负责集团整体企业发展及策略方向,领导并监督董事局运作;行政总裁张立负责日常企业管理事务,协助主席策划及发展集团策略[84] - 提名委员会会评估新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独立性,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需提交书面确认其及直系家属独立性[80] - 全体董事有权聘独立专业顾问,鼓励董事在会议上表达意见[80] - 董事局主席每年至少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80]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检讨公司薪酬政策等[87]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讨论董事退任及重选等[90]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审阅财务报表等[95] - 本年度举行4次董事局定期会议及1次股东周年大会[98] - 目前董事局由6名董事组成,3名执行董事,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3] - 薪酬低于100万港元的高级管理人员有2人[89] - 公司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为150万港元[101] - 顾凯夫于2022年7月1日获委任,出席2次审核委员会会议[99] - 赵善能于2022年7月1日辞任,出席1次薪酬委员会会议等[99] - 2023年3月29日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检讨会计原则及惯例[97] - 公司秘书陈子键本年度接受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9] -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并持续检讨其有效性,该制度旨在管理而非消除风险,仅提供合理保证[130] - 2022年6月23日公司股东批准对公司细则的修订[141] - 公司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股东大会与股东直接互动[143]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且附有投票权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2个月内以实体会议形式举行[145] - 公司自2019年1月1日起采纳股息政策,股息宣派及派息金额受多种因素规限[149] - 公司提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51]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框架符合COSO框架,负责管理层履行内部审核职能并定期汇报[139] - 公司通过面谈识别重大风险,使用问卷记录风险[134] - 负责管理层进行风险评估流程、检讨内部审核职能及执行内部审核计划[139] - 董事局对公司本年度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性进行年度检讨,认为制度充足有效[139] - 公司重视与股东沟通,确保资料适时公开发表[143] 公司债务解决方案 - 公司拟转让湘潭酒店项目,完成后可全额偿还工商银行借款、部分偿还中国华融借款,预计剩余约1亿元用于补充湘潭项目流动性[110] -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债权收购完成后,成都项目借款期限预计延至2026年[110] - 2023年5月底公司管理层将再次与华融国际、东海国际商谈境外借款整体重组方案[111] - 公司提出四项改进措施解决短期现金流与债务不匹配问题,包括与金融机构磋商、加快物业预售、控制行政费用、调整物业销售及营销策略[118][119] - 若改进措施成功实施,下一年度核数师报告将删除审核修订意见[120] 核数师意见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的有效性受多项不确定因素影响,包括延期偿还中国华融、工商银行、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款项及处理法院判决[128] 环境相关数据 - 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14.85千克,与2021年持平;硫氧化物排放0.28千克,较2021年的0.38千克减少;颗粒物排放1.09千克,与2021年持平[164] - 2022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244.3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282.51吨减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温室气体总排放量0.06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0.11吨减少[1
金奥国际(00009)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