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95,561千港元,同比下降12.9%[2] - 公司全年经营溢利为15,656千港元,相比去年亏损32,543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 - 公司全年净利润为40,701千港元,相比去年亏损67,797千港元大幅改善[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7.70港仙,相比去年每股亏损28.55港仙显著提升[6] - 公司年内溢利为40,70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63,249千港元有显著改善[16][18] - 公司税前溢利为41,375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亏损67,786千港元有显著改善[45] - 公司2022年股权持有人应占纯利为4138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6779万港元[76] - 公司在报告期内成功扭亏为盈,尽管面临新冠疫情挑战[97] 资产与负债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226,150千港元,同比下降39.9%[7] - 公司资产总值为239,639千港元,同比下降39.4%[7]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88,336千港元,同比增长26.0%[8] - 公司非控股权益为-760千港元,相比去年-11千港元有所扩大[8]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1,427千港元[9] - 公司流动负债中应付贸易账款为15千港元,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为13,254千港元和31,687千港元[9] - 公司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2,181千港元[9] - 公司其他贷款及可换股债券为41,852千港元和114,248千港元[9] - 公司应付税项为4,941千港元[9] - 公司权益及负债总额为239,639千港元[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174,087千港元[9] - 公司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87,576千港元[9] - 公司总资产从2021年的395,103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239,639千港元,降幅约为39.4%[21][22] - 公司总负债从2021年的245,621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52,063千港元,降幅约为78.8%[21][2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1.7409亿港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8758亿港元,流动比率为4.34,无资产负债[83] 业务表现 - 公司有六个报告分类,包括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借贷业务、信用担保及投资业务、派对产品贸易、金属及矿产贸易、商品贸易[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收益为295,561千港元,其中商品贸易收益最高,为133,227千港元[16] - 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收益为46,491千港元,业绩为39,931千港元,表现较为稳健[16] - 信用担保服务及投资业务亏损2,697千港元,表现不佳[16] - 派对产品贸易收益为115,510千港元,但业绩亏损4,848千港元[16] - 金属及矿产贸易业务在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无收益记录[16] - 2022年,A公司派对产品贸易业务应占客户收益为74,383千港元,B公司商品贸易业务应占客户收益为68,551千港元,C公司投资业务应占客户收益为46,302千港元[27] - 2022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益为295,561千港元,较2021年的339,436千港元有所下降[29] - 2022年,派对产品贸易收益为115,510千港元,商品贸易收益为133,227千港元,资产管理费用收入为46,302千港元[31] - 派对产品贸易收益为1.1551亿港元,同比下降33.87%[77] - 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收益为4649万港元,同比增长94.36%[78] - 公司为独立投资组合实现7.4%的投资回报,并产生4649万港元收益[78] - 商品贸易收益为1.3323亿港元,同比下降5.86%,按比例影响增长41.21%[80]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获得2亿美元免息融资,已提取1.61亿美元用于外汇交易[78] - 公司控股股东Neo Tech Inc.授予公司2亿美元的免息融资,截至2022年6月30日无未偿还贷款[83] - 公司通过供股及股份认购事项筹集到2.84亿港元,显著改善了流动资金及财务资源[83] - 公司于2020年4月20日,公司成功配售181,463,440股普通股,配售价为每股0.1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为17,965千港元[52] - 公司于2020年8月4日,公司成功配售223,852,128股普通股,配售价为每股0.10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为22,960千港元[53] - 公司于2021年1月14日以每股0.71港元的价格配发及发行118,259,944股供股股份,其中79,794,000股由吴氏一致行动集团接纳,总代价约为83,965,000港元[54] - 公司于2021年1月25日以每股0.71港元的价格向Neo Tech Inc.配发及发行284,673,884股认购股份,总代价约为202,118,000港元[54] - 公司于2021年7月5日赎回本金为100,000,000港元的2020年可换股债券,年利率为5厘,违约利息年利率为2.5厘[55] - 公司于2021年10月5日赎回本金为5,000,000港元的2020年可换股债券,年利率为5厘,违约利息年利率为10厘[56] - 供股及股份认购筹集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86亿港元,净额约为2.84亿港元[87] - 供股获认购约29.35%,未获认购供股股份为284,673,884股,占总供股股份的70.65%[87] - 公司配发及发行284,673,884股认购股份予Neo Tech Inc.,总代价为2.02亿港元[87] - 所得款项净额2.84亿港元中,2,400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5,000万港元用于偿还集团逾期外债,4,000万港元用于偿还股东贷款[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1.10亿港元用于偿还逾期可换股债券[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3,000万港元用于派对产品贸易业务的额外资金[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1,500万港元用于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的额外流动资金[89] - 所得款项净额中,1,500万港元用于集团借贷业务的额外资金,已动用200万港元[89] 地区收益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21年的102,964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54,979千港元,降幅约为46.6%[24] - 中国内地收益从2021年的141,519千港元下降至2022年的133,227千港元,降幅约为5.9%[24] - 马来西亚收益从2021年的55,625千港元增长至2022年的107,022千港元,增幅约为92.4%[24] 成本与费用 - 公司融资成本为99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4,466千港元大幅减少[16][18] - 公司2022年经营成本为4775万港元,同比下降31.23%[76] - 公司员工成本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21,07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802千港元有所下降[38] - 公司计入销售及服务成本的存货成本折旧为244,73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6,568千港元减少[38] - 公司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71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355千港元有所增加[41] - 公司资本开支总计5,802千港元,其中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业务占比最高,为3,340千港元[19] - 公司折旧总计4,848千港元,其中未分配部分占比最高,为4,163千港元[19]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总计403千港元,其中未分配部分占比最高,为201千港元[19]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净额为1,239千港元,其中商品贸易业务占比最高,为1,217千港元[19] - 公司已付按金减值亏损净额为5,855千港元,全部来自未分配部分[19] 应收与应付账款 - 公司应收贷款从去年同期的122,555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00千港元,且全部已逾期[47][48]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2021年的125,351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23,142千港元,降幅达81.5%[49] - 派对产品贸易产生的应收贸易账款从2021年的104,246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2年的19,995千港元,降幅为80.8%[49] - 应收贸易账款的减值从2021年的16,353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3,082千港元,降幅为81.1%[49] - 2022年6月30日,90日以上的应收贸易账款为16,708千港元,较2021年的4,702千港元大幅增加255.3%[50]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从2021年的66,055千港元增至2022年的106,991千港元,增幅为61.9%[51]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的减值从2021年的47,649千港元降至2022年的11,556千港元,降幅为75.7%[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为13,254千港元,其中派对产品贸易产生的应付贸易账款为12,434千港元[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派对产品贸易产生的应付贸易账款中,90日以上的账款为12,434千港元[58] 出售附属公司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30,427千港元,对整体业绩有积极贡献[16] - 公司于2021年9月29日出售附属公司Market Season及亚投财务的100%股权,出售事项已于2021年12月31日完成[59] - 公司于2022年6月28日以1港元的价格出售附属公司协高集团有限公司的100%股权,出售事项已于2022年6月28日完成[61]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Market Season及亚投财务的总代价为1,158千港元,应收代价为1,159千港元[62]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总收益为30,427千港元,其中Market Season贡献9,333千港元,亞投財務贡献1,733千港元,協高贡献19,361千港元[64]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781千港元,其中Market Season贡献425千港元,亞投財務贡献724千港元,協高贡献-368千港元[65] - 公司出售亞投匯金的收益为13,444千港元,代价为人民币12,000,000元(约13,679,000港元)[67] - 出售國際安全網的收益为4,440千港元,代价为8,750,000港元[66] - 出售德威可信的亏损为3,952千港元[67] - 公司已收取的出售附属公司总代价为26,908千港元,其中亞投匯金贡献13,679千港元,國際安全网贡献7,629千港元,德威可信贡献5,600千港元[68] -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的净负债为29,979千港元,其中Market Season贡献8,482千港元,亞投財務贡献267千港元,協高贡献21,230千港元[63] - 出售附属公司国际安全网、德威可信和亚投汇金的总收益为26,908千港元[69]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2,947千港元[70] 终止经营业务 - 终止经营业务的年内亏损为5,036千港元[72] - 终止经营业务的收益为784千港元[73] - 终止经营业务的经营亏损为1,692千港元[73] - 终止经营业务的融资成本为762千港元[73] - 终止经营业务的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为4,410千港元[73] - 终止经营业务的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30千港元[73] 其他 - 公司报告期间结算日由12月31日改为6月30日,以避免财报高峰期与其他上市公司争夺市场资源[12] - 公司未分配公司支出为16,924千港元,对整体业绩产生负面影响[16] - 公司2022年收益为2.9556亿港元,同比下降12.93%[76] - 公司向一名独立第三方借款人发放了200万港元贷款,但该贷款已逾期并违约,导致200万港元减值亏损记入损益[81] - 公司计划将供股及股份认购事项所得款项中的1500万港元用于借贷业务,未来将向有能力提供担保或抵押品的借款人提供较高金额的贷款[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9919万港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2.4878亿港元有所下降[84]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亿港元,已发行股本为5372.451万港元,资本结构在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无变动[85] - 公司于2020年8月4日完成配售223,852,128股新股,每股发行价为0.105港元[86] - 公司于2020年12月1日完成股份合并,法定股本为100亿港元,已发行股本为1343.11276万港元[86] - 报告期间内公司无重大合并、收购或出售,仅完成两笔附属公司出售[91]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1年6月30日的32名增加到2022年6月30日的42名,增长31.25%[95] - 公司预计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和疫情得到控制,全球经济将复苏,公司将处于有利位置以把握未来机遇[97]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进行任何重大资本承担[96]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8]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监督财务报告程序、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101] - 公司全年业绩已获审核委员会审阅,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规定[101]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2年12月15日在香港举行[103]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刊登在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年报预计于2022年11月15日或之前寄发给股东[104]
INTLGENIUS(00033) - 2022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