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威国际(00058) - 2022 - 年度财报
新威国际新威国际(HK:00058)2023-04-25 18:19

财务表现与亏损 - 公司2022年综合亏损较2021年增加约61%,主要由于COVID清零政策及物业市场低迷[6] - 2022年外部客户收入为451,115,000港元,较上年度减少约13%,主要受COVID清零政策影响[10] - 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10,854,000港元亏损,较2021年1,131,000港元收益出现逆转[11]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45,384千港元,较2021年的28,124千港元有所增加[62] - 2022年年度亏损为45,384千港元,较2021年的28,124千港元增加61.4%[164] - 2022年每股亏损为20.82港仙,较2021年的13.78港仙增加51.1%[164] - 2022年除税前亏损为52,580千港元,较2021年的19,766千港元扩大166.0%[174] 资产与负债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39,785,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23%[1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327,000港元,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5,000港元[1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借贷为27,593,000港元,年利率介于3.65%至7.50%[1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07%[13] - 2022年资产总值为421,950千港元,较2021年的529,599千港元有所下降[63]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为187,159千港元,较2021年的183,846千港元有所增加[63] - 2022年流动负债为194,666千港元,较2021年的245,837千港元有所下降[63]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03,435千港元,较2021年的252,136千港元有所下降[63] - 2022年非控股权益为63,650千港元,较2021年的71,678千港元有所下降[63]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40,125千港元,较2021年的99,916千港元下降59.8%[168]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03,435千港元,较2021年的252,136千港元下降19.3%[170] 现金流与投资 - 2022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流量为26,518千港元,较2021年的9,723千港元增长172.7%[174]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50千港元,较2021年的8,612千港元减少36.7%[176]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532千港元,较2021年的6,240千港元减少11.3%[176]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为15,536千港元,较2021年的减少5,129千港元显著改善[176] - 2022年报告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9,342千港元,较2021年的2,734千港元增长241.6%[176] - 2022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5,710千港元,较2021年的9,677千港元减少41.0%[176] 客户与供应商 - 2022年五大客户销售额占年度总销售额的30%,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为9%[64] - 2022年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总采购额的61%,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为23%[64] 员工与管理 - 公司在中港两地共聘用约378名全职管理、行政、技术及生产部员工[19] - 2022年在中港两地共聘用约378名全职员工[65] - 公司薪酬委员会负责审查执行董事薪酬待遇,2022年已付/应付4名高级管理层人士的薪酬范围为0至1,000,000港元[112] - 公司提名委员会致力于在2024年下半年之前实现董事会性别多元化[113] - 公司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或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03] - 公司董事会成员之间不存在任何财务、业务、亲属或其他重大关系[103]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116] 风险与法律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建筑材料行业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形势变化及同行竞争加剧,以及外币风险,特别是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风险[44] - 公司2022年涉及若干法律诉讼,但未对业务及运营造成重大影响[66] - 2022年法律案件之补偿及费用拨备为5,437千港元,较2021年的1,626千港元增长234.4%[174] 政策与治理 - 公司设有反贿赂和反贪腐政策及举报政策,确保员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93] - 公司已采纳反贿赂反贪腐政策,对贿赂及贪腐采取零容忍方针[126] - 公司提供全体雇员识别及处理贿赂及贪腐事宜的培训[127] - 公司已采纳内幕消息政策,确保内幕消息平等及适时地向公众发布[123] - 公司已采纳举报政策,鼓励员工和第三方通过保密渠道汇报涉嫌不当行为、渎职行为或违规情况[128][129] - 审核委员会负责落实执行、监察及定期检讨举报政策[130] - 公司已采纳政策,允许董事会、董事委员会或个别董事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31][132] - 公司确保所有股东及有意投资者有同等机会获取公司对外发布的公开资料,包括年度及中期报告、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公告及通函等[136] - 公司根据上市规则刊发的资料将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供股东及有意投资者下载[137] - 股东可依照公司股东权利政策,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缴足股本的股东可书面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9] - 股东可在股东大会上提出书面要求动议决议案,股东数目不得少于总投票权的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一百名股东[140] - 公司于2022年6月15日通过特别决议案采纳经修订的公司细则[143] 审计与财务报告 - 审核委员会认为公司财务报表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88] - 独立核数师报告确认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公平地反映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及年度综合财务表现[146] - 公司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集团的财务报告过程[156] - 公司审计程序包括识别及评估由于欺诈或错误导致综合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陈述的风险[160] - 公司审计程序包括评估董事所采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及作出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合理性[160] - 公司审计程序包括评估综合财务报表的整体列报方式、结构及内容,包括披露,以及综合财务报表是否公平反映相关交易及事项[160] - 公司未提前采纳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预计这些准则在可见将来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85]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包括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财务报表,控制权的评估基于对投资对象的权力、可变回报的风险或权利以及影响回报的能力[186][188] - 附属公司的收入及开支自公司取得控制权当日起计入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入表,直至不再控制该附属公司当日为止[189] - 公司对附属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确保其会计政策与集团一致,集团内公司间交易在综合账目时全数对销[190] - 商誉按业务收购日期所确立的成本减累计减值亏损列账,每年进行减值测试或在有减值迹象时更频繁地进行测试[191] - 外币交易按交易日期的通行汇率确认,报告期末的外币货币项目按当日通行汇率重新换算[193] - 综合财务报表的资产及负债按报告期末的通行汇率换算为港元,收入及支出项目按期间平均汇率换算[194] - 物业、厂房及设备按成本或重估金额减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入账,在建工程按成本减已确认减值亏损列账[195]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重估升值会在其他全面收入中确认,并在资产重估储备中累计[197]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率:楼宇为2%至5%,厂房、机器及办公室设备为10%至33%,汽车为20%,傢俬及装置为10%至33%[197] - 物业、厂房及设备在出售或报废时,应占重估盈余转拨至累计亏损[197] - 公司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评估合约是否包含租赁,并在首次应用日期或之后进行确认[198] - 公司作为承租人,按租赁组成部份的相关单独价格及非租赁组成部份的单独价格总额分配代价[199] 股东与股权 - 富亨集团持有公司41.03%的股份,詹世佑先生通过富亨间接持有相同比例的股份[80] - Business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7.17%的股份,谢桂琳女士通过Business Century间接持有相同比例的股份[81] - Everun Oil Co., Limited持有公司9.64%的股份,陈金敢先生通过Everun Oil间接持有相同比例的股份[81] - 公司年内未进行任何须披露的关联交易[82] - 公司维持足够的公众持股量[86] - 公司已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责任保险[87] 业务与市场 - 公司预计2023年中国GDP增长将有所改善,基础设施投资将成为经济复苏支柱[7] - 公司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将增加基建项目投资,以支持经济复苏及稳定就业市场[7] - 中国政府在2023年2月宣布增加广东省基建投资金额至不超过约人民币84,000亿元[26] - 中国计划在2035年前建设铁路约200,000公里、公路460,000公里及高等級航道25,000公里[26] - 公司认为中国政府的基建政策将对建筑材料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令公司受益[27] - 公司致力于通过探索新业务扩大业务规模,为集团带来新增长及动力[27] - 公司的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主要从事制造及买卖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拌商品混凝土、蒸压灰砂砖、加气混凝土产品及生态透水混凝土产品[41] - 公司主要承受人民币的净汇率风险,因资产主要位于中国[20] 其他财务信息 - 2022年行政开支为29,398,000港元,较2021年减少约9%,主要由于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12]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可分派储备为51,036,000港元,较2021年的50,529,000港元有所增加[57] - 公司董事不建议向股东派付2022财政年度的末期股息[4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及事务状况载于综合财务报表第34至104页[46] - 公司年内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7[48] - 公司年内的储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权益变动表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3[56] - 公司年内的股本无任何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50] - 公司年内的可换股票据及购股权计划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3及附注35[51] - 公司报告期内与雇员、客户、供应商、银行、监管机构及股东维持良好关系,并将继续确保与主要利益相关者作有效沟通及维持良好关系[45] - 2022年公司支付外聘核数师的审计服务费用为658,000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0港元[111] - 2022年公司支付外聘核数师的总费用为658,000港元,较2021年的1,048,000港元有所下降[111] - 公司秘书罗进财先生在2022年接受了至少15小时的专业培训[106] - 公司董事会在2022年向全体董事提供了有关法律、监管和企业治理的培训材料[105] - 公司委聘外部专业顾问(内部监控核数师)审阅内部监控系统,确保其有效性[117] - 董事会已对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年度审阅,认为系统有效及足够[117] - 内部监控核数师每年对财务及营运系统履行内部审核,评估内部监控系统的缺陷[121] - 公司尚未指定主席或最高行政人员,董事会承担相关责任[125] - 公司主要目标是为股东提高长远增长,侧重实现经常性及可持续盈利[92]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在2022年12月31日的总额为160,261,000港元[150] - 公司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在2022年12月31日的总额为26,538,000港元[150] - 公司管理层在评估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时,考虑了客户的信贷历史及当前市况[150] - 公司审计程序包括抽样检查2022年12月31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的账龄情况及年结日后的银行结算收据[152] - 公司审计程序包括评估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方法的适用性,并抽样审查关键输入数据以评估其准确性及完整性[152] - 公司董事负责评估集团的持续经营能力,并在适用情况下披露与持续经营有关的事项[155] - 公司2022年收入为451,115千港元,同比下降12.6%[164] - 2022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度亏损为7,999千港元,较2021年的3,380千港元增加136.7%[164] - 2022年重估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收益为11,209千港元,较2021年的亏损890千港元大幅改善[166]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应收贷款为160,261千港元,较2021年的249,005千港元下降35.6%[168]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327千港元,较2021年的2,734千港元增加241.1%[168] - 2022年递延税项资产为14,929千港元,较2021年的7,086千港元增加110.7%[16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应收贷款变动为65,774千港元,较2021年的减少96,089千港元显著改善[174] - 2022年根据预期信贷亏损模式确认的减值亏损为34,928千港元,较2021年的6,123千港元增长470.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