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YPEBEAST(00150) - 2023 - 中期财报
HYPEBEASTHYPEBEAST(HK:00150)2022-12-14 16:38

媒体分部业绩 - 媒体分部在2023财年上半年的收益为301,564千港元,较2022财年上半年的326,901千港元有所下降[11] - 媒体分部的毛利在2023财年上半年为175,795千港元,较2022财年上半年的207,360千港元有所下降[11] - 媒体分部收益为301,600,000港元,同比下降7.8%,主要受COVID-19疫情后活动数量减少及中国大陆封锁影响[12] - 媒体分部毛利为175,800,000港元,同比下降15.2%,毛利率从63.4%降至58.3%,主要因活动成本减少被员工成本上升抵销[14] - 公司预计广告数位化将增加及增大媒体合约数量及合约额,为媒体分部带来正面影响[7]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数码媒体分部的整体盈利增长,并预期媒体活动将集中在财政年度余下期间的旺季进行[14] 电子商务及零售分部业绩 - 电子商务及零售分部收益为148,500,000港元,同比增长30.3%,毛利为58,400,000港元,同比增长14.7%[15] - 公司在美国纽约开设了七层旗舰店,整合办公室、零售店、咖啡店及活动场地,旨在加速北美客户群增长[15] - 公司通过HBX电商平台及零售店从事鞋具、服装、配饰、家居用品及生活时尚用品零售[5] - 公司将继续优化HBX平台及后勤平台以提升用户体验,专注于电子商务能力的增值及投资回报升级[9] - 公司预计下半年为全球假期及消费者活动的高峰期,因此增加存货[39] 财务表现 - 除税前亏损为45,495,000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9,538,000港元[20] - EBITDA为-27,75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95,301,000港元,同比下降79.1%[23] - 经调整EBITDA为21,782,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03,978,000港元,同比下降79.1%[23] - 公司收益成本从2022财年上半年的182,500,000港元增加18.3%至2023财年上半年的215,800,000港元,主要由于媒体分部员工人数增加及电子商务部门表现强劲[24] - 公司毛利从2022财年上半年的258,400,000港元减少9.3%至2023财年上半年的234,200,000港元,整体毛利率从58.6%下降至52.0%[25] - 公司2023财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8,600,000港元,较2022财年上半年的1,400,000港元大幅增加[26]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财年上半年的71,400,000港元增加46.1%至2023财年上半年的104,400,000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16.2%上升至23.2%[28] - 公司行政及经营开支从2022财年上半年的93,500,000港元增加28.8%至2023财年上半年的120,400,000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21.2%上升至26.8%[30] - 公司因合并事项产生一次性法律及专业费用约54,600,000港元[31] - 公司出售合营企业The Berrics Company LLC的全部股权,确认收益18,347,000港元[32] - 公司电子商业务表现欠佳,导致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分别为500,000港元和3,900,000港元[33] - 公司所得税开支从2022财年上半年的16,600,000港元增加15.7%至2023财年上半年的19,200,000港元,主要由于美国税项溢利增加[34] - 公司从2022财年上半年的溢利63,000,000港元转为2023财年上半年的亏损64,700,000港元,净亏损率为14.4%[35] - 公司存货由2022年3月31日的约69,700,000港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92,000,000港元,增幅约为32%[39] - 物业、厂房及设备由2022年3月31日的约52,700,000港元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58,900,000港元,增幅约为6,200,000港元[40] - 公司使用权资产由2022年3月31日的约70,000,000港元减少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60,500,000港元,租赁负债由73,900,000港元减少至67,800,000港元[41]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由2022年3月31日的约1.5%增加至2022年9月30日的约5.6%,主要由于新增银行借贷[43] - 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将约10,000,000港元的银行存款抵押给银行,作为未使用的银行融资的抵押品[49]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Hypebeast Inc.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股东股权转让协议,出售其合营企业的全部股权[56] - 公司于2022年6月开幕的美国零售及办公室物业的装修成本导致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40] - 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7] - 公司以外币进行若干营运交易,主要持有美元、欧元及人民币的外汇风险,目前并无外币对冲政策[50]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共聘用553名员工,较2021年同期的405名增加36.5%[58]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1.578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125亿港元增加40.3%[58]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4.50014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40837亿港元增长2.1%[65]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2.34225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58362亿港元下降9.3%[65]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6469.3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盈利6297.4万港元大幅下降[65] - 2022年上半年每股亏损为3.15港仙,较2021年同期的每股盈利3.07港仙大幅下降[6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92394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84269亿港元下降32.3%[6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3.98996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4.77916亿港元下降16.5%[69]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期内亏损为64,693千港元,期内其他全面开支为17,475千港元,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82,168千港元[71]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1,825千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019千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116千港元[72]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74,960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2,394千港元[72]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总额为450,014千港元,其中媒体分部收益为301,564千港元,电子商务及零售分部收益为148,450千港元[90] - 公司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45,495千港元,主要由于合并事项的专业费用高达54,555千港元[90]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总额为440,837千港元,其中媒体分部收益为326,901千港元,电子商务及零售分部收益为113,936千港元[92] - 公司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79,538千港元[92]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分部资产总额为419,560千港元,其中媒体分部资产为239,550千港元,电子商务及零售分部资产为180,010千港元[93]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综合资产总额为700,633千港元,其中包括192,394千港元的银行结余及现金[93]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分部负债总额为162,517千港元,其中媒体分部负债为93,433千港元,电子商务及零售分部负债为69,084千港元[93] - 公司综合负债总额从2022年3月31日的252,120千港元增加到2022年9月30日的301,637千港元[95] - 公司确认出售合营企业The Berrics Company LLC的收益为18,347千港元[96] - 公司持有的数字资产在2022年9月30日的账面值为9,248千港元,确认了9,409千港元的减值亏损[108][10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汇兑亏损净值为8,56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420千港元大幅增加[96]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银行利息收入为56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25千港元有所增加[96]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贸易及未开票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2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769千港元大幅减少[99]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美国所得税开支为10,07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023千港元大幅增加[101]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香港利得税开支为3,59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9,951千港元大幅减少[101]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为3,08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404千港元有所减少[101] - 公司2022年9月30日的递延税项开支为19,19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6,564千港元有所增加[101] - 公司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亏损为64,693千港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盈利62,974千港元,亏损显著增加[112] - 每股基本亏损为3.15港仙,摊薄亏损同样为3.15港仙,相比2021年同期的每股盈利3.07港仙和3.06港仙,表现大幅下滑[112] - 公司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对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进行了减值评估,减值金额分别为535,000港元和3,380,000港元[118] - 贸易应收款项在2022年9月30日为146,714千港元,相比2022年3月31日的128,898千港元有所增加[120] - 未开票应收款项在2022年9月30日为29,231千港元,相比2022年3月31日的23,747千港元有所增加[120] - 公司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续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租赁协议,并订立了一份为期三年的新租赁协议,确认了约4,550,000港元的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116] - 公司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对物业、厂房及设备进行了价值9,689,000港元的在建租赁装修,相比2021年同期的19,003,000港元有所减少[115] - 公司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对厂房及设备进行了价值2,724,000港元的在建租赁装修,相比2021年同期的2,271,000港元有所增加[115] - 公司在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内,出售了总账面值约为640,000港元的若干办公室设备及汽车,获得约676,000港元的出售收益[115]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在2022年9月30日为20,524千港元,相比2022年3月31日的24,258千港元有所减少[124] - 合約資產於2022年9月30日為4,152千港元,較2022年3月31日的5,154千港元下降19.4%[128] - 已抵押銀行存款為10,000,000港元,年利率為1.85%[130] - 貿易應付款項於2022年9月30日為23,165千港元,較2022年3月31日的14,639千港元增長58.2%[131] - 銀行借貸總額於2022年9月30日為22,214千港元,較2022年3月31日的7,363千港元增長201.7%[135] - 供應商融資安排項下的銀行借貸年利率為1.15%加香港銀行同業拆息[135] - 浮息銀行借貸的實際利率範圍為1.15%至3.75%[139] - 公司於2021年4月9日向日本投資者發行6,533,397股普通股,總代價約為6,920,000港元[143] - 房地产投资信托投资的公平值为6,390千港元,属于第三级公平值[148] - 优先股投资的公平值为2,483千港元,属于第三级公平值[148] -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平值为1,975千港元,参考最近交易价值确定[150][151] - 非上市股权投资的公平值为5,285千港元,属于第三级公平值[152] - 未来股权简单协议投资的公平值为1,962千港元,属于第二级公平值[153] - 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平值为620千港元,属于第二级公平值[153] - 优先股投资由第二级转至第三级,金额为2,337千港元[153]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7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约0.04%[161] - 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已於2016年4月11日屆滿,未再授出購股權[16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首次公開發售前購股權計劃的變動詳情顯示,購股權的歸屬期為由授出日期起直至行使期開始之時[168] - 於2016年3月18日授出之購股權分為兩批,可由2019年3月18日起,直至2026年3月17日行使[169] - 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下可供發行股份總數為169,287,499股,佔2022年9月30日已發行股本的約8.24%[176] - 主要股東╱獨立非執行董事在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中,已發行股份之0.1% ╱直至授出日期(包括當日)前十二個月總值不超過5,000,000港元[177] - 其他參與者在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中,任何十二個月期間不得超過不時已發行股份之1%[178] - 首次公開發售後購股權計劃於2016年4月11日起開始生效,為期十年[183] - 公司董事及主要管理層人員的薪酬為6,812,000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4.8%[189] - 公司供應鏈融資安排項下銀行借貸11,483,000港元,用於直接支付供應商款項[190] - 公司非同質化代幣項目收入以以太幣形式結算,賬面金額為7,188,000港元[190] - 公司董事馬柏榮先生通過控制法團CORE Capital Group Limited持有1,485,000,000股普通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72.29%[195][198] - 公司購股權計劃中,2020年12月8日授出的購股權分為兩批,可分別於2023年12月8日及2024年12月8日起行使[186] - 公司關連方交易中,償還董事宿舍的租賃負債為105,000港元,利息開支為8,000港元[188] - 公司董事宿舍的使用權資產期末餘額為69,000港元,租賃負債為68,000港元[188] - 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員於2022年9月30日持有1,485,780,000股普通股,佔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72.33%[197] - 马柏荣先生持有公司9,6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47%[199] - 马柏荣先生配偶权益持有9,6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47%[199] - 马柏荣先生及其配偶合计持有19,2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94%[199] - 李苑彤女士持有公司9,6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47%[199] - 李苑彤女士配偶权益持有9,6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47%[199] - 李苑彤女士及其配偶合计持有19,2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94%[199]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基于2022年9月30日的数据计算[200] 国际业务扩展 - 德国、荷兰及法国的媒体收益分别增加282.9%、145.0%及112.5%[10] - 公司在美国纽约市的HYPEBEAST旗舰大楼已于2022年6月开幕,设有HBX零售店、Hypebeans咖啡店及多功能场所[7] 公司合并与投资 - 公司与Iron Spark I Inc.及Hypebeast WAGMI Inc.于2022年4月3日订立合并协议,合并事项完成后,Iron Spark将成为公司全资附属公司[76] - 公司与PIPE投资者订立PIPE股份认购协议,总认购价为13,335,000美元(约104,013,000港元)[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