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YPEBEAST(00150) - 2023 - 年度财报
HYPEBEASTHYPEBEAST(HK:00150)2023-07-25 16:39

用户增长与社交媒体表现 - 公司2022财政年度平均网站月度独立访客数同比增长14.6%,全球社交媒体关注总数达3400万[5] - Hypebeast、Hypebae及Popbee平台上一个月内的网页访问用户人数和第三方社交媒体的总关注者人数是重要的用户数据指标[16] 媒体业务表现 - 媒体分部已签署合约总值同比增长2.9%[5] - EMEA地区媒体收益同比增长17%,北美地区同比增长14%[6] - 媒体分部2023财年收益为644,200,000港元,较2022财年的653,600,000港元下降1.4%[34] - 媒体分部2023财年毛利为374,500,000港元,较2022财年减少76,400,000港元,毛利率从69.0%下降至58.1%[37]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媒体分部的整体盈利增长,预期媒体活动将集中在下个财年的传统旺季进行[38] - 公司通过维持稳定的已签署合约总额和数量,保持媒体分部的平稳业绩[35] 电子商务及零售业务表现 - 电子商务及零售分部2023财年收益为315,800,000港元,较2022财年增长30.5%[38] - 电子商务及零售分部2023财年毛利为130,900,000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32,500,000港元,毛利率从40.7%上升至41.5%[38] - HBX平台服务全球80多个市场,提供超过250个精选品牌,并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上拥有活跃的网上社群[27] 财务表现 - 2023财政年度,Hypebeast的媒体收益为505百万港元,电子商务及零售收益为316百万港元,总收益为960百万港元[30] - 2023财政年度,Hypebeast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218百万港元,行政及经营开支为230百万港元[30] - Hypebeast在2023财政年度录得5百万港元的年内亏损,除税前溢利为18百万港元[30] - Hypebeast的营业开支持续增长,2023财政年度达到487百万港元[30] - 公司2023财年EBITDA为54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3%[31] - 公司2023财年经调整纯利为50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0%[31] - 公司2023财年EBITDA2为60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84%[31] - 公司2023财年经调整EBITDA为54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53%[31] - 公司年內經調整溢利由2022財政年度的141,700,000港元減少80.3%至2023財政年度的27,900,000港元[39] - 公司經調整EBITDA由2022財政年度的215,800,000港元減少56.8%至2023財政年度的93,100,000港元[39] - 公司收益成本由2022財政年度的346,300,000港元增加31.3%至2023財政年度的454,600,000港元[40] - 公司毛利由2022財政年度的549,300,000港元減少8.0%至2023財政年度的505,400,000港元[42] - 公司整體毛利率由2022財政年度的61.3%減少至2023財政年度的52.6%[42] - 公司銷售及營銷開支由2022財政年度的160,400,000港元增加36.1%至2023財政年度的218,300,000港元[43] - 公司行政及經營開支由2022財政年度的202,700,000港元增加13.4%至2023財政年度的229,800,000港元[44] 现金流与资产负债 - 公司2023財政年度錄得經營活動現金流出淨額65,500,000港元,而2022財政年度則錄得流入158,600,000港元[45] - 公司2023財政年度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流量為40,800,000港元,較2022財政年度的15,700,000港元增加25,000,000港元或158.9%[4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年初的284,269,000港元减少至2023年3月31日的166,021,000港元,减少118,200,000港元,其中汇率变动影响为负13,200,000港元[46] - 2023财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5,467,000港元,相比2022财年的158,568,000港元现金净流入大幅减少[46] - 2023财年末公司总资产为642,400,000港元,较2022财年末的730,000,000港元减少87,600,000港元[46] - 2023财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为175,800,000港元,较2022财年末的252,100,000港元减少76,300,000港元[46] - 2023财年末公司股东权益为466,600,000港元,较2022财年末的477,900,000港元减少11,300,000港元[46] - 2023财年末公司计息贷款及银行借贷总额为2,700,000港元,较2022财年末的7,400,000港元减少4,700,000港元[46] - 2023财年末公司可动用信贷融资为88,800,000港元,包括循环贷款、定期贷款、贸易贷款、税务贷款及银行担保[46] 库存与供应链管理 - 2023财年末公司存货结余为113,800,000港元,较2022财年末的69,700,000港元增加44,100,000港元,主要由于库存采购恢复至疫情前水平[47] - 2023财年已售存货约22,200,000港元,占存货总额的1.9%[48] - 公司2022年/2023年亚洲地区供应商数量为181家,相比2021年/2022年的236家有所减少[179] - 公司2022年/2023年欧洲地区供应商数量为182家,相比2021年/2022年的178家有所增加[179] - 公司2022年/2023年北美洲地区供应商数量为111家,相比2021年/2022年的130家有所减少[179] - 公司2022年/2023年大洋洲地区供应商数量为11家,相比2021年/2022年的20家有所减少[179] - 公司2022年/2023年非洲地区供应商数量为0家,相比2021年/2022年的1家有所减少[179] - 公司2022年/2023年总供应商数量为485家,相比2021年/2022年的565家有所减少[179] 员工与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共聘用576名雇员,较2022年增加106名[58] - 公司2023财年员工成本为317,200,000港元,较2022财年增加76,300,000港元[58]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总雇员人数为576人,较2022年的470人增加了22.55%[162] - 公司2022-2023年度的总流失率为26%,较2021-2022年度的27%有所下降[162] - 公司在美国的雇员人数从2022年的114人增加到2023年的156人,增长率为36.84%[162] - 公司在中国内地的雇员流失率从2021-2022年度的37%下降到2022-2023年度的22%[162] - 公司为雇员提供了健康检查补贴和心理支援服务,覆盖中国内地、日本、英国和美国[164] - 公司在报告期间的安全绩效指标均为0.00%,包括受伤率、职业病比率、损失日数率、缺勤率和死亡率[169] - 公司更新了雇员医疗保险计划,提高了每次门诊的索赔金额,并扩大了健康检查及牙医服务的保障范围[172] - 公司在报告期间已接受培训的雇员百分比有所上升,尽管平均培训时数有所减少[170][173] - 公司2022年/2023年总培训时数为1,334小时,相比2021年/2022年的2,599.5小时有所减少[178] - 公司2022年/2023年已接受培训的员工比例为576名,相比2021年/2022年的232名有所增加[177] - 公司2022年/2023年男性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2.41小时,女性员工为2.23小时[176] - 公司2022年/2023年一般员工平均培训时数为2.62小时,营运员工为1.47小时[17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已遵守环境、社会及管治指引所载全部「不遵守就解释」条文[113] - 公司已识别出28项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并将其归纳为四个类别:环境、雇佣及劳工常规、运营常规及社区[128][129] - 公司董事会认为对集团及其持份者而言,高度重要议题包括雇佣常规、多元化及平等机会、反歧视、雇员职业健康及安全等[131] - 公司通过线上意见调查,对各项议题的重要性进行评分,评分范围为1至5分,分数达平均分或以上的议题被列为急需处理的最重要可持续发展议题[127] - 公司制定了环保政策,通过加强外部及内部沟通以及实施环境措施,以减少及尽量降低排放、能源消耗及废弃物产生的足迹[131] - 公司的主要工作场所为一般办公室,日常业务不涉及直接生产及排放废气、废水及土地污染[132] - 公司重视持份者参与,通过年报、中期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等渠道与政府及监管机构、股东与投资者、雇员、客户、供应商及社区沟通[124][125] - 公司董事会委任了由不同部门代表组成的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负责日常实施相关措施,并定期收集数据、评估表现并向董事会报告重大事宜[121] - 公司2022-2023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70,843.67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12%[133] - 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296.60公斤二氧化碳当量/每名雇员,同比下降9%[133] - 范畴2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61%,主要来自外购电力[134] - 范畴3排放量为67,048.32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约90.8%[136] - 公司计划在2028年和2032年前分别减少能源消耗密度5%和7%[134] - 公司计划在2028年和2032年前分别减少用水量密度5%和7%[134] - 公司计划在2028年和2032年前分别减少废弃物弃置密度5%和7%[135] - 2022-2023年产生的无害废弃物总量为11.17吨,同比下降约11.8%[141] - 公司已安装LED灯饰、节能冷气机等设备,大幅减少能源消耗[142] - 公司正在加强废弃物管理系统,计划在来年记录和披露海外物业的废弃物弃置量[144] - 公司2022-2023年纸张总用量为498.38公斤,同比下降14%[145] - 公司2022-2023年回收纸张百分比为39%,较2021-2022年的30%有所提升[145] - 公司2022-2023年包装材料总用量为48,042.82公斤,同比上升22%,密度为每销售单位0.17公斤,同比上升13%[146] - 公司2022-2023年能源总用量为232,953.00千瓦时,同比下降17%,能源密度为935.55千瓦时/每名雇员,同比下降17%[146] - 公司2022-2023年水资源总用量为355.02立方米,同比下降30%,水资源密度为1.43立方米/每名雇员,同比下降30%[148] - 公司2022-2023年产品交付总数为283,860项,较2021-2022年的259,769项有所增加[147] - 公司将继续改善内部数据收集机制,以在未来实现更完整的数据披露[145][146][148][149] - 公司计划继续推广环保包装材料,并致力于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146] - 公司将继续监控和记录能源消耗,并适时制定节能计划[146] - 公司将继续实施节水政策,并提升相关数据收集系统[148][149] - 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减少约3%的温室气体排放,并在2030年前确保排放符合各地规定[153] - 公司目标在2050年和2060年前分别在香港和中国实现碳中和[153] - 公司已识别出与资产及服务相关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包括极端天气事件引起的实体风险和过渡性风险[156] - 公司计划通过投资新技术和市场扩张来应对过渡性风险,并以此作为长期发展机会[157] - 公司已制定应对极端天气和紧急状况的应急计划,以增强业务韧性[156] - 公司已采取措施多元化供应链,确保材料供应稳定,并提升客户服务的通信能力[158] - 公司致力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动现场效率提升,并保障声誉[153] - 公司已设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组,定期讨论和检视相关风险[155] - 公司计划通过实施低碳政策和采用新技术来提升运营表现和能源效益[156] - 公司已制定颱风应变方案和协调系统,确保业务可持续性[158] 法律与合规 - 公司严格遵守广告常规的法例及规例,报告期间无重大违规问题[186] - 公司对存取客户资料实行严格控制,并设有软件防火墙保护服务器[188] - 公司更新了隐私政策,严格遵守数据隐私的法例及规例,报告期间无重大违规问题[189] - 公司设有举报政策,鼓励员工匿名举报,举报人可免受报复行为[189] - 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遵守相关劳动法例,包括日本的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和中国的劳动法[190] - 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遵守相关产品责任法例,包括中国的消费者保障法和美国的消费品安全法[192] - 公司在多个国家和地区遵守相关数据隐私法例,包括香港的个人资料(私隐)条例和美国的资料隐私法[192] 社区参与与慈善活动 - 公司通过置地公司家基金支持慈善活动,报告期间共有70名雇员参与,投放共1,488小时[190] - 公司支持的社区活动包括捐赠月饼罐、玩具、文具及衣物,支持有需要人士[190]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执行董事马柏荣先生(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李苑彤女士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潘丽琼女士、关倩鸾女士、黄启智先生组成[73]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至少一名具备适当的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75] - 公司已设立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以确保董事会有效行使独立判断,提升董事会效能并找出需要改善或进一步发展的范畴[7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已审阅独立性评估机制,认为机制的实施状况行之有效[77]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马柏荣先生继续担任该职位,董事会认为其领导有助于公司规划的有效性及管理效率[78] - 公司董事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财务及营运表现、整体策略及不同方针的事宜,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9次董事会会议[81] - 公司董事会已成立三个董事委员会,分别为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以监察公司特定范畴的事务[8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年报、年度账目、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草拟本,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及意见[83]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告及业绩公告[8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高级管理层成员的年度薪酬范围中,2人薪酬超过2,000,000港元[85]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女性员工占比52%,共300名女性员工[91] - 公司董事会五名董事中有三名女性,占比60%[91] - 公司目标为委任最少一名女性董事,并寻求提升女性董事及员工比例[9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审阅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待遇[89] - 公司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实施有效,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检讨其效果[9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已付/应付核数师薪酬具体数字未披露[96] - 公司设有内部举报渠道,供员工举报疑似贪污及贿赂行为[96] - 公司董事会负责评估及釐定战略目标可能承担的风险性质及程度[95] - 公司秘书张雅敏女士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94] - 公司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等因素[93] 其他 - 公司现有142项活跃注册商标[184] - 公司涉及一宗被控映像侵权的法院案件,目前处于审理阶段[184] - 投诉总数从2021年的180增加到2022年的190[184] - 下达订单总数从2021年的120,051增加到2022年的136,018[184] - 接获投诉百分比从2021年的0.15%下降到2022年的0.1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