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2.58亿港元,较2021年的3000万港元增加2.28亿港元[5][7] - 集团经营酒店收入为4.63亿港元,较2021年的3.46亿港元增加34%[8] - 2022年华大酒店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93亿港元,较2021年的6600万港元增加5.27亿港元[9] - 2022年经营酒店净溢利为1.18828亿港元,较2021年的585.3万港元增加1930%[10] - 2022年物业投资净溢利为2590万港元,较2021年的9904.3万港元减少74%[10] - 2022年整体溢利增加主要由于酒店收入增加及出售一间附属公司之收益[10] - 华大酒店集团总收入较去年增加42%,由2.84亿港元增至4.03亿港元[11] - 商业物业租金收入为1.5亿港元,较2021年的1.68亿港元有所减少[12] - 2022年行政费用(不包括折旧)为5600万港元,较2021年的4600万港元增加,部分由于新收购成本所致[1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整体债务为11.02亿港元,2021年为7.84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3%,2021年为10%[13] - 2022年香港海外及中国游客人数仅60.5万人,下降超90%,对酒店业务产生重大影响[14] - 2022年客户合约收入462,692千港元,2021年为346,416千港元[147] - 2022年租赁收入149,953千港元,2021年为167,993千港元[147] - 2022年股息收入42千港元,2021年为1千港元[147] - 2022年总收入612,687千港元,2021年为514,409千港元[147] - 2022年毛利额279,912千港元,2021年为172,418千港元[147] - 2022年除税前溢利688,444千港元,2021年为108,407千港元[147] - 2022年本年度溢利647,217千港元,2021年为79,637千港元[147]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106.72港仙,2021年为12.58港仙[147] - 2022年公司本年度溢利为647,217千港元,较2021年的79,637千港元大幅增长[149] - 2022年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502,828千港元,2021年为75,590千港元[149] - 2022年非流动资为9,579,244千港元,2021年为8,766,717千港元[151] - 2022年流动资为327,798千港元,2021年为300,611千港元[151] - 2022年流动负债为229,351千港元,2021年为882,391千港元[151] - 2022年净流动资产为98,447千港元,2021年为净流动负债581,780千港元[151] - 2022年总权益为8,503,944千港元,2021年为8,001,665千港元[153] - 2022年非流动负债为1,173,747千港元,2021年为183,272千港元[153] - 2022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202,154千港元,2021年为28,622千港元[149] - 2022年非控制性权益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300,674千港元,2021年为46,968千港元[149]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688,444港元[159] - 2022年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283,420港元,2021年为216,035港元[159] - 2022年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556,838港元,2021年为31,203港元[159] - 2022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18,426港元,2021年为 - 98,826港元[159]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5,008港元,2021年为86,006港元[159] 物业与酒店业务 - 2022年公司以每平方英尺约6570港元价格收购汀兰居酒店,有435间客房等,总面积216314平方英尺[14]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每年上涨与英国零售价格指数挂钩,2022年12月该指数达40年以来最高点13.4%[11] - 伦敦Royal Scot Hotel租金上涨前景乐观,2022年12月英国零售价格指数达40年最高点13.4%[16] - 2020年1月29日公司以4000万英镑收购伦敦木街警察局总部,获批翻新为含约216间客房等设施的豪华酒店[16] - 集团持有8间创收酒店及伦敦Wood Street Hotel翻新工程项目[17] - 预计本地酒店业务随疫情影响减弱及边境开放逐渐改善,但受经济和地缘政治影响,运营费用或大幅上升[17] - 预计汀兰居酒店大规模翻新后2023年夏季营业,435间客房及餐饮设施有望带来潜在收入[17] - 因中美贸易战及香港进出口量下滑,集团英皇道633号办公楼宇及顺豪商业大厦预计空置率上升[17] - 公司拥有并经营九间酒店,七间在香港,一间在伦敦,一间在中国,市场边际利润为酒店总收入的35%至40%[12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约47.33亿港元位于香港及英国的投资物业,该年度综合损益表确认的投资物业公平值净减值约为1300万港元[135]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2年12月31日,除主席与行政总裁由一人兼任外,已遵守全部守则条文[30][3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所有董事年内遵守规定[32] - 2022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9位董事组成,包括5位执行董事、1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位独董具备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34]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均由郑启文先生担任,董事会认为此举可提供稳健领导、节省成本[31] - 所有董事须每三年轮流告退,公司将定期检讨董事会组成[35] - 董事会职责包括制定集团策略、监督管理层表现及履行企业管治职责[36] - 2022年董事会共召开6次会议,部分董事出席率为100%,吕冯美仪出席率为67%[38][39]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董事接受了监管发展、董事职责等方面培训[38][39] - 新任董事就任时获提供董事职责资料及公司业务运作简介,有需要时更新资料[40] - 公司管理层每月向董事提呈集团表现及状况更新资料[38] - 2022年公司向执行董事支付酬金,1 - 500万港元有4人,1000.0001 - 1500万港元有1人[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核数师收取费用,核数服务约260万港元,税务与咨询服务30万港元[50] - 2022年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成员陈俭辉、林桂璋、廖毓初出席率均为100%[53]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8月16日和9月29日股东特别大会,执行董事郑启文、许永浩、刘金眉均出席[42] - 公司于2019年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郑启文、刘金眉、许永浩[47] - 公司于2019年成立内部审核小组,成员包括郑启文、刘金眉、伍月莹[47]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监察与核数师关系、审阅业绩公布、监察财务申报等系统[51] - 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集团风险性质及程度,维持健全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45] - 内部审核小组对集团主要营运的内部审核及监察系统进行独立评审并向董事会汇报[48] - 集团风险管理综合“自上而下”策略观点及“自下而上”营运程序[49] - 公司于2019年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负责相关数据收集、报告编制及风险汇报[54]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成立,2022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建议董事年度薪酬低于市场可比薪酬[55][57]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会计政策、中期及年度报告、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等[56]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成立,2022年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年内审阅董事会架构及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59][60][61]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甄选考虑商务经验、地域、年龄等因素,不允许单一性别董事会[62] - 目前女性占董事会及全体员工比例均约为44%,集团认为达最佳性别多元化[64] - 提名委员会将每年检讨提升董事会及全体员工性别多元化及替任计划的必要性[64] - 公司采纳提名政策,评定及甄选董事候选人考虑个性品格、专业资格等元素[65][67] - 提名委员会按特定程序及流程向董事会建议委任董事[68] - 公司采纳反贪污政策规管员工接受利益,采纳举报政策指引汇报不当行为[70] - 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大会,占全体有表决权股东总表决权最少5%的股东提出要求时,董事须在规定日期后21日内召开,大会须在通知发出后28日内举行[74] - 股东可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呈议案,收到占全体有表决权股东总表决权最少2.5%或最少50名股东要求时,公司须发出决议通知[76] - 公司2022年采纳股东通讯政策,建立多种通讯渠道加强与股东通讯[78] - 董事会采纳派付股息政策,以提供稳定可持续回报为目标,派息考虑多因素且可随时调整[79][80][81]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2年度派发现末期股息(2021年:无)[86] - 2022年公司股本无变动[8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股东的储备含保留溢利2.31922亿港元(2021年:2.2595亿港元)[88] 股权结构与关联交易 - 郑启文持有公司226,454,825股股份,约占持股量74.40%[97] - 郑启文持有顺豪物业385,395,999股股份,约占持股量66.48%[99] - 郑启文持有华大酒店6,360,585,437股股份,约占持股量71.09%[99] - 郑启文持有Trillion Resources (BVI) 2股股份,约占持股量100.00%[99] - 华大酒店认股权计划因行使全部认股权发行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447,352,566股,即2014年6月18日已发行股份数目的5%[102] - 截至授出认股日期止任何十二个月内,向每位参与人发行及须发行的华大酒店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当日已发行股份的1%[103] - 许永浩、吕冯美仪及林桂璋三名董事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均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95]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3] - 自2013年采纳认股权计划以来未授出认股,预计2023年也无新认股授出[100] - 认股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为447,352,566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109] - 顺豪物业应付华大酒店酒店经营服务金额为716,000港元[114] - 公司提供给顺豪物业及其附属公司无抵押贷款,年末金额为6,379,000港元,年利率2%,年内收息136,000港元[117] - 公司应付华大酒店行政费用为150港元[117] - 顺豪物业附属公司租物业给华大酒店,本年度收租金净额1,040,000港元[117] - 顺豪物业及其附属公司提供给华大酒店及其附属公司无抵押借款,年末预缴金额为609,974,000港元,年利率2%,年内收息及清贷14,872,000港元[117] - 顺豪物业应付华大酒店行政费用金额为4,363,000港元[117] - 集团首五大供应商及客户的购买和销售总额分别低于集团总购买额及总销售额10%[1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Mercury Fast等股东持股情况:Mercury Fast持股62,602,700股,占20.60%;Trillion Resources (BVI)持股216,608,825股,占71.20%;李佩玲持股226,454,825股,占74.40%[120]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的公众持股不少于上市规则规定的25%[121] - 华大酒店由顺豪物业及其附属公司拥有71.09%权益,Trillion Resources (BVI)实益拥有股份154,006,125股(占比50.60%),李佩玲女士被视为拥有股份226,454,825股(占比74.40%)[125]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理念 - 集团旨在将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已采取环保措施并定期检讨[122] - 公司确保遵守所有适用法律、规则及条例,旗下酒店已获得相关经营许可[123] - 公司重视人力资源,薪酬福利参照市场而定,提供健康安全管理系统和晋升机会[124] - 公司以“以客为尊”为核心价值,建立了顾客服务、支持及投诉机制[126] - 公司认为供应商重要,通过批准程序和送货时抽查确保供应商表现[126] 审计与财务报告准则 - 审计程序包括评估管理层提供给估值师资料的完整性、估值师资历等[136] -
顺豪控股(00253)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