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和精化(00301) - 2023 - 中期财报
三和精化三和精化(HK:00301)2023-09-21 17:0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中国发展成熟的精细化工产品制造商,产品包括气雾剂、有机硅胶粘剂等[11][12] - 公司有两条主要业务运营线,一是自有品牌,二是按OEM形式制造及销售产品[13][14]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在广东中山,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在湾仔[4] - 公司独立审计师为大华马施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香港法律顾问为金杜律师事务所[5] - 公司普通股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301[5] - 公司于2018年4月12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124] - 公司股份于2020年1月16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40] - 公司股份于2020年1月16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126]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业务为在中国研究、开发、制造及销售建材及汽车修护化工产品[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人民币5.202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4.613亿元增加约12.8%[6][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1.562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1.297亿元增加约20.4%[7][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率约为30.0%,较2022年同期约28.1%增加约1.9个百分点[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为人民币197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970万元增加约103.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约为1970万元及1910万元,较2022年同期分别增加约103.4%及213.6%[17][18]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约为4.2分,2022年同期约为2.1分(经重列)[19] - 2023年上半年集团销售及毛利分别达至历史新高约5.202亿元及1.562亿元[21]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益总额约为5.202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4.613亿元增加约12.8%[3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毛利约为1.562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1.297亿元增加约20.4%[31] - 集团毛利率由2022年同期约28.1%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约30.0%[32] - 集团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2年同期约490万元减少至2023年上半年约360万元[33] - 集团销售及经销开支由2022年同期约6020万元增加至2023年上半年约7160万元,行政开支由约5520万元增加至约6170万元[34][36] - 集团融资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51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420万元[37] - 集团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440万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约280万元[38] - 集团2023年上半年溢利约1970万元,较2022年上半年约970万元增加约103.4%[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1345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为1252名,其中70%为大学毕业生[20][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7780万元,2022年同期约为6020万元[20][2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1.632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1.535亿元;流动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约0.67降至2023年6月30日的约0.64[4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约0.92,2022年12月31日约1.02[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约为人民币2.206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261亿元,借款利率在3.80% - 5.50%之间,2022年同期为3.80% - 6.45%[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部分银行存款约为人民币2350万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3130万元,已抵押用于发行应付票据等[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由物业、厂房及设备(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4989.3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366.4万元)和使用权资产(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8055.1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173.3万元)抵押[6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56,15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29,69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120]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2,54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4,0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0.5%[120]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9,70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9,68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4%[12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89,649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474,894千元人民币增长3.1%[12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95,55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314,468千元人民币下降6.0%[121]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58,73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8,015千元人民币下降2.0%[121]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40,74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1,648千元人民币增长8.6%[121] - 2023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4.2人民币分,2022年同期为2.1人民币分,同比增长100%[120] - 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240,746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1,648千元人民币增长8.6%[1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6,995千元,2022年同期为7,879千元[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374千元,2022年同期为14,860千元[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072千元,2022年同期为25,294千元[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1,441千元,2022年同期为增加48,033千元[123] - 2023年6月30日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500千元,2022年同期为17,927千元[123]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8,453千元,2022年同期为62,360千元[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净流动负债约为人民币1.63187亿元[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动用银行融资约为人民币6611万元[139] - 集团获得持牌金融机构意向书,可提供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信贷额度[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報分部收益總額為452,217千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為408,852千元人民幣[156][1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可呈報分部溢利總額為139,599千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為117,905千元人民幣[156][1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總收益為520,243千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為461,262千元人民幣[1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稅前溢利為22,547千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為14,051千元人民幣[1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國市場收益為505,154千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為447,865千元人民幣[1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澳洲市場收益為14,372千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為12,340千元人民幣[1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國家市場收益為717千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為1,057千元人民幣[158] - 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無單一外部客戶收益佔公司收益10%或以上[15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銀行利息收入為732千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為791千元人民幣[1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為26千元人民幣,2022年同期為593千元人民幣[1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息银行借款利息为5103千元,其他借款利息为917千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14千元,已资本化利息为2016千元,融资成本为4218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850千元、915千元、751千元、1408千元、5108千元。融资成本资本化实际年利率2023年为5.62%,2022年为6.38%[1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364090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293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994千元,雇员福利开支为77772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31568千元、4320千元、2764千元、60168千元[1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税务开支(中国企业所得税)为2848千元,递延税项抵免为5千元,所得税开支为2843千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4362千元、0千元、4362千元[1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9704000元,2022年同期为9689000元[1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470250000股,2022年同期为470250000股(经重列)[1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成本为40,000元的楼宇项目、4,213,000元的厂房及机器以及18,708,000元的在建工程(2022年同期分别为65,000元、994,000元、18,652,000元)[1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账面价值约30,138,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803,000元)及19,755,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61,000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就计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作抵押[1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若干楼宇项目账面净值总额约9,489,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96,000元),无产权证书[1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预付款项为6,853,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8,271,000元)[1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9,245,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50,546,000元),减值亏损为2,541,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36,000元)[1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票据应收款项为3,778,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6,512,000元)[1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11,100,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529,000元)[1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购买原材料预付款项约7,143,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95,000元),供应商服务预付款项约28,100,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175,000元)[1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存款约23,461,000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049,000元)抵押作购买原料所发行的票据应付款项[181] - 截至2023年6月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