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LCO HOLD-NEW(00328) - 2023 - 年度财报
ALCO HOLD-NEWALCO HOLD-NEW(HK:00328)2023-07-31 16: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营业额由2022年的5.42亿港元减少84%至8900万港元[7] - 公司持续经营情况下净亏损由2022年的3.32亿港元减少72%至2023年的9200万港元[7] - 公司报告期内行政开支较上年减少2600万港元[7]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呈报持续经营净亏损约9191.9万港元[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9.21749亿港元[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包括分类为持作出售之借贷)约1.99874亿港元已逾期[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分类为持作销售者)仅约294万港元[5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总亏损7.95亿港元,2022年总权益2.73亿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每股总亏损52.22港元,2022年每股总亏损18.87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200万港元,2022年为1000万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净借贷1.54亿港元,2022年为7.41亿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存货3800万港元,2022年为3.54亿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原材料1000万港元,2022年为8300万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半制成品为0,2022年为1600万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制成品2800万港元,2022年为2.55亿港元[105]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800万港元,2022年为1.51亿港元[106] - 2023年3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4900万港元,2022年为2.08亿港元[107] - 本年度固定资产资本开支为0港元,2022年为2600万港元[10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于中国内地、台湾及香港聘用约59名雇员,2022年为625名[110] - 2023年及2022年3月31日银行借贷情况:2023年一年内为68,318千港元,2022年一年内为250,460千港元,一年后但于两年内为2,122千港元,两年后但于五年内为6,558千港元,五年后为25,827千港元[12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为零,2022年亦为零[11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约91,919,000港元[154]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921,749,000港元[154]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包括分类为持作出售)约199,874,000港元已逾期[154] - 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包括分类为持作出售)仅约为2,940,000港元[154]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8.9321亿港元,2022年为54.2408亿港元[16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毛损为1.0952亿港元,2022年为11.1811亿港元[16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为9.1919亿港元,2022年为33.1678亿港元[168]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9.1919亿港元,2022年为33.1678亿港元[168] - 2023年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为42.3695亿港元,2022年为26.2916亿港元[168] - 2023年公司亏损为51.5614亿港元,2022年为59.4594亿港元[16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本年度亏损5.10242亿港元,2022年为5.94575亿港元,亏损幅度收窄[171]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3353港元,2022年为0.04110港元[171] - 2023年全面开支总额为5.28727亿港元,2022年为6.03109亿港元[173]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1.46449亿港元,2022年为2.64545亿港元[176] - 2023年流动资产为5388.5万港元,2022年为5.69232亿港元[176] - 2023年流动负债为10.58588亿港元,2022年为10.93552亿港元[176] - 2023年流动负债净额为9.21749亿港元,2022年为5.2432亿港元[17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 -7.88648亿港元,2022年为 -2.72273亿港元[178] - 2023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5.7万港元,2022年为1389.84万港元[183] - 2023年发行新股份所得金额为698万港元[181] - 2023年投资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831.6万港元,2022年为-2924.6万港元[186] - 2023年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711.3万港元,2022年为829.29万港元[186]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895.4万港元,2022年为-8530.1万港元[1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持续经营业务产生亏损约9191.9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92174.9万港元[1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未能按期偿还若干银行借贷,金额约为17811.8万港元[18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与贷款融资协议相关的银行借贷约13306.8万港元[189]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须按要求或于一年内偿还及已拖欠还款的银行及其他借贷约为19987.4万港元[19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约47619万港元股东贷款中,约28976.6万港元来自已故前主席Wilson,约7820万港元来自已故股东梁剑文先生[193] - 2023年3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约为19493.8万港元[194] 股息分配 - 公司董事不建议派发2023财年末期股息(2022年:无)[8] 业务转型与模式转变 - 公司业务全面转型,重点为精简组织机构及优化资源配置[9] - 公司业务模式从自营合同加工生产转变为OEM/ODM生产模式[9] 债务处理与融资计划 - 公司通过债务重组及与债权人谈判降低债务负担[11] - 公司未来将优先开展减债工作,加强财务状况及降低财务风险[14] - 公司拟探索供股等资本市场融资方案,以筹集资金用于战略投资及未来增长计划[14] - 2023年6月13日,董事会建议供股发行最多6364.5492万股供股股份,以每股1.425港元认购价,最多筹集约9069万港元(扣除开支前),预计7月完成[66] - 2023年6月13日,董事会建议供股发行最多6364.5492万股,筹集最多约9069万港元[197] 核心业务 - 公司核心业务为发展及销售自有品牌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9] 人员信息 - 朱凯勤36岁,有逾10年会计及企业融资经验,2022年9月起任马可数字科技独立非执行董事[17] - 林至頴43岁,有丰富履历,现任伟鸿集团、数科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12月辞任爱帝宫独立非执行董事[17][20] - 邓社坚53岁,有约30年工程及项目管理经验,现任广联工程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21] - 黎嘉峰32岁,2022年6月加入公司附属APL任财务总监,有逾8年审计、会计及金融经验[22]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从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守则条文[25] - 董事会目前有两位执行董事何泽宇、李锦秋,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朱凯勤、林至頴、邓社坚[27] - 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董事会评估其均具独立身份[28]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将不时检讨[30] - 董事会为公司主要决策机构,将日常管理及营运权利和责任授予高级管理人员[31] - 董事会授权管理实行策略方针,处理日常管理及营运,会定期检讨转授权力安排[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举行十二次董事会会议及一次股东大会[35] - 全体董事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告退并符合资格接受重选[3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所有董事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二个月内遵守规定标准[39] - 薪酬委员会由邓社坚、朱凯勤及林至颖组成,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41][44] - 审核委员会由朱凯勤、林至颖及邓社坚组成,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45] - 公司已设立提名委员会并书面列明职权范围[47] - 提名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两次会议[48] - 公司已采纳一项提名政策,载列提名董事会候选人的甄选标准及程序[49] - 提名委员会将适时审查提名政策,并向董事会提出修订建议[53] - 廖开强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0%(1/2),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0/0)[35] - 钟孝扬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8/8),股东大会出席率为100%(1/1)[35] - 叶永成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6/6),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0/0)[35] - 梁锦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3/3),股东大会出席率为0%(0/0)[35] - 蔡家莹女士出席率为50%(1/2),朱凯勤先生出席率为100%(1/1),林至颖先生出席率为100%(3/3),邓社坚先生出席率为100%(3/3)[48]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89]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有为期3年的服务合约[129] - 各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签订为期3年的委任函件[130] 股份与持股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梁伟成先生持股76,706,986股,占已发行股本9.64%;Webb David Michael先生持股46,840,884股,占5.88%;李颖妍女士持股45,584,000股,占5.73%[140] - 本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公司股份公众持股量充足,超过已发行股份的25%[150] - 2023年3月31日,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或其各自联系人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无相关权益或淡仓[136] 核数师相关 - 集团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经另一名核数师审核,于2022年7月27日出具不发表意意见声明[59] - 核数师对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及本年度数字及相应数字的可比性的潜在影响不发表审核意见[59] - 本年度支付核数师上会栢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相关服务酬金780千港元[80] - 综合财务报表由上会栢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该核数师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任满告退并符合续聘资格[151] - 2022年7月27日,另一名核数师对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不发表意见声明[71] - 2022年7月27日,另一名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出具不发表意意见声明[158][160] - 审计项目合伙人为钱宏亮先生,报告日期为2023年6月27日[167] 业务终止情况 - 2022年8月31日,公司董事停止东莞生产线运营并获地方政府批准,相关注销及破产申请正在进行[71] - 集团本年度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4.23695亿港元,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8295.4万港元,与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相关的若干负债9078.2万港元[72] - 因中美贸易战及疫情,集团于2022年8月31日终止东莞生产线,当地政府查封工厂及办公室致无法查阅账簿记录[75] - 管理层已尽力提供未被封锁的证明文件,并向东莞当地法院申请解除会计文件,预计下次年度审计解决其他事项[75] - 2022年8月31日,公司董事决定停止东莞生产线运营并获地方政府批准,相关注销及破产申请正在进行[160] - 公司未能取得足够审核凭证,无法确定是否需对2023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4.23695亿港元、分类为持作出售的资产8295.4万港元及相关负债9078.2万港元进行调整[161] 业务销售预期 - 基于笔记本电脑产品截至2023年6月手头销售订单,公司董事预计未来几个月销量较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同期有所增长[65] 采购与销售占比 - 本年度,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38%,五大供应商合计占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