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6,270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97,897千港元下降22.1%[3]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26,528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55,493千港元下降52.2%[3]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15,262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溢利为36,569千港元[3]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15,176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溢利为36,569千港元[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3,77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2,236千港元下降25.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21,848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1,859千港元增长9.9%[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27,23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19,643千港元增长6.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77,72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3,064千港元下降8%[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26,204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现金流入净额为13,829千港元[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753千港元,较期初的40,007千港元减少28.1%[11] - 2022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计193,064千港元,6月30日降至177,727千港元,减少15,337千港元[13] - 2021年1月1日公司权益总计296,291千港元,6月30日增至332,652千港元,增加36,361千港元[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305,625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27,898千港元[3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为314,095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121,031千港元[3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香港地区收入为75,99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7,897千港元;中国内地收入为27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千港元[39] - 截至2022年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外部客户对公司收入贡献达10%或以上[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借贷利息为79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14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为21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57千港元;可换股贷款票据之利息为2,15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40千港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递延税项为8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0千港元[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为49,74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2,40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169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84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98千港元[46]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47][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之(亏损)/盈利为 - 15,17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6,569千港元[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770,480,836股,2021年同期相同;用以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770,480,836股,2021年同期为851,480,836股[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计算每股摊薄亏损未假设公司未偿还可换股贷款票据获兑换,因假设行使将致每股亏损减少[5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3.5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2万港元[53][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额外使用权资产15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498.7万港元[53][5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76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9800万港元减少约22%[98][104] - 本期毛利率约35%,较2021年同期约57%下降[98][10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500万港元,2021年同期则为溢利约3700万港元[98][10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29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4000万港元[153][1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借贷及可换股贷款票据约为1.0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8400万港元[153][1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58%,2021年12月31日约为44%[153][1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约为2.2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2.02亿港元[153][1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额约为1.2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亿港元[153][157] - 公司股东资金从2021年12月31日约1.93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6月30日约1.78亿港元[153][157] - 存货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34%,仓库库存价值从约6100万港元降至约4000万港元[1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约为600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基本持平[154] - 存货较2021年度减少约34%,库存存货价值从2021年12月31日约6100万港元减至2022年6月30日约4000万港元[158]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维持稳定为约600万港元,与2021年12月31日相同[1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主要从事中药保健品销售、放债业务及投资金融工具[25][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收入中买卖中药保健品为69,13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9,873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为7,22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0,988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金融工具之净额亏损91千港元,2021年同期收益27,036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4,355千港元,2021年同期收益14,483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之应收贷款减值亏损净额为2,54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28千港元[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政府补助为1,836千港元,2021年同期无[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药保健品、放债业务、投资金融工具的外部客户收入分别为69,134千港元、7,227千港元、 - 91千港元,可报告分部总计76,270千港元[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药保健品、放债业务、投资金融工具的除所得税前分部溢利╱(亏损)分别为1,865千港元、 - 4,720千港元、 - 5,187千港元,可报告分部总计亏损8,042千港元[32] - 中药保健品业务收入约690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约6000万港元增加约15%[100][105] - 放债业务收入约700万港元,2021年同期约1100万港元[100][105] - 投资金融工具业务本期已变现亏损约1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已变现收益约2700万港元[99][105] - 中药保健品业务板块利润约2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约200万港元[109]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700万港元,2021年为1100万港元,税前亏损约500万港元,2021年为盈利300万港元[111] - 中药保健品分部本期收入约6900万港元,2021年约6000万港元;溢利约200万港元,2021年亏损约2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有9间零售店,2021年有10间[112] - 中药保健品分部毛利率由相应期间约29%维持稳定至本期约28%;销售开支由相应期间约1500万港元降至本期约1400万港元[113] - 放债业务本期贷款利息收入约700万港元,2021年为1100万港元;录得分部亏损(除税前)约50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300万港元[114] - 本期公司向一名客户授出本金约300万港元新贷款,向三名客户延长本金总额约3000万港元三笔贷款的最后偿还日期;客户提取约1100万港元本金,偿还约100万港元[115][120] - 2022年6月30日,十笔未偿还贷款中,约1.1亿港元六笔应收款贷款为第一阶段,约3100万港元一笔应收贷款为第二阶段,约1.7亿港元三笔应收贷款为第三阶段[116][120] - 本期约3100万港元一笔应收贷款从第一阶段转移至第二阶段[116][120]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约1.65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300万港元[118][121] - 本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400万港元从第一阶段重新分类至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拨备从2021年12月31日约1.55亿港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约1.57亿港元[119][121] - 一名借款人未偿还6400万港元本金及利息,公司胜诉后借款人上诉;一名6000万港元本金借款人未付利息且有交叉违约;一名3500万港元本金借款人未付利息超一年[123][124][125] - 报告期末,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约1.65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约1.62亿港元[126] - 一名借款人未偿还本金6400万港元及应计利息,公司胜诉后借款人上诉,法院未安排下次聆讯[127] - 另一名借款人未偿还本金6000万港元,自2022年1月起未支付应计利息,发生交叉违约,欠款1.35亿港元[127] - 一名借款人未偿还本金3500万港元,未清偿利息超一年,公司发还款通知并制定收回款项计划[128] - 报告期末,公司就应收贷款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累计拨备约1.65亿港元,2021年为1.62亿港元[128] - 本期公司投资金融工具业务录得分部亏损约50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约4100万港元[130][131] - 公司应收贷款连同应收应计利息增加至约1.4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1.39亿港元[146][150]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六适用披露规定编制[15][21] - 除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外,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法编制[18][22] - 2022年上半年报表采用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1年全年报表基本相同,仅因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有额外会计政策[19][22] - 2022年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应用对集团财务状况、业绩及披露无重大影响[20][23] - 编制报表时管理层作出的重大判断及估计不确定因素来源与2021年全年报表相同[24][25] 金融资产与负债相关 - 2022年6月30日,放债业务产生之应收贷款为3.11249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00537亿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分别为1.46737亿港元和1.38572亿港元,应收贷款利率为8%-15% [57] - 2022年6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流动)为6903.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690.4万港元;非上市股本证券(非流动)分别为225.2万港元和240万港元[59]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557.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568.1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分别为908.3万港元和616.2万
中国智能健康(00348)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