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及证券投资收益为143,74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96,127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佔期内亏损1,862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利润32,887千港元[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862千港元,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 - 6497千港元,期间综合总亏损8359千港元[1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利润32887千港元,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79千港元,期间综合总收益32966千港元[1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26447千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5325千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1722千港元[1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257142千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126074千港元,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151209千港元[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269603千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为351309千港元[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42165千港元,提供行政服务收入为1065千港元,金融资产收益为519千港元,总收入143749千港元[28]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为179248千港元,提供行政服务收入为2841千港元,金融资产收益为14038千港元,总收入196127千港元[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分部为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和证券投资,除所得税税前亏损1799千港元,2021年同期溢利37777千港元[32][35] - 2022年上半年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分部毛利63945千港元,证券投资分部毛利514千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78355千港元和13862千港元[32][35]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119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607千港元有所下降[36]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49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213千港元大幅减少[38] - 2022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6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4890千港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派發或建議派發股息,与2021年同期相同[42] - 2022年上半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13港仙,2021年同期收益2.26港仙[4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及证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至约1.43749亿港元,减幅约26.7%,毛利同比减少至约6552.4万港元,减幅约31.1%,整体毛利率约45.6% [64] - 2022年中期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期内利润由盈转亏,亏损额约186.2万港元 [64] - 今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亏损约186.2万港元,综合亏损约835.9万港元,营业收入及证券投资收益总额约1.437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6.7%[99] - 公司主营SMT及半导体装备制造板块收入约1.4216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7%,板块毛利约6394.5万港元[99][100] - 2022年上半年SMT装备制造及相关业务收入142,165千港元,证券投资收入519千港元,综合服务收入1,065千港元,总收入143,74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196,127千港元有所下降[121]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益约1,195,000港元,主要为政府补助[122] - 2022年上半年分销费用约25,678,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2,120,000港元[123] - 2022年上半年行政费用约38,995,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0,185,000港元[124] - 2022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净额约495,000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6,718,000港元[12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亏损约1,862,000港元[127] - 2022年上半年息税折旧摊销前溢利比率约为1.31%[128]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60,45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4,937千港元有所减少[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598,370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4,678千港元略有增加[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58,82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59,615千港元基本持平[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佔权益为340,230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48,589千港元有所减少[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94,35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034千港元大幅增加[1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24,241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00,992千港元有所减少[1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418,59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1,026千港元略有增加[10]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淨流动资产为274,129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3,686千港元有所增加[1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340230千港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342180千港元[13] - 2022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82134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70670千港元有所增加[45] - 2022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176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4248千港元有所减少[46] - 2022年6月30日借款总额91963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4982千港元略有减少[4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计5275000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832000港元有所下降[52][5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27.03%[13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约269,603,000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较期初减少约38,859,000港元,平均应收账款周转日数约为185日,平均应付账款周转日数约为152日,平均存货周转日数约197日[13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银行信贷以账面价值约78,426,000港元的土地及物业作抵押[134]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表面贴装技术装备制造、证券投资,同时积极布局储能业务及探鸟雷达业务[18] - 2021年底,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中鑫电联(珠海横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储能行业 [6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计划在山西等省份开发建设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电网侧调峰调频服务 [67] - 2022年初,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芯泰智能科技(海宁)有限公司,拓展探鸟雷达业务 [68] - 公司将快速进入电网侧储能市场,开发、建设与运营大型独立储能电站,开拓新盈利来源[88] - 2021年底公司通过合资成立中鑫电联(珠海横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步入万亿级电力服务市场[110] - 公司计划在山西、河南等省份开发建设独立储能电站,部分项目已取得备案证明[110] 行业发展趋势 - 2022年上半年智能手机总体出货量同比下降21.7%,Mini/Micro LED领域投资速度减慢,SMT及半导体装备制造相关行业发展放缓,预计未来一至两年维持现状[70] - 预计到2025年,全球Mini LED背光产品总出货量将超4800万台,Mini LED电视背光模组市场规模达390亿元人民币[71] - 截至2021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784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261.7万台,充电桩市场需求将随汽车电动化渗透率提升而扩张[71] - 截至2022年4月底,已发布的5G设备数量达1334台,环比增长2.9%,SEMI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将扩大至1140亿美元[72] - 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达56.8%,较2019年下降0.9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达24.3%,较2019年上升1个百分点[75] - “十三五”期间,中国电能替代规模超8000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由2016年的22.1%提升至2021年的27.0%左右,未来将升至50.0%以上[75] - 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年需求空间为400亿瓦时,2060年将跃升至1000万兆瓦时,2020 - 2060年累计全球储能需求量为9400万兆瓦时,新增储能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0%[78] - 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12亿千瓦以上[80] - 到2025年,新型储能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2030年可望全面市场化发展[81] - 中国内地总装机容量自2008年以来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5亿千瓦,未来五年保持此增速,年电力调频需求约在1.5至2吉瓦之间[81] - 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从2014年不足1GW增至2021年的20.4GW,复合增速56.2%;中国从0.13GW增长至5.12GW,复合增速69%[84] - 2022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新型储能新增装机量达12.7GW,是2021年全年的3.7倍[84] - 2020年全球雷达市场规模达314亿美元,商用雷达市场份额122亿美元且逐年上升[89] - 2021 - 2027年亚太地区商用雷达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5.6%的速度攀升,2026年规模可达约52亿美元[89] - 中国民航局开展鸟击防范专项整治,“十四五”规划推动机场建设,带来探鸟雷达市场需求[94] - 2020年全国已投运风电场数量达2488个,较2017年上升60.3%[95] - 2019年中国拥有近60座海上平台,海上开采平台业务对探鸟雷达系统需求大[95] - “十三五”期间新增湿地公园20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总数达899处,自然资源领域对探鸟雷达有需求[95] - 预计今年全球Mini及Micro LED市场规模将超10亿美元,公司研发的全程充氮回流焊设备已实现销售[102] - 今年前五 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累计200.3万辆,渗透率为21.0%,去年充电总容量达11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8.0%[103] - 2021年国内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296亿美元,同比增长56.0%,占全球29.0%,预计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扩至约1140亿美元[104] 金融资产相关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为降低股市波动风险,将持有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降至约12.7万港元 [6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仅持有国美金融科技股票,占总资比例约0.02% [67] - 非上市公司证券公允价值计量使用市场方法,收益倍数59倍,流通性折扣30% [56]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无在公允价值等级第一、二、三层转拨 [55] 公司运营与管理 - 本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以港币列报,经董事会于2022年8月31日授权批准刊发[19][20] - 上半年公司原定参展的展会因疫情延期或取消,将留意下半年展会信息把握推广机会[10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内地聘用约369名全职雇员及工人,在香港聘用约21名职员[136] - 公司面临经营、信用、流动资金、外汇和价格等风险,已采取措施降低或管理风险[138][139] - 2022年6月30日,芯鼎有限公司持有987,176,230股普通股,占总股权约67.85%;陈萍持有100,000,000股,占比6.87%;毕天富持有87,783,168股,占比6.03%;达广持有84,270,000股,占比5.79%[151]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直遵守该守则[155]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该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报表符合相关规定并已充分披露[1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5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派付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158]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全体董事遵照规定行事[159] - 公司中期报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
芯成科技(00365)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