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四洲集团(00374) - 2023 - 中期财报
四洲集团四洲集团(HK:00374)2022-12-29 16:31

财务数据对比(2022年与2021年同期)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21.1260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3.53839亿港元[4] - 期内毛利为4.8924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87165亿港元[4] - 除税前溢利为4659.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601.8万港元[4] - 期内溢利为6067.3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343.5万港元[4] - 本公司普通权益所有者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15.2港仙,2021年同期为4.0港仙[4] - 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亏损)除税后为 - 1.1078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452.6万港元[5] - 期内总全面收益(亏损)为 - 5010.9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796.1万港元[5]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4659.2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601.8万港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1.5203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32039亿港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1.464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1.21054亿港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1964.6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3774.9万港元[1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新增银行贷款及信托收据贷款为628,60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79,904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之现金流出净额为50,183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4,682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656,58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638,708千港元[1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营收为21.1260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3.53839亿港元有所下降[51] - 2022年9月30日,香港、中国内地、日本的营收分别为9.285亿港元、4.20386亿港元、7.63723亿港元,2021年同期分别为9.21312亿港元、4.74068亿港元、9.58459亿港元[51]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收益╱(亏损)净额为17,885千港元,2021年为17,783千港元[65]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11,285千港元,2021年为12,426千港元[68]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计算中,已售存货成本为1,622,117千港元,政府补贴为 - 20,857千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866,291千港元和 - 5,450千港元[70]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总税项支出╱(抵免)为 - 14,081千港元,2021年为12,583千港元[76] - 应占联营公司之税项2022年为429,000港元,2021年为50,000港元[76] - 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应付公司普通股权益所有者中期股息为11,528千港元[79]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普通权益所有者应占溢利为58,381,000港元,2021年为15,376,000港元[88]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17,952,000港元,2021年为33,883,000港元[90][91]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净亏损为1,585,000港元,2021年为901,000港元[90][91]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营业额为21.12609亿港元,2021年为23.53839亿港元;公司权益所有者应占溢利为5838.1万港元,2021年为1537.6万港元[114] - 2022年上半年,集团短期雇员福利及退休金计划供款为692.2万港元,2021年为658.7万港元[110] 财务数据对比(2022年9月30日与2022年3月31日)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2.77525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4.071亿港元[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9.13755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为19.45141亿港元[7] - 2022年9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16.84404亿港元,3月31日为16.34089亿港元[9] - 2022年9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2.29351亿港元,3月31日为3.11052亿港元[9] - 2022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值为2.11273亿港元,3月31日为3.47463亿港元[9] - 2022年9月30日资产净额为12.95603亿港元,3月31日为13.70689亿港元[9] - 2022年9月30日综合储备为12.27715亿港元,3月31日为13.03858亿港元[12][13] - 2022年9月30日已发行股本为3842.5万港元,与3月31日持平[9][11]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8.95677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19.81552亿港元有所下降[49]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1.9128亿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3.52241亿港元有所下降[4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分配至剩餘履約責任的交易金額預期一年內確認為收入的金額为197.6万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239.7万港元有所下降[59]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683,402,000港元,3月31日为723,961,000港元[93] - 2022年9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300,547,000港元,3月31日为371,864,000港元[96][97] - 应付贸易账款中结欠集团联营公司款项2022年9月30日为43,923,000港元,3月31日为42,537,000港元[97][99] - 应付贸易账款中结欠主要股东附属公司款项2022年9月30日为1,064,000港元,3月31日为945,000港元[97][99] 财务报告准则应用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若干于2022年4月1日及后会计期间必须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3][2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对2022年4月1日或之后发生的企业合并前瞻性应用,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27][29] - 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2021年4月1日或之后可供使用的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追溯应用,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28][30] - 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修订本)对2022年4月1日尚未履行完义务的合同前瞻性应用,未识别出亏损性合约,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3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018 - 2020年之年度改进对2022年4月1日或之后修改或交换的金融负债前瞻性应用,期间公司金融负债无修改,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影响[33] 经营分部情况 - 公司有香港、中国大陆、日本三个经营分部,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营收为21.12609亿港元[38][41] - 香港、中国大陆、日本三个经营分部的营收分别为9.285亿港元、4.20386亿港元、7.63723亿港元[41] - 三个经营分部业绩分别为5932.9万港元、569.2万港元、168.1万港元,总计6670.2万港元[41] - 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659.2万港元[41] - 公司滞销存货撇销为125万港元,其中中国大陆分部为113.5万港元[41]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为7.2万港元,均来自香港分部[41] - 公司出售/撇销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亏损为158.5万港元[41] - 公司折旧及摊销(不包括使用权资产)为4063.2万港元[41]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707.7万港元[41] - 公司消费税退税为1110.8万港元,相关专业费用为433.6万港元[41] - 香港地区营业额为9.285亿港元,占集团总营业额44%;中国大陆地区营业额为4.20386亿港元,占20%,以人民币计为3.60228亿元;日本地区营业额为7.63723亿港元,占36%,以日元计为130.33亿日元[114] 其他财务指标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除税前溢利为3.6018亿港元[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滞銷存貨撇銷为38.3万港元,應收貿易賬款減值为52.7万港元[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作出售資產減值及出售╱撇銷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之虧損为150.4万港元[44]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折舊及攤銷(不包括使用權資產)为416.62万港元,使用權資產折舊为719.21万港元[44] - 销售货品履约责任于交付时履行,付款一般在交付后一至三个月内到期,主要客户可延至四至五个月,新客户需预付[57] - 香港利得税按16.5%(2021年:16.5%)税率对香港产生的估计应课税溢利作出拨备[74]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0港仙,基于384,257,640股,与2021年相同[82] - 已批准及派付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5港仙,与2021年相同[83] - 集团于中期报告期末就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为8,928,000港元[10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6.56581亿港元,银行信贷额27.13884亿港元,动用38%[145][146] - 2022年9月30日公司负债资本比率为82%[145][146]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率为23.2%,纯利率为2.8%[14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周转天数为43天,应收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61天,应付贸易账款周转天数为38天[148]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抵押约8161.6万港元的土地及楼宇和约1696.5万港元的投资物业以获取银行信贷[151][15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集团就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于财务报告拨备的资本承担为186.8万港元[152][158] - 集团交易货币风险主要来自日元及人民币买卖交易,汇率波动或影响经营业绩,目前无外币对冲政策[153][159][160] 公司业务情况 - 期内生产、销售和行政成本因通胀增加,但公司日本子公司宫田株式会社获约3900万港元税费退款[116] - 日元贬值降低了集团从日本进口商品的采购成本[116] - 公司获香港政府抗疫支持计划补贴约2085.7万港元,2021年约为545万港元[116] - 公司收购宫田株式会社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通过其网络采购日本食品,产品受市场欢迎[117] - 公司推出“宫田”品牌系列食品,宫田冰淇淋在香港市场获得较大份额[117] - 公司日本附属公司宫田株式会社获批所得税及消费税退税,扣除相关专业费用后,退税净额约为3900万港元[118] - 公司获得香港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计划补贴约2085.7万港元,2021年约为545万港元[118] - 公司全面收购宫田公司后发挥协同效应,通过其网络采购的日本民生必需食品销售理想[118] - 公司开发以“宫田”为品牌的系列产品,推出的宫田雪糕成功抢占市场份额[118] - 公司食品代理业务代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名牌优质食品,分销网络完善[120][123] - 公司食品制造业务取得多项认证,食品质量备受保证[122][125] - 公司零售及餐饮业务旗下中、日式食肆和食品专门店广受欢迎[127][130] - 公司成立超50年,是香港知名品牌,业务版图涵盖多领域[128][131] - 公司完成收购宫田公司后,创建涵盖中、港、日的食品销售平台[1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