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层任职情况 - 栾博士自2022年12月起任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裁[1] - 张博士自2017年4月起任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 - 季博士自2020年7月起为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非独立董事[3] - 李先生自2022年6月起任中国碳中和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財務總監[4] - 黄博士于2015年10月获委任为英国伦敦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教授[5] - 蔡先生于2019年10月加入公司,拥有超15年会计及公司秘书工作经验[6] - 邓博士于2020年7月加入公司,现任清华大学统计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及长聘副教授等职[7] - 刘未文博士于2022年12月5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于若干股份中拥有权益[8] - 栾琳博士、李钊浩先生及黄继杰博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符合资格且愿意重选连任[39] - 拟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重选连任的退任董事无不可由公司于一年内终止而不作赔偿(法定赔偿除外)的服务合约[42] - 栾琳博士43岁,于2014年8月加入公司,2016年5月至2022年12月担任公司行政总裁及技术总监,2011年获颁“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奖[164] 公司财务报告相关 - 公司提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会报告及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9] 公司采购与销售占比情况 - 五大供应商和最大供应商分别占集团采购总额约92.0%和41.8%[11] - 五大客户和最大客户分别占集团销售总额约90.0%和38.9%[12] 公司股息情况 - 2022年度无派付或拟派股息,2021年也无[13] 公司毛利率变化 - 2022年度集团毛利率为20.6%,2021年为36.6%[15] 公司EBITDA及股份付款与负债权益比率情况 - 2022年和2021年集团EBITDA及以股份为基础之付款保持稳定[16] - 2022年末集团负债与权益比率为0.09倍,2021年为0.08倍[16] 公司金融工具使用情况 - 本年度集团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22]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2年末及报告日期,集团在重要方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24] - 2022年度公司无重大诉讼或仲裁,无尚未了结或构成威胁的重大诉讼或索偿[24] 公司业务风险情况 - 集团业务受行业、宏观经济、汇兑等风险影响[25]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与股份溢价账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但股份溢价账约23.3955亿港元可用于缴足红股方式分派[31] 公司董事酬金放弃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刘若鹏博士、张洋洋博士及栾琳博士分别放弃约92.8万港元、87.1万港元及81.2万港元酬金[52] 公司采购协议相关 - 2020年9月9日,公司股东特别大会批准2020 - 2022年三个年度总采购协议项下穿戴式智能头盔交易的经修订年度上限[54] 公司证券交易与股份发行情况 - 本年度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行任何股份[38]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除特定披露外,本年度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无重大合约[48] - 除特定披露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无须遵照上市规则第14A章披露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53] 公司穿戴式智能头盔采购情况 - 回顾年度内采购穿戴式智能头盔总金额未超经修订年度上限1.211亿元人民币(约1.323亿港元)[59] 公司采购合同情况 - 2022年11月30日,光启空间与佛山顺德光启就约640万元人民币采购工厂智能追踪系统订立采购合同[60] 公司股份持有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刘若鹏博士通过公司权益持有26.185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53%[64] - 2022年12月31日,刘未文博士通过相关股份个人权益持有120万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19%[6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61.5692886亿股已发行股份[6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为6,156,928,860股[73] - 黄薇子女士持有2,618,500,000股,占比42.53%;New Horizon等多家公司分别持有2,618,000,000股,各占比42.52%;Central Faith International Ltd.持有972,981,013股,占比15.80%;World Treasure Global Limited持有618,981,013股,占比10.05%;Ye Cheng持有347,471,988股,占比5.64%[69] 公司污染物排放情况 - 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合计2.37公斤,较2021年的3.25公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合计0.65公斤,较2021年的1.56公斤减少;颗粒物排放合计0.52公斤,较2021年的1.01公斤减少[88]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合计24.3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48.16吨减少;范围2合计131.34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117.80吨增加;总计155.71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165.96吨减少;公司致力到202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5%[89][90] 公司购股权相关 - 雇员于2021年4月22日获授购股权,行使价0.229港元,行使期为2022年4月22日至2026年4月21日,年初尚未行使23,370,000股,年内没收2,850,000股,年末尚未行使20,520,000股[86] - 根据购股计划,可授出购股相关股份总数不得超2012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10%;任何十二个月内,已授及将授购股行使后已发及将发股份总数不得超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1%[81] - 购股行使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紧接授出日期前五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公司股份面值三者最高金额[82] - 购股期限不得超接纳购股日期起计10年,授出日期起计21日内接纳购股须缴付1港元[75] - 2021年4月22日,公司向若干合资格雇员授予2700万份新购股权[122][123] 公司废弃物与环境管理相关 - 公司将与清洁承包商协调,要求其在来年收集无害废弃物产生量数据[91] - 公司在中国的生产厂房须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在配置发电机及压缩机场所安装隔音装置[92] 公司能源消耗与计划情况 - 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能源耗用量减少15%[96] - 2022年外购电力合计156,200千瓦 时,2021年为140,590千瓦 时;2022年汽油合计94,180千瓦 时,2021年为194,270千瓦 时;2022年能源消耗合计250,380千瓦 时,2021年为334,860千瓦 时[97] - 2022年中国能源消耗密度为0.34千个千瓦 时/平方米,2021年为0.60千个千瓦 时/平方米[97] 公司耗水量计划情况 - 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耗水量减少5%[98] 公司空气污染物排放计划与情况 - 公司计划到2025年将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106] - 2022年空气污染物排放量减少,原因是出差用车次数减少和节能策略有效实施[106] - 公司营运中的空气污染物排放符合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106] 公司废水管理情况 - 公司遵守中国废水管理方面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规定[99] 公司资源节约规范情况 - 公司制定《能源资源控制管理规范》和《办公室环境管理规范》以节约资源和能源[93][94] 公司ESG工作组职责情况 - 公司ESG工作组负责批准营运排放目标、进行ESG对标和差距分析[101] 公司外部环境规划情况 - 公司制定多种未来景象作为所处的外部环境,专注于IEA的2°C情境(2DS)[107] 公司气候变化相关成本与风险情况 - 预计全球气候变化措施进步,原材料采购和生产成本可能上升[108] - 若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不足,生产中断及供应链中断情况可能增加[108] 公司基本信息情况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刘若鹏博士(主席)、栾琳博士等[1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Clarendon House等[112] - 公司香港总办事处位于香港铜锣湾礼顿道77号礼顿中心11楼1104室[112] - 公司深圳总办事处位于中国深圳市龙岗区园山街道保安社区马五路1号2栋301 - B077室[112] - 公司核数师为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112]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等[112] - 公司股份代号为439[112] 公司销售收入与净亏损情况 - 公司本年度销售收入约为5250万港元,较2021财年的约1.14亿港元减少约6150万港元或53.9%[115][117] - 公司本年度净亏损约为6790万港元,较2021财年的约4060万港元增加约2730万港元或67.2%[115][117] - 净亏损扩大主要因投资的海外上市公司Irisity AB股权公允价值变动带来净亏损约1950万港元[115][117]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及顾问总计67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4人,约占20.9%[121] 公司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情况 - 本年度相关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为58.7万港元,2021年为97.1万港元[122]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结余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发行普通股结余为61.5692886亿股[123] 公司业务产品情况 - 公司穿戴式智能头盔产品在20多个省、50多个城市应用部署,获客户认可[115] - 公司在广东、重庆等地完成首批生产过程智能管控和工业设备智能检测项目测试部署和交付运营[115] - 公司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及相关业务创新产品和大数据分析平台研发制造等业务[115] 公司财务指标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资金总额约为16.17亿港元,较2021年的22.24亿港元有所下降;资产总值约为19.80亿港元,较2021年的27.70亿港元下降;负债总额约为3.63亿港元,较2021年的5.46亿港元下降[12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馀、定期存款及现金约为1.63亿港元,较2021年的2.97亿港元下降;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89.4万港元,较2021年的167.9万港元下降[12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总额约为1.41亿港元,较2021年的1.78亿港元下降,其中约2256.2万港元及1.19亿港元将分别在一年内及一年后偿还,按浮动利率每年6.35%至7.35%计息[126] 公司抵押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为数7332万港元的使用权资产及为数4.37亿港元的在建工程被用作银行借贷的抵押;89.4万港元的银行存款被用作建设工程及服务合约的抵押[128] 公司法律申索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一名建筑分包商就未付合约工程款连同利息约1768万港元向集团两家附属公司提出申索[129] 公司光启技术股份认购与出售情况 - 2015年集团与光启技术订立认购协议,以约3.45亿港元认购4207.57万股,2017年完成认购后持有约3.2%已发行普通股[132] - 2021年集团出售1524.59万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约为3.86亿元人民币,确认公允价值收益约5752.7万港元[13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5628.29万股光启技术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约2.61%,账面价值为10.81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54.6%;确认税后公允价值亏损3.77亿港元[134] - 2023年集团出售593.56万股光启技术股份,总代价约为1.08亿元人民币,预计确认公允价值收益约7576万港元,完成后持有5034.73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约2.34%[135] 公司员工数量与成本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67名雇员,较2021年的90名减少;员工成本约为3164.6万港元,较2021年的4711.5万港元下降[138][139]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相关 - 报告涵盖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可持续发展措施[150] 公司沟通与会议情况 - 公司全年接受政府1 - 2次现场检查[153] - 公司召开一次业绩简报会[153] - 公司与政府监管机构沟通通过现场检查、年度报告等渠道[153] - 公司与股东投资者沟通通过股东大会、年度报告等渠道[153] - 公司与雇员沟通通过会议、培训、文化体育活动等渠道[154] 公司主要持份者情况 - 公司主要持份者包括投资者、有影响力人士和利益相关者[148] 公司报告
光启科学(00439)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