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亏损约89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约5300万港元,亏损增加主要因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350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收益约1000万港元[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营业额(含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为900万港元,2021年为800万港元[27]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480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0.67,银行结余及现金约8700万港元[4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负债约1.62亿港元,包括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约1300万港元、应付关连方款项约2000万港元、有抵押银行借款约8300万港元、可换股票据约2300万港元及其他借款及负债约2300万港元[44] - 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8.36%[46]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为累计溢利2.21701亿港元[1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最大及五大客户应占收入总额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46%及89%[17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向公司最大及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分别占公司销售成本总额的26%及64%[172] 技术部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技术部由四个国家的五个营运点组成,约有50名研发工程师,携手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已投资约1.46亿港元,预计未来数年进一步重大投资[29] - 公司芬兰的一个技术部2022年产生收益约2000万港元,预计2027年前产生4800万美元收益[29] 附属公司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决定终止经营附属公司Next Level A.I. Solutions, LLC[29] - 公司附属公司Pexray Oy持股70.6%,2022年销售总额约为1900万港元[30] - 公司附属公司Dynim Oy持股73%,2022年核心产品为坚固型立体摄像机及视觉惯性里程计解决方案[33] - 坚固型立体摄像机首件(2台)于2021年5月交付试用客户,另外6台于2021年11月交付,附带试用功能的最小化可行产品于2022年3月交付[34] - 基于视觉惯性里程计制定立体摄像机解决方案的项目于2021年第四季度启动,计划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概念验证[34] - 4K摄像机产品因处理其他优先项目暂停开发[35] 股权结构情况 - 公司持有Navigs Oy 81.8%股权、Imagica Technology Inc. 65.8%股权、天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36][37][39] - 2022年6月30日,董事翁世华于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总计持有55497189股,占权益的3.96%[176] - 2022年6月30日,董事陈智豪于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总计持有39772190股,占权益的2.84%[176] - 2022年6月30日,董事阮志华于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总计持有39772190股,占权益的2.84%[1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Basurto Holdings Limited、Cityguard Holdings Limited、Five Star Investments Limited、Next Level Corporate Limited所持普通股数目均为508,848,531,占权益百分比均为36.31%[1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Gold Seal Holdings Limited所持普通股数目为309,388,211,相关股份数目(可换股票据)为228,605,681,总计537,993,892,占权益百分比为38.39%[1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翁德铭先生所持普通股数目总计893,236,742,相关股份数目(购股权)为39,772,190,相关股份数目(可换股票据)为243,605,681,总计1,176,614,613,占权益百分比为83.96%[17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徐翁小玲女士相关股份数目(购股权)为39,772,190,总计相关股份及普通股为537,993,892,占权益百分比分别为2.84%和38.39%[179] 购股权情况 - 公司于2015年12月8日采纳购股计划,2016 - 2018年相关人员获授涉及397,721,900股相关股份的购股权[1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翁世华未行使购股权数目分别为13,676,400(行使价0.321港元)、13,495,790(行使价0.296港元)、12,600,000(行使价0.179港元)[1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陈智豪未行使购股权数目分别为13,676,400(行使价0.321港元)、13,495,790(行使价0.296港元)、12,600,000(行使价0.179港元)[1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阮志华未行使购股权数目分别为13,676,400(行使价0.321港元)、13,495,790(行使价0.296港元)、12,600,000(行使价0.179港元)[1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翁德铭未行使购股权数目分别为13,676,400(行使价0.321港元)、13,495,790(行使价0.296港元)、12,600,000(行使价0.179港元)[18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徐翁小玲未行使购股权数目分别为13,676,400(行使价0.321港元)、13,495,790(行使价0.296港元)、12,600,000(行使价0.179港元)[183] 股份购回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以总代价约43,000港元购回350,000股自身普通股[194] - 2021年7月,公司购回210,000股普通股,每股最高0.138港元,最低0.130港元,总代价27,000港元[195] - 2021年10月,公司购回50,000股普通股,每股最高0.140港元,最低0.140港元,总代价7,000港元[195] - 2022年4月,公司购回90,000股普通股,每股最高0.100港元,最低0.100港元,总代价9,000港元[195] 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2017年12月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63,200,000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约50,000,000港元[196] - 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中,一般营运资金拟动用金额为0,2021年12月16日搬迁46,800,000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34,200,000港元,尚未动用12,600,000港元[197] - 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中,购置土地拟动用7,800,000港元,2021年12月16日搬迁 -7,800,000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0,尚未动用0[197] - 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中,设施建设拟动用39,000,000港元,2021年12月16日搬迁 -39,000,000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0,尚未动用0[197] - 公开发售所得款项中,营运成本拟动用16,400,000港元,2021年12月16日搬迁0,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16,400,000港元,尚未动用0[197] - 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合计拟动用63,200,000港元,2021年12月16日搬迁0,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动用50,600,000港元,尚未动用12,600,000港元[197] 公司治理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存在若干偏离事项[60] - 董事会包括1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举行了4次董事会会议和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66] - 执行董事翁世华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非执行董事陈智豪和阮志华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均为100%;独立非执行董事欧植林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均为0%,廖文健董事会会议出席率75%,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罗荣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75%,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0%[66] - 翁世华博士担任公司主席并暂任行政总裁,公司将在适当时候检讨现有架构[69] - 全体董事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新委任董事任职至下届股东大会并可重选,每年股东大会上当时董事(该年度委任董事除外)的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三分之一人数的董事须轮席退任[70][71] - 提名委员会包括主席翁世华博士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翁世华博士为提名委员会主席[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了1次会议[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未举行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了2次会议[80][83] - 审核委员会会议中,廖文健和陈智豪出席次数为2/2,欧植林和罗荣选出席次数为0/2[83] - 董事会每半年举行会议考虑及宣派中期/末期股息,也可不时宣派特别股息[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执行董事翁世华、非执行董事陈智豪和阮志华、独立非执行董事欧植林、廖文健和罗荣选均参加了培训[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就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应付费用600千港元,非审核服务应付费用219千港元,总计819千港元[92] - 提名政策可协助公司实现董事会多元化,提升董事会效率及其企业管治标准[76] - 薪酬委员会负责就公司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政策及架构向董事会提出建议[79]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为审阅公司财务资料、建议外聘核数师委任等[81] - 新委任董事获全面正式就任须知,公司鼓励董事参加培训[88] - 公司外聘核数师为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其独立性由审核委员会监察[92] - 持有公司附有股东大会投票权的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96] - 若董事会在送呈要求日期起计21天内未召开股东特别大会,提呈要求人士或占全体提呈要求人士总投票权一半以上的人士可自行召开,但需在送呈要求日期起计三个月内举行[96]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间为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01]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涵盖公司核心业务,包括香港办事处以及中国、加拿大、芬兰、美国及越南的技术部[102] - 公司编制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原则[103] - 公司通过三步程序进行重要性评估,包括识别、确定优先次序、验证[106][107][108][109] - 公司为雇员设立环境政策,涵盖排放、资源使用及其他环境影响等重大环境问题,报告期内未发现重大不合规事宜[110] - 公司主要从事物业投资以及高科技系统及其应用,办公室消耗的煤气及液化石油气微不足道,未披露相关排放数据[111] - 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4.3千克,较2021年的6.2千克下降;硫氧化物排放0.1千克,较2021年的0.2千克下降;悬浮粒子排放0.3千克,较2021年的0.5千克下降;总排放量4.7千克,较2021年的6.9千克下降[113]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中,车辆消耗汽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排放为17吨,外购电力产生的为84吨,总计101吨,2021年分别为25吨、103吨和128吨[115] - 2022年每名雇员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44吨/雇员,2021年为1.28吨/雇员[115] - 2022年汽油总消耗量为7257升,较2021年的10411升下降;外购电力总消耗量为153866千瓦时,较2021年的186891千瓦时下降[112] - 2022年每名雇员汽油消耗密度为104升/雇员,与2021年持平;每名雇员外购电力消耗密度为2198千瓦时/雇员,2021年为1869千瓦时/雇员[112] - 公司计划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维持相同排放、能耗及用水水平[117][125] - 公司采取绿色办公室行动,包括双面打印、使用节能照明、关闭闲置电器、回收纸张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125] - 公司制定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措施,符合劳工处发布的相关工作守则[128] 雇员情况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人数为70人[50] - 公司雇员薪酬参考个人资历等因素确定,福利包括购股权、医疗补贴等[130] - 报告期内公司不知悉存在任何严重违反本集团劳工惯例的情况[131] - 报告期内集团共有70名雇员,男性58人,女性12人;全职69人,兼职/合约1人;30岁以下13人,30至50岁50人,50岁以上7人;亚洲46人,欧洲19人,北美5人[132] - 雇员按性别划分,男性占比34%,女性占比17%;按年龄组划分,30岁以下占比38%,30至50岁占
PALADIN(00495)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