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朗生医药(00503) - 2021 - 年度财报
朗生医药朗生医药(HK:00503)2022-04-13 17:09

财务业绩 - 2021年公司收入为5418万美元,较2020年下降0.4%[4][8][11] - 2021年公司毛利为3440.9万美元,较2020年下降2.2%[4][8] - 2021年公司经营溢利为555.8万美元,较2020年下降36.7%[8] - 2021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40.4万美元,较2020年下降97.4%[4][8] - 2021年公司年内溢利为90.3万美元,较2020年下降99.0%[4][8][14][15]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63.5%,较2020年下降1.2%[8] - 2021年公司纯利率为1.7%,较2020年下降160.5%[8][14][15]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1.72312亿美元,较2020年下降31.8%[5][8][16][17] - 2021年公司净资产为1.16601亿美元,较2020年下降40.9%[5][8][16][17] - 2021年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848.9万美元,较2020年下降50.3%[8] - 2021年公司营业总额约5420万美元(约人民币3.5亿元),较去年下降0.4%,撇除汇率影响下降7%[18] - 2021年公司经营溢利约56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36.7%[18] - 2021年公司净利润约9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约99.0%[18] - 2021年公司收入总额约542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0.4%,撇除汇率影响下降7%[28] - 2021年公司经营溢利约56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36.7%,撇除汇率影响主要因收入下跌致毛利下降[28] - 2021年公司净利润约9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约99.0%,主要因经营溢利下跌及司太立股份相关亏损[28] - 2021年公司总营收约542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0.4%,剔除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影响后下降7%[29] - 2021年公司经营利润约56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36.7%,净利润约9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约99.0%[29] - 2021年医药分部收入约5140万美元,较2020年下降0.3%,剔除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影响后下降6.7%[32] - 2021年美容产品分部收入约20万美元,较2020年上升90.9%,亏损约80万美元,较2020年减少[32] - 2021年萃健以外健康业务收入约260万美元,较2020年下降6.6%,毛利约50万美元,较2020年上升301.5%[32] - 2021年公司应占萃健亏损份额约90万美元,2020年约20万美元[32] - 2021年集团收入约542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0.4%[45] - 2021年医药收入约514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0.3%;美容产品收入约20万美元,较去年上升90.9%;健康产品收入约26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6.6%[45] - 2021年集团自有专科药产品收入约468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0.5%[45] - 2021年集团毛利约344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2.2%;整体毛利率为63.5%,较去年下降1.2%[45] - 2021年其他收入约7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52.0%,主要因金融资产股息和政府补贴下降[48] - 2021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上升10.8%,达约1740万美元,占总收入比重上升3.3%至32.1%[48] - 2021年行政开支约1220万美元,较去年上升6.7%,占总收入比重上升1.5%至22.6%[48] - 2021年集团财务成本下降约0.5百万美元,主要因平均银行借款余额下降[50] - 2021年应占联营公司的税后业绩亏损约为1.0百万美元,2020年为收益约0.1百万美元[50]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约为0.9百万美元,较去年的约88.2百万美元减少约87.3百万美元[5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61.1百万美元,2020年为138.5百万美元,流动比率为2.1,2020年为3.7[5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2.5百万美元,2020年为约83.4百万美元[5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已抵押银行存款约15.9百万美元,2020年为约14.1百万美元[5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约为24.7百万美元,2020年为约31.4百万美元[53] - 2021年12月31日,若干银行存款及应收票据面值合计约35.2百万美元,2020年为约25.3百万美元,已作出抵押[5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但尚未于综合财务报表中拨备的资本开支为约0.2百万美元,2020年为约1.1百万美元[53] - 2021年财务担保合约拨备回拨金额约0.5百万美元,2020年确认约0.9百万美元[55] 业务运营 - 公司主要产品帕夫林和新适确得2021年销售量较去年下降[18] - 公司2021年与司太立股份相关亏损约110万美元,2020年则收益约8470万美元[18] - 公司年底开始整合销售体系,包括合并团队、成立招商团队等[18] - 公司正逐步复产二十余个拥有自主生产批文的中药产品[18] - 萃健植物提取物业务受疫情等影响,新客户开发递延,业务拓展未达预期[21] - 萃健电商平台及饮料领域业务因竞争和运营问题未达预期,已停产相关产品[21] - 公司2021年完成司太立股份减持,出售3252493股,所得款项约人民币2.038亿元(约3160万美元)[21] - 2022年公司坚持多元化发展,主要聚焦医药业务[23] - 医药业务通过自营医院团队促进多学科交流,联合推广帕夫林和新适确得[23] - 商务事业部聚焦零售渠道分销拓展,招商事业部打造标杆区域,实现医院下沉和精细化招商[23] - 研发围绕帕夫林开展,加速复产20余个中药产品并推向市场,关注并购机会引进药品[23] - 2022年健康业务以萃健为平台,提升管理、品质和应用等级,落实大产品和大客戶战略[26] - 健康成品业务在内地研制注册备案产品,储备产品矩阵,在香港设生产基地打造品牌[26] - 公司坚持现金流优先策略,内部管理节约增效,期望销售和利润同步增长[23] - 公司根据自身产品组合特性,继续推动销售渠道下沉[34] - 公司合并成熟市场团队和新兴市场团队,改建为自营医院团队[34] - 自营医院团队将开展多科室经验交流与分享,做好产品联合推广工作[34] - 自营医院团队将建立帕夫林治未病理念,推广风湿病早期筛查[34] - 整合商务分销和零售团队加强经销商管理,带动OTC销售覆盖,稳定帕夫林和新适确得价格并增加销量[36] - 成立基层招商团队扩大终端覆盖和销售,下沉医院并精细化招商,联合自营医院团队扩大医院覆盖[36] - 医学部和自营医院事业部深度融合,通过多种模式加强学术推广[36] - 2021年加强降本增效,将组建多个项目组降低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对毛利率的压力[36] - 围绕帕夫林开展研发,包括作用机制、新适应症和质量标准研究[38][39] - 借助政策机遇逐步复产超20个中药产品,2021年复产苦参片,2022年计划复产三七胶囊等[38][39] - 积极物色医药产品引进或并购机会强化产品组合[38][39] - 2020下半年试点生活美容体验店未形成有效销售,出售上海和成都门店,对北京门店资产全额减值拨备[40][41] - 未来生美产品主要通过代理网点销售,合适时机才会加大美容业务投资[40][41] - 对天津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减值拨备,影响净利润约180万美元[40][41] - 植物提取物业务因疫情和市场变化,新客户开发延迟,业务拓展未达预期,毛利受压[43] - 健康成品业务未形成有效商业模式,总体收益少于投入,决定暂停销售业务,转以培育核心优势为目标[43] - 萃健将在香港设立生产基地打造“香港制造”品牌,储备足够优势产品及品牌成形后再推健康成品[43] 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逐步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整体发展战略体系[60][63] - 公司使命是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实现股东回报最大化并满足员工发展需要[61][62] - 公司愿景是开发推广特色医药和健康产品,通过并购整合等促进业务增长,实现价值共贏,推进标准化ESG管理[62][64]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视为创造长远企业价值的战略方针,计划于2022年成立专门的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66] - 公司识别出28项与运营相关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其中14项被列为高度重要议题[71][72] 利益相关方沟通 - 公司与政府及行业监管机构通过政府参观考察、支持政府项目与行业协作进行沟通[69] - 公司与投资者通过董事会、信息披露、会议交流等方式进行沟通[69] - 公司与客户及消费者通过学术研讨会、新产品上市会等方式进行沟通[69] - 公司与供应商通过供应商管理制度、采购招标机制、年度评价进行沟通[69] - 公司与员工通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多类型培训等方式进行沟通[69] - 公司与社区通过公益活动进行沟通[69] - 公司与同业者通过行业组织、行业论坛与会议进行沟通[69] - 公司与媒体与社会公众通过信息披露、舆情监测、媒体沟通机制、网站进行沟通[69] 环境管理 - 2021年公司制定工厂运营环境目标,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能源耗用及废弃物管理目标[87][88] - 2021年公司总耗电量5865569千瓦时,较2020年降低5.7%;每单位收入耗电量107.85,较2020年降低6.1%[93] - 2021年公司天然气总耗量155268标准立方米,较2020年增长26.0%;每单位收入天然气消耗量2.87,较2020年增长26.5%[93] - 2021年公司蒸汽总耗量27318吨,较2020年增长38.4%;每单位收入蒸汽消耗量0.50,较2020年增长38.9%[93] - 2021年公司直接能源总耗量5081吉焦,较2020年降低15.8%;每单位收入直接能源消耗量0.09,较2020年降低22.2%[96][98] - 2021年公司间接能源总耗量77864吉焦,较2020年降低29.5%;每单位收入间接能源消耗量1.43,较2020年降低30.1%[97][100] - 公司委聘第三方进行气候风险评估,识别出暴雨、水灾及台风为可能影响业务运营的主要风险[103] - 公司制定气候变化策略,包括《防台风防汛应急预案》和《防台风防汛应急指南》,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103] - 公司持续检讨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以提高面对相关风险及机遇的韧性[103] - 公司通过内部制度鼓励员工参与设计节能方案,提高员工保护资源的意识[90] - 2021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889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增长21.7%;每单位收入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16(吨二氧化碳当量/千美元),较2020年增长25%[112] - 2021年总耗水量为78647吨,较2020年增长6.8%;每单位收入耗水量为1.45(吨/千美元),较2020年增长7.4%[118] - 2021年无害废弃物产生量为4763吨,较2020年减少7.8%;每单位收入无害废弃物产生量为0.088(吨/千美元),较2020年减少7.4%[130] - 公司将按照国家战略目标制定全省光伏发展试点计划,研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可能性[105][106] - 公司将燃料由柴油换为天然气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每年进行内审改进设施运行效率[107][108] - 公司通过集中储存、管道输送减少工业废气,安装装置减少废气产生,聘请第三方制定计划并审核[109][110] - 公司安装污水处理装置,实行雨污分离,指派员工记录用水量,升级冷却塔,重新利用纯化水浓水[116][117] - 公司探索将中药渣资源再利用于动物养殖,提高废弃物再利用[123][125] - 公司对废弃物进行分类,聘用外部公司处理,与回收公司合作提高回收废弃物价值[123][125][126][127] - 公司设立专用仓库管理危险废弃物,改造仓库防止渗漏[124][128] - 2021年危险废弃物产生总量为38吨,较2020年的37吨增长2.7%[133] - 2021年每单位收入危险废弃物产生量为0.00070,较2020年的0.00068增长2.9%[133] - 2021年包装材料消耗量为652吨,较2020年的473吨增长37.8%[137] - 2021年每单位收入包装材料消耗量为0.0120,较2020年的0.0087增长37.9%[137] - 2021年电力耗用6,197,932千瓦时,较2020年的5,865,569千瓦时有所增加[199] - 2021年天然气耗用155,268标准立方米,较2020年的123,241标准立方米有所增加[199] - 2021年蒸汽耗用27,318吨,较2020年的19,739吨有所增加[199] - 2021年柴油耗用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