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3,768千港元,较2022年的24,984千港元下降约4.86%[3]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14,285千港元,较2022年的16,649千港元下降约14.19%[3]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0,8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2,200千港元下降约50.98%[3]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64港仙,较2022年的4.64港仙下降约64.66%[3]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45,20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0,759千港元下降约10.94%[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93,59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9,827千港元增长约1.99%[5]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9,535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005千港元下降约1.17%[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2,53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2,022千港元下降约3.92%[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收入总額为1,400千港元,较2022年的1,481千港元下降约5.47%[4]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虧損總額为9,483千港元,较2022年的20,719千港元下降约54.23%[4] - 截至2023年1月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为2.42022亿港元,截至6月30日为2.32539亿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657万港元,全面收入总额亏损670.5万港元[8] - 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为1851.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851.5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已收利息为23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88.3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12.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63.2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0,2022年同期为75.8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2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万港元[9]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03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450.9万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6.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119万港元[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820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209千港元[21][23] - 2023年上半年须报告分部(亏损)/溢利为-45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840千港元[21] - 2023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资产为31937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33529千港元[21][22] - 2023年6月30日须报告分部负债为8668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1360千港元[21][22] - 2023年上半年已变现及未变现外汇亏损净额为-502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497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买卖证券之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亏损)净额为34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11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8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19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亏损395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21000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6570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398979524股计算,2022年同期分别为18538000港元和398979524股[2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为49857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7305000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3382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4275000港元[33]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166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496000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为39535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005000港元[40] - 期内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6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850万港元,亏损减少主要因买卖证券估值盈亏转变及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增加[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为861.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0.7万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为620万港元,负债资产率为零[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90名雇员,上半年总员工成本为1130万港元[7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确定四个须报告分部,分别为投资控股、医疗、放债及相关业务、酒店[14][15][16][17] - 上海医院期内收益约1460万港元、净亏损约93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益约1290万港元、净亏损约970万港元[49] - 普艾普期内贡献专利权费收入约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90万港元,DIAM期内无服务收入贡献[49] - 放债及相关业务期内确认第三方贷款利息收入82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20万港元[50]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买卖证券已变现及未变现估值收益净额约3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净额约300万港元[51] - 投资控股分部期内除税前亏损约65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910万港元[51] 税务相关信息 - 2023年香港利得税拨备按16.5%税率计算,符合两级制利得税税率的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应评税溢利按8.25%税率征税,其余按16.5%征税[25] - 中国附属公司两个年度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7]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未就约175000000港元税项亏损及其他暂时差额确认递延税项资产[28] 贷款相关情况 - 向第三方提供的一笔约101200000港元贷款出现违约,已收到部分还款,剩余未偿还金额确认为预期信贷亏损[36][37] - 公司对第一担保人展开破产程序,已提交债权证明,受托人接纳约95000000港元的款项为申索,并分配约2000港元作为首期及末期摊还债款[38][39] - 贷款年利率为12%至18.5%(2022年12月31日:12%至18.5%),并于一年内偿还[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授予独立第三方未偿还融资本金为1300万美元,利率在不同阶段分别为12%和18.5%,违约利息为每年20%[60]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董事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30]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派息[57] 公司业务策略 - 2023年公司将继续放债及相关业务,但会谨慎对待信贷评估和接纳客户[54] - 公司将继续持有买卖证券,适时调整投资组合,开拓短期投资计划改善回报[55] - 公司将继续开发拓展医疗核心业务,向中国其他整形外科医院提供管理及营销服务[52][5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期内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及财务资料且无异议[56] - 自2022年11月4日起,主席及行政总裁由东薇女士担任,公司正物色合适人选分担其角色[5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全体董事确认期内已遵守[62] - 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3] - 期内集团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64] - 公司确认有关上市规则附录十六第三十二段所列事宜的现有资料与2022年年报披露资料无重大差异[75] - 公司董事、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2023年中期财务报告资料真实、准确、完整[76] 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东菊凤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66,069,294股,占比66.69%[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贾天将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49,539,294股,占比62.54%[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天元锰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16,530,000股,占比4.14%[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266,069,294股,占比66.69%[73] - 除上述股东外,无其他人士(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除外)于2023年6月30日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74] 历史融资还款情况 - 2020年3月5日,领龙有限公司向中国附属公司支付1.6亿元人民币(约178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2020年3月6日,李明先生向公司支付3300万港元作为融资部分还款[61]
天元医疗(00557)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