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8年12月28日在中国注册成立为股份制有限公司[2][4] - 公司A股于2010年8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4] - 公司H股于2012年12月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2][4]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煤炭综采综掘设备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大的液压支架制造商[3][4] 公司股权变动 - 2021年2月,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将公司16%股份转让给弘毅投资,交易完成后弘毅投资持股16%,与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成公司第一、二大股东[15] - 2021年2月完成混改,泓羿投资受让郑煤机16%股份成第一大股东[1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崔凯等多位董事、监事于2021年3月31日获委任,汪滨等多位董事、监事于2021年3月31日离任[7] - 费广胜于2021年10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7] - 杨东升于2021年3月31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于2021年8月3日离任[7] - 季丰于2021年3月31日获委任为审计委员会主席[7] - 郭文清于2021年3月31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7] - 程惊雷于2020年6月15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7]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29,293.53百万元,同比增长10.46%[11][12] - 2021年集团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47.79百万元,同比增长57.19%[11][12] - 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92.93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46%[109][111]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9.477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19%[109][111] - 2021年公司每股盈利为1.12元[109][11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余额为57.9861亿元[109][111] - 公司收入从2020年的26,519.39百万元增加10.46%至2021年的29,293.53百万元,主要因煤矿机械制造分部销售增加[119][120] - 2021年销售成本为23,055.47百万元,2020年为20,218.74百万元[115] - 2021年毛利为6,238.06百万元,2020年为6,300.65百万元[115] - 2021年年内溢利为2,069.87百万元,2020年为1,378.78百万元[115] - 2021年年内其他全面收益(开支)扣除所得税后为85.29百万元,2020年为 - 104.71百万元[117] - 2021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2,155.16百万元,2020年为1,274.07百万元[117] - 2021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12.42分,2020年为71.52分[117] - 2021年摊薄每股盈利为111.90分,2020年为71.45分[117] - 2021年煤矿机械制造收入为13,083.09百万元,汽车零部件制造收入为16,210.44百万元[121] - 2020年煤矿机械制造收入为11,494.97百万元,汽车零部件制造收入为15,024.42百万元[122]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0年的202.1874亿元增加14.03%至2021年的230.5547亿元[123] - 公司毛利从2020年的63.0065亿元下降0.99%至2021年的62.3806亿元[123] - 煤矿机械分部毛利率从2020年的34.8%降至2021年的27.2%,汽车零部件分部毛利率从2020年的15.3%升至2021年的16.5%,整体毛利率从2020年的23.8%降至2021年的21.3%[123]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0年的2.6282亿元增加46.58%至2021年的3.8525亿元[123] - 公司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0年亏损3.9301亿元减少99.09%至2021年亏损0.0358亿元[123]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20年的36.9339亿元略微下降2.24%至2021年的36.1084亿元[126][132] - 公司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12.2443亿元增加17.44%至2021年的14.3796亿元[127][133] - 公司除税前溢利从2020年的19.3989亿元增加35.23%至2021年的26.2332亿元[129][135] - 公司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2020年的12.7407亿元上升69.16%至2021年的21.5516亿元[131][137]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从2020年的12.3915亿元增加57.19%至2021年的19.4779亿元[138][1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1.9567亿元[145]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4.9453亿元,较2020年的21.2341亿元有所增加[145][147]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5931亿元,较2020年的43.4553亿元有所减少[145][147] - 2021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0656亿元,较2020年所得现金净额15.0338亿元有变化[145][147]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2866亿元,而2020年为减少7.1874亿元[14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本支出为11.2454亿元[14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已授权且已订约的资本承担为8.5798亿元[149][151] - 2021年具追索权的尚未偿还已背书应收票据为21.3320亿元,较2020年的26.9430亿元有所减少[152] - 2021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28.4418亿元,2020年末为102.7574亿元;流动比率为1.85,2020年末为1.69,上升主要因存货及金融资产增加[155][156] - 2021年末公司未偿还借贷余额为57.9861亿元,其中流动部分为11.6795亿元;2020年末未偿还借贷为45.9890亿元,其中流动部分为9.7400亿元[157][159] - 2021年末公司来自多家金融机构的可用信贷额度为260.92亿元,约195.49亿元未使用[157][159] - 2021年末公司债务与资本比率为139%,2020年末为146%[158][160] - 2021年末公司存货为62.4241亿元,2020年末为45.3179亿元[155] - 2021年末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73.7408亿元,2020年末为69.9191亿元[155] - 2021年末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99.7841亿元,2020年末为85.2382亿元[155] - 2021年末公司银行存款为29.4410亿元,2020年末为27.6329亿元[155] - 2021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1.9567亿元,2020年末为29.7873亿元[155] - 2021年末公司非衍生金融负债未折现现金流量总额为182.6059亿元,账面价值为177.5989亿元[161] 煤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煤机板块全年订货同比增长22%,销售回款同比增长29%(均不含贸易)[27][29] - 成套化产品订货金额同比增长26%,智能化产品订货同比增长50%[27][29] - 煤机板块全年总产量同比增长9%,创2012年以来新高[27][29] - 国内市场年度中标率同比增加22.57%,现金回款率为近年最佳[30] - 2021年智能化工作面推广市场占比41%,稳居行业第一[32][35] - 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智能化煤矿综采工作面超100个,基本具备支撑开展工业应用的能力[32][35] 汽车零部件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亚新科整体收入和利润再创新高,新能源业务直接或间接销售收入超7700万元,预计2022年继续高增长[40][42][43][44] - SEG完成德国产能向匈牙利的转移,西班牙工厂与工会达成重组协议,预计显著降低成本[38][39][45] - SEG投资设立汽车电气系统公司,纯电高压驱动电机样机测试成功,2021年经营成果扭亏为盈[46] - 索恩格2021年经营业绩扭亏为盈,推进业务重组和电动化战略,纯电高压驱动电机样机已试制成功[48] 公司业务战略与转型 - 提出“5年500亿”发展目标及各业务板块5 - 10年发展战略[20][23] - 2021年是数字化转型元年,开启业务全流程数字化变革[21][24] - 确定煤机板块向成套综采装备供应商等转型,亚新科向国际化、新能源转型,索恩格向新能源、电动化转型[26][28] - 建立“销售、设计、服务”三位一体营销体系,市场规划常态化,回款方式多元化[30] - 煤机板块坚持“以智能驱动产品成套化发展、以数字驱动业务全流程变革”,引领煤机装备制造业发展[74][77] -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工业发展基础,公司将深挖乘用车、拓展商用车、开拓新能源市场[72][75] - 汽车电动化浪潮下,公司汽车零部件板块转型势在必行[80] - ASIMCO要保持核心业务增长,提升市场份额,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制造,开展新能源转型[81] - 公司将加大煤机板块研发投入,打造综合供应商、服务商和运营商[74][77] - 数字化转型是公司未来5 - 10年的主旋律,关键是用机器和数字代替人工,提高人均工效,助力节能减排[86][87] - 煤机业务以“创新驱动、智能引领、变革提效、成套高端”为年度方针,加快“成套化、智能化、国际化、社会化”四化战略落地[88] - 创新驱动包括营销、研发、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公司向一站式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构建多层次技术研发实力,推进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88] - 智能引领包括智能产品和智能制造,加快智能化产品研发应用,开展数字化工厂建设,构建以数字化为支撑的“四化战略”[89][92] - 变革提效包括生产变革和效率提升,以整体产出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调整生产方式,通过数字化促进业务赋能和全要素效率提升[90][93] - 成套高端包括成套化技术和成套化销售,加速开发高端智能成套采煤机组,开展成套化营销策划,实行一站式服务[91][94] - 亚新科保持核心优势业务增长和市场份额提升,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开展新能源转型,拓展业务领域[84] - 索恩格聚焦盈利和增长,快速转型新能源业务,进入新能源驱动电机市场,打造全球一流汽车电气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82][84] - 公司把握“双碳”机遇,进入新领域、开发新业务,关注新能源、高新技术装备、智能装备行业机会[82][85] - 公司积极研究资本市场政策,培育下属业务独立走向资本市场,增加超额收益,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投资价值[83][85] - 公司将按“五年后人均工效翻番”目标制定数字化转型规划和路线图[101][103] - 汽车零部件业务要巩固核心业务优势,快速发展新能源业务[95][97][98] - 公司聚焦新兴领域,关注新能源、高新技术装备、智能装备等产业[96][99] - 公司将组建投资平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102][104] 公司社会责任与其他事项 - 2021年公司向郑州经开区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助力灾后重建[51][54] - 2020年度公司完成利润分配,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099元(含税),总额约3.73亿元[57][59] 行业发展趋势 - 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约41亿吨,消费量控制在约42亿吨,年均增长约1%[61] - “十四五”末国内煤矿数量控制在约4000处,建成超100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煤矿机械化水平约90%[61] - 到“十四五”末,国内煤炭产量控制在4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量控制在42亿吨左右,年均消费增长1%左右[64] - 到“十四五”末,全国煤矿数量控制在4000处左右,建成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处以上,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90%左右[64] - 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混合动力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的50%以上[67][69] - 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2750万辆,同比增长约5%,新能源汽车达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有望超18%[68][70] 公司技术研发成果 - 全年共有32项专利获得授权[37][38] - 公司成功研制10米液压支架样机,通过行业首台「超大伸缩比(三伸缩)液压支架」验收[37][38] - 首套搭载「矿鸿」系统的郑煤机千兆以太网支架电控系统下井应用,实现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关键技术自主可控[32][35]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实现澳大利亚成套液压支架出口,刮板机首次进入俄罗斯市场,电控系统及集控中心首次进军国际市场,土耳其项目高效投产,美国市场获液压支架新订单[31][34]
郑煤机(00564)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