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股东应占亏损约为21,600,000港元,每股亏损为1.11港仙[11]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收入约为45,2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69,400,000港元或60.6%[13] - 公司2023年下半年营业额约为24,6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800,000港元[23] - 公司录得净亏损约21,6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3.2%,主要由于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非现金减值亏损增加[42][45] - 毛利减少约4,000,000港元至31,500,000港元,主要由于物业发展分部无毛利贡献,部分被酒楼业务毛利增加约3,700,000港元所抵消[43][46]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银行及现金余额约为24,500,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零[94][97] - 公司2023年员工总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为22,500,000港元,较2022年的19,200,000港元有所增加[96][100] 业务运营 - 公司香港酒楼业务收入约为45,2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4,600,000港元或11.3%[14] - 公司于2021年12月7日在观塘裕民坊开设新酒楼“潮观城”,建筑面积约509平方米[14] - 公司尖沙咀分店收入自2023年1月份开始改善,受社交距离措施放宽及旅行团重开影响[26] - 公司为潮观城使用权资产及物业、厂房及设备确认非现金减值约7,500,000港元及4,600,000港元[27] - 公司于2021年10月完成澳洲物业发展项目,确认收入约12,900,000澳元(折合74,000,000港元),销售成本约11,500,000澳元(折合66,300,000港元),贡献毛利约1,400,000澳元(折合7,700,000港元)[30][3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收入约45,200,000港元,较去年减少约60.6%,主要由于澳洲物业发展项目完成,该分部无收入贡献[42][44] - 香港酒楼业务收入约45,200,000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1.3%[42][44] - 公司于2021年12月开设新酒楼潮观城,楼面面积约509平方米,但整体经营面积减少约1174平方米[66][68] - 2022年1月至4月期间,由于COVID-19疫情,公司尖沙咀分店和观塘分店分别暂停营业约55天和64天[67][70] - 香港酒楼业务在2022年上半年营业额较疫情前减少40%[79][82] - 2022年10月起,每桌人数上限由8人增加至12人,宴会人数上限由120人增加至240人[80][83] - 2023年1月至3月,整体营业额较目标收入低25%[87][89] - 公司从2022保就业资助计划获得约190万港元,从第六轮餐饮业务资助计划获得约40万港元[87][90] - 公司收到约110万港元与COVID-19相关的租金优惠[87][90] - 澳洲物业发展项目在2021年10月竣工,确认收入约1290万澳元,利润约140万澳元[88][91] 成本与费用 - 员工成本增加约3,300,000港元至22,500,000港元,主要由于酒楼行业人手短缺,公司提高薪酬以雇用或挽留员工[50] - 短期租赁租金减少约140万港元,主要由于潮濠城酒楼于2021年10月结业[51][54] - 员工成本增加约330万港元,达到约2250万港元,主要由于餐饮业劳动力短缺导致薪酬上涨[53] - 使用权资产和物业、厂房及设备的非现金减值亏损分别为750万港元和460万港元[56][60] - 其他营运费用减少约140万港元,主要由于维修及保养费用减少70万港元,管理费及差饷减少60万港元[58][62] 政府补贴与优惠 - 公司收到香港政府补贴约2,300,000港元,以及COVID-19相关租金优惠约1,100,000港元[49] - 公司获得香港政府约340万港元的其他收入,其中包括约230万港元的补贴[52] - 公司从2022保就业资助计划获得约190万港元,从第六轮餐饮业务资助计划获得约40万港元[87][90] - 公司收到约110万港元与COVID-19相关的租金优惠[87][90]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护和审查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确保财务和运营信息的可靠性、运营效率和资产保护[143][144] - 公司董事会通过执行管理团队、内部监控团队及审核委员会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年度审查,认为现有系统充分且有效[150] - 公司已采纳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布的《内幕消息披露指引》,确保内幕消息的保密性和及时披露[148][149]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成员之间除家族关系外无其他重大关联[116] - 公司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郑合辉担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1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举行了7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大会和1次特别股东大会[122]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道明、洪志远和袁绍章在董事会会议、股东大会和特别股东大会的出席率均为100%[124] - 公司自2012年12月1日起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确保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7] - 董事会成员在会计及财务、业务管理、行业知识和营销策略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126] - 董事会主席每年至少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讨论任何问题和关注事项[133] - 公司已收到核数师关于其报告责任的声明,董事会未发现任何可能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质疑的事件或情况[142] - 公司环境及社会管治(ESG)管理团队由主要附属公司的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组成,负责年度ESG表现和报告的审查[143][144] - 公司主席和行政总裁角色由同一人担任,董事会认为此安排不会导致权力过度集中,且有助于高效制定和实施集团策略[153][154] - 所有董事均需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以确保其对董事会的贡献保持知情和相关性[15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就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条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57]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举行了一次会议,讨论并建议董事薪酬条件[157][15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董事会由4名男性董事和3名女性董事组成,性别多元化已实现[16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员工(包括高级管理层)中男性占49%,女性占51%,性别多元化已实现[16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审计委员会举行了3次会议,审查了中期报告、年度财务报表及会计原则[17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审计费用为462,000港元,非审计费用为0港元[177]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举行了一次会议,审查董事会组合及多元化[163] - 提名委员会成员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出席率为100%[164] - 审计委员会成员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出席率为100%[175] - 公司董事会已审查并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企业管治政策和合规情况[181] - 公司秘书郑白明女士自2006年2月17日起担任公司秘书,并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遵守了上市规则的资格和培训要求[183][186]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股东保持沟通,包括发布年报、中期报告、公告及通函,以及通过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提供企业通讯[184][187] - 股东可通过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或电子邮件与公司直接沟通,公司秘书会将问题转交给董事会[185][188] - 公司定期审查股东大会议程,确保股东需求得到最佳满足,董事会成员、管理层及外聘审计师将出席股东周年大会回答股东问题[192][194][195]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可书面请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会议将在收到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97] - 公司宪章文件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年度内无重大变动,最新版本可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查阅[198][199] - 公司董事会提议修订现有公司细则,以反映上市规则的最新修订,并为股东大会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包括允许混合会议或电子会议[198][200]
环科国际(00657)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