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品牌荣誉 - 公司2022年7月荣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767亿元人民币,排名第88位[9] 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回顾财政年度内,集团收益为8400万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的7400万元上升约14%[15] - 集团实现毛利2200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2000万元),毛利率为26%[15]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700万元人民币上升至900万元人民币[15] - 一般及行政开支减少19%,至4200万元人民币[15] - 集团经营亏损为1600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2500万元)[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1700万元人民币(2021年为2600万元)[1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05亿元,2021年为1.07亿元;受限银行存款为1700万元,2021年为1700万元[2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额为2.13亿元,2021年为2.28亿元;负债对权益比率为零,2021年为零;流动比率为4倍,2021年为4倍[20]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收益为人民币83,629千元,2020年为人民币73,649千元[118] 公司股本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3295582491股,回顾财政年度内已发行股本无改变[28] 集团人员规模变化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为109名,2021年为132名[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109名,2021年为132名[11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09名雇员,2021年为132名[144] 集团重大投资与收购情况 - 回顾财政年度内,集团无重大投资[24] - 回顾财政年度内,集团无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收购及出售[25] 集团资产抵押与或然负债情况 - 2022年及2021年6月30日,集团无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抵押资产[26] - 2022年及2021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7] 公司董事相关准则与会议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已确认遵守该准则[34] - 公司董事会包括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最少一名成员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3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内,董事会共召开4次会议[4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4/4)[42] - 截至报告日,薪酬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名执行董事,该年度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48][49] - 截至报告日,提名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该年度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1)[51][55] - 截至报告日,董事会由6名男性董事组成,郭浩、叶志明、冯志坚、林顺权教授任职21年,況巧、譚政豪任职18年[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审核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审核了集团该财政年度经审核财务报表[57] - 审核委员会成员谭政豪先生、冯志坚先生、林顺权教授出席率均为100%(4/4)[60] 公司高管职责与安排 - 郭浩身兼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其领导能使集团高效发展业务及执行策略,并将不时评审该安排[45] 公司各委员会职责 - 薪酬委员会获授权就董事及高管薪酬等事宜向董事会提建议,每年最少召开1次会议[48] - 提名委员会获授权检讨董事会架构等事宜,会考虑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并检讨其有效性[51] - 审核委员会获授权监察集团财务报表完整性等事宜,特定职权范围可于公司网页查阅[56] 公司外聘核数师费用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已付或应付费用为900,000港元,非审核服务(中期审阅)为330,000港元[62] 股东特别大会相关规定 - 两名或以上股东或一名认可结算所(或其代名人)股东,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77] - 若董事会未在提交请求信函21日内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申请人可自行召开,但不得于提交申请3个月后召开[77] 审核委员会过往审阅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21年审阅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终期业绩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59] 董事会企业管治职责履行情况 - 董事会于2022年履行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审阅企业管治政策、董事及高管培训情况和报告披露情况[61] 公司风险评估与管理情况 - 公司已建立正式风险评估系统,高级管理层每年识别业务风险并制定缓释措施[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公司委聘罗申美审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未发现重大风险,审核委员会满意内部审核等职能资源和培训情况[70]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根据股息政策拟派股息,会考虑财务业绩、现金流等多因素[72][75] 公司宪章文件情况 - 公司宪章文件在回顾财政年度内无改动[79]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17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主席郭浩先生因处理自身事务未出席[80] 公司与股东沟通情况 - 公司重视与股东沟通,网站为沟通平台,鼓励董事出席股东大会[82] 公司业务性质与目标 - 公司为国家级绿色和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主要业务为农产品批发贸易及配送[84] - 公司为配合中国政府碳中和目标,订立改善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表现的目标[85]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与策略 - 董事会整体负责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策略,已成立工作小组加强相关成效[86] - 公司董事会对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策略负整体责任,授权工作小组执行相关工作[95] 公司报告相关情况 - 报告期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88] - 报告范围涵盖公司在中国大陆的三个办公区及业务中心,与2021/2022年度报告一致[89] - 报告依照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90] - 公司编制报告采用重要性、量化和一致性原则[91] 公司新经营模式情况 - 公司新经营模式与国家2022年初农业产业“一号文件”方针政策高度吻合,能解决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94]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情况 - 2022年,公司将产品质量及安全视为最重要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其次是反腐倡廉、客户服务及隐私、排放控制及管理以及能源管理[95] - 公司识别了20项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并进行重要性评估以确定报告披露重点和制定战略[98] 公司与持份者沟通情况 - 公司重视持份者反馈,通过多种沟通管道与主要持份者保持密切沟通[97] - 公司欢迎持份者就报告或可持续发展表现提供意见,可电邮至investor@chaoda.com.hk[102] - 公司将持续关注业务发展方向和持份者诉求,提高员工环境、社会及管治意识[96] - 公司致力于与持份者合作改善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97] 公司环境目标情况 - 公司在2021年为环境方面设定可量化目标,计划于2024年实现,并每年审查目标状态[103]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比2021年减少2%[105] - 2024年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比2021年减少2%[105] - 2024年能源消耗总量密度比2021年减少2%[105] - 2024年耗水量密度比2021年减少2%[105] 公司环境排放与消耗数据变化 - 2022年硫氧化物排放0.44公斤,2021年为0.35公斤;氮氧化物排放159.96公斤,2021年为124.46公斤;颗粒物排放15.18公斤,2021年为11.87公斤[109] - 2022年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1年下降约14.0%[111] - 2022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一)为76.8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60.28吨;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二)为380.42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408.28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一及二)为457.2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468.56吨[112] - 2022年公司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产生的无害废弃物较2021年下降约11.8%[119] - 2022年公司纸张消耗4.66吨,2021年为3.927吨;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511.66吨,2021年为510.927吨[120] - 2022年公司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的能源消耗较2021年下降约11.5%[125] - 2022年公司直接能源消耗291.29兆瓦时,2021年为231.95兆瓦时;能源消耗总量1060.69兆瓦时,2021年为1054.54兆瓦时[126] - 2022年公司每百万元人民币收益的水源消耗量较2021年下降约28.8%[128] - 2022年公司水源消耗总量15735.14立方米,2021年为19455.06立方米[129] - 2022年公司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0563吨/平方米,2021年为0.05277吨/平方米;能源消耗密度为0.117兆瓦时/平方米,2021年为0.109兆瓦时/平方米;水源消耗密度为1.73立方米/平方米,2021年为2.01立方米/平方米[120][126][129] - 2022年公司无害废弃物密度为4.69吨/雇员,2021年为3.877吨/雇员;能源消耗密度为9.73兆瓦时/雇员,2021年为7.99兆瓦时/雇员;水源消耗密度为144.36立方米/雇员,2021年为147.39立方米/雇员[120][126][129] - 2022年公司无害废弃物密度为6.12吨/百万元人民币收益,2021年为6.94吨/百万元人民币收益;能源消耗密度为12.68兆瓦时/百万元人民币收益,2021年为14.32兆瓦时/百万元人民币收益;水源消耗密度为188.15立方米/百万元人民币收益,2021年为264.16立方米/百万元人民币收益[120][126][129] 公司办公区面积变化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三个办公区及业务中心总面积约9,080.42平方米,2021年为9,695.35平方米[118] 公司雇员结构情况 - 按性别划分,男性雇员67名(61%),女性雇员42名(39%)[145] - 按雇佣类型划分,全职雇员13名(12%),兼职雇员96名(88%)[145] - 按年龄组别划分,30岁或以下雇员48名(44%),31 - 50岁雇员53名(49%),51岁或以上雇员8名(7%)[145] - 按地区划分,香港雇员40名(37%),福州雇员69名(63%)[145] 公司气候相关风险情况 - 公司制定政策措施管理和审查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并抓住相关机遇[133] - 公司识别出转型风险和实体风险两类气候相关风险,转型风险包括法规收紧致温室气体排放成本增加、更高排放要求致更换车辆成本增加;实体风险包括极端天气影响供应链、温度变化致冷却和加热成本增加[135] 公司员工薪酬与福利情况 - 公司建立公平合理且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员工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等组成,每年会评估宏观因素等对薪酬作相应调整[138] - 公司与福州所有员工签订劳动相关合同或聘请协议,为福州员工缴纳中央退休金计划,为香港雇员向强积金计划作出定额供款[140] - 公司实施员工带薪年休假制度,为超时劳动支付超时工资薪酬[140] 公司招聘制度情况 - 公司采取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流程,制定制度杜绝招聘歧视现象[142] 公司雇员流失情况 - 2022年集团总雇员流失比率约为43%,离职雇员47名,2021年为68名[147] - 2022年男性雇员流失比率为37%,女性为52%;2021年男性为45%,女性为63%[147] - 2022年30岁或以下雇员流失比率为50%,31 - 50岁为57%,51岁或以上为27%;2021年分别为175%、54%、23%[147] - 2022年香港地区雇员流失比率为10%,福州为62%;2021年分别为15%、68%[147] 公司员工安全情况 - 过去三年公司无因工作死亡或严重肢体受伤意外事件,无相关索偿或补偿,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149] 公司员工培训情况 - 2022年公司约15%雇员受训,平均受训时数约0.30小时[159] - 2022年男性受训雇员占比75%,平均受训时数0.43小时;女性占比25%,平均受训时数0.10小时[159] - 2022年高级员工受训占比50%,平均受训时数1.47小时;中级员工占比13%,平均受训时数0.18小时;一般员工占比37%,平均受训时数0.07小时[159] - 2021年男性受训雇员占比46%,平均受训时数4
超大现代(00682)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