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泛控股(00715) - 2023 - 中期业绩
中泛控股中泛控股(HK:00715)2023-08-31 06:37

公司重整与投资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13家意向投资人愿作为泛海控股的重整投资人[2] - 2023年5月29日,泛海控股收到法院决定进入预重整程序[2] 法律诉讼与偿债要求 - 2023年8月21日,集团洛杉矶项目总承包商向香港高等法院提交针对公司清盘的呈请,公司8月25日收到,涉及金额28353811.69美元[4] - 公司于2023年7月10日收到香港法定要求偿债书,需支付款项及利息[4] - 2023年8月21日,申诉人向高等法院提交针对公司清盘呈请,公司需支付2835.381169万美元及利息[23] - 2023年8月1日,申诉人发出百慕达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公司3周内支付2284.828625万美元及利息[23] - 以洛杉矶项目作抵押的项目借款本金1.255亿美元违约,贷款方2023年5月18日登记违约通知[25] - 2022年5月2日,中泛房地产开发第三被接管,贷款方要求公司21日内支付1.7536810886亿美元债务欠款[27] - 公司收到香港法定要求偿债书,需3周内支付28353811.69美元(约2.222亿港元)[74] - 公司收到百慕达法定要求偿债书,需21天内支付22848286.25美元(约1.791亿港元)[74] - 总承包商向高等法院提交针对公司清盘的呈请[74] - 以洛杉矶项目作抵押的项目贷款本金981581000港元(1.255亿美元)处于违约状态[76] - 2019年1月31日,分包商起诉公司洛杉矶项目附属公司等,并设置约5290万美元(约4.146亿港元)的施工留置权及止赎[102] - 2019年2月19日,分包商将留置权金额修订为约4940万美元(约3.872亿港元),并解除第一留置权[103] - 2019年3月26日,分包商提交新留置权登记,金额约为6030万美元(约4.726亿港元)[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34名承包商设置施工留置权,总额约3.915亿美元(约30.683亿港元),33名承包商起诉泛海广场,涉及申索金额约3.699亿美元(约28.990亿港元)[107] - 泛海广场尚欠总承包商余额3844万美元(约3.013亿港元)[109] - 2020年11月24日,仲裁人将3844万美元(约3.013亿港元),另加律师费、诉讼费及10%利息判给总承包商[110] - 2021年6月24日,公司须向总承包商支付总金额约4270万美元(约3.347亿港元)的仲裁裁决[112] - 2021年8月24日,公司收到香港高等法院确认有关仲裁裁决的执行命令[114] - 公司已就仲裁裁决偿还2100万美元(约港币1.646亿元)[115] - 最终判决下令将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股份作押记,金额为22799558.50美元(约港币1.787亿元),自2021年10月26日起按每年5%的判决利率计息[117] - 香港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公司3周内支付28353811.69美元(约港币2.222亿元),否则可提交清盘呈请[119] - 百慕达法定要求偿债书要求公司21天内支付22848286.25美元(约港币1.791亿元),否则可向百慕达最高法院提出清盘呈请[120] - 总承包商提交清盘呈请,主要理据是公司未在香港法定要求偿债书送达后3周内支付28353811.69美元[121] - 以洛杉矶项目作抵押的项目贷款本金港币981581000元(1.255亿美元)处于违约状态[122] - 董事认为4270万美元(约港币3.347亿元)为总承包商留置权中已包括的付款,不代表泛海广场总责任增加[124] - 预计诉讼相关的负债可能最大约2.193亿美元(约港币17.187亿元)[128] - 总承包商约2.188亿美元(约港币17.148亿元)的留置权止赎诉讼[128] - 潜在直接承包商提出约50万美元(约港币390万元)的留置权止赎诉讼[128] - 公司因未支付1.7536810886亿美元(约13.744亿港元)未偿还款项,于2022年6月9日被提交清盘呈请[129] 宏观经济环境 - 2023年初以来,美联储已加息至5.5厘[5] - 2023年6月,美国衡量已签销售合约的成屋指标同比下降18.9%[6]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22年同期增长5.5%[9] 酒店业务数据 - 2023年夏威夷酒店入住率维持在70%以上[8] 项目出售与交割情况 - 2022年12月,接管人完成出售夏威夷卡珀雷西区项目,期内完成签署出售夏威夷科琳娜二号地项目买卖协议,预计2023年9月交割[3] - 2022年12月,夏威夷卡珀雷西区项目按9500万美元作价出售并完成交割[29] - 2023年6月,接管人就科琳娜二号楼项目与买家签署买卖协议,预计9月完成交割[29] - 科琳娜二号地项目土地面积7万平方米,已投入资金2.213亿美元,2023年6月签约出售,预计9月完成[20] - 2023年6月,泛海夏威夷度假村与Tower Luxury Hotels, LLC就出售科琳娜二号地项目签订买卖协议,代价1.34亿美元,预计2023年9月完成;科琳娜一号地项目已收到收购意向书[71] - 接管人已完成出售卡珀雷西区项目和签署出售科琳娜二号地项目买卖协议[45] 公司财务整体数据变化 - 公司期内无收入,2022年为2800万港元;期内利息及税前亏损为9030万港元,2022年为9410万港元[12] - 撇除其他净亏损,期内利息及税前亏损为6920万港元,2022年为6650万港元[12] - 期内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7.039亿港元,2022年为7.288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为4.36仙,2022年为4.51仙[1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期内中期股息,2022年也无派息[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为0(2022年为28023000港元),期内亏损709108000港元(2022年为731519000港元)[4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6588416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539823000港元略有增长[5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971698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37334000港元有所下降[5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5616718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902489000港元有所增加[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为43472000港元(2022年为78104000港元),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665636000港元(2022年为653415000港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本公司股东应佔之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36港仙(2022年为4.51港仙)[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公司股东应占净亏损约7.039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28838亿港元有所收窄;营运现金流出净额约257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995万港元减少[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发展中物业约82.4332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42311亿港元有所下降;撇除非流动发展中物业,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超出约146.6416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8.5193亿港元略有减少[6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承担约14.90751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82873亿港元略有增加[6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债项(包括借贷及租赁负债)分别约30.29746亿港元及718.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19459亿港元及1502.4万港元有所变化;拖欠本金金额约30.2974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0.19459亿港元略有增加[6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期内亏损709,108,000港元,2022年同期亏损731,519,000港元[85][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16,588,416,000港元,负债总额15,616,718,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16,539,823,000港元,负债总额14,902,489,000港元[87]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无收入,2022年同期收入为28,023,000港元[89]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除税前亏损706,16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722,973,000港元[85][86]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所得税开支2,939,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8,546,000港元[85][86][94] - 2022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税率为25%,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无中国估计应课税利润,未计提[94]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匈牙利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为9%[95] - 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无美国联邦或州所得税及香港利得税估计应课税利润,未计提拨备[96][97]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净亏损21,090,000港元,包括汇兑净亏损19,609,000港元及应收贷款及利息预期信用损失拨备1,481,000港元[91]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也未派付[98]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16,142,653,060,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分别为7.0392亿港元和7.28838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分别为0.0436港元和0.0451港元[99]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资产分别为125.01697亿港元和133.70762亿港元,其中发展中物业分别为82.43323亿港元和91.42311亿港元,物业、机器及设备分别为3.8万港元和46.7万港元,投资物业分别为42.58336亿港元和42.27984亿港元[10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抵押及不受限制现金共值12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90万港元[14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其他贷款(包括可换股票据)为30.29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195亿港元[1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付一间中间控股公司款项为90.27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8.562亿港元[1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付一间直接控股公司款项为1.41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48亿港元[1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外部负债比率为311.8%,2022年12月31日为184.4%[1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2580万港元,2022年为7000万港元[1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无,2022年为5960万港元[1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融资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2200万港元,2022年为1.214亿港元[1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为出表子公司贷款提供担保金额为32.48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817亿港元[152]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变化 - 物业投资板块期内无收入,2022年为2790万港元;也无利息及税前盈利,2022年为2010万港元[16] - 房地产开发板块期内利息及税前亏损为港币3,780万元,较2022年同期港币5,690万元减少34% [32] - 能源电力板块期内利息及税前亏损为港币1,310万元(2022年:港币420万元),经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