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阳科技(00818) - 2022 - 年度财报
高阳科技高阳科技(HK:00818)2023-04-18 06:13

公司股权变动与分拆上市 - 公司于2021年12月出售了Megahunt Technologies Inc.约20%的股份,交易总对价约为2.087亿元人民币(约合2.546亿港元),导致公司对Megahunt的持股比例从约65.73%降至45.73%,Megahunt不再为子公司,转为联营公司[1] - 公司于2023年1月重新提交了Megahunt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分拆上市的申请,寻求香港联交所的批准[2] - 2021年12月,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兆讯微电子有限公司以总代价约2.087亿元人民币(约2.546亿港元)出售兆讯恒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约20%权益,公司对兆讯恒达的权益由约65.73%减至45.73%[62] - 公司于2023年1月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新申请,拟重启兆讯恒达的分拆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单独上市[69]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2022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综合营业额为34.327亿港元,较2021财年的41.827亿港元减少18%[73][76] - 公司2022财年应占联营公司百富环球的业绩较2021财年增加16%[73][76] - 公司2022财年溢利合计11.146亿港元,较2021财年的36.85亿港元大幅下降[73][76] - 公司2022财年录得非现金收益约30.557亿港元,与2021财年Cloopen Group Holding Limited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有关[73][76] - 公司总资产为114.553亿港元,较2021年的108.188亿港元有所增长[89] - 公司负债总额为39.01亿港元,较2021年的33.278亿港元有所增加[89] - 公司净资产为75.543亿港元,较2021年的74.91亿港元有所增长[89] - 公司每股净资产为2.720港元,较2021年的2.698港元有所增加[8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375亿港元,较2021年的32.546亿港元有所增长[89]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3.8%,较2021年的11.1%有所上升[89]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34.327亿港元,较2021年的41.827亿港元下降18%[112] - 公司年度利润为11.146亿港元,较2021年的36.85亿港元大幅下降[112]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413亿港元,较2021年的-7.432亿港元有所改善[110]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34亿港元,较2021年的1.316亿港元有所下降[110] - 公司2022年度持续经营业务综合营业额为3,432,700,000港元,同比下降18%[114] - 2022年度公司溢利为1,114,600,000港元,较2021年度的3,685,000,000港元大幅下降[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1,455,300,000港元,较2021年的10,818,800,000港元有所增加[11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3,689,900,000港元,较2021年的3,816,800,000港元略有下降[114] 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层 - 公司2022年年报由董事会主席徐文生代表董事会向股东提交,涵盖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3]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徐文生(主席兼执行董事)、渠万春(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李文晋(执行董事)等,均具有丰富的金融、信息技术和投资经验[35][36][3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伟民(66岁)拥有香港和加拿大的丰富法律经验,现任中国波顿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40][47]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谭振辉(60岁)为香港注册会计师和特许金融分析师,拥有超过31年的审计和财务管理经验[45][54] - 高级管理层包括黎会敏(随行付支付有限公司总裁)、刘少轻(北京随信云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等,均具有丰富的第三方支付和信息技术行业经验[48] - 封帆(30岁)为湖南高阳通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拥有北京大学金融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具有8年企业服务和信息技术行业经验[48] - 梁晶晶(41岁)为深圳高阳金融科技全球有限公司总裁,拥有中南大学电信工程学士学位和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硕士学位,具有19年信息技术行业经验[5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和国(57岁)拥有北京大学国际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具有28年企业管理和战略发展经验[55][56] 公司资金与资产状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银行余额及现金等价物中,人民币、港元、美元和欧元分别占26.261亿港元、4.135亿港元、9.794亿港元和100万港元[5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银行余额及现金等价物中,人民币、港元、美元、欧元、英镑、新加坡元和日元分别占26.936亿港元、6.817亿港元、11.254亿港元、7150万港元、1850万港元、530万港元和640万港元[85]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的受限制银行结余及现金等价物以人民币、港元、美元、欧元、英镑、新加坡元及日元列值,分别为2,693,600,000港元、681,700,000港元、1,125,400,000港元、71,500,000港元、18,500,000港元、5,300,000港元及6,400,000港元[127]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支付及数字化服务、金融科技服务、平台运营解决方案及金融解决方案[157] - 公司使用非公认会计原则(non-GAAP)指标如EBITDA来评估集团表现,但这些指标不应被视为替代运营收入或现金流量的指标[14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雇员总数为2,782人,按部门细分:支付及数字化服务968人,金融科技服务157人,平台运营解决方案759人,金融解决方案641人,其他217人,总部40人[150][1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2,782人[184] 公司购股权计划 - VBill (Cayman)购股权计划于2020年11月18日生效,有效期至2030年11月18日[115][1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根据VBill (Cayman)购股权计划授出、归属、行使、注销或失效任何购股权[123]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数量为277,683,383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65][170] - 公司未在2022年授予、归属、行使、取消或失效任何购股权[174] - 公司购股权计划的行使价格至少为授予日股份收盘价、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或股份面值的最高值[173] - 2022年度内,公司未授予、归属、行使、注销或失效任何VBill (Cayman)购股权[182][190] - 随行付购股权计划的有效期为6年,自2018年2月5日起至2024年2月5日止[181][182] - 随行付购股权计划的认购价由VBill (Cayman)董事会根据业务表现、公司价值及个人表现等因素全权酌情厘定,且不得低于VBill (Cayman)权益的资产净值[180][192] - 随行付购股权计划的参与者在任何12个月期间内,因行使购股权而注入的注册资本不得超过随行付注册资本的1%,主要股东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限额为0.1%[193][196] - 随行付购股权计划的行使期限由董事会决定,最长不超过6年[194] - 随行付购股权计划的参与者需在授予后7天内支付人民币1元[195][197] - 随行付购股权计划的目的是激励和奖励对公司及其子公司有贡献或潜在贡献的参与者[198][199] 公司其他事项 - 2022年1月、5月和12月,公司分别成立了随行付供应链金融1-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第一期、第二期和第三期,总发行规模分别为人民币3.09亿元、3.62亿元和3.03亿元[66][70] - 2022年11月,VBill (Cayman)接获股东通知行使认沽期权,要求以约1.093亿美元(约8.525亿港元)购回、赎回及/或注销其全部约14.01%股份,并于2023年2月完成[60][74] - 公司2022年度未进行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128] - 公司目前未订立任何协议或购买工具以对冲汇率风险,港元或人民币汇率的重大波动可能对经营业绩产生影响[1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未持有任何重大投资[131] - 公司未就2020年与一家独立制造商签订的担保协议确认任何负债,担保金额不超过10,000,000美元(约78,000,000港元)[143][145] - 公司未建议派付2022年度任何股息(2021年:无)[149]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重大或然负债[144]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计划[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