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金控(00875) - 2022 - 年度财报
中国金控中国金控(HK:00875)2023-04-27 16:5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益约9.994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5.226亿港元增加约91.2%[8][14] - 2022年公司毛利约4780万港元,2021年约3790万港元[8][14]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999,356千港元,2021年为522,62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91.22%[69]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60,071千港元,2021年为5,839千港元,亏损同比扩大约928.79%[69] - 2022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内溢利为100,140千港元,2021年为36,45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74.69%[69] - 2022年年内溢利为40,069千港元,2021年为30,61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0.87%[69] - 2022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0.82港仙,2021年为10.23港仙,同比增长约5.77%[70] - 2022年非流动资为160,765千港元,2021年为86,09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86.72%[72] - 2022年流动资为972,980千港元,2021年为1,234,42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1.2%[72] - 2022年流动负债为633,439千港元,2021年为851,93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5.65%[72] - 2022年流动资净额为339,541千港元,2021年为382,49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1.23%[72] - 2022年总资减流动负债为500,306千港元,2021年为468,59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76%[72]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约为7.45649亿港元,2021年为5.17929亿港元[90] - 2022年12月31日存货账面价值约为1884.2万港元,2021年为2296.5万港元[93][97] - 2022年股本为3823千港元,与2021年持平[107] - 2022年储备为475212千港元,较2021年的435127千港元增长约9.21%[107]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79035千港元,较2021年的438950千港元增长约9.13%[107] - 2022年非控股权益为 - 3903千港元,较2021年的 - 2935千港元减少约32.98%[107] - 2022年总权益为475132千港元,较2021年的436015千港元增长约8.97%[107] - 2022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769千港元,2021年无此项借款[107] - 2022年租赁负债为7937千港元,较2021年的30727千港元减少约74.17%[107] - 2022年递延收入为10468千港元,较2021年的1849千港元增长约466.15%[107]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2022年为5537.7万港元,2021年为4504.3万港元[131]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022年为9749.8万港元,2021年所用现金净额为9468.6万港元[134]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2年为4013.8万港元,2021年所得现金净额为9621.4万港元[13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2022年为198.3万港元,2021年减少净额为4351.5万港元[134] - 除税前溢利持续经营业务2022年为1.05906亿港元,2021年为4186.3万港元[131] - 除税前亏损已终止经营业务2022年为5326.6万港元,2021年为583.9万港元[131] - 存货减少2022年为252.6万港元,2021年为9054.7万港元[131] - 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增加2022年为9020万港元,2021年为2.96217亿港元[131] - 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增加2022年为4.17211亿港元,2021年为2.94212亿港元[131] - 为客户持有的信托账户增加2022年为3.77569亿港元,2021年为1.20128亿港元[131] - 报告期内公司录得收益约9.99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226亿港元增加约91.2%[153][156]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约47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90万港元增加约990万港元或26.1%[153][156] - 报告期内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约10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70万港元增加约720万港元或195.0%[160][166] -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及分销支出由去年同期约1250万港元减少约820万港元或65.7%至约430万港元[161][164] - 报告期内公司行政及其他支出由去年同期约2490万港元增加约4220万港元或169.5%至约6700万港元[162][164] - 报告期内公司贸易应收账减值亏损约3220万港元(2021年:拨回净额150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回约660万港元(2021年:减值亏损80万港元)[163][167]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净额约6010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净额约580万港元[163][165] -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经营及终止经营业务的净利润为4010万港元(2021年:3060万港元)[169][172] - 报告期末,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930万港元,2021年为1.428亿港元[173] - 报告期末,集团速动比率约为1.04倍,2021年为1.2倍[173] - 报告期末,集团借款总额约为2.665亿港元,2021年为3.109亿港元[174] - 报告期末,应付票据约为7010万港元,2021年为1.696亿港元,以集团银行存款作抵押[174] - 2022年12月31日,约2.434亿港元借款须于一年内偿还,2021年为2.852亿港元[174] - 2022年12月31日,约2720万港元及2.393亿港元借款分别以港元及人民币计值,2021年分别为2720万港元及2.837亿港元[174] - 2022年12月31日,约2.375亿港元借款以固定利率计息,2021年为6370万港元[174] - 报告期末,集团无资本开支承担,2021年为90万港元[174] 证券经纪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已确认证券经纪业务产生收益约1100万港元(2021年:1570万港元)及除税前溢利约1220万港元(2021年:亏损净额440万港元)[7] - 2017年5月25日,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签订协议,有条件同意出售证券经纪业务,代价为协议日期证券经纪业务的资产净值加1200万港元[6] - 2017年公司认为出售证券经纪业务可提升整体回报和为股东提供更大价值[46][54] - 2017年5月25日公司与GRS买方订立买卖协议出售证券经纪业务,代价为业务资产净值另加现金1200万港元,后多次延长先决条件履行日期,最终于2022年10月31日终止协议,公司有权保留GRS买方支付的部分代价2110万港元[84][99] - 报告期内证券经纪业务收入约1100万港元(2021年:1570万港元),税前利润约1220万港元(2021年:净亏损440万港元)[61] - 公司将证券经纪业务全部股权出售给独立第三方,总代价为190万港元[101] - 公司与GRS买家终止出售事项,有权保留GRS买家支付的部分代价2110万港元[102] 农业及肉制品业务相关情况 - 2022年1月,公司与美團優選订立服务协议,美團優選覆盖中国90%以上的市县,公司可通过其平台销售农产品及肉类产品[15][18] - 2022年1月,公司与广州市从化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订立采购协议,客户将购买粮油产品、农副产品及其他物资[16][18] - 2022年4月,公司与十名买家订立采购协议2,买家将从公司购买农产品、海产及肉制品在“美團買菜”平台售卖[20][23] - 2022年7月,公司与加加(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订立采购协议3,为期三年,买家将购买大豆、干辣椒等产品[9][23] - 农业及肉制品业务收入从约5.226亿港元增至约9.994亿港元,增幅约91.2%,毛利约4780万港元(2021年:3790万港元)[33] - 公司决定处置目标集团剩余股权,以保留股东价值并专注农业和肉制品业务[2][5][7] - 未来公司将控制成本、利用资源、与研究机构合作,加强农产品种植和贸易,或进行收购[21][24] - 公司终止种植铁皮石斛[34] - 公司就总面积约67公顷的汕尾农田签订租赁终止协议,退还租金用作购买农产品按金[35][38] - 未来公司将控制成本、利用资源、与伙伴合作加强农产品等耕种及买卖或进行收购[49][58] - 报告期内农业及肉制品业务收益从约5.226亿港元增加约91.2%至约9.994亿港元,毛利约4780万港元(2021年:3790万港元)[47] - 公司在农业及肉制品业务中认为自己是交易主事人,满足履约义务时按预计有权获得的代价总额确认贸易收入[87] 放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及毛利均约为2400万港元,与2021年持平,2022年12月31日无重大拖欠还款事件[42] - 报告期内放债业务贷款利息收入和毛利均约2400万港元(2021年:2400万港元)[57] - 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账面总值分别为12,995和320,325,加权平均预期亏损率分别为1.92%和9.56%,亏损拨备分别为(250)和(30,619)[8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放债业务已出售,应收贷款结余为零[81][82] - 报告期内公司出售金裕富财务有限公司全部股权[60][62] - 出售相关公司后,公司不再从事放债业务[53][55] 公司股权出售情况 - 2022年9月26日公司签订协议出售目标公司91.1%股权,作价9300万元人民币,12月1日完成出售[43] - 2022年9月26日公司订立买卖协议,12月1日完成出售目标公司91.1%股权,代价9300万元人民币[45] - 2022年8月5日公司同意出售目标公司8.9%股权,代价约870万元人民币[50][59] - 报告期内公司出售深圳市前海锦林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5%股权,代价为3000万港元[151][155] 公司风险及管理情况 - 公司业务面临外汇、信贷、利率及流动资金风险,整体风险管理计划旨在降低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对财务表现的不利影响[94][98] - 公司目前无外币套期保值政策,将密切监控外币敞口,必要时考虑套期保值[95] 公司会计政策及报表编制情况 - 集团正在评估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影响,采用该等准则不大可能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88][189] - 综合财务报表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历史成本惯例编制,商譽及以股份支付按公平值计量除外[191][196] - 编制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财务报表需采用重大会计估计,管理层需作判断,相关范畴披露于附注3[192][196] - 综合财务报表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193][197] - 集团控制实体的条件是承担可变回报风险或享有权利且能影响回报,现有权力可掌控相关业务[193][197] - 评估控制权时考虑集团及其他方潜在投票权,持有人能实际行使才考虑[194][197] - 附属公司自控制权转移日综合入账,自控制权终止日不再综合入账[194][198] - 出售附属公司致失去控制权的收益或亏损为出售代价等与公司应占净资产等的差额[195][198] - 集团内交易、余额和未实现利润消除,未实现损失除非证明资产减值也消除[200] - 必要时更改附属公司会计政策以与集团政策一致[200]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及截至年报日期,公司无对业务与营运造成重大影响的重大法律法规违规情况[115][119]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就其独立性发出的年度确认函,认为全部独立非执行董事属独立人士[123] - 董事、主要行政人员及五名最高薪人士的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0 [124]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执行董事林裕豪、非执行董事韩秀红、独立非执行董事李邵华、朱柔香、李杨组成[124] - 林裕豪和李邵华将在即将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退任并自荐参选连任[126] 公司过往权益变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