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收益为1961704千港元,较2021年的283398千港元增加约592.2%,毛利为76482千港元,经营亏损233703千港元[6][9] - 本年度公司收益增加约592.2%至约1961.7百万港元,上一年度为约283.4百万港元,约99.5%来自电子零件业务,约0.5%来自健康业务[18] - 毛利由上一年度约16.0百万港元增加约376.9%至本年度约76.5百万港元,毛利率由上一年度约5.7%略微减至本年度3.9%[18] - 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33.7百万港元,上一年度约为0.9百万港元[24] - 本年度其他亏损主要包括存货拨备约238.0百万港元、有偿合约拨备约93.2百万港元、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约21.9百万港元[19] - 半导体市场价格于本年度最后一季下跌超30%,公司存货一次性拨备约238.0百万港元[21] - 因半导体市场价格急跌,公司本年度就亏损合约确认一次性拨备约93.2百万港元[22] 财务状况 - 2022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408294千港元,总资产为534434千港元,总负债为97729千港元,资产净值为436705千港元[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按成本计价的存货约为1876.0百万港元,超98%为半导体[10]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约505.5百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97.2百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5.2倍[2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为534.4百万港元,资本负债率约为5.5%[2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约为436.7百万港元,相当于每股股份约0.3港仙[25] - 2022年12月31日,存货值约为380.5百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16.4%[26]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扣除亏损拨备)约为250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约1.049亿港元减少约97.6%[28] - 2022年确认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之亏损拨备拨回约1690万港元,2021年无[2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160万港元,2021年约为250万港元[2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借贷[2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30] - 2022年集团产生外汇差额收益约110万港元,2021年约为130万港元[3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股东的储备总额约为3.56564亿港元(2021年:5.46407亿港元)[122] 业务结构 - 2022年公司电子零件业务收益占比约99.5%,健康业务收益占比仅0.5%,约9.5百万港元[9][13] 市场环境 - 2022年下半年半导体行业显著下滑,价格在最后一季度暴跌超20%至30%[10] 业务策略 - 公司会留意市场供求趋势,优化产品组合应对市场需求减弱压力[11] - 公司正与香港及中国零售平台就供应健康产品合作可能性进行初步磋商[14] 公司治理架构 - 公司董事会包括八名董事,含四名非执行董事、一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1] - 公司自2019年7月18日起行政总裁职位空缺,仍在物色合适人选[54] - 公司已应用及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适用守则条文[48] - 公司制定内部监控系统,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提供意见[48] - 公司制定反贪污政策及举报政策以建立健康企业文化[49]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十规定的行为守则[50]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重要事项,包括政策、策略、内控等[51] - 董事会建立机制确保获独立观点及意见,每年检讨实施及成效[55] - 公司重视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提名委员会订有可计量目标[56] - 公司本年度就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实施及成效进行年度检讨[56] - 公司拟于2024年12月31日前在董事会委任至少一名不同性别的董事[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委任最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三分之一)的规定[59] - 本年度非执行董事黄冠超、林捷、陈凯犇、陈琦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8/8;执行董事陈立光、许克立、蓝显赐出席率为5/8;独立非执行董事李炜、源自立出席率为8/8,梁振东出席率为6/8[63] - 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2022年接受企业管治、监管发展及其他相关课题的培训[66][69] - 审核委员会现任委员为源自立、李炜、梁振东,全部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主席具备专业资格及会计经验[7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5次会议,审核多项财务报表并提供建议[7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审核董事及高管薪酬待遇,无购股权重大事宜[7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3次会议,审核董事会架构及组合[81] - 本年度末后,罗申美会计师事务所辞任,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获委任为外聘核数师[89] - 本年度已付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费用总计2100千港元,其中长青(香港)1400千港元,罗申美700千港元[89]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审阅中期财务报表及年报、会计准则变动、内部监控系统等[73][76] - 薪酬委员会就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向董事会建议,职工酬金由管理层参考多因素厘定[74] - 提名委员会职责为厘定董事提名政策、物色及提名董事人选[79] - 若董事有利益冲突须声明权益并放弃投票,集团采取内部监控政策管理潜在冲突[82]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职能,检讨公司多项政策及常规[85] 客户与供应商 - 向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销售分别占本年度总销售额约41%及96%,向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采购分别占本年度总采购额约91%及99%[118] 股息政策 - 董事不建议派付本年度股息(2021年:无)[119] 股权结构 - 2022年12月31日,黄冠超先生和林捷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一致行动人士分别持有8.92485771亿股,股权百分比均为52.67%[142] - 2022年12月31日,黄冠超先生和林捷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分别持有169万股,股权百分比均为0.1%[142] - 2022年12月31日,8.92485771股股份被抵押予云能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14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拓陞有限公司实益拥有公司892,485,771股股份[144] - 亨偉、千姿及貴立環球分别持有拓陞80%、10%及10%权益,亨偉由黃冠超先生透过海達匯全资拥有,千姿及貴立環球由林捷先生全资拥有,黃冠超先生及林捷先生被视为一致行动人士[144][151] - 董事黃冠超先生和林捷先生分别持有拓陞80%(8,000股每股面值1美元)和20%(2,000股每股面值1美元)股权[145] - 拓陞、亨偉、千姿、貴立環球、海達匯等多个股东或实体持有公司892,485,771股股份,股权百分比为52.67%;張曉紅女士持有892,485,771股股份(52.67%)和1,690,000股股份(0.1%)[147] - 2022年12月31日,892,485,771股股份以雲能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为受益人予以抵押,雲能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由雲能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资拥有,香港雲能國際投資有限公司拥有雲能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约40%权益,香港雲能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由雲南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资拥有[151] - 2022年12月31日,侯頌雯女士及鄧忠華先生获委任为892,485,771股股份的共同及个别接管人,SHINEWING SAS (Nominee Services) No.3 Limited由其共同控制[151] 关联交易与购股计划 - 公司日常业务中的关联方交易为获全面豁免的持续关连交易,无构成须予披露关连交易[150] - 2014年6月9日,公司股东批准采纳购股计划,目的是为合资格参与者提供奖励或回报[152][153] - 购股计划的合资格人士包括公司及其附属公司雇员、董事、合资格供应商、客户、顾问或咨询人[154] - 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最高股份数为170,040,500股,占2017年6月13日已发行普通股股本的10%[155] - 未经股东事先批准,根据计划可授出购股权涉及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30%[155]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个别人士授出购股权涉及的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1%[156] - 向主要股东等授出超股本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的购股权,须取得股东批准[156] - 承授人可在要约日期起21日内接纳授出购股要约,支付1港元象征式代价[157] - 已授出购股权行使期由董事会厘定,自接纳要约起计,授出日起十年内届满[158] - 2022年初根据计划可授出购股数为98,960,500份,年内未授出,数量维持不变[1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计划项下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2,46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3.1%[164] - 公司将遵照修订后的上市规则授出购股权,考虑修订计划或采纳新计划[166] 公众持股与合规 - 报告日期公司具有上市规则规定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67] - 集团已采取内部控制、质量控制措施和标准货品退还政策,确保在香港供应货品遵守《货品售卖条例》[173] - 本年度集团无重大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事件[174] 员工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合共15名雇员[32]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男性及女性雇员分别约为61%及39%[58] - 集团薪酬参考市场条款和个人资历制定,每年检讨,还提供公积金、医保和酌情花红等福利,可能授予合资格雇员购股权[175] 集团风险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主要风险包括信贷、货币和流动资金风险[176] 核数师变动 - 本年度公司更换核数师,年末罗申美辞任,长青(香港)获委任,长青(香港)将退任,续聘决议将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呈[179]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香港的运营,中国附属公司运营不重大被排除[181] - 集团对主要持份者进行重大性评估,明确其关注点及沟通方式[182][183][185] - 集团欢迎持份者就环境、社会及管制方针及表现回应,可发邮件提建议[185] - 集团管理根据重要性评估,优先将雇员权利及责任和产品责任作为长期可持续性重大方面[186] 环保数据与措施 - 2022年二氧化碳直接排放量为2.77吨,2021年为13.49吨;间接排放量为22.29吨,2021年为24.41吨[189] - 2022年汽油直接消耗1047升,2021年为5102升;电力直接消耗34203千瓦 时,2021年为36808千瓦 时[194] - 2022年每名雇员汽油消耗强度为49.8升,2021年为231.9升;电力消耗强度为1628千瓦 时,2021年为1673千瓦 时[194] - 2022年使用打印纸张74.7公斤,2021年为93.6公斤[196] - 公司制定环保常规指引备忘录,每年审阅并分派给员工[187] - 公司将考虑在明年或不久的将来,根据监管变化及要求披露废气排放和水消耗相关数据[188][195] - 未来数年公司将鼓励使用电话会议,减少商务旅行以减少碳排放,并将碳排放保持在与本年度相若水平[189][194] - 公司设立收集区收集可回收物品,送往社区环保站收集处[190] - 公司针对水、电及纸张使用制定“节约、再利用及再循环”环境策略[193] - 公司提醒雇员控制水龙头流水,及时报告漏水情况以减少水消耗[195] - 公司致力提升业务抵御气候风险的能力,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199] - 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仓库或办公室受损、业务中断,影响盈利能力并增加维护成本[199] - 公司已采纳一套适用于大部分天气相关事件的应变措施,制定全面的台风及暴雨安排[199] - 若不能捕捉环保意识客户需求,改变客户行为可能导致公司收入损失[199] - 若公司未能遵守经营所在司法管辖区的环境法律法规,可能会导致其蒙受损失[199] - 公司持续监察法律法规变动,寻求合规咨询服务,采取全面措施保护环境[1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适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大不合规事宜[200] - 公司管理层持续监督相关政策及措施的实施情况,并会不时调整及改革政策[200]
前海健康(00911)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