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2年12月1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9年12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股份代号947[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KY1 - 1104的邮政信箱309号[5] - 公司中国总部及主要营业地址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朗山一路7号[5]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址在香港黄竹坑香叶道2号One Island South 25楼A室[5] - 公司于2002年12月16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09年12月17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股份代号为947[18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的组织章程文件无任何更改[184] - 公司为中国少数一站式无线通信天线及基站射频子系统供应商之一,业务涵盖天线等产品的设计、制造、营销和销售[186] - 公司产品销售对象包括中国和海外网络运营商以及全球领先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188] - 公司依靠科学化管理和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奉行“敬业、奉献、务实、开拓”精神[188] - 公司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注重环保,减少资源消耗和节约能源[188] - 公司通过了ISO9001、TL9000、ISO14001、ISO45001、ESDS20.20等管理体系认证[188]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一流的移动通信射频产品技术供应商[191] - 公司使命是以员工智慧探索发展之路,进行管理和技术创新,发展成为全球一流供应商[191] 公司治理结构及人员变动 - 2021年11月5日,董事会批准廖东先生辞任执行董事[6]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张涵,成员有李天舒、葛晓菁[8]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李天舒,成员有张涵、葛晓菁、屈德乾[8]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胡翔,成员有李天舒、张涵、葛晓菁、屈德乾[8] - 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 2021年11月5日,董事会批准廖东先生辞任执行董事[14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二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及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42] - 董事会定期会议通告于会议日期至少14日前交予各董事,会议议程及相关文件于会议日期前不少于3日交予董事[1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一直遵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一名具备专业资格或会计等相关知识[142] - 公司已收取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确认函,认为其均符合评估独立的指引[142]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通过考虑多因素实现董事会成员多元化[145] - 于报告日期,胡翔为董事会主席兼公司行政总裁[145] - 守则条文规定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分开,但公司因处于发展阶段,认为一人担任两职可提供稳健领导[145] - 公司所有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145] - 全体董事的三分之一须于各届股东周年大会轮流退任并重选,各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145] - 薪酬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天舒、张涵、葛晓菁和非执行董事屈德乾组成,李天舒为主席[14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检讨公司薪酬政策等[149]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3月22日成立,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李天舒、张涵、葛晓菁,非执行董事屈德乾和执行董事胡翔组成,胡翔为主席[15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51] - 审核委员会由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张涵为审核委员会主席[15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54]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董事会每年至少开会4次,约每季度一次[157][158] - 2021年各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出席率均为100%(4/4)[159] - 2021年廖东于11月5日起辞去执行董事职务[160] - 董事需参与持续职业发展计划,2021年董事已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第A.6.5条相关规定[163] - 公司秘书每个财政年度应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2021年公司秘书刘荣接受了15小时以上相关专业培训[163] - 公司自2009年12月17日起采用制度避免潜在利益冲突,涉及董事权益交易及与关联人士等交易,关联方权益比例为10%或以上[163] - 公司成立执行委员会监管、检讨及管理所有有关交易,编制半年度报告供监事会审阅[165][167] - 公司成立监事会监督执行委员会,检讨及批准持续关连交易及有关交易条款,制定及审阅规则指引等[165][167]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监事会举行两次会议审阅有关交易报告[166][168] - 监事会认为集团与有关公司总协议条款公平合理,有关交易符合协议及内部程序[166][16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66140万元,2020年为88450万元[15] - 2021年公司毛利1680万元,2020年为20000万元[15] - 2021年公司税前亏损30800万元,2020年亏损4340万元[15] - 2021年股东应占净亏损32970万元,2020年亏损2980万元[15] - 2021年公司总资产15.589亿元,2020年为19.484亿元[15] - 2021年存货周转天数137天,2020年为147天[15] - 2021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63天,2020年为231天[15] - 2021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06天,2020年为305天[15] - 2021年资本负债比率8.8%,2020年为8.4%[15] - 2021年平均股本回报-34.31%,2020年为-2.60%[15] -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6.6139亿元,同比下降约25.2%[19] - 2021年公司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3.2970亿元,同比增加约1,005.9%[19] - 2021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约人民币0.40元[19] - 2021年公司销售收入约为6.6139亿元,较去年减少约2.2315亿元(约25.2%),2020年约为8.8454亿元[31][33] - 2021年公司毛利减少约91.6%至约人民币1681万元,毛利率由2020年的约22.6%下降至约2.5%;剔除减值准备影响,毛利增加约411.8%至约人民币8602万元,毛利率约为13.0%[62][63] - 其他收入及开支减少约24.2%至约人民币3435万元,主要因公司所获政府补助收入减少[65]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减少约52.8%至约人民币949万元,主要因汇兑亏损减少[68] - 分销及销售开支由2020年约人民币5540万元减少约0.4%至2021年约人民币5517万元,主要因工资减少等费用降低[68] - 行政开支由2020年约人民币9496万元增加约3.9%至2021年约人民币9863万元,主要因维修等刚性支出增加[68] - 2021年研发成本从2020年约1.0960亿元增加约10.6%至约1.2118亿元[70] - 2021年融资成本从2020年约529万元增加约45.4%至约769万元[70] - 2021年税前亏损约3.0804亿元,2020年约4339万元,扣税前纯利率从2020年约 -4.9%减至2021年约 -46.6%[70] - 2021年当期所得税开支从2020年61.5万元减少约98.4%至约1万元,2021及2020年实际税率分别为0.003%及1.417%[73] - 2021年年内亏损约3.2970亿元,2020年约2981万元,2021年纯利率约为 -49.8%,2020年约为 -3.4%[73]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为人民币3.3009亿元,2020年约为人民币6.3398亿元[10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约为人民币2.1311亿元,2020年约为人民币2.7002亿元[10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收帐款及应收票据约为人民币4.4730亿元,2020年约为人民币5.0615亿元[10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贸易应付帐款及应付票据约为人民币5.2719亿元,2020年约为人民币5.5262亿元[10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存货平均周转日数约为137日,2020年为147日[10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收帐款平均周转日数约为263日,2020年为231日[10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应付帐款平均周转日数约为306日,2020年为305日[10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抵押银行结余约7217万元,2020年约为1.1282亿元;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5055亿元,2020年约为3.7193亿元;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3728亿元,2020年约为1.6458亿元[111][112] - 流动比率由2020年12月31日的约1.85倍下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1.44倍[111][112] - 2021年12月31日的杠杆比率约为8.8%,2020年12月31日约为8.4%[111][1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天线系统销售额约为1.8326亿元,较2020年的约4.5373亿元减少约59.6%[32][33] - 2021年基站射频子系统销售额约为3.6032亿元,较2020年的约2.5490亿元增加约41.4%[32][33] - 2021年覆盖延伸方案及其他产品销售额约为1.1782亿元,较2020年的约1.7591亿元减少约33.0%[32][33] - 2021年射频业务销售收入占比大幅增长至54.5%,出口业务销售收入占比升至约46.2%[39][42] - 2021年天线系统产品收入较2020年减少约59.6%,至约人民币1.8326亿元[45] - 2021年多波束天线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约96.4%,至约人民币1147万元[45] - 2021年FDD + TDD天线销售额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7.4%,至约人民币419万元[45] - 2021年5G天线较2020年下降约57.0%,至约人民币5421万元[45] - 2021年WCDMA/FDD - LTE天线较2020年同期下降约61.1%,至约人民币2458万元[45] - 2021年低頻重耕/物聯網天线较2020年同期下降约44.1%,至约人民币2076万元[45] - 2021年多頻/多系統天线销售额较2020年同期下降约74.0%,至约人民币4505万元[45] - 2021年公司基站射频子系统产品收入约3.6032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41.4%,主要因WCDMA/FDD - LTE射频及5G金属射频分别增长约42.8%和1662.4%至约3.0966亿元与约1605万元[49] - 2021年公司覆盖延伸方案及其他产品收入约1.1782亿元,较2020年同期减少约33.0%,主要因国内运营商延缓网络资本开支[53] - 2021年公司微基站及AP产品收入分别增长约292.0%和60.2%至约514万元与约245万元[53] - 2021年来自中国主要运营商的收入约1.227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8.7%,占总收入比重约为18.6%[53] - 2021年公司对中国设备商客户的销售规模约1.9463亿元,较2020年减少约28.6%,占总收入比重约为29.4%[56][57] - 2021年公司向国际运营商直接销售规模较2020年减少约60.2%至约人民币5308万元,占总收入比重约为8.0%[59] - 2021年公司向国际设备商客户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25.1%至约人民币2.657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上升至约40.2%[59] 行业环境与政策 - 2021年中国国内主要电信运营商延缓5G网络资本专案建设,相关5G基站建设集中采购招标推迟至6月及之后启动[19] - 2019年6月6日,中国工信部向四家运营商发放5G牌照,中国早于预期进入5G正式商用时代[19] - 未来海外4G建设和国内5G规模化建设持续进行,电信设备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21] - 随着中国5G规模化建设推进,5G网络将改变产业格局,开启万物互联新时代[21] - 2021 - 2025年,全球运营商在移动通信领域约80%的投资将用于5G资本支出[23] - 海外4G建设持续,部分新兴市场有大量4G网络建设及改造需求,5G开始进入导入期[23] - 2020年5月国务院强调加强新型基础建设,
摩比发展(00947)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