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比发展(00947) - 2022 - 年度财报
摩比发展摩比发展(HK:00947)2023-04-20 16:4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收入为687.0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661.4亿元人民币有所增长[10] - 公司2022年毛利为106.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6.8亿元人民币大幅提升[10] - 公司2022年税后亏损为229.8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29.7亿元人民币有所收窄[10]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1,310.2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558.9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0] - 公司2022年流动比率为1.25,较2021年的1.44有所下降[10] - 公司2022年资本负债比率为2.9%,较2021年的8.8%显著下降[10]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8.08人民币分,较2021年的40.29人民币分有所改善[10] - 公司2022年平均股本回报率为-33.77%,较2021年的-34.31%略有改善[10] - 公司2022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24天,较2021年的137天有所缩短[10] - 公司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22天,较2021年的263天有所缩短[10]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6.87亿元,同比增长约3.9%[14] - 2022年公司净亏损约为人民币2.2976亿元,同比减少约30.3%[14] - 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3.9%,达到约6.8700亿元人民币(2021年:约6.6139亿元人民币)[27] - 2022年集团毛利增加约535.6%至约人民币1.0684亿元,毛利率由2021年的2.5%增长至2022年的15.6%[45] - 2022年税前亏损减少至约人民币2.2208亿元,税前纯利率从-46.6%提升至-32.3%[54] - 2022年年内亏损减少至约人民币2.2976亿元,纯利率从-49.8%提升至-33.4%[57] - 2022年公司12月31日的流动净资产约为人民币1.8629亿元,较2021年的3.3009亿元有所下降[96] - 2022年公司12月31日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1.7428亿元,较2021年的2.5055亿元有所减少[99] - 2022年公司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1.25倍,较2021年的1.44倍有所下降[99] - 2022年公司12月31日的杠杆比率为2.9%,较2021年的8.8%显著降低[99] - 2022年公司银行结余约为人民币8,979万元,用于抵押银行借款及应付票据[103] - 2022年公司回购了4,558,000股股份,回购价格介于每股0.162港元至0.375港元之间,并已注销所有回购股份[105]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106] 业务发展 - 公司中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内主要运营商的集采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及之后带来收入增长[12] - 海外直销业务大幅增长,并中标海外新客户AFU及天线新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及之后带来收入增长[13] - 公司开始拓展第二增长曲线,打造“通信+节能/新能源”在内的多个通信落地新场景[13] - 公司积极布局新业务领域,2022年在政企客户及消费者群体等潜在客户方面实现从0到1的突破[17] - 公司是全球网络运营商和系统设备商的一站式射频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广泛的知名客户和多元化收入来源[18] - 公司进一步深度参与垂直行业应用落地,并在节能、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持续发力[18] - 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海外运营商市场,深化与国际设备制造商的战略合作,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23] - 公司在ToB行业专网覆盖解决方案、第三代半导体应用产品解决方案等领域进行了业务布局[24] - 公司将继续优化客户规模和结构,推行技术领先、成本领先的差异化竞争策略[24] - 公司通过精细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持续改善各项经营指标,提升运营效率[24] - 天线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3.0%,达到约2.0700亿元人民币(2021年:约1.8326亿元人民币)[28] - 基站射频子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2.9%,达到约4.0663亿元人民币(2021年:约3.6032亿元人民币)[28] - 覆盖延伸方案及其他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约37.7%,至约7337万元人民币(2021年:约1.1782亿元人民币)[28] - 2022年出口业务占总收入比重上升至约59.5%,继续保持增长势头[30] - FDD+TDD天线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14.2%,达到约1317万元人民币[33] - 多频/多系统天线销售额同比增长约113.0%,达到约9595万元人民币[33] - 微波天线销售额同比增长约85.0%,达到约2903万元人民币[33] - 多波束天线销售额同比增长约83.4%,达到约2104万元人民币[33] - 公司2022年基站射頻子系統產品收入增長12.9%至約4.0663億元人民幣,主要由於GSM射頻器件和WCDMA/LTE射頻器件分別增長306.4%和20.2%[35] - 公司2022年覆蓋延伸方案及其他產品收入下降37.7%至約7,337萬元人民幣,主要因美化類產品收入下降38.4%,但其他類產品收入增長66.4%[37] - 公司2022年獲得全球主要系統設備商(如中興通訊及諾基亞)的濾波器、合路器、雙工器等研發專案和市場訂單,並實現規模化生產[36] - 公司2022年持續鞏固與國際通信設備商(如中興通訊及諾基亞)的合作,基站射頻子系統產品份額穩步提升[35] - 公司2022年積極拓展海外運營商市場,進入多國與區域主要運營商的短名單,提升全球市場佔有率[38] - 公司2022年新業務(如氮化鎵終端產品、分佈式光伏)實現從0到1的突破,並貢獻較高彈性[37] - 公司2022年研發多款5G天線系統新產品,包括多波束天線、多頻/多系統天線、FDD+TDD天線等[34] - 公司2022年國內5G建設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海外移動網絡建設需求逐步恢復,帶來持續市場機會[34] - 公司2022年探索節能/新能源等新業務領域,逐步拓展政企客戶及消費者客戶群體,實現客戶結構多元化[38] - 公司2022年基站射頻子系統產品未來增長空間主要來自國內5G高低頻協同組網及海外4G/5G網絡建設[36] - 2022年来自中国主要运营商的收入下降约27.9%至约人民币8,846万元,占总收入的12.9%[39] - 2022年对中国设备商客户的销售规模较2021年减少约27.1%至约人民币1.4189亿元,占总收入的20.7%[41] - 2022年向国际运营商的直接销售规模较2021年大幅增加约65.9%至约人民币8,808万元,占总收入的12.8%[43] - 2022年向国际设备商客户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约37.2%至约人民币3.6445亿元,占总收入的53.0%[44] - 5G网络建设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预计未来几年将带来持续增长空间[40] - 集团与国内设备商的紧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在未来市场中更具优势[41] - 集团将继续通过优化产品销售结构、增加高技术产品销售比重和有效控制内部成本来提高整体毛利率[46] - 国际移动网络建设的推进和与海外客户的合作加强将为集团带来持续增长的海外市场机会[44] - 集团在海外市场的持续拓展将带来未来的增长机会[43] - 公司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及中兴通讯、诺基亚等设备商建立了密切且稳定的关系[59] - 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密切且稳定的关系,未经历任何重大供应短缺或延误[60] - 公司将继续深耕无线移动领域,专注于天线系统业务和射频子系统业务等传统业务,同时积极探索“5G+”垂直行业应用,并在节能、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持续发力[73] - 2022年中国5G应用在部分行业已开始复制推广,已有近4,000个项目实现解决方案可复制,相比2021年增长113%[74] - 2022年中国5G网络建设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以其高速率、低时延、高带宽、广覆盖等优势深刻改变产业格局,成为新一轮科技浪潮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75] - 工信部先后印发《“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促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高质量发展[76] - 公司生产过程中低排放、低耗能,且不产生大量污染物,一直致力于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环保规则和法规[68] - 公司过去未违反任何相关环保规则和法规,也未遭受任何相关处罚,预计未来经营活动不会受到环境政策的影响[69] - 公司业务主要由中国内地的附属公司进行,且公司本身在联交所上市,因此需遵守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相关法律和法规[7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遵守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所有有关法律和法规,未出现严重违反或未遵守适用法律和法规的情况[71] - 5G技术将在2029年超越4G成为主导移动技术,到2030年主要5G市场的采用率将超过85%[78] - 到2030年,5G将为全球经济带来超过9500亿美元的收益,占移动经济整体影响的15%以上[78] - 海外5G市场已进入启动阶段,但欧洲5G发展滞后于亚洲,为国内通信行业带来新市场机会[78] - 海外4G网络建设仍在进行中,新兴市场如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等地仍有大量4G网络建设及改造需求[79] - 公司将进一步拓展海外运营商市场,深化与国际设备制造商的战略合作,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79] - 公司在2022年持续中标国内运营商天线集采项目,保持与国内运营商的紧密战略合作[82] - 公司积极布局“5G+”垂直行业应用领域及节能、新能源等新业务领域,挖掘新业务增长机会[82] - 公司在2022年实现了政企客户及消费者群体等潜在客户的突破,为未来销售渠道拓宽及业绩增长奠定基础[83] - 2022年公司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新增合作海外运营商客户,并保持与国际设备制造商的战略合作,射频业务市场份额和交付规模持续攀升[85] - 公司预计随着未来海外基站建设的推进,将继续保持市场优势,并持续获得海外业务订单[85] - 2022年中国5G建设进入中后期,运营商通过共建共享提高频率资源使用效率,实现5G带宽、时延、同步等性能的全面提升[86] - 公司凭借发明专利“陶瓷介質濾波器”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标志着在射频技术领域的新突破[87] - 公司子公司摩比(吉安)牵头组建江西省通讯传输系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87] - 公司具备5G天线与射频子系统技术的全产业链能力,并已稳定实现批量供货[88] - 全球5G逐渐进入导入期,预计将带来海外5G基站增量需求,推动天线系统及射频子系统等产品的需求增长[89] - 公司在海外部署5G时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未来将通过多频多系统一体化天线技术和混合波束天线技术的积累,进一步升级天线开发平台[90] 公司治理 - 2022年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任何末期股息[1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任何末期股息[106]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18日至5月2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以确定有权出席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的股东身份[107] - 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共召开四次董事会会议、两次审核委员会会议、一次薪酬委员会会议及一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18] - 董事会定期会议的通告于会议日期至少14日前交予各董事,会议议程及相关董事会文件会于会议日期前不少于3日交予董事[11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一直遵守上市规则的规定,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一名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知识[120] - 公司已收取各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发出的年度独立确认函,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所载评估独立的指引[121]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旨在通过考虑性别、年龄、文化及教育背景、种族、专业经验、技能、知识及服务年期等因素增加董事会层面的多元化[122]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胡翔负责领导董事会制定整体策略及业务发展方向,并负责集团的日常业务管理[123] - 公司目前由胡翔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举为公司提供稳健一致的领导,有助于实施及执行集团的业务策略[124] - 公司所有非执行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期为三年,三分之一董事须于每届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并重选[125]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政策,并确定其薪酬组合,包括实物利益及报酬[12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检讨公司薪酬政策、服务合约条款及全体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表现[128] - 提名委员会负责审查董事会的结构、规模及构成,以确保其具备适合公司业务要求的均衡知识、技能及经验[131] - 审核委员会由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张涵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132] - 审核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了两次会议,审查了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报表、会计原则和惯例以及合规情况[135] - 审核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推荐外聘核数师的任命、续聘或解雇,并批准其薪酬和任期[134] - 审核委员会还负责监督公司财务报告体系、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体系[134] - 公司董事会成员在2022年共举行了4次会议,所有董事均出席了所有会议[136] - 公司秘书在2022年接受了超过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38] - 公司自2009年12月17日起采用严格制度以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139] - 审核委员会还负责确保管理层履行其职责,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134] - 公司董事在2022年履行了企业管治守则第A.6.5条项下的相关要求,参加了持续职业发展计划[137] - 公司成立了执行委员会,负责监管、检讨及管理所有有关交易,并编制半年度报告供监事委员会审阅[140] - 监事委员会在2022年举行了两次会议,审阅了集团与有关公司买卖交易的报告,认为交易条款公平合理[141]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为集团提供2022年度审计服务的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220万元[143] - 审计委员会建议董事会续聘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为公司2023年的外聘审计师[144] - 公司董事会负责评估及厘定集团在达成战略目标时愿意接纳的风险性质及程度,并确保集团设立及维持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49] - 集团已制定并采纳企业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小组至少每年一次对影响集团实现业务目标的风险事项进行识别、评估及排序[150] - 集团设有内部审计职能,协助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持续监督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并提出整改意见[151] - 风险管理报告和内部审计报告至少每年提交审计委员会复核并最终提交董事会审批[152] - 公司董事会确认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是有效的[153] - 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未能达成业务目标的风险,只能提供合理而非绝对的保证[154] - 公司已制定内幕消息政策,确保在知悉内幕消息后尽快向公众披露,除非消息属于安全港条文范围[156] - 公司承诺确保公告中的信息不虚假或误导,并以清晰和平衡的方式呈现信息[157] - 股东可以在股东大会上就重大事项提出单独决议案,包括董事选举[158] - 股东特别大会可由两名或以上股东书面提请召开,前提是这些股东持有公司十分之一或以上的有投票权的缴足股本[160] - 股东可以通过书面方式向公司秘书提出对董事会的任何查询[164] - 公司通过年度和中期报告、公司网站、股东大会和投资者会议与股东保持沟通[166] - 公司每年向股东汇报两次,并定期与投资者交流[167] - 股东周年大会是股东与董事会交流意见的有效论坛,会上将就每项具体独立事宜提呈独立决议案[168]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生产过程中低排放、低耗能,且不产生大量污染物,一直致力于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环保规则和法规[68] - 公司过去未违反任何相关环保规则和法规,也未遭受任何相关处罚,预计未来经营活动不会受到环境政策的影响[69] - 公司2022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覆盖了深圳、西安和吉安三处运营地点的表现,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182] - 公司董事会负责评估、确定和优先排列与ESG相关的风险,并确保建立合适及有效的ESG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183] - 公司已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每年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风险评估和内部监控系统评估,以提供改进建议[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