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香港股份代號為950[1][6][8] - 公司已於中國醫藥行業經營逾25年[8] - 公司與逾20家國際公司建立合作關係[8] - 公司目前在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台灣推廣超過25種醫藥產品[8] - 公司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產品超過40種[8] - 公司专利产品有Livaracine®、《立迈青》®等,引进产品有Carnitene®、Aloxi®等,仿製产品有曲前列尼尔注射液、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等[10][12] - 部分产品用于血凝及深部静脉血栓、病毒感染疾病、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及呕吐等医药用途[10][12] - 公司目前设有六个业务单元,分别为心肾、妇儿科及皮肤科、罕见病、肿瘤科、零售、一般产品[116][117]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集团主要业务是开发、制造、销售及推广药品[17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李小羿博士自2021年4月29日起由執行董事調任非執行董事[3] - Simon Miles Ball先生自2021年6月30日起辭任非執行董事[3] - James Charles Gale先生自2022年1月2日起獲委任非執行董事[3] - 李燁妮女士自2021年4月29日起獲委任授權代表[6] - 李小羿博士自2021年4月29日起辭任授權代表[6] 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益为1,266,157千港元,较2020年的1,216,716千港元增长4.1%[15] - 2021年公司毛利为806,284千港元,较2020年的781,066千港元增长3.2%[15]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987,176千港元,较2020年的129,316千港元增长1,436.7%[15]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464,578千港元,较2020年的2,149,795千港元增长14.6%[15] - 2021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337.58港仙,较2020年的21.99港仙增长1,435.2%[15] - 2021年公司每股摊薄盈利为337.35港仙,较2020年的21.99港仙增长1,434.1%[15] - 2021年公司每股股息总计6.1港仙,较2020年的5.8港仙增长5.2%[15] - 2021年公司股息派付比率为1.8%,2020年为26.4%[15]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9.87176亿港元,去年为1.29316亿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337.58港仙,去年为21.99港仙[32]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3.1港仙,连同中期股息每股3.0港仙,全年股息为每股6.1港仙,去年为5.8港仙[32] - 2021年4月公司成功分拆兆科眼科独立上市,首次公开集资约19亿港元,确认一次性收益约23亿港元[32] - 2021年公司收益为12.66157亿港元,销售成本为4.59873亿港元[29] - 2021年公司经营溢利为19.78583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9.69366亿港元,本年度溢利为19.59884亿港元[29] - 2021年公司总权益为23.91162亿港元[29] - 2021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6.73578亿港元,流动资产为9.63320亿港元,流动负债为9.22580亿港元[29] - 2021年公司资产净值为24.64578亿港元[29] - 2021年公司收益12.66157亿港元,较2020年的12.16716亿港元按年增长4.1%[44][47] - 2021年公司毛利8.06284亿港元,较2020年的7.81066亿港元增长3.2%,毛利率为63.7%,较2020年的64.2%轻微下跌0.5个百分点[46] - 公司决定押后14项药物开发项目,确认一次性亏损约1.907亿港元,因《銳思力》未来市场及收益潜力存疑,确认一次性亏损约4020万港元[50][51] - 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4.63147亿港元,占当年收益36.6%,其中2.43835亿港元确认为费用,2.19312亿港元资本化[52] - 2021年引进产品许可费1.00717亿港元确认为无形资产[52] - 2021年销售费用与收益比率为28.9%,较去年同期的23.0%增加5.9个百分点[53] - 2021年7月起公司快速接管《布累迪寧》销售,实现约3610万港元收入[53] - 2021年财务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为9028.4万港元,2020年为118万港元,主要因向普乐药业垫付款项9083.8万港元(2020年:无)作全额减值拨备[54][56] - 2021年研发活动开支为4.63147亿港元,2020年为3.89399亿港元,占相应年度收益的36.6%(2020年:32.0%),其中2.43835亿港元(2020年:2.03294亿港元)确认为费用,2.19312亿港元(2020年:1.86105亿港元)资本化[55] - 2021年引进产品专利费1.00717亿港元确认为无形资产,2020年为1.11139亿港元[55] - 2021年销售费用对收益的比率为28.9%,较去年同期的23.0%上升5.9个百分点,2021年《布累迪宁》™实现收益约3610万港元[55]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19.87176亿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4.4倍,加上终止确认兆科眼科投资的一次性收益约23亿港元[58][59] - 公司收益同比增加4944.1万港元或4.1%,从2020年的12.16716亿港元增至2021年的12.66157亿港元[84][85] - 报告期内专利及仿製产品销售减少4.0%,引进产品销售增加10.5%[84][85][86]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增加1436.7%,从2020年的1.29316亿港元增至2021年的19.87176亿港元[86][91] - 报告期毛利率为63.7%,较2020年微跌0.5个百分点[87][92] - 报告期其他收入为1.023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1%[88][93] - 报告期其他收益及亏损录得20.67799亿港元净收益,主要源于出售兆科眼科权益收益23亿港元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2.30509亿港元[89][94] - 报告期销售及分销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30.9%至3.66439亿港元,占公司收益28.9%,较去年上升5.9个百分点[90][95] - 2021年行政费用从2.37721亿港元增至2.97265亿港元,增幅25.0%,占集团收益23.5%,较2020年上升4.0个百分点[98] - 2021年研发费用较去年增加4054.1万港元至2.43835亿港元,占集团收益19.3%,较去年上升2.6个百分点;研发活动总花费4.6314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7374.8万港元或18.9%[98] - 2021年所得税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4602.1万港元至948.2万港元,实际税率约为0.5%,较去年的41.4%下跌40.9个百分点[9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组合约达10.43464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4.2169亿港元[9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兆科眼科投资成本23.21626亿港元,公平值7.87695亿港元,占集团经审核总资产21.7%,公平值变动减少15.33931亿港元;集团直接持有1.38192亿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25.5%[9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的财务资产总值投资成本29.74223亿港元,公平值10.06717亿港元,占集团经审核总资产27.7%,公平值变动减少17.06606亿港元[9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财务资产投资成本2806.2万港元,公平值3048万港元,占集团经审核总资产0.8%,公平值变动减少2182.7万港元[9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1.04,2020年12月31日为1.31;现金净额状况为3089.9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2.97183亿港元[103][10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基于净借贷(扣除现金及银行结余后)与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计算的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0年12月31日亦为零[105] - 公司基于借贷净额(扣除现金及银行结余后)对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计算的资产负债率于2021年12月31日为零(2020年12月31日:零)[109] - 公司建议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0.031港元,与2020年持平,预计2022年6月15日派付;连同2021年10月6日已付中期股息每股0.030港元,2021年股息总额每股0.061港元,2020年为每股0.058港元[183][184] - 2021年因购股权获行使,公司发行710,000股股份,净代价为3,543,000港元[19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按开曼群岛公司法计算的可供分派储备为7.8875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7.97301亿港元;其中2021年12月31日股份溢价账为7.20091亿港元,2020年12月31日为7.14813亿港元[185] - 2021年集团慈善捐赠为746.2万港元,2020年为258.8万港元[185] - 年内因行使购股权,公司发行710,000股股份,净收入为354.3万港元[19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引进产品销售额7.49135亿港元,占公司收益59.2%,较2020年的6.77951亿港元增长10.5%[44][45][47] - 2021年专利及仿製产品销售额5.17022亿港元,占公司收益40.8%,较2020年的5.38765亿港元减少4.0%[44][46][47] 公司产品研发与审批进展 - 2021年及截至目前,5项产品已取得国家药监局简化新药申请及进口药品注册证批准,另有2项产品预计短期内获批[35][36] - 2021年公司引进可上市产品咪唑立宾片剂[35][36] - 合肥基地《尤靖安》®及《立迈青》®产能提升、设施升级及新产品技术转移进度良好,南沙基地多条生产线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并生产临床用药[61][62] - 公司管道中有超40个处于早期至后期开发阶段的项目,多个申请正被审评或已获受理[64] - 多项临床计划在报告期内及截至目前取得实质进展[64] - 公司正开发主要治疗领域资产,Cetraxal® Plus和Intrarosa®处于第III期临床试验阶段,高浓度曲前列尼尔注射液简化新药申请已获批[64] - 集团拥有65%权益的附属公司COF已建立涵盖10项肿瘤资产的管道,包括6项创新及4项仿制药[67] - 报告年度内及截至目前,集团取得国家药监局5项简化新药申请及进口药品注册证批准[67] - 2021年2月2日,磺达肝癸钠注射液(0.5毫升:2.5毫克)获国家药监局生产及上市批文[67] - 2021年5月13日,兆科广州开发生产的苯丁酸钠颗粒(150克/瓶,每1克含苯丁酸钠0.94克)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证书[70][71] - 2022年3月1日,Zingo®(盐酸利多卡因粉末皮内注射给药系统)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许可证[73] - 2022年3月8日,INOmax®(一氧化氮吸入性气体)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许可证[73] - 2022年3月9日,兆科药业(合肥)开发制造的高浓度曲前列尼尔注射液(20毫升:50毫克)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许可证[77] - 2020年3月推出曲前列尼尔注射液,2021年5月推出苯丁酸钠颗粒,6月推出《布累迪宁》™,2022年3月高浓度曲前列尼尔注射液获批[118][121] - Teglutik®(利鲁唑口服混悬剂)及Natulan®(盐酸丙卡巴肼胶囊)的新药申请预计很快获批[118][121] 公司业务合作与授权 - 报告期内公司仅订立1项特许经营交易,2021年6月15日获《布累迪宁》™中国大陆商业化独家授权[79][80] 公司未来规划与策略 - 公司将推行销售业务单元责任制度、扩大产品组合、进行品牌转型、优化资源调配以创造增长机会
李氏大药厂(00950)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