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李氏大药厂(0095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公司收益情况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总收益10.361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8%;第三季度总收益3.8701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较二季度增长19.3%[7][10] - 2022年前九个月引进产品销售额占公司收益61.7%,专利及仿製产品占38.3%[8][1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387,016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368,335千港元[5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收益为1,036,182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952,387千港元[59] -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收益主要来自专利及仿制药、引进产品,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收益分别为144,946千港元、242,070千港元,九个月收益分别为397,033千港元、639,149千港元[91] - 2022年和2021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及九个月,公司超90%收益源自中国业务[92][93] - 2022年前九个月销售增长主要受新推出的《布累迪寧》TM、曲前列尼尔注射液及《尤靖安》®带动,抵銷部分门诊及外科药物销售额跌幅[7][10] 公司利润及费用情况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毛利6.618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第三季度毛利2.4232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4%[12][14]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62.6%,较去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前九个月毛利率为63.9%,较去年同期下降2.8个百分点[12][14]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研发费用合计2937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9%,占相应期间收益28.4%[13][15]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691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0%,销售费用与收益比率为26.0%,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17]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为6268.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7.1%[18] - 2022年前九个月销售及分销费用为2.691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25.8万港元或4.0%,销售费用对收益的比率为26.0%,较去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19]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6268.4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减少97.1%,主要因缺少2021年相关一次性收益和亏损[20]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31,61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1,084千港元[59][6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本期溢利为58,697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2,144,986千港元[59][6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5.81港仙,2021年同期为2.35港仙[5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10.65港仙,2021年同期为368.52港仙[59]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其他全面开支为272,825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592,973千港元[6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其他全面开支为614,501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1,362,722千港元[63]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全面开支总额为555,804千港元,2021年同期为782,264千港元[63]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利息收入总额为621千港元,九个月为1,804千港元;开发及政府补助三个月为623千港元,九个月为17,717千港元[96]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其他收入总计19,490千港元,九个月为65,192千港元[96]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即期税项为6,705千港元,九个月为19,503千港元;过往年度拨备不足或超额拨备三个月为5,376千港元,九个月为5,376千港元;递延税项三个月为8,549千港元,九个月为20,464千港元[99] - 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三个月总税项为20,630千港元,九个月为45,343千港元[99] - 香港利得税按两级制计算,首200万港元估计应课税溢利税率为8.25%,200万港元以上为16.5% [99][101] -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3422.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384.3万港元;2022年前九个月应占纯利6268.4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21.69043亿港元[106] - 2022年与联营公司交易中,利息收入、租金及公共服务收入、研究及开发服务收入、采购消耗品均为0,2021年分别为244.7万港元、423.1万港元、2179.8万港元、285万港元[114] - 2022年前九个月公司董事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1281.9万港元、以股份支付之款项651.5万港元、退休及其他离职后福利541.4万港元,2021年分别为3929.2万港元、834.3万港元、1801.2万港元[117]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向李杜静芳奖学金捐献190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125万港元[119]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合肥基地完成《尤靖安》®产能提升等工作,南沙基地完成气雾剂吸入剂工艺放大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24][25] - 集团管道中有超40个处于早期至后期开发阶段的项目,Adasuve®等申请正由药审中心评审[26][27] - 集团开发心血管等主要治疗领域资产,Cetraxal® Plus完成第III期临床试验并提交申请,Intrarosa®完成患者入组[29][31] - 集团65%权益附属公司COF建立涵盖10项肿瘤资产的管道,多项资产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30][32] - 回顾期内及截至目前,集团取得国家药监局7项简化新药申请及进口药品注册证批准[34] - 2022年3月1日,Zingo®取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许可证[35][36] - 2022年3月8日,INOmax®取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许可证[37] - 2022年3月9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高浓度曲前列尼尔注射液取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许可证[38] - 2022年有多款药品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许可证,包括INOmax®、高浓度曲前列尼尔注射液、Natulan®等[39][40][42] - 2022年10月26日,化合物AU409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或晚期实体瘤肝转移患者临床试验[42] - 2022年7月18日,公司与Unicycive Therapeutics, Inc.订立特许协议,获Renazorb®在多地开发、营销及商业化独家权利[46][48] 公司战略及政策情况 - 公司认为2022年末营商环境持续艰难,药价受压是关键挑战,将实施成本控制[51][53] - 《可益能》®许可协议届满,公司将开发国产仿制药,实现新批产品销售新基准填补收益缺口[52][53] - 公司实施措施适应“新常态”,强调价值链各环节效率,成效持续展现[55] - 公司将采取审慎业务及财务政策巩固基础,为股东、员工及客户创造价值[56]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及相关披露规定编制[73][77] - 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部分财务工具按公平值计量[74][78] - 编制报表所用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1年全年报表基本一致[76][78] - 报告期内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于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80][81] - 应用准则修订对报表金额及披露事项无重大影响[82][83] - 公司已开始评估新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的影响,但无法说明是否会造成重大影响[86]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2022年8月26日宣派并于9月27日派付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0.010港元,合计约588.8万港元,2021年同期为每股0.030港元,合计约1766.5万港元[103][104]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其他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无[103][104]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股息,2021年同期无[125]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派息[128] 公司其他财务数据情况 - 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900,779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80,181千港元[66] - 2021年1月1日,公司本期利润为2169043港元,综合收益为782264港元[70][72] - 2021年9月30日,公司相关数据为股本29442港元、储备720091港元等[7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益列账之财务资产资本承担2450.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911.9万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承担7707.3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8556.7万港元[12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24][127] 公司电商平台业务情况 - 2022年3月公司在阿里巴巴和京东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17] 公司出售资产情况 - 2022年9月22日,公司拟以人民币2亿元(约2.26亿港元)出售广州兆康医院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待完成[47][49] 毛利率下跌原因 - 毛利率下跌主要因若干引进产品采购价上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