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收入26.585亿港元,较2022年的28.079亿港元下降5.3%[4] - 2023年毛利3.52亿港元,较2022年的3.397亿港元增长3.6%[4] - 2023年经营溢利1.808亿港元,较2022年的1.57亿港元增长15.2%[4] - 2023年年度溢利8220万港元,较2022年的6340万港元增长29.5%[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280万港元,较2022年的6550万港元增长26.5%[4] - 2023年每股普通股基本溢利12.94港仙,较2022年的10.22港仙增长26.6%[4] - 2023年每股普通股中期股息1港仙,较2022年的1.5港仙下降33.3%[4] - 2023年毛利率13.2%,较2022年的12.1%增加1.1个百分点[4] - 2023年经营溢利率6.8%,较2022年的5.6%增加1.2个百分点[4] - 2023年净溢利率3.1%,较2022年的2.3%增加0.8个百分点[4]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798799千港元,2022年为1966749千港元[8]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资产为1158622千港元,2022年为1401472千港元[8] - 2023年3月31日流动负债为1713835千港元,2022年为1374122千港元[8] - 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170933千港元,2022年为879871千港元[8] - 集团本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5%至8280万港元[13][14] - 公司2022/23财年收入约2658.5百万港元,同比减少5.3%,去年约为2807.9百万港元[30] - 公司2022/23财年毛利约352.0百万港元,毛利率为13.2%,去年毛利约339.7百万港元,毛利率12.1%[30][31] - 公司2022/23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82.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5%[31] - 公司2022/23财年每股普通股基本盈利为12.94港仙,去年同期为10.22港仙[3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资产由约33.682亿港元减至约29.574亿港元[62] - 公司存货由约5475万港元减至约4731万港元,平均可供应存货周转天数增至81天[62] - 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由约5096万港元减少至约4307万港元,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至57天[6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减至约1.0727亿港元,每股普通股的资产净值相当于约1.50港元[62][63]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由56.1%微增至57.0%[64][65] - 长期银行贷款即期部分约47570万港元于2023年3月31日重分类为流动负债,集团流动比率降至0.68[66] - 本年度集团资本支出总额约280万港元(2021/22财年约910万港元)[8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约1.309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1.333亿港元)[8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场外钢筋加工业务交付量同比增加11.6%[12] - 房地产投资及基金运营业务除所得税前溢利约30.8百万港元,较去年增长2.1倍[33] - 钢铁分销及加工业务除所得税前溢利约84.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8%[33][34][35] - 建筑材料分销业务除所得税前溢利约32.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5.7%[33][34][35] - 上海中港汇•黄埔旗下酒店入住率大幅提升,平均房价达疫情前水平约90%[22][23] - 钢铁分销及加工业务收入由去年约2317.1百万港元降至本年度约2211.3百万港元,建筑钢铁加工业务交付量同比增11.6%[39][40] - 本年度除所得税前溢利约84.1百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88.4百万港元[41] - 建筑材料分销业务收入约325.5百万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约32.0百万港元,去年同期收入约393.7百万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约43.1百万港元[46] - 中港汇·浦东本年度租金收入约48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990万港元[51] - 公司房地产投资及基金运营业务本年度收入约1.116亿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约3080万港元,去年同期收入约9710万港元,除所得税前溢利约1000万港元[51][52] - 中港汇·黄浦酒店入住率大幅回升至约90%,平均房价达疫情前水平约90%[57] - 中港匯•浦東地上總建築面積約24,752平方米,本年度租金收入約4830萬港元,2021/22財年為4990萬港元[86][88] - 中港匯•靜安地上建築面積約58,601平方米,公司持有HSL Shanghai Office Partners I Limited 9.3%實際權益,本年度公司應佔投資虧損減少至約670萬港元,2021/22財年為680萬港元[89][91][93] - 中港匯•黃浦地上建築面積約78,371平方米,公司通過持有Skyline Holdings (BVI) Limited 5%權益投資,本年度公司應佔投資虧損收窄至約460萬港元,2021/22財年為580萬港元[95][97][99] 业务相关其他信息 - 青衣自动化钢筋加工及装配厂太阳能光伏系统可覆盖约70%的厂房耗电量[15] - 香港政府预计未来五年公营房屋供应将增加至约128000个单位[18][19] - 2022/23财年首三季度疫情困扰中港两地,第四季度上海租赁市场及香港钢铁分销及加工业务稳步复苏[28][29] - 香港全面开关,购物中心、酒店及会议中心等场所未来数年将加大对卫浴产品投资,为公司建筑材料分销业务带来机遇[20] - 青衣自动化钢筋加工及装配厂太阳能光伏系统可覆盖工厂约70%的电力消耗[3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管理总建筑面积约161,724平方米,在管资产价值约91亿港元[48] - 中港汇·静安在管建筑面积为161724平方米,在管资产为91亿港元[52] - 未来五年香港整体公营房屋供应量将大幅增加50%,未来数年政府每年基本建设工程开支将超1000亿港元,香港每年总建筑量将达3000亿港元[55] 集团借款及抵押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约65.5%计息借款以港元计值,约33.6%以人民币计值,约0.9%以美元计值[72] - 总计5590万港元定期贷款通过利率掉期安排转为固定利率计算,其余借贷按浮动利率计息[72] - 集团获得数额为人民币4.198亿元的人民币贷款[72]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借款到期情况为1年内95.5%、1 - 2年4.4%、2 - 5年0.1%[73] - 2023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存款抵押约117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4310万港元),应收票据抵押约68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2070万港元)[74] - 2023年3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抵押约13.764亿港元(2022年3月31日约14.821亿港元),楼宇抵押约570万港元(2022年3月31日无)[74] 集团或然负债情况 - 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披露外,2023年3月31日集团无其他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3月31日相同)[82] 集团股权及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HSO集團賬面值258,557千港元,佔公司資產總值8.7%,公司持有3,690.93股及15%權益[10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Skyline集團賬面值54,561千港元,佔公司資產總值1.8%,公司持有5股及5%權益[10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頌裕對HSO集團合共出資36,909,000美元,相當於約289,590,000港元[101] - 三聯大廈606室概約應佔建築面積37.64平方米,公司權益為83.3%[84] - 中港匯•浦東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張楊路2399號,公司權益100%,概約應佔建築面積24,752平方米[84] - Skyline Group由Apollo Skyline Holding Limited拥有95%权益,Top Bloom Group Limited拥有5%权益[10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Top Bloom已合计出资964.5万美元,约合7574.4万港元,2022年为857万美元,约合6731.5万港元[103] 集团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聘用226名雇员,2022年为235名[111] - 本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为1.177亿港元[111] - 本年度公司未根据购股期权计划向董事及雇员提供及/或授出购股期权[111] - 本年度公司员工中60%为男性,40%为女性,集团将维持现有性别比例[154] 董事会及委员会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及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0] - 本年度公司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多于三分之一的董事会人数[121] - 至少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长[121] - 每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提交符合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122]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皆符合独立性指引,被视为独立人士[122] - 公司成立四个董事委员会,即执行、薪酬、审核及提名委员会[126] - 本年度董事会、薪酬、审核、提名委员会及股东大会举行会议总数分别为4、1、2、1、1次[131] - 董事姚祖辉、谭竞正、徐林宝、杨荣燊、李引泉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4,刘梓超出席4/4次[131] - 谭竞正、徐林宝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姚祖辉出席1/1次[131] - 谭竞正、徐林宝、杨荣燊、李引泉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131] - 谭竞正、徐林宝、杨荣燊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姚祖辉出席1/1次[131] - 姚祖辉、刘梓超、谭竞正、徐林宝、杨荣燊、李引泉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1/1[131] - 董事会会议一般提前至少14天通知全体董事[131] - 董事获委任时会收到涵盖公司政策程序及董事责任的详尽入职资料[141] - 公司鼓励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发展课程和研讨会[144] - 所有董事确认参与持续专业发展活动,包括阅读资料和参加研讨会等[146][148] - 董事会已检讨成员多元化政策实施及有效性,认为政策有效[149] - 董事会目标是不迟于2024年12月31日任命一名女性董事[152] - 姚祖辉先生担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董事会认为此举有助于公司发展[15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可续任,所有董事每三年至少轮值告退一次并可参选连任[159] - 董事会成立执行、薪酬、审核及提名委员会,各有书面职权范围[161] - 执行委员会自2006年3月成立,由姚祖辉和刘子超两名执行董事组成[163] - 董事会会期外,执行委员会可执行特别权力和行政职能,负责监督集团日常运作[164] - 执行委员会负责执行及遵守公司相关法律、规则等多项企业管治职责[165] - 本年度执行委员会已按职权范围执行公司企业管治职能[166] - 薪酬委员会自2005年7月成立,报告日期由4名成员组成[168]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已审阅及厘定执行董事薪酬待遇并提出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建议[172] - 薪酬委员会每年须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本年度已举行一次[175] - 审核委员会自1998年12月成立,报告日期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6] - 审核委员会每年举行不少于两次会议,还可按需举行额外会议[178]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审阅并讨论2022年3月31日止经审核综合财报并建议董事会审批[182]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审阅并讨论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报并建议董事会审批[182] - 本年度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及外聘核数师审阅并讨论可能影响集团的会计政策与惯例及审核范畴[182]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本年度已召开两次[184] - 提名委员会自2012年3月成立,目前由四名成员组成[185]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本年度已召开一次[190] - 公司已采纳一套提名政策,刊于公司网站[191] - 审核委员会审阅外聘核数师对公司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及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的报告[183] - 审核委员会审阅及讨论内部核数师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的报告[183] - 审核委员会审阅内部及外聘核数师工作的协调性[183] - 审核委员会审阅及批准公司核数师的酬金及委聘条款[183]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检讨董事会的多元化、架构
沪港联合(01001) - 2023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