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智慧能源(01004) - 2021 Q4 - 年度财报

持续业务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持续业务收入为204,075千港元,2020年为450,045千港元,同比下降54.66%[2] - 2021年毛利为85,093千港元,2020年为74,927千港元,同比增长13.57%[2] - 2021年经营活动溢利为15,368千港元,2020年亏损499,732千港元[4] - 2021年除税前亏损为123,130千港元,2020年亏损652,247千港元[4] - 2021年本年度亏损为348,853千港元,2020年亏损777,354千港元[4] - 2021年基本每股亏损(来自持续业务及已终止业务)为3.76仙,2020年为8.24仙[4] - 2021年公司来自客户合约之收入为20.41亿千港元,2020年为45.00亿千港元[26] - 2021年可呈报分类收入总额为204,075千港元,2020年为450,045千港元,同比下降54.66%[31][33] - 2021年分类(亏损)/溢利为40,988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292,312千港元,同比减亏86.00%[31][33] - 2021年折旧及摊销为102,879千港元,2020年为108,969千港元,同比下降5.59%[31][33] - 2021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亏损2,653千港元,2020年为亏损41,614千港元,同比减亏93.62%[31][33] - 2021年添置分类非流动资为86千港元,2020年为39千港元,同比增长120.51%[31][33] - 2021年分类资产为2,287,414千港元,2020年为2,197,145千港元,同比增长4.09%[31][33] - 2021年分类负债为2,069,648千港元,2020年为1,705,040千港元,同比增长21.38%[31][33] - 2021年综合资产总额为2,722,127千港元,2020年为3,690,750千港元,同比下降26.24%[35] - 2021年综合负债总额为2,394,281千港元,2020年为3,035,849千港元,同比下降21.13%[35] - 2021年即期税项海外本年度拨备为5,516千港元,2020年为6,943千港元,同比下降20.55%[38] - 2021年来自持续业务及已终止业务,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124159千港元,2020年为605656千港元[48] - 2021年来自持续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每股1.32港仙,2020年为每股6.46港仙[49] - 2021年应收贸易账款为654,189千港元,较2020年的838,999千港元有所下降[60] - 2021年可退还按金为336,693千港元,2020年为335,646千港元[62] - 2021年应付贸易账款超过60日的为12千港元,2020年为47千港元[64] - 本年度集团收入约2.04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4.5亿港元减少,主要因大宗商品销售从约2.5亿港元减少99.2%至约209万港元[93] - 本年度集团亏损净额约3.4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7.77亿港元减少55.1%[93]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1.19亿港元,较上一年度的约3.75亿港元减少68.3%,主要因大宗商品销售成本从约2.57亿港元减少99.2%至约206万港元[94] - 本年度经营及行政开支约5892万港元,上一年度约5773万港元,两期无重大变动[9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8407万港元,上一年度约3678万港元;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4.95亿港元,上一年度约21.21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3.24亿港元,上一年度约6.53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460.9%,上一年度为319.3%[9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10.87亿港元,上一年度约11.83亿港元;流动比率为0.52,与上一年度持平[96] 已终止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已终止业务收入7840千港元,2020年为110405千港元;2021年年内溢利1883千港元,2020年亏损166721千港元[42] - 2021年来自已终止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每股2.44港仙,2020年为1.78港仙[50]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销售电力收入为19.64亿千港元,2020年为19.96亿千港元;2021年销售大宗商品收入为2090万千港元,2020年为25.01亿千港元[26] - 2021年其他收入来源为19.85亿千港元,2020年为44.97亿千港元;2021年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之股息收入为5616万千港元,2020年为374万千港元[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电力包含已收及应收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电价补贴1.53亿港元,2020年为1.39亿港元[26] - 清洁能源收入约1.96369亿港元,上一年约1.99575亿港元;证券买卖收入约0港元,上一年约1000港元;投资收入约561.6万港元,上一年约37.4万港元;大宗商品贸易收入209万港元,上一年约2.50095亿港元[75] - 香港地区收入约561.6万港元,上一年约37.4万港元;中国内地收入约1.96369亿港元,上一年约1.99576亿港元;新加坡收入约209万港元,上一年约2.50095亿港元[75] - 本年度并网售电量约2.06519亿千瓦时,上一年约1.98973亿千瓦时;本年度收入约1.96369亿港元,上一年约1.99575亿港元[76] - 甘肃金昌锦泰项目销售电量增加7.5%,销售收入增加13.7%;山东德州冠阳项目销售电量减少11.5%,销售收入减少6.8%;山东德州宏祥项目销售电量增加27%,销售收入增加36.9%;山东德州金德项目销售电量减少53.6%,销售收入减少48.2%[79] - 山东德州佳阳项目销售电量增加13.2%,销售收入增加33.9%;安徽长丰红阳项目销售电量减少1.7%,销售收入减少4.4%;江西高安金建项目销售电量减少4.2%,销售收入增加8.2%[80][82] 各业务线经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底装机规模约172兆瓦,2020年底为272兆瓦[75] - 本年度分类溢利约4180万港元,上一年约2.28583亿港元[78] - 本年度太阳能发电厂平均利用时数约为1300小时[83] - 证券买卖业务本年度亏损约1720.2万港元,上一年分类亏损约4781.8万港元;投资业务本年度股息收入约561.6万港元,上一年约37.4万港元;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本年度收入约209万港元,上一年约2.50095亿港元,本年度分类亏损约1087万港元,上一年分类亏损约1624万港元[85][86][87] 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总流动资为1,172,570千港元,2020年为1,293,173千港元[8] - 2021年总非流动资为1,549,557千港元,2020年为2,397,577千港元[9] - 2021年资产净值为327,846千港元,2020年为654,901千港元[12] - 2021年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总值189064千港元,会所会籍债券130千港元[52] - 2021年集团持有公司A约1.71%股权(2020年:2.27%),持有公司B约5.07%股权(2020年:5.07%),持有公司C约2.58%股权(2020年:2.58%)[53][54][5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Seekers Partners Limited投资股份2815.0048万股,占股本总额1.71%,公允价值1.77亿港元,账面价值占集团总资产6.51%[104] 负债及债务相关情况 - 2021年总流动负债为2,259,961千港元,2020年为2,476,041千港元[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总额达约14.95亿港元,即期借款达约14.95亿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仅约8407.3万港元[15] - 2021年9月3日,公司收到Nine United呈请,涉及债务总额约3664.2万港元[1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除Nine United呈请外,公司拖欠偿还本金总额约14.59亿港元的贷款[16] - 因2014年收购金昌锦泰,公司须立即偿还未偿还应收款项98,478,000元及逾期罚款9,227,000元[66] - 公司向宏祥新材料追讨电费及滞纳金10,533,000元,宏祥反诉追讨6,080,000元,公司估计可能支付6,080,000元[67] - 因服务协议,公司须向甘肃锦泰支付21,210,000元及滞纳金1,701,000元,向第三方支付21,706,000元及滞纳金3,575,000元[68] - 2021年甘肃锦泰就收购金昌锦泰提起仲裁,涉及未支付应收款项74,595,000元及滞纳金9,225,000元[70] - 中民新能投资集团仲裁涉及应收未支付款项及滞纳金共约25,303,000元[70] - 中融国际信托就拖欠贷款478,000,000元及利息35,000,000元提起仲裁[71] - 中国工商银行就拖欠贷款440,890,000元及利息5,426,000元提起仲裁[7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5.39亿港元由附属公司提供上限为4.66亿人民币(相当于5.7亿港元)的担保,集团年内拖欠分期还款,贷款全部金额分类为流动负债,违约未纠正[9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其他贷款5.85亿港元按7.90%计息,由独立公司及上海国之杰担保,拖欠还款,违约未纠正;其他贷款3.27亿港元按7.00%计息,由附属公司担保,拖欠还款,违约未纠正;其他贷款3664万港元按6%计息,拖欠还款,违约未纠正[101] - 2021年3月,集团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贷款协议,由附属公司为7950万港元贷款担保,按6.00%计息,拖欠还款,违约未纠正[102] 股息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已派发或拟派股息(2020年:无)[47]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本年度末期股息,比较年度亦无[113]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情况 - 公司有清洁能源、证券买卖、投资、大宗商品贸易四个经营分类[28] - 公司已实行融资计划及措施,董事认为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适当[19] - 公司继续扩充太阳能发电业务,寻求再融资机会以降低融资成本[8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新加坡及中国聘用约33名雇员,2020年12月31日为37名[11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0年12月31日亦无[112] - 2021年公司未区分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自2019年8月30日至2021年3月9日以及自2021年3月15日至2021年6月24日,张先生及徐先生分别担任该两职位,徐先生于2021年6月25日辞任后行政总裁一职悬空[115] - 公司未能及时刊发2020年年度财务资料,未按规定提交经审核2020年财务报表及刊发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17] - 2021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公司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1] - 因疫情集团会计工作延误,2021财年全年业绩审核程序未如期完成,公告所载未经审核全年业绩未与核数师达成一致[124] - 预期公司将就获核数师同意的2021财年经审核全年业绩及与未经审核全年业绩重大差异(如有)刊发进一步公告[125] - 业绩公布刊登于香港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公司将就经审核业绩、股东周年大会日期及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期间另行刊发公告[127] - 公司执行董事为陈夏轩先生、薄大腾先生及岳璐女士,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潘孝文先生、卢家麒先生及郭迅昇先生[128] - 公司股份于2021年4月1日上午9时起在联交所暂停买卖[129] - 应联交所要求,公司股份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刊发通知[129] 其他财务相关情况 - 视作出售附属公司金昌迪生亏损净额229834千港元,现金流入净额421680千港元[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