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政策与目标 - 中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5]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从2020年的15.9%提高到2025年的20%,2030年进一步提高到25%[5] - 十四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5] - 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22年末为392.61GW,并网风电装机容量为365.44GW[5] - 2020年至2030年,风电及光伏将新增665GW[5] - 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传统高能耗行业的绿色化改造[5] 储能与综合能源服务 - 至少有8个省份要求新建风电和太阳能电站必须配套5%-20%不等的储能设施[6] - 综合能源服务是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路径[6] - 推动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设施的数字化升级[6] - 公司将抓住绿色发展政策的历史机遇,积极拓展储能、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的业务[7] - 公司计划在新能源领域内积极拓展储能和综合能源服务等业务[36] 清洁能源业务表现 - 清洁能源业务收入约为195,910,000港元,与上年度持平[18] - 清洁能源业务收入主要由金昌锦泰光伏电力有限公司贡献,其总装机容量为100兆瓦[19] - 清洁能源业务分类溢利约为69,852,000港元,较上年度增加约28,834,000港元[20] - 清洁能源业务溢利增加主要由于物業、廠房及設備之減值虧損減少[20] - 清洁能源业务装机规模为172兆瓦,全部为光伏发电项目,分布于甘肅、安徽、江西及山東四省[18] - 清洁能源业务本年度併網售電量约为219,244,000千瓦时,较上年度增加约12,725,000千瓦时[19] - 清洁能源业务收入按地区划分,全部来自中国,上年度亦全部来自中国[18] - 清洁能源业务收入按业务分类划分,全部来自清洁能源,上年度亦全部来自清洁能源[18] - 清洁能源业务收入按业务分类划分,上年度投资业务收入约为5,616,000港元,大宗商品贸易业务收入约为2,090,000港元,本年度无相关业务收入[18] - 清洁能源业务收入按地区划分,上年度香港收入约为5,616,000港元,新加坡收入约为2,090,000港元,本年度无相关地区收入[18] - 甘肅金昌錦泰100兆瓦項目:銷售電量增加10.2%至154,087,000千瓦時,銷售收入增加2.7%至121,334,000港元[22] - 山東德州冠陽8.25兆瓦項目:銷售電量增加12.3%至7,580,000千瓦時,銷售收入增加13.7%至7,835,000港元[23] - 山東德州宏祥8兆瓦項目:銷售電量減少47.5%至3,022,000千瓦時,銷售收入減少47.5%至3,160,000港元[24] - 山東德州金德5兆瓦項目:銷售電量減少42.4%至1,171,000千瓦時,銷售收入減少46.5%至1,163,000港元[25] - 山東德州佳陽10兆瓦項目:銷售電量增加1.2%至9,440,000千瓦時,銷售收入減少4.8%至9,420,000港元[26] - 安徽長豐紅陽20兆瓦項目:銷售電量減少0.2%至22,776,000千瓦時,銷售收入減少0.2%至27,454,000港元[27] - 江西高安金建20兆瓦項目:銷售電量增加5.8%至21,168,000千瓦時,銷售收入增加2.6%至25,544,000港元[28]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減少3.6%至195,910,000港元,主要由於股息收入和大宗商品銷售收入減少100%[37] - 公司虧損減少85.3%至95,445,000港元,主要由於多項減值虧損減少[38] - 销售成本减少5.3%至112,635,000港元[39] - 经营及行政开支增加22.7%至44,972,000港元[4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至157,287,000港元[41]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减少至1,341,476,000港元[4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絀总额增加至241,677,000港元[41] - 资产负债比率改善至-490.0%[44] - 流动负债净额减少至1,300,854,000港元[42] - 流动比率提高至42.9%[42] - 员工人数减少至21名[53] - 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52] - 公司质押股份总数为4,363,014,000股,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的46.54%[57] - 2022财年公司产生净亏损约95,400,000港元[60] - 2022财年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1,401,700,000港元[60] - 2022财年公司借款总额为1,341,500,000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为157,300,000港元[60] - 2022财年公司产生正经营现金流106,500,000港元[61] - 公司可退回按金估值为98,000,000港元,已在其账目中撇减[65] - 公司正在考虑多个融资计划,包括债务重组及股权集资[63] - 公司未能及时刊发2021年财务报表及2021年年度业绩[72] - 公司未能及时刊发2022年中期业绩[72] - 公司本年度产生亏损净额约95,445,000港元[145]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300,854,000港元,负债净额为约241,697,000港元[145] - 借款总额达约1,341,476,000港元,现金及等同现金仅约157,287,000港元[145] - 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改善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以重组借款[146] - 董事会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属合宜之举,但不保证措施会达致预期结果[146] 公司治理与股东沟通 - 公司董事会相信良好的企业管治常規对维持及提升股东价值及投资者信心日益重要[70] - 公司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7] - 董事会负责制定集团的整体策略,并审查其运营和财务表现[75] - 董事会授予管理层有关集团日常管理的权力和责任[75] - 董事会每年定期召开四次会议,本年度内共举行十四次会议[87] - 董事会成员与公司高级管理层之间无财务、业务、家庭或其他重大关系[88] - 所有新委任董事均已接受公司的就职培训[81] - 董事及高级行政人员已获得适当的法律责任保险[86] - 公司已为可能掌握内幕消息的员工确立书面指引,以规范证券交易[74] - 公司所有公司通讯均已明确说明独立非执行董事身份[80] - 公司于本年度内举行两次股东大会,分别在二零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及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二日[90] - 公司延迟寄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報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期間的未經審核報告,并延迟举行2022年股東週年大會,原因是新冠肺炎爆發干擾審核程序[92] - 2023年股東週年大會將於2023年5月31日舉行,全體董事將出席與股東分享意見[93] - 提名委員會由一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負責審閱董事會的架構、規模、組成及多元化,並向董事會提出改動建議[96] - 董事會已設立提名政策,訂明向董事會提名合適人選的方法,供董事會考慮及向股東提出建議[97] - 董事會多元化政策於2013年11月22日採納,尋求通過考慮多項因素實現董事會之多元化,包括性別、年齡、文化及教育背景、種族、專業經驗、技能、知識及服務年限[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董事會中有1名女性董事,約佔董事會成員的17%[106] - 本年度内,薪酬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以检讨董事及高级管理层之薪酬[111] - 本年度内,审核委员会举行五次会议[117] - 本年度内,本集团就核数师(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提供之法定审核服务应付费用为约1,950,000港元[122] - 本公司外聘核数师就其对本公司于本年度内之财务报表之申报责任声明载于本年報「獨立核數師報告」一節[119] - 中匯安達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自羅申美會計師事務所辭任同日起擔任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核數師[120] - 本公司之股東大會提供股東與董事會溝通的機會[124] - 股東可根據公司細則及百慕達一九八一年公司法(經修訂)所載條文召開本公司股東特別大會[125] - 股東可將書面查詢發送至本公司香港主要營業地點(註明公司秘書為收件人),向本公司提出查詢[126] - 本公司於二零二三年五月三十一日舉行之應屆股東週年大會(「二零二三年股東週年大會」)通告內所載全部決議案的表決將以投票方式進行[127] - 本公司堅持採取開誠的股東通訊政策,定期與股東溝通,並向彼等作出合理的資料披露[129] - 公司已订立股东沟通政策以确保股东的意见及关注得到适当解决[131] - 公司使用多种方式与股东沟通,包括刊发公告、中期报告及年度报告,以及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和其他股东大会[132] - 董事会负责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确保其真实且公平地反映集团及公司业务状况及业绩[133] - 董事会认为集团有充裕资源以供在可预见将来持续经营[134] - 董事会负责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及检讨其成效[135] - 各部门负责识别、评估及管理其业务范畴内的风险,管理团队负责监察集团的内部监控活动[136] - 董事会已实行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程序和内部监控措施[137] - 公司已建立一套体系,确保管理层及相干人员充分实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139] - 董事会已批准并采纳股息政策,考虑多种因素后决定是否宣派或推荐股息[140][141] - 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在本年度内并无任何变动[14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董事会监督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报告的有效性[147] - 公司已采纳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并授予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及执行委员会权力及权限处理相关事宜[148] - 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业务,并致力于成为具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業[14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乃根据上市规则附录二十七所载《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50] - 公司重视持份者的参与以及彼等对业务及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的意见[158] - 公司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403吨,其中大部分为所购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每兆瓦时出售电力平均排放6.4千克二氧化碳[165] - 公司太陽能發電站發電量為219,244兆瓦時,相比中國燃煤發電廠,有害副產物大幅減少[166] - 公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18,587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97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662噸,減少灰塵排放174噸[166] - 公司產生的無害廢棄物約為1.2噸,有害廢棄物甚微及少於0.01噸[169] - 公司計劃使用高壓水槍清洗太陽能電池板以進一步節約用水,並持續從源頭減少外購電力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170] - 公司強調於日常營運中節約能源、用水及材料,並向僱員及供應商開展提高“綠色”環境意識的教育[171] - 公司繼續推行無紙化工作環境,減少日常辦公營運所消耗的紙張,降低打印成本並促進資訊共享[173] - 公司太陽能發電站所使用的主要資源是“陽光”,太陽能發電過程中所耗用的不可再生能源極少
中国智慧能源(01004)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