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35,46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79,514千港元下降约29.9%[1] - 期内亏损为51,657千港元,而2022年同期溢利为17,644千港元[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033港元,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为0.011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持续经营业务客户合约销售货品收益320,6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65,232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客户合约销售货品收益20,85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686千港元[13] - 2023年上半年印刷香烟包装收益276,0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9,175千港元;制造纸包装材料收益42,9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4,858千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射频识别产品收益20,85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686千港元[14]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在中国市场收益320,692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在中国市场收益13,507千港元,其他地区收益7,350千港元[15] - 2022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在中国市场收益465,232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在中国市场收益32,876千港元,其他地区收益8,810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和已终止经营业务总收益为3.56317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5.212亿港元[21][22]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和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为4445.2万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为2569.4万港元[21][22]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723.8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所得税抵免开支为3.3万港元;2022年同期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786.8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为18.2万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总计亏损7087.7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收益91.3万港元[28]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总员工成本为4123.4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622.8万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摊销及折旧总额为5080.3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12.9万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存货成本为2.7976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4.2381亿港元[29]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融资成本为216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53.7万港元[21][22][2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3.355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总额约为513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总额约为0.033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员工成本365.1万港元,较2022年的627.6万港元有所下降[30] - 2023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存货成本2133.9万港元,较2022年的3486.3万港元减少[30] - 2023年1 - 6月已终止经营业务收益2085.7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68.6万港元下降[38]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收益约为3.35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44亿港元或30.0%[52] - 印刷及制造纸包装及相关材料业务收益减少31.1%至32070万港元,主要因主要客户销售订单减少[44] - 投资物业租赁收益增加3.4%至1480万港元,主要由于租赁面积增加[47] - 已终止经营业务射频识别产品销售额减少50.0%至2090万港元,录得经营亏损约940万港元[49] - 集团毛利约为5570万港元,毛利率上升至16.6%,主要因无形资产摊销减少及集中化生产线改善成本控制[55][56] - 集团其他收入较2022年同期减少1700万港元至770万港元,主要因政府补助减少约1610万港元[58] - 集团持续经营业务录得其他亏损6280万港元,主要因联营公司权益减值亏损约2000万港元及商誉减值亏损约4000万港元[59] - 销售及分销开支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40万港元或34.2%至660万港元[61] - 行政开支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900万港元或54.6%[62] - 融资成本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340万港元或61.0%[64] - 分占联营公司溢利减少约2250万港元至530万港元[6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13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溢利约1660万港元[68] - 印刷及制造纸包装及相关材料业务收益为约3.2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投资物业租赁业务收益为约148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略有增加[69] 资产与负债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953,33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33,145千港元有所减少[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814,517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61,516千港元有所减少[3]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18,48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40,448千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374,97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1,068千港元有所增加[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266,79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75,137千港元有所减少[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2.505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70245亿港元减少[3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2001.2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31.82万港元减少[3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应收票据770.4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24.8万港元减少[3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3.75亿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3.394亿港元[7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约为1.294亿港元,现金净额约为2.271亿港元,资产负债比率为 -10.0%[7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5260万港元,主要与建设新厂房有关[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就授予独立第三方的银行融资向银行提供公司担保,金额约为1080万港元[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贷融资由账面价值约1.442亿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7580万港元的投资物业以及公司担保作出担保,2022年12月31日对应数值分别为1.472亿港元和7740万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价值占公司总资产5%或以上的重大投资,公布日期董事会无授权进行其他重大投资或增加资本资产的计划[81] - 2023年6月30日江苏联恒物宇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总值1.01181亿港元,相关负债总额2224.2万港元[39]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提供印刷香烟包装、制造纸包装材料等业务[6] - 2022下半年公司重组内部呈报架构,将印刷及制造香烟包装及相关材料业务与制造复合纸业务合并为单一经营及可报告分部[18] - 本期公司主要营运决策者决定将投资物业租赁分部从未分配经营业务中分离出来[19] - 公司目前的经营及可报告分部为印刷及制造纸包装及相关材料、销售射频识别产品、投资物业租赁[20] 会计政策 - 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2年全年财务报表相同[9][10] - 本期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本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1] - 公司未提前采纳2023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尚未生效的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董事正评估影响但尚未能合理估计[12] 税务情况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15%至25%计算,部分高科技附属公司可按15%减免税率缴税[24][25] - 向香港居民公司作出分派的预扣税税率为5%[27] 股息分配 - 2023年就2022年度向股东宣派及批准末期股息每股4港仙,总计约6271.5万港元,不建议派付中期股息[30] - 董事会不建议就回顾期间派付中期股息[86] 资产出售 - 2023年5月29日公司附属公司拟5664.8万港元出售江苏联恒物宇70%股权,截至6月30日已收订金约1491.4万港元[36][37] - 2023年5月2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就出售江苏联恒物宇科技有限公司70%股权订立出售协议,现金代价为人民币5110万元,出售事项未完成[82] 未来规划 - 集团将继续以纸包装为发展基础,增加投标参与,拓展其他包装市场,控制成本[50] - 集团将继续开拓收购新投资、出售附属公司或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51]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分别聘用6名及605名全职员工[85] 企业管治 - 公司已采纳企业管治守则,回顾期间大致遵守,惟第B.2.4(b)条、C.1.6条及C.2.1条除外[87] - 林英鸿、吕天能及萧文豪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逾9年,公司仍在物色合适候选人[88] - 萧文豪因公务未出席2023年6月9日的股东周年大会[89] - 自2022年4月22日起行政总裁角色及职能由全体执行董事集体履行[90] 证券交易 - 公司或附属公司回顾期间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91]
力图控股(01008) - 2023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