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1994年2月3日在百慕达注册成立,4月14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4] - 公司股份代号为1037[3]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3] - 公司香港法律法律顾问为朱国熙、黄锦华律师事务所[3] - 公司电话号码为(852) 3628 3857,传真号码为(852) 3188 1523[146]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解决方案、智慧办公及新零售业务[4] - 工业解决方案业务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及服务,包括安装软件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等[5] - 智慧办公业务包括Personify和智慧办公设备业务[6] - Personify提供视频会议应用的SaaS产品及软件开发工具包[7] - 智慧办公设备业务管理电子会议室设备供应链并分销至多个地区[8] - 新零售业务为客户提供先进数字标牌及其他零售解决方案[8] 公司财务数据(2018 - 2022年整体趋势) - 2018 - 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26,188千元、430,995千元、523,417千元、596,349千元、832,461千元人民币[13] - 2018 - 2022年股东应占溢利分别为1,440千元、11,575千元、14,634千元、34,261千元、27,830千元人民币[13] - 2018 - 2022年总资产分别为457,425千元、527,428千元、536,428千元、641,930千元、726,339千元人民币[13] - 2018 - 2022年总负债分别为127,771千元、184,243千元、181,635千元、229,445千元、275,306千元人民币[13] - 2018 - 2022年资产净值分别为329,654千元、343,185千元、354,793千元、412,485千元、451,033千元人民币[13] - 2018 - 2022年股本分别为65,111千元、64,479千元、64,479千元、68,447千元、68,447千元人民币[13] - 2018 - 2022年股份溢价及其他储备分别为264,543千元、278,706千元、290,314千元、344,038千元、382,586千元人民币[13] - 2018 - 2022年总权益分别为329,654千元、343,185千元、354,793千元、412,485千元、451,033千元人民币[13] 公司财务数据(2022年与2021年对比) - 自2016/17财政年度以来公司收入增长一倍以上[14] - 公司将业务扩展至大中华区以外,拥有来自世界各主要地区的多元化收入组合[14] - 公司收入增长40%至人民币83250万元(2021年:人民币59630万元),报告净利润下降19%至人民币2780万元(2021年:人民币3430万元)[21] - 撇除投资未变现净收益及股份支付开支,核心净利润为人民币2580万元,与2021年的人民币2630万元相若[21] - 2022年12月31日存货约为人民币14860万元(2021年:人民币11010万元),存货周转由50天升至67天[21] - 2022年12月31日营业及租赁应收账项约为人民币22030万元(2021年:人民币19510万元),应收账项周转由122天降至91天[2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处于现金净值状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6690万元(2021年:人民币18910万元)[23] - 公司资产总值为人民币72630万元(2021年:人民币64190万元),资金来自总负债人民币27530万元(2021年:人民币22940万元)及股东权益人民币45100万元(2021年:人民币41250万元)[23] - 公司流动比率为2.2(2021年:2.4),应付营业账项须于一年内偿还[23][24] - 公司无可用银行预批信贷额度(2021年:人民币3060万元),且无银行借款(2021年:无)[23][2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及或然负债,无资本承担(2021年资本承担为人民币26百万元)[4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701,543,448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已发行股份,与2021年相同[45] - 2021年及2022年报告年度,公司及其子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5] - 董事会就报告年度不建议派付末期股息(2021年12月31日:无)[45] 公司业务人员变动 - 公司新董事Park Ho Jin因其他事务辞职,Kim Hyun Seok被委任为其替任者[18] 各业务线数据(2022年与2021年对比) - 工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8%至42730万元,但利润下跌5%至4200万元[29] - 智慧办公业务收入及溢利较2021年分别增加68%和41%,至39650万元和460万元[32] - 智慧办公设备业务收入按年大幅增长76% [35] - 新零售业务收入及溢利较2021年分别减少68%和97%,至870万元和10万元[35] 各业务线项目进展 - 2022年为台湾一家知名企业超400家超市安装数字标牌解决方案二期项目,获三期项目为其60家门店安装[35] - 2022年为美国一所电动汽车制造工厂实施SAP软件项目,是汽车行业首个项目[31] - 2022年公司在工业解决方案业务实施多个关键项目,预计为客户实现成本节约或提高效率[29] 公司业务风险 - 公司业务主要位于中国、香港、台湾、美国、欧洲及东南亚,大部分交易以人民币、美元等结算,面临外汇风险[26] - 公司业务风险主要包括全球及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市场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技术变革、外汇风险[39] 公司投资情况 - 公司2019年和2020年分别投资200万美元和50万美元于SigmaSense优先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占其总股权约1.99%[40] - 2023年初SigmaSense成功募资,公司对其投资估值增至约640万美元,约占集团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的6.1%,报告年度未变现收益约为人民币560万元[40] - 2021年6月9日公司宣布子公司与深圳富华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就投资富华基金订立有限合伙协议,承诺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预计约占富华基金合伙人承诺出资总额的6%[41] - 公司2021年和2022年分别对富华基金出资人民币900万元和人民币2100万元[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对富华基金的投资估值约为人民币3020万元,约占集团2022年12月31日资产总值的4.2%,报告年度未变现收益约为人民币30万元[43]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预计2023年在美洲及亚洲区获得一系列数字化转型及汽车相关的新项目[37] - 公司2023年将继续加强销售及营销投入发展Personify业务,扩展智慧办公设备业务至亚洲及美洲新国家,并巩固在EMEA地区的市场地位[39] - 公司2023年将完成台湾的第三阶段数字零售标牌项目,并积极物色大中华区内其他零售解决方案及业务机会[39]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2] - 报告年度,董事会始终符合上市规则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规定,其中至少1名有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业资格[53] - 董事会成员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上市规则至少三分之一的要求[53] - 执行董事应至少每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主席也应至少每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出席的会议[55][56] - 提名委员会将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及现有长期服务者的独立性,各独立非执行董事须每年提交确认书[59][6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超九年,再委任须股东独立决议批准;若全体超九年,应在股东周年大会提名及任命新董事[61] - 董事在合约等有重大利益时,应放弃投票且不计入法定人数,独立非执行董事无表现因素权益薪酬[62][63] - 全体董事有权按需征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64]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约每季度一次,会议通知至少提前14天发送[65] - 董事会文件一般在会议前至少三天寄发,确保董事有时间准备[67] - 缺席董事提前获告知讨论事项,并可向主席发表意见[68] - 鼓励董事在会议上以开放坦诚态度发表意见,非执行董事应作正向贡献[69][71] - 2022年薪酬在100 - 150万元有1人,0 - 100万元有7人;2021年对应区间分别为1人和8人[72]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董事会成员性别单一,需在2024年12月31日前委任至少一名了解集团愿景、价值观及目标且人格正直的女性董事以遵守上市规则第13.92条[74] - 报告年度内,执行董事简宜彬、蔡力挺、高照洋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0/4,郑宜斌为4/4;非执行董事PARK Ho Jin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4;独立非执行董事邓天乐、简己然、张晓泉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均为4/4[73] - 2022年董事会成员中执行董事占比38%,非执行董事占比12%,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50%;2021年对应占比分别为12%、12%、76%[76] - 2022年董事会成员年龄在60 - 64岁有5人,55 - 59岁有4人,50 - 54岁有3人,45 - 49岁有1人;2021年对应人数分别为5人、4人、3人、1人[76] - 董事会成员专业背景及经验方面,学术占比1/8,工程占比3/8,会计及投资占比2/8,商业占比2/8[76] - 2022年董事会成员护照国籍方面,中国(含台湾)占比39%,美国占比12%,韩国占比12%,英国占比12%;2021年对应占比分别为38%、12%、12%、12%[76] - 2022年董事会成员服务年资方面,少于1年占比12%,1 - 5年占比38%,多于5年占比50%;2021年对应占比分别为25%、38%、37%[76] - 公司发现董事会多元化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效果令人满意[75] - 执行董事会定期开会讨论公司日常业务,董事会会议讨论公司整体发展、运营、财务表现等业务,公司为董事提供合理通知、相关文件和充足资料,不能亲自出席的董事可通过电话会议参与[77] - 主席职责包括领导及管治董事会、促进非执行董事与管理层关系、确保董事会参与集团策略制定及执行等[79] - 主席职责包括确保董事知悉会议事项、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非正式董事会会议等[80] - 执行长职责包括领导集团日常运营、制定并落实集团策略政策等[80] - 公司在报告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主席和执行长角色分开[8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须发独立性确认书,报告年度全体符合上市规则资格[82] - 非执行董事职责包括参与董事会会议、处理潜在利益冲突等[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指定委任年期为一年[85] - 全体非执行董事和执行董事无服务协议或委任书,无固定服务年期[85] - 董事须按组织章程细则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席退任[85] - 董事会委任填补临时空缺的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大会,新增董事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86] - 各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86] - 报告年度全体董事及公司秘书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89] 公司董事会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设立三个委员会,分别为提名、审核和薪酬委员会[89]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90]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5]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每年至少一次检讨董事会架构等[92] - 审核委员会负责检讨和监察集团财务申报过程及内部控制系统[97] - 报告年度审核委员会与核数师共同审阅年度财务报表等[98] - 提名委员会负责监察和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93]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执行董事组成[99] - 审核委员会负责企业管治职能,职责包括制定及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等五项内容[101]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 - 董事会确认编制集团财务报表的责任,确保按时刊发[102][103] - 董事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继续采用持续经营基准[104] - 报告年度外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提供集团审核服务收费2138千元人民币[105] - 核数师有关申报责任的声明载于年报第91至93页[106]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报告年度集团通过建立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D.2条[107] - 集团管理层建立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主动管理风险[107] - 企业风险管理系统要点包括监控环境、风险评估等五项[107][108][109][110][111] - 集团风险管治架构以“三道防线”模型为指导[112] - 集团各部门及业务单位风险责任人作为第一道防线识别、评估和监控风险[113] - 集团建立特定职能作为第二道防线,确保第一道防线有效运作,职责包括财务监控等[115][116] - 内部审核职能作为第三道防线,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持续审查和提出改进建议,审计计划每年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17] - 公司建立举报机制,举报个案将保密处理并按程序跟进[118] - 审核委员会协助董事会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至少每年与内部审核职能审查一次[119] - 董事会全面负责建立和维持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至少每年审查一次以确保有效性[120] - 报告年度内部监控检讨未识别出重大监控不足,董事会认为系统有效且足够[120] 公司秘书相关 - 曾庆贇先生于2015年11月3日获委任为公司
云智汇科技(01037)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