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总收益为198,439千港元,2022年为127,63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55.47%[1] - 2023年收益总成本为169,031千港元,2022年为105,092千港元,同比增长约60.84%[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95,855千港元,2022年为82,55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6.11%[2] - 2023年年内亏损为93,405千港元,2022年为78,921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8.35%[2]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1023港元,2022年为0.0844港元,同比增长约21.21%[3] - 2023年总资为951,565千港元,2022年为1,072,98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1.32%[4] - 2023年总权益为334,155千港元,2022年为427,22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1.79%[5] - 2023年总负债为617,410千港元,2022年为645,75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39%[5] - 2023年流动负债净值为 - 432,342千港元,2022年为 - 369,04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7.15%[5] - 2023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37,924千港元,2022年为432,82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21.92%[5] - 2023年所得税抵免为2450千港元,2022年为3635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计算,源自中国相关业务总收入缴10%中国预扣税[25][26] - 2023年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为0.1023港元,2022年为0.0844港元;2023年每股摊薄亏损与基本亏损相同,2022年也相同[28] - 2023年应收账款净额为47971千港元,2022年为22648千港元[30] - 2023年应付账款为16318千港元,2022年为24829千港元;2022年约125000港元应付客户,2023年约零[32] - 2023年1 - 90日应收账款为41977千港元,91 - 180日为984千港元,180日以上为5010千港元;2022年对应分别为14274千港元、2546千港元、5828千港元[31]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账款1至90日为10,179千港元,91日至180日为1,182千港元,180日以上为4,957千港元,总计16,318千港元;2022年6月30日对应数据分别为5,723千港元、494千港元、18,612千港元,总计24,829千港元[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1.984亿港元,亏损约9340万港元,亏损较去年增加[58] - 本年度销售费用约810万港元(2022年约830万港元),行政费用由去年约6750万港元减少约10.2%至约6060万港元[79][8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090万港元(2022年约2.118亿港元),资产总值约9.516亿港元(2022年约10.73亿港元)[8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1%(2022年6月30日约3.1%),流动比率约为0.30(2022年6月30日约0.42)[84][85] - 集团财务成本约37.9万港元(2022年约51.5万港元)[8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拥有128名雇员(2022年121名)[9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录像发行、电影发行及放映等业务某一时点收益139,201千港元,随时间收益21,139千港元,外部收益198,439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95,228千港元,除税前亏损95,855千港元[18] - 2022年录像发行、电影发行及放映等业务某一时点收益69,030千港元,随时间收益9,438千港元,外部收益127,638千港元,分部业绩亏损91,430千港元,除税前亏损82,556千港元[20] - 电影发行及放映等业务本年度收益约1.39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01.7%,占集团收益约70.1%[59] - 电影发行及放映等业务本年度分部亏损约873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41.5%[60] - 眼镜及钟表产品贸易等业务本年度收益约219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39.3%,占集团收益约11.0%[66] - 眼镜及钟表产品贸易等业务本年度分部亏损约53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45.9%[67] - 本年度出租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100万港元(2022年约110万港元),占集团本年度收益约0.5%(2022年约0.9%),分部溢利约80万港元(2022年约90万港元)[74] - 本年度财经印刷业务收益约2710万港元(2022年约210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29.0%,占集团本年度收益约13.6%(2022年约16.5%),分部亏损约200万港元(2022年约1120万港元)[76] - 本年度海外市场占集团收益约71.7%(2022年约79.0%)[78] 资产相关数据 - 2023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951,565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617,410千港元[19] - 2023年添置物业、机器及设备总额8,555千港元,添置电影版权及制作中之电影128,123千港元[19] - 2023年折旧及摊销总额127,608千港元,电影版权及制作中之电影减值亏损51,422千港元[19] - 2023年预期信贷亏损变动总额818千港元,交易证券公平值变动813千港元[19] - 2022年6月30日综合资产总值为1072987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645759千港元[21] - 2023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工具、已付订金及递延收益税项资产)为56093千港元和740779千港元,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除香港及澳门)为139710千港元和25394千港元[22] - 2022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工具、已付订金及递延收益税项资产)为26807千港元和769125千港元,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除香港及澳门)为100707千港元和27989千港元[2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评估电影版权等可收回金额折现率为11%[61] 法律诉讼相关 - 星辉海外有限公司指称寰宇娱乐应支付935,872美元(相当于7,299,799港元)作为电影《少林足球》收益分成[35] - 寰宇娱乐已向星辉支付5,495,700港元及350,905港元利息等费用,有权继续抗辩收回余额约1,804,099港元[36] - 2002年4月30日,寰宇娱乐向星辉提出索偿,追讨不当使用权利造成的损失[37] - 2002年9月9日,寰宇镭射录像有限公司因星辉侵犯特许权利向其提出索偿[38] - 2008年9月1日,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提出有关侵犯影音光碟专利权损失的索偿[40] - 2010年1月8日,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提出有关侵犯数码影音光碟专利权损失的索偿[42] - 寰宇艺人管理因艺人管理合约纠纷向被告索偿约170万港元或计收入后约110万港元,被告反申索约60万港元,2023年7月同意被告向原告支付净额约50万港元[48] - 中国建信信贷有限公司追讨中国华仁医疗有限公司未偿还结余16,175,304.11港元及本金15,800,000.00港元自2020年3月12日起按年利率8.5%计算的利息[50] - 2023年2月15日法院判决中国华仁败诉,需支付16,175,304.11港元及对应利息,驳回其反申索并判须支付诉讼费[52] - 成都环球博纳就《扫毒2天地对决》涉嫌侵犯《完美情人》剧本版权,向公司索赔约1.08亿港元及成本约64.8万港元[55] -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3年6月结审成都环球博纳申索案,目前等待判决[56] - 中国华仁及Sky Bright于2023年3月提交上诉通知书,9月14日上诉聆讯后法院保留判决[53] 海越有限公司相关财务数据 - 海越有限公司2021年6月30日总资产约350万港元、总负债约2110万港元、净负债约1760万港元,该年度亏损约960万港元[69] - 2021年12月31日,海越总资产约180万港元、总负债约2150万港元、净负债约1970万港元,该半年亏损约200万港元[70] - 2022年1月4日海越开始清盘,集团取消综合入账海越时录得收益约1890万港元,就应收海越款项录得减值亏损约1060万港元[71][73] 购股计划相关 - 根据购股权计划及公司当时其他计划授出的未行使购股期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的30%;除获股东批准更新上限外,根据购股计划已授出及将授出的购股期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数,为批准购股计划当日已发行股份数的10%[97] - 截至向每位获授人授出日期的12个月内,根据购股计划及公司当时其他计划向每位获授人授出的购股期权获行使后已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98] - 购股期权由授出日期起计10年内可根据购股计划条款行使[100] - 参与人接纳购股期权要约时应付1港元代价[101] - 本年度无购股计划项下已发行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期权(2022年也无)[102] 股息政策相关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及2022年末期股息[29] - 公司于2019年9月27日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建议及宣派股息前需考虑公司营运及财务表现等因素[103][104]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报告,但未遵守其中第A.2.1条和第A.2.7条守则条文[108][109] - 企业管治守则第A.2.1条要求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公司主席林小明履行行政总裁职责[110][111] - 企业管治守则第A.2.7条要求主席至少每年与非执行董事举行无执行董事出席的会议,因主席林小明为执行董事,公司偏离此守则条文[112] - 董事会负责建立、维护及审查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该系统制定基于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发起人委员会设定的框架[113][114] - 公司本年度委聘外聘顾问协助评估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18] - 公司参考年度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三年滚动内部审计计划[119] - 本年度董事会认为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充足[121] - 本年度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为董事证券交易守则,所有董事确认遵守[122] - 公司于1999年10月11日成立审计委员会,职责范围于2012年2月29日修订[12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每年最少与外聘核数师会面两次[124][125] 其他事项 - 公司未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正在评估影响[12] - 公司按业务划分可呈报分部,包括录像发行等多项业务[14] - 管理层按呈报分部亏损评估分部表现,除税前亏损计量有特定排除项[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录像发行等分部一名客户贡献集团收益约77788000港元,2022年约为19452000港元[23] - 本年度公司并无赎回股份,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或出售本公司上市证券[126] - 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核对初步业绩公布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但未发出核证[127] - 公司2023年全年业绩公布分别刊登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及上传[128] - 截至公布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林小明先生及林杰新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蔡永冠先生、邓耀荣先生及庞雪卿女士[128]
寰宇娱乐文化(01046) - 2023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