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实现收支平衡[25] - 公司2021年收益为5950万港元,较2020年的1.107亿港元下降46.3%[81][84] - 公司2021年净利润为110万港元,较2020年的4870万港元下降97.7%[81][84] - 公司2021年每股盈利为0.10港仙,较2020年的4.28港仙大幅下降[81][84] - 公司2021年企业融资顾问及相关服务收入为3670万港元,较2020年的6640万港元下降44.7%[81][85] - 公司2021年资产管理服务收入为1720万港元,较2020年的4320万港元下降60.2%[81][85] - 公司2021年证券及相关服务收入为450万港元,2020年无此项收入[81][85] - 公司2021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780万港元,较2020年的2450万港元下降27.3%[86] - 公司2021年无形资产摊销及终止确认为1380万港元,较2020年的1780万港元下降22.5%[87][88] - 公司2021年税前利润为360万港元,较2020年的5880万港元下降93.9%[91] - 公司2021年权益回报率为0.2%,较2020年的10.5%大幅下降[91] - 公司本报告期间除税后溢利为1,100,000港元,较2020年减少47,600,000港元或97.7%[95] - 公司本报告期间每股基本盈利为0.10港仙,较2020年的4.28港仙大幅下降[96] - 公司本报告期间收益减少51,200,000港元或46.3%,主要由于企业融资顾问收入下降[96] - 公司本报告期间行政及其他开支增加3,500,000港元或53.8%至10,000,000港元,主要由于收购Morton[99] - 公司本报告期间收益为59,500,000港元,较2020年的110,700,000港元大幅下降[103] - 公司本报告期间净溢利为1,100,000港元,较2020年的48,700,000港元减少47,600,000港元[103]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9,000,000港元,较2020年的84,000,000港元有所增加[103]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151.7%,较2020年的359.9%大幅下降[103]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的资产总额为679,100,000港元,较2020年的514,900,000港元有所增加[103] - 公司于2021年3月29日完成收购Morton全部已发行股份,最终代价为7,140,000港元[107] - 公司去年结转的无形资产约为8000万港元,本报告期内摊销及终止确认费用约为1380万港元[125][131] - 公司自2019年7月以来已录得商誉约3.03亿港元,商誉每年进行减值测试,减值费用将对公司财务业绩造成负面影响[130]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0年的19名增加至2021年的29名[128] - 公司2021年未宣派或建议股息,与2020年情况相同[159] - 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储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173] - 公司可分派储备的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9[173] - 公司过去五个财政年度的业绩及资产与负债概要载于年报第156页[174] 收购与业务扩展 - 公司以适中价格完成收购股票经纪业务[12] - 公司以名义代价完成收购放债人业务并迅速扩大贷款组合[12] - 公司收购万基证券有限公司的协同效应为正面[25] - 公司于2021年3月29日完成对Morton Securities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份的收购,Morton持有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下的第1类(证券交易)受规管活动牌照,并是香港交易所的交易所参与者[73] - 公司于2021年3月完成收购股票经纪Morton的全部已发行股份,以扩大对现有客户的能力及服务范围[137] - 公司于2022年3月完成收购放债人Morgan Finance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份,以增强提供更全面金融服务的能力[138] 风险与挑战 - 公司预计中美关系紧张、全球性冠状病毒爆发及地缘政治将带来挑战[25] - 公司面临中美关系紧张、全球疫情持续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挑战,但凭借竞争优势、员工奉献和全球疫苗接种成功,公司已做好充分准备应对这些挑战[26]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关键管理人员流失及COVID-19疫情导致的出行限制,可能影响公司收益[126][130] - 联交所提高新上市申请人的最低利润要求,预计将取消62%新上市申请的资格[139] 股东与股息 - 公司不推荐支付2021年度股息[13]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2年5月27日举行[14] - 公司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2年5月24日至27日暂停[14] - 公司2021年未宣派或建议股息,与2020年情况相同[159] 董事与高管 - 郭人豪先生自2019年12月23日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并自2021年3月29日起担任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万基证券有限公司董事[28] - 郭人豪先生自2022年3月1日起担任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万基财务有限公司董事[28] - 郭人豪先生目前担任益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该公司为公司主要股东[28] - 郭人豪先生拥有丰富的投资顾问、财务顾问和企业融资经验,曾在多家私营和上市公司担任关键职位[30] - 李华伦先生自2019年7月25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并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36] - 李华伦先生自1996年8月起担任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禹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负责监督业务发展和客户关系[36] - 李华伦先生目前担任新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该公司曾于2021年4月私有化[37] - 李華倫先生於2019年12月獲委任為麗年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43] - 李華倫先生曾擔任Nam Tai Electronics, Inc.的行政總裁,該公司現稱為Nam Tai Property Inc.,並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NYSE: NTP)[44] - 李華倫先生獲證監會發牌擔任負責人員,從事第1類(證券交易)、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第6類(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受規管活動[45] - 林志成先生於2019年7月25日獲委任為大禹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並擁有超過15年的資產管理及企業融資經驗[47][48] - 林志成先生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授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並自2009年9月起獲認可為特許財務分析師[48] - 李銘女士於2019年7月25日獲委任為大禹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董事,並擁有超過19年的企業融資經驗[50] - 李銘女士獲證監會發牌擔任負責人員,從事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6類(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受規管活動,並持有第4類(就證券提供意見)及第9類(提供資產管理)的持牌代表資格[51] - 陳思聰先生於2019年7月26日獲委任為大禹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並擁有超過20年的財務及會計經驗[55] - 陳思聰先生現為同方康泰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該公司於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號:1312)[55] - 陳思聰先生畢業於威爾斯大學,獲授會計及財務文學學士學位,並於1992年12月取得蘭卡斯特大學會計及財務文學碩士學位[57] - 执行董事李华伦先生的服务协议初步任期为五年,自2019年7月25日起[179] - 执行董事林志成先生和李铭女士的服务协议初步任期为三年,自2019年7月25日起[1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思聪先生、孙志伟先生和岑伟基先生的委任信任期为三年,自2019年7月26日起[182] - 非执行董事郭人豪先生的委任信任期为三年,自2019年12月23日起[182] - 董事及五名最高薪酬个人的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9[183] - 公司已安排适当的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以应对董事可能面对的法律行动[185] - 公司董事李华伦持有公司股份227,250,000股,占总发行股份的19.94%[200] - 公司董事林志成持有公司股份17,800,000股,占总发行股份的1.56%[200] - 公司董事李明持有公司股份17,800,000股,占总发行股份的1.56%[200] - 公司董事袍金自2022年1月1日起较2021年上调10%[193] - 李华伦先生承诺不参与与公司业务构成竞争的活动,并已声明遵守该承诺[191][192]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对李华伦先生的不竞争承诺进行了审核[192]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公司与资产管理客户SHK的投资管理合约于2021年12月续期12个月[14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五大客户合计占集团收益的65.6%,最大客户占集团收益的30.8%[159] - 新工投资有限公司向公司支付管理费约17,246,000港元[188] - 圣马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向公司支付包销佣金及服务费约661,000港元[188] 社会责任与慈善 - 2021年公司慈善捐款总额为99,000港元,较2020年的15,000港元大幅增加[154][158] 公司治理与股东权益 - 公司于2021年5月28日通过股东决议,削减并注销股份溢价账户约431,023,000港元,用于抵消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累计亏损[165][17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163][170]
大禹金融(01073)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