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于2010年11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份代号为1087[3][12] 公司管理层变动 - 廖晋辉先生于2022年4月6日辞任执行董事[4][6][197][200] - 田一妤女士于2022年4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6][197][200] - 钟静仪女士于2023年1月3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4][6][165][169][198][200] - 吕永琛先生于2023年1月3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4][6][198][200] - 韩铭生先生于2023年1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6][181][183][198][200] - 周杰霆先生于2023年1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冯兆基先生同日辞任[8][10]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2022年中国受疫情影响经济复苏受阻,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表现出色[15][16] - 2022年12月国务院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鼓励发展创新基础设施,为IT行业带来机遇[16] - 2022年中国智能移动办公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智能办公行业市场巨大且机会无限[17] 公司业务发展成果 - 2021年11月公司凭“虚拟自动访客登记解决方案”在Microsoft Teams Hackathon中排名第一[21][24] - 2021年12月公司荣获微软金牌合作伙伴称号[21][24] - 2022年初Wafer Systems的“Virsical AIoT解决方案”正式进入微软实验室[21][24] - 2022年公司与微软联合推出两个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21][24] 公司未来业务策略 - 公司将保持资讯科技基础设施系统整合及智能办公软件解决方案业务稳定发展[27][30] - 公司将分配更多资源提升研发实力[27][30] - 公司与科技巨头合作及参与投标扩大私营部门客户群增加收入[28][30] - 公司积极参与投标从香港政府取得更多公营部门业务[28][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556,67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84,598千元人民币[35] - 2022年公司毛利为85,37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57,108千元人民币[35] - 2022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8,80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2,048千元人民币[35] -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15.3%,2021年为11.8%[40] - 2022年公司净亏损率为5.9%,2021年为4.6%[40] - 2022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3倍,2021年为1.4倍[40] - 2022年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2.7%,2021年为10.8%[40] - 2022年公司总资产为746,41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655,429千元人民币[37] - 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5,24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8,707千元人民币[48] - 2022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90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6,456千元人民币[48] - 2022年公司总收入约5.567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7210万元,增幅约14.9%[55][57] - 2022年公司毛利约8540万元,较2021年增加约2830万元,增幅约49.6%[55][57] - 2022年公司亏损净额约3300万元,2021年约2100万元,主要因非上市债券违约致债务投资公允价值亏损约1090万元[55][57]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556,679千元,销售成本471,308千元,毛利85,371千元,税前亏损28,809千元,年度亏损33,019千元[51] - 2022年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溢利╱(亏损)为0,2021年为1,329千元,2020年为 - 8,024千元[51] - 2022年年度其他全面(亏损)╱收益,扣除税项为 - 17,394千元,2021年为 - 72,668千元[52] - 2022年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 - 50,413千元,2021年为 - 93,668千元[52] - 2022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溢利为 - 35,882千元,非控制权益为2,863千元[52] - 公司本年度收入为5.567亿元,较2021年增加7210万元,增幅14.9%[70][74] - 销售成本增加4380万元,增幅10.2%,达4.713亿元[71][74] - 毛利增加2830万元,增幅49.6%,达8540万元,毛利率增加3.5%至15.3%[72][7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670万元,其中股权公允价值收益510万元,政府补贴110万元[73][76] - 销售及分销费用增加290万元,增幅11.2%,达2870万元[78] - 行政费用增加1410万元,增幅25.9%,达6850万元[79] - 其他费用为1440万元,主要是债务投资公允价值损失1090万元和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损失320万元[80] - 财务成本增加120万元,达420万元,主要是可转换债券利息150万元[81] - 公司本年度所得税开支拨备约700万元,2021年约340万元,主要因中国及香港附属公司应课税溢利增加[82][87] - 公司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290万元或约11.2%,至约2870万元,2021年约2580万元,主因销售佣金奖励增加[83] - 公司本年度行政开支增加约1410万元或约25.9%,至约6850万元,2021年约5440万元,因研发及员工成本增加[84] - 公司本年度其他开支约1440万元,2021年约10万元,含债务投资公允价值亏损约1090万元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320万元[85] - 公司本年度融资成本增加约120万元,至约420万元,2021年约300万元,因发行可换股债券产生利息约150万元[86] - 公司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亏损约3300万元,2021年约2230万元,亏损增加主因债务投资公允价值亏损约1090万元[90][9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2.7%,2021年约10.8%,因银行及其他借款增加[91][9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约6990万元,2021年约4930万元,可换股债券账面价值约2460万元,2021年约2170万元[92][93][9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结余约2030万元,2021年约1730万元,贸易及票据应收款结余约31810万元,2021年约20800万元,贸易应付款结余约21520万元,2021年约17480万元,现金周转周期从2021年的23日增至2022年的37日[98][99][103] - 公司本年度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约3520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约2490万元,融资活动净现金产生约6320万元[100][101] - 本年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3520万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2490万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人民币6320万元[104] - 本年度集团资本开支约人民币1010万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2250万元[106][11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与收购公司有关的未履行资本承担约人民币6220万元,2021年无[107][111] - 2022年3月11日完成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为4950万港元,净额约为4800万港元,已全部用于图书馆项目和网络系统整合业务[108][109][112][113] - 本年度集团录得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股本投资公允价值收益约人民币510万元,2021年约为人民币190万元[114][117] - 2022年7月27日出售力高健康553,500股股份,总代价约为994.6万港元[114][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股本投资包含13项上市股本投资,2021年为1项[114][117] - 2018年7月25日完成对CCT注资6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占其扩大后注册资本约3.91%,投资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1840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约2.5%[121] - 本年度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允价值损失(税后)为人民币2171.8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7099.2万元[12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各项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股本投资公允价值均低于集团总资产的5%[115][118] - 2017年公司订立注资协议向华讯方舟注资600百万元,2018年完成投资,2022年底公司于华讯方舟经扩大注册资本拥有约3.91%权益,投资公允价值约为1840万元,占公司2022年底资产总值约2.5%[124] - 本年度非上市股本投资在其他全面亏损中确认公允价值亏损(扣除所得税)为2171.8万元,2021年为7099.2万元[1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IT基础设施系统集成业务收入约5.008亿元,较2021年增加约5220万元,增幅约11.6%[61] - 图书馆项目在2022年确认约4980万元收入,推动该业务板块收入显著增长[59] - 智能办公软件解决方案收入增加1990万元,增幅55.3%,达5590万元[62][64] -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系统整合业务收入增长5220万元,增幅11.6%,达5.008亿元[63] 公司收购事项 - 2022年10月18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有条件同意以8790万港元(可予下调)收购华盈全部股权及销售贷款[128][13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第一笔及第二笔可退还按金共1758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554.8万元)已结算[130][134] - 2023年3月14日订约方同意将协议原最后截止日期由3月14日延长至4月30日[130][134] 公司员工数量变化 - 2022年底公司集团雇员总数为306名,2021年为285名[137] - 2022年底制造及技术工程雇员112名,2021年为93名[138] - 2022年底销售及市场推广雇员63名,2021年为61名[138] - 2022年底一般及行政雇员51名,2021年为52名[138] - 2022年底研发雇员80名,2021年为79名[138] 公司董事履历及经验 - 王佇維53歲,2019年8月1日獲委任為公司非執行董事,有約20年紡織、針織及餐飲業務管理經驗[163] - 鍾靜儀52歲,2023年1月3日獲委任為公司非執行董事,有逾20年銀行、金融及投資經驗[165][169] - 鍾靜儀2018年5月18日獲委任為朗華國際集團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166][169] - 蔡大維75歲,2021年5月14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在會計等領域有逾30年經驗[172][176][177] - 蔡大維1986年10月在澳門東亞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73][176] - 蔡大維自2013年6月起擔任環球實業科技控股獨立非執行董事[174][177] - 蔡大維曾於2001年10月至2017年7月擔任樂透互娛獨立非執行董事[175][178] - 洪明生44歲,2023年1月31日獲委任為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180] - 洪明生是第11屆羅定政協委員[180] - 洪明生擔任公司薪酬及福利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主席[180] - 韩铭生拥有超14年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工作经验,于2023年1月31日获委任为本公司董事,现担任3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81][183] - 袁绍槐64岁,于2021年4月7日获委任为董事,在估值领域拥有逾10年经验,曾担任1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86][190] - 韩铭生曾于2016年11月 - 2017年2月担任SFund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2月 - 2022年8月任执行董事,2017年7月 - 2022年8月任公司秘书等职,2022年8月16日起任中国燃气产业投资控股首席财务官及公司秘书[185][189] - 袁绍槐于1981年11月获香港大学工程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8月获香港中文大学商业管理文凭,1999年10月获爱尔兰国立大学金融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4月获FRM认证,2008年9月获CFA资格,2017年9月获CVA认证[187][19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并
威讯控股(01087)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