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锰业(01091) - 2022 - 中期财报
南方锰业南方锰业(HK:01091)2022-09-16 18:2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9,008,594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228,335千港元增长113%[11] - 公司总收益从42.28亿港元增长至90.09亿港元,同比增长113%[47][50] -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收益为9,008.6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同期的4,228.3百万港元增长113.1%[153][154]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益增加113.1%至9,008.6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4,228.3百万港元)[163] - 除税前溢利为534,486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4,282千港元增长619%[11] - 期内溢利为424,979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4,116千港元大幅增长1,662%[11] - 期内溢利从2411.6万港元增至4.25亿港元,同比增长1663%[43][46] -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53.3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同期的22.1百万港元大幅增长1,955.0%[153][155] - 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53.3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22.1百万港元)[161] -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657.8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同期的367.7百万港元增长78.9%[153][15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溢利增加78.9%至657.8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367.7百万港元)[161] - 2022年上半年EBITDA增加135.1%至863.2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367.2百万港元)[161] - 每股基本盈利计算所用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453,33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2,060千港元增长1,955.0%[68]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1322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0.0064港元增长1,966%[11]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为7,874,097千港元,同比增长124%[11] - 已出售存货成本为7,858,54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514,304千港元增长123.6%[56] - 总销售成本增长124.1%至7,874.1百万港元(2021上半年:3,514.3百万港元)[183] - 雇员福利开支为402,36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58,044千港元增长12.4%[5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07,96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2,911千港元增长20.3%[56] - 期内所得税总开支为109,50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0,166千港元增长118.3%[63] - 财务费用为97,830千港元,与2021年同期的98,867千港元基本持平[11] - 财务费用总额为97,83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8,867千港元下降1.0%[53] - 财务费用为97.8百万港元同比减少1.0%[200] - 其他开支为5.4百万港元主要为捐款及检查费[200] 毛利和毛利率(同比) - 毛利为1,134,497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713,994千港元增长59%[11] - 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毛利为1,134.5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同期的714.0百万港元增长58.9%,但毛利率下降4.3个百分点至12.6%[153][154] - 整体毛利增长58.9%至1,134.5百万港元(2021上半年:714.0百万港元)[184] - 整体毛利率下降4.3个百分点至12.6%(2021上半年:16.9%)[184] 其他收入及盈利(同比) - 其他收入及盈利为102,353千港元,同比增长38%[11] - 其他收入及盈利总额为102,35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4,357千港元增长37.7%[53] - 利息收入为4,99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940千港元增长26.8%[53] - 外汇收益净额为16,21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0[53]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收益为12,33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0[53] 资产和负债状况(时点对比) - 公司总资产从88.87亿港元增至110.71亿港元,同比增长25%[43][46] - 总负债从62.73亿港元增至77.54亿港元,同比增长24%[43][46]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1年12月31日的3,044,576千港元增长至2022年6月30日的3,317,209千港元,增幅为8.9%[14][15]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3,107,365千港元增长至3,372,610千港元,增幅8.5%[15][1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5.77亿港元,较期初25.18亿港元增长2.3%[20] - 综合储备为30.30亿港元,较期初27.65亿港元增长9.6%[20] - 保留盈利/累计亏损为-5.57亿港元,较期初-6.19亿港元改善10.0%[20] - 保留盈利从累计亏损1.32744亿港元转为盈利3.17184亿港元[118] - 汇兑变动储备从2.29781亿港元减少至4155.6万港元,降幅81.9%[118]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3.02亿港元[27] 现金流状况(同比)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24亿港元,较期初10.45亿港元增长26.6%[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045,362千港元增加至1,324,256千港元,增长26.7%[14]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90亿港元,同比减少16.0%(2021年同期:4.64亿港元)[24] - 投资现金流净流出4.36亿港元,同比扩大20.5%(2021年同期:3.62亿港元)[24] - 融资现金流净流入3.78亿港元,同比转正(2021年同期:净流出4.35亿港元)[24] - 汇兑损失净额5223.9万港元,同比扩大787.3%(2021年同期:收益760.2万港元)[24] 业务分部表现(同比) - 锰矿开采分部收益增加78.0%至639.6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359.4百万港元)[163][169] - 锰矿开采收益从3.59亿港元增至6.40亿港元,同比增长78%[47][50] - 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收益增加15.5%至2,263.2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1,958.7百万港元)[163][173] - 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收益从19.59亿港元增至22.63亿港元,同比增长16%[47][50] - 电解金属锰产品销量减少24.0%至60,670吨(2021年上半年:79,814吨)[173] - 电解金属锰产品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平均售价为每吨24,902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同期的每吨16,233港元增长53.4%[159] - 电解金属锰产品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8.4%,较二零二一年同期的26.5%增加1.9个百分点,毛利贡献增长24.8%至429.1百万港元[159] - 硅锰合金收益增长12.5%至737.6百万港元(2021年上半年:655.5百万港元)[174] - 电池材料生产分部收益增长50.4%至1,054.9百万港元(2021上半年:701.3百万港元)[177] - 电池材料生产收益从7.01亿港元增至10.55亿港元,同比增长50%[47][50] - 电池材料生产分部毛利贡献增长109.6%至412.6百万港元(2021上半年:196.9百万港元)[177] - 电池材料生产分部溢利增长201.2%至358.6百万港元(2021上半年:119.0百万港元)[179] - 电解二氧化锰二零二二年上半年平均售价为每吨16,405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同期的每吨9,901港元增长65.7%,毛利率上升17.8个百分点至50.6%[160] - 电解二氧化锰二零二二年上半年毛利贡献为383.4百万港元,较二零二一年同期的170.4百万港元大幅增长125.0%[160] - 锰酸锂平均售价增长160.1%至每吨88,925港元(2021上半年:每吨34,193港元)[178] - 其他业务分部收益增长至5,050.9百万港元(2021上半年:1,208.9百万港元)[182] - 其他业务收益从12.09亿港元大幅增至50.51亿港元,同比增长318%[47][50] 地区市场表现(同比)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从39.98亿港元增至83.36亿港元,同比增长108%[50] - 北美市场收益从1331.2万港元增至2.56亿港元,同比增长1824%[50] 资产减值及拨备 - 物业、厂房及设备及采矿权减值亏损为126,297千港元,同比增长177%[11] - 确认采矿权的非现金减值亏损126.3百万港元[161] - 确认采矿权减值亏损合计126.3百万港元(长沟锰矿75.8百万港元,外伏锰矿50.5百万港元)[191][194] - 金融资产拨回减值亏损净额为2,651千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减值亏损129,416千港元[11]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净额因长期贸易应收款结清[200] - 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减值亏损拨备从305,247,000港元降至268,113,000港元[92] - 一年以内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为0.5% 账面总值1,111,089,000港元[97] - 一至两年账龄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56.3% 较去年同期的73.8%有所改善[97][98] - 三年以上账龄应收款项减值拨备覆盖率100% 账面总值116,962,000港元[97] 应收账款和票据 - 应收购贸易款项及票据从1,454,714千港元减少至1,109,885千港元,下降23.7%[14] - 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净额从1,454,714千港元下降至1,109,885千港元,降幅23.7%[81] - 应收账款账龄超过三个月的金额从35,744千港元增至95,850千港元,增长168%[87] - 应收票据总额从623,637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72,290千港元,降幅56.3%[89] - 公司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为272,290千港元,较2021年末623,637千港元下降56.3%[143] - 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应收票据公允价值为272.3百万港元,全部归类为第二等级计量,较二零二一年底的623.6百万港元减少56.3%[148] - 一至两个月账期的应收票据从282,866千港元锐减至40,028千港元,下降85.8%[89] - 公司背书转让银行承兑应收票据账面总值人民币452,138,000元(约529,861,000港元)用于结算应付贸易款项[90] 存货 - 存货从1,399,096千港元增至1,498,971千港元,增长7.1%[14] - 存货总额从1,399,096千港元上升至1,498,971千港元,增幅7.1%[81] 银行贷款及借贷 - 非流动借贷从489,942千港元大幅增加至1,066,905千港元,增幅达117.7%[14] - 应偿还银行贷款总额从40.71288亿港元增至46.30987亿港元,增幅13.8%[112] - 二零二二年六月三十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租赁负债除外)公允价值为4,631.0百万港元,全部归类为第二等级计量,较二零二一年底的4,071.3百万港元增长13.7%[149] - 公司即期无抵押银行贷款总额为28.70794亿港元,利率区间2.00%-9.30%[109] - 非即期有抵押银行贷款总额为2.92975亿港元,利率6.10%[109] - 一年内到期银行贷款从36.02687亿港元微降至35.78621亿港元[112] - 第三至第五年到期的银行贷款新增4.10165亿港元[112] - 2022年7月后新取得短期银行贷款3.61亿港元[27] - 租赁负债总额从4260.7万港元减少至3406.5万港元,降幅20.0%[113] 应付账款和合约负债 - 应付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1,389,432,000港元 较上年末1,300,221,000港元有所增加[102] - 一个月内到期的应付贸易款项占比最高 达653,041,000港元[102] - 合约负债大幅减少至194,771,000港元 较上年末681,603,000港元下降71.4%[107] - 非即期预付款项增加至345,917,000港元 主要来自预付款项303,885,000港元[99] - 递延收入从5.4527亿港元增至7.1935亿港元,增幅31.9%[115] 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 使用权资产从662,257千港元减少至581,328千港元,下降12.2%[14]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总额从年初662,257千港元下降至581,328千港元,降幅12.2%[72] - 无形资产从367,902千港元减少至225,772千港元,下降38.6%[14] -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从367,902千港元减少至225,772千港元,主要因计提126,297千港元减值损失[73] - 联营公司投资净额从92,608千港元下降至85,655千港元,减幅7.5%[76] - 递延所得税资产总额从80,087千港元减少至59,574千港元,下降25.6%[77] - 递延所得税负债总额从207,859千港元增至213,322千港元,增长2.6%[81] 资本承诺和担保 - 资本开支承诺从4.84454亿港元减少至3.73050亿港元,降幅23.0%[121] - 公司为联营公司银行融资提供担保金额为309,382千港元,占人民币8亿元融资总额的担保比例为33%[125][126] - 联营公司已动用银行融资人民币557.9百万元(约653,803千港元),动用率为69.7%[126] - 公司为被投资单位贷款提供担保金额为11,719千港元,占人民币1亿元融资总额的担保比例为10%[125][126] - 被投资单位已动用贷款融资人民币45百万元(约52,736千港元),动用率为45%[126]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关联公司销售制成品金额为54,473千港元,同比增长4.4%[130] - 公司自广西大锰购入制成品金额为58,003千港元,同比增长103%[130] - 公司自关联公司购入原材料金额为53,583千港元,同比增长815%[130] - 公司应收关联公司款项总额为35,823千港元,其中贸易款项20,164千港元[138] - 公司向主要管理人员支付酬金总额为4,683千港元,同比下降35.9%[140] 分部报告框架 - 公司业务划分为四个运营分部:锰矿开采分部(中国及加蓬)、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中国)、电池材料生产分部(中国)及其他业务分部(中国及香港)[38] - 锰矿开采分部负责开采和生产锰矿产品,包括锰精矿、天然放电锰粉和锰砂[38] - 电解金属锰及合金材料生产分部包括湿法加工矿石生产电解金属锰和锰桃,以及火法加工生产硅锰合金[38] - 电池材料生产分部负责生产和销售电池材料产品,包括电解二氧化锰、硫酸锰、锰酸锂和镍钴锰酸锂[38] - 其他业务分部主要包括商品买卖(锰矿石、电解金属锰、硅锰合金及非锰金属)、废弃物销售、租赁投资物业及租赁土地以及投资贸易业务公司[38] - 分部业绩评估采用可呈报分部溢利/亏损指标,即除税前经调整溢利[38] - 分部业绩计量不包括利息收入、非租赁相关财务费用、停产费用以及总部及企业开支[38] - 分部资产不包括递延税项资产、可收回税项、抵押存款、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和其他未分配总部及企业资产[38] - 分部负债不包括计息银行及其他借贷、递延税项负债、应付税项和其他未分配总部及企业负债[39] - 集团内部分部间销售及转拨按当时市价参考第三方销售价格进行[40] 采矿权减值评估假设 - 外伏锰矿贴现现金流量评估使用贴现率11.1%[197] - 第四年起矿石年产量假设为450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