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生农业金融(01103) - 2022 - 中期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0元,2021年同期为9.3694亿元[6]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0元,2021年同期为1.89037亿元[6] - 2022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8085.9万元,2021年同期为5976.5万元[6] - 2022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8086.5万元,2021年同期为7039.1万元[6] - 2022年上半年其他全面(费用)收益为 - 127.9万元,2021年同期为 - 22万元[8] - 2022年上半年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 - 0.008元,2021年同期为 - 0.007元[10]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0元,2021年12月31日为2.1万元[1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 22.8804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 - 22.05918亿元[14] - 2022年6月30日负债净值为 - 22.84418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 - 22.02274亿元[14] - 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为 - 22.7978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 - 22.0179亿元[14] - 2021年6月30日股本为955,108千元,法定公积金为172,199千元,累计亏损为4,428,677千元[16] - 2022年6月30日股本为955,108千元,法定公积金为126,094千元,累计亏损为5,509,522千元[17] - 2022年上半年营运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87千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1千元[21] - 2021年上半年营运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4,456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2,928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8,209千元[21]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246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026千元[21]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6,681千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581千元[21]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854千元,2021年为34,821千元[32] - 2022年上半年呈報分部利潤(虧損)为(1,061)千元,融资成本为(79,798)千元,除所得税费用前亏损为(80,859)千元,所得税开支为(6)千元,期间亏损为(80,865)千元[37] - 2022年6月30日呈報分部資產为6,651千元,呈報分部負債为(2,291,069)千元[39] - 2022年融资成本为79,798千元,2021年为81,138千元[42] - 2022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及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1千元,2021年为14,300千元[43] - 2022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2,897千元,2021年为41,051千元[43] - 2022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6千元,2021年为10,217千元;2022年递延所得税为0,2021年为981千元[45] - 2022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农业大数据服务业务)的期间利润为0,2021年为572千元[4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7671.8万元,2021年同期为7035.6万元;每股基本亏损0.008元,2021年同期为0.007元[52][53]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与应收票据总额62405.1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62696.9万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确认的减值亏损231383.5万元,2021年为231729.5万元[59]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2778.1万元,与2021年12月31日持平;应付关联公司款项等合计138572.8万元,2021年为130488.9万元[66] - 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总借款均为74263.8万元,须于要求时或一年内偿还[69][73] - 2022年6月30日金融资产为302.8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431.5万元;金融负债为212836.6万元,2021年为204752.7万元[76]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85.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7.55%[84] - 2022年上半年分销成本为零,去年同期约为3500万元[85] - 2022年上半年行政费用约为531.9万元,去年同期约为1.26599亿元[86]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约为7979.8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65%[88]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7671.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600万元[9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减流动负债约为 -22.84418亿元,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约为 -22.79787亿元[91] - 2022年6月30日及2021年12月31日,集团限制性银行存款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302.8万元及431.5万元,短期借款均约为7.42638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约为34447%及27770%[9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为24人,回顾期内雇员薪酬合共约为289.7万元,去年同期约为8290.8万元[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农产品及石化产品供应链服务、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服务、农化产品供应链服务营业额为0,2021年为936,940千元[32] - 农产品及石化产品供应链服务方面,一般信贷期介乎30至180日不等[6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农化、农产品及石化产品供应链服务、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服务业务营业额均为零[80][81][82] 财务报表审计相关 - 核数师对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拒绝对发表意见[24] - 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28] - 审计委员会和公司管理层认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编制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和上市规则[130] 流动性与经营策略 - 管理层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问题,董事认为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中期财务报表恰当[26] - 2022年上半年商业环境受疫情、国际政治及GDP增长放缓负面影响,市场资金趋向保守[78] - 公司现有主营业务包括农化产品供应链服务、农产品及石化产品供应链服务业务、融资租赁及商业保理服务三大板块[79] - 2022年3月3日,安徽华星所有股权悉数转让至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不再为公司附属公司[98] - 截至报告日期,集团路桥建设业务及农产品及石化产品供应链服务业务的重大未偿债保持稳定且未收到还款通知[111] - 2022年3月11日,公司与潜在投资者订立框架协议,投资者有意向公司投资,目前仍在磋商[111] - 公司致力于解决过往财务问题,探寻债务重组机会,包括出售亏损附属公司、制定新还款计划及接触潜在投资者[113] - 公司计划专注现有三个业务分部,维持与行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关系[114] - 集团管理层将与外部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及金融机构深入讨论规划,解决财务问题,加快业务重组[114] 法律诉讼情况 - 九江法律诉讼中,九江银行要求瑞盈信融偿还本金371.1万元及相关利息[102] - 上海华信证券贷款诉讼中,公司须偿还本金3亿元、逾期利息约1073.2万元、复合利息约5.2万元、罚息约144.5万元及法律费用约35万元[104] - 上海华信证券贷款诉讼中,若公司未履行还款责任,上海华信证券有权就抵押的应收账款约4.06亿元提出优先赔偿申索并支付双倍利息[104] - 安徽华星法律诉讼中,公司须偿还本金3550万元、自起诉日起的应计利息及法院费用29.1866万元[107] - 上海华信证券新诉讼中,索赔总额约3.731497亿元,包括回购代价2.1758亿元及应计利息1.555697亿元[110] 股东持股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董事兰华生和卢挺富通过控制公司分别持有内资股1,818,013,540股,占该类别股份54.29%,占已发行股本19.04%;持有H股247,000,000股,占该类别股份3.98%,占已发行股本2.59%[1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东前海大生、大生控股通过控制公司分别持有内资股1,818,013,540股,占该类别股份54.29%,占已发行股本19.04%;持有H股247,000,000股,占该类别股份3.98%,占已发行股本2.59%[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东深圳大生持有内资股1,818,013,540股,占该类别股份54.29%,占已发行股本19.04%;通过控制公司持有H股247,000,000股,占该类别股份3.98%,占已发行股本2.59%[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东香港大生持有H股247,000,000股,占该类别股份3.98%,占已发行股本2.59%[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东镇江润得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有内资股1,530,986,460股,占该类别股份45.71%,占已发行股本16.03%[1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股东璞石国际通过控制公司持有H股755,000,000股,占该类别股份12.17%,占已发行股本7.90%[121] - 深圳大生持有的1,818,013,540股内资股已质押,作为贷款抵押品[117,123] - 香港大生持有的200,000,000股H股已质押,作为贷款抵押品[118,124]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未派付[5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131]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2021年12月3日刘俊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2年6月17日王延龙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6] - 2022年3月30日,李文明先生辞任公司执行董事职位[134] - 2022年6月17日,王延龙先生获选为第七届董事会之独立非执行董事[134] - 审计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是钟卓明先生[130] - 董事或其联系人无在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之业务中拥有权益[132]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