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收入约为124.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3.03亿港元下降了6.8%[7] - 公司净利润约为2.5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50亿港元下降了70.1%[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为8.4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显著增长[33]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53.1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3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负债总额为91.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35]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股本为43.6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持平[36]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6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3.45亿港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0.26亿港元,主要用于支付利息和偿还租赁负债[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5亿港元,现金储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3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淨溢利达到8.5亿港元,流动负债淨值和负债淨值分别为1.16亿港元和0.91亿港元[38] 新能源发展 - 公司看好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前景,认为清洁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8] - 中国政府积极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9] - 根据国家能源局指导意见,预计2023年风电、光伏装机将增加约6亿千瓦,推进可再生能源建设[10] - 公司在新能源项目市场开发方面取得进展,持续推进储能系统研究和"风光氢储"一体化探索[11] 公司治理及风险 - 公司应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款项为11.92亿港元,火箭院已承诺延期至2024年11月20日还款[13] - 公司收到商业银行函件提及可能出现未能及时偿还贷款的情况,涉及金额约为358,000,000元[18] - 公司收到法院关于贷款合同违约的初审判决,要求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涉及金额约为208,000,000元[18] - 公司已委托专业法律顾问协助上诉,认为要求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不成立[19] - 公司已就判决提出上诉,认为申索不大可能成功且最终责任金额无法计量,因此未作出撥备[20] - 公司收到法院关于前附属公司未缴出资的判决,原告已申请撤回申索,法律顾问分析认为公司的申索不成立[21] - 公司主要股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航总)和火箭院,持股比例约为60.64%[26] - 公司未建议派发任何中期股息[23]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未在公司及相关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持有任何权益或淡仓[24] - 公司未发现任何其他人士持有公司股份或债权证[27] - 公司一直遵守企业治理守则和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28][29] - 本公司与火箭院积极磋商,以获得足够财务支持,避免履行1,191,872,000港元的反担保责任[39][40] - 预计債轉股将包括北京萬源清盤程序完成、本公司股份恢复交易、达成特定收益、純利及股价目标、获得中航總及中國有关当局批准等条件[40][41][42][43] - 本公司董事认为,通过计划和措施,本集团将有足够运营资金,并履行未来12个月的财务责任[44] - 本集团能够持续经营依赖于正现金流和火箭院的持续财务支持,但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可能影响持续经营能力[45][46] - 若未能实现计划或火箭院无法提供资金支持,本集团可能需要调整资产和负债,影响未反映在简明财务报表内[47] - 本集团首次应用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财务状况及披露未造成重大影响[49]
中国航天万源(01185) - 2023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