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隆成金融(01225) - 2021 - 年度财报
隆成金融隆成金融(HK:01225)2022-04-29 21:1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2.15287亿港元,除税前亏损6289.4万港元,占收入百分比为 - 29.2%[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6271.5万港元,占收入百分比为 - 29.1%,每股亏损28.53港仙[7] - 2021年公司资产总额20.3107亿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10.55516亿港元[7] - 2021年综合收入约2.153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2.078亿港元增加约3.6%[18] - 2021年毛利率约68.6%,较2020年的约77.4%减少约8.8个百分点[18] - 2021年亏损约6590万港元,2020年为1400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2021年亏损约6570万港元,2020年为1380万港元[18]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498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2.302亿港元减少约8050万港元[19] - 2021年银行借贷、银行透支、定期贷款约为零港元,2020年分别为300万、500万、2800万港元;应付债券约7.869亿港元,2020年为约7.81亿港元[19] - 2021年流动资产净额约17.583亿港元,2020年为约17.476亿港元;流动比率约11.3,2020年为9.7[19] - 2021年资产负债比率约74.5%,2020年为73.3%[19] - 2021年总收入215,287千港元,较2020年的207,831千港元增长3.59%[140] - 2021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62,938千港元,较2020年的12,270千港元扩大413.09%[140] - 2021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2,994千港元,较2020年的1,713千港元扩大74.78%[140] - 2021年年度亏损65,932千港元,较2020年的13,983千港元扩大371.52%[140] - 2021年其他全面收入7,112千港元,较2020年的20,297千港元减少64.96%[140] - 2021年全面支出总额58,820千港元,较2020年的全面收入6,314千港元由盈转亏[140] - 2021年末非流动资产101,849千港元,较2020年末的163,815千港元减少37.82%[144] - 2021年末流动资产1,929,221千港元,较2020年末的1,949,384千港元减少1.03%[144] - 2021年末流动负债170,946千港元,较2020年末的201,770千港元减少15.27%[144] - 2021年末总权益1,055,677千港元,较2020年末的1,114,497千港元减少5.28%[146]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总计权益为1055677千港元,较2020年的1114497千港元减少58820千港元[149] - 2021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62894千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2994千港元[152] - 2021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399千港元,较2020年的4334千港元减少935千港元[152] - 2021年财务费用61825千港元,较2020年的63846千港元减少2021千港元[152] - 2021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亏损净额96798千港元,较2020年的55505千港元增加41293千港元[152] - 2021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77906千港元,较2020年的46773千港元增加31133千港元[152] - 2021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8051千港元,2020年为所用现金57千港元[153] - 2021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340千港元,较2020年的2224千港元增加5116千港元[153] - 2021年现金及等同现金减少净额为77195千港元,较2020年的49054千港元增加28141千港元[153] 医疗产品及塑料玩具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医疗产品及塑料玩具业务中,来自欧洲客户销售收入增加约58.0%至5580万港元,占比约67.6%[10] - 2021年医疗产品及塑料玩具业务中,来自美国客户收入增加约95.6%至1270万港元,占比约15.4%[10] - 2021年医疗产品销售收入约7010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62.5%,占业务总收入85.0%[10] - 2021年塑胶玩具销售收入减少约22.0%至1240万港元[10] - 2021年医疗产品及塑胶玩具业务贸易应收款项平均周转日数为59日,2020年为78日;存货平均周转日数为133日,2020年为108日[19] 证券及放贷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贝格隆证券产生700万港元收入,占集团总收入3.2%[11] - 2021年集团放贷业务产生约1.242亿港元利息收入,较去年减少约1110万港元,占总收入约57.7%[12] - 2021年集团确认约6680万港元预期信贷亏损[14] - 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约为15.26亿港元,累计减值拨备约为9147.3万港元[128] - 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约为2.02亿港元,累计减值拨备约为8504.9万港元[128] 公司股权交易及股本变动 - 2021年4月8日出售耀川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65万港元[21] - 2022年1月11日,股东通过特别决议案批准股本重组,1月13日生效,包括每10股面值0.50港元股份合并为1股面值5.0港元股份、削减股本、每股法定但未发行的合并股份拆细为500股面值0.01港元新股份[119][120] 公司人员及员工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共雇用约210名员工,约180名在中国,其余在香港[28] 董事会及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由三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41]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42] - 公司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超三分之一[42] - 全体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告退一次[44] - 何观礼女士50岁,2017年12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31] - 余达志先生57岁,2018年2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3] - 杨海琿先生30岁,2018年2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林全智先生47岁,2018年7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34] - 公司认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36] - 董事会负责监管公司业务整体发展,已向高级管理层转授权力及职责[3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4次定期会议[48] - 董事陈俊杰、杨海琿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3/4,何观礼、梁锦波、余达志、林全智出席次数为4/4[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次数均为1/1[5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次数均为1/1[61] - 定期董事会会议通告须提前至少14日送交全体董事,会议文件须提前至少三日发送[4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确认2021年全年遵守该守则[50][52] - 董事会成立提名、薪酬、审核三个委员会,各委员会均有书面职权范围[54] - 提名委员会成员为何观礼、陈俊杰、余达志、杨海琿、林全智,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何观礼任主席[55] - 薪酬委员会成员为余达志、何观礼、梁锦波、杨海琿、林全智,多数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余达志任主席[58] - 公司日常管理、行政及营运授权高级管理层负责,重大交易须事先获董事会批准[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由余达志先生担任主席[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审核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三名成员出席次数均为2/2[67] - 审核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及监管财务申报过程及内部监控制度等[6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审核委员会负责就公司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建议等工作[64] - 董事会负责厘定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履行相关职能,如监察财务报表完整性等[68] - 董事确认知悉编制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的责任[70] - 董事会透过审核委员会检讨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成效[72] - 文润华先生获提名担任公司秘书,符合上市规则规定[75] - 梁锦波先生及林全智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告退,符合资格并愿竞选连任,其他董事继续留任[98] 公司股息及储备情况 - 公司物业重估产生收益240.5万港元,计入物业重估储备[90] - 2021年末公司实缴盈余244,461千港元,累计亏损786,975千港元,可分派储备为 - 542,514千港元;2020年末实缴盈余244,461千港元,累计亏损768,071千港元,可分派储备为 - 523,610千港元[93]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1年度末期股息[89] 公司股东相关情况 - Opus Platinum Growth Fund和黎樹勳先生分别持有180,000,000股普通股,各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82%,黎樹勳先生间接拥有Opus Platinum Growth Fund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0.03%权益[106]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董事会需在要求书递交后两个月内召开,若21日内未回应,股东可自行召开,费用由公司偿付[81] - 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2年6月28日举行,通告将在大会日期前至少20个完整营业日寄发予股东[77] 公司交易及合规情况 - 2021年,集团向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销售总额约30.8%,向最大客户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约10.7%;向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采购总额少于36.4%,向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采购额约12.6%[11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5所披露者外,集团无根据上市规则第14A章规定须披露为关连交易的交易[10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114] - 公司将在年报刊发后一个月内刊发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17] - 公司在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整个年度内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118] - 2021年12月31日,无董事等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等中拥有需登记或知会的权益或淡仓[101] 公司审计相关情况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向外聘核数师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已付/应付审核服务酬金710,000港元,该公司未提供非审核服务[76] - 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公司核数师,该公司有意接受续聘[121] - 独立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公允地反映集团2021年12月31日的综合财务状况、该年度的综合财务表现及综合现金流量[123] - 公司将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预期信贷亏损就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减值评估作为关键审核事项[127] - 公司审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贷款减值评估程序包括确定信贷风险显著增加标准等多项内容[129]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规定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并对内部控制负责[132] - 负责管治人员负责监督公司财务申报流程[133] - 核数师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并出具核数师报告[134] - 核数师在审计过程中运用专业判断并保持专业怀疑态度,执行多项审计工作[136] - 核数师对综合财务报表的意见不涵盖其他资料,审核时需考虑其他资料与报表是否抵触[131] - 董事负责评估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在适用情况披露相关事项并使用持续经营为会计基础[132] 公司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董事预计应用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59][16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及相关修订于2023年1月1日生效[16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修订本)提述概念框架于2022年1月1日生效[16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2021年6月30日后Covid - 19相关租金减免于2021年4月1日生效[160] - 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之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按历史成本基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