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南资源(01229) - 2022 - 年度财报
南南资源南南资源(HK:01229)2022-07-05 16:4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益约3亿零24.1万港元,2021年约1亿3052.1万港元[14][15] - 2022年公司毛利约1亿6259.6万港元,2021年约5460.7万港元[14][15] - 2022年公司溢利净额约6600万港元,2021年亏损净额约220.8万港元[14][15] - 2022年公司已售服务及货品成本约1亿3764.5万港元,2021年约7591.4万港元[14] - 2022年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约137.6万港元,2021年约64.2万港元[14] - 2022年公司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约4208.4万港元,2021年约3450.5万港元[14] - 2022年公司汇兑亏损约409.1万港元,2021年汇兑收益约797.9万港元[14][15] - 2022年公司融资成本约1034.2万港元,2021年约962.6万港元[14] - 2022年公司商誉减值亏损约581.4万港元,2021年约1450.3万港元[14] - 董事会不建议2022年派付任何股息,2021年亦无派息[14][15] - 毛利增加约1.07989亿港元[17] - 其他收益减少约735.6万港元[17] - 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增加约757.9万港元[17] - 指定为按公平值列账并在损益内处理之金融负债之可换股债券之公平值亏损约为1125.4万港元(2021年约2485.7万港元)[17] - 应收或然代价之公平值亏损为零(2021年约364.8万港元)[17] - 融资成本增加约71.6万港元[17] - 商誉减值亏损约581.4万港元(2021年约1450.3万港元)[17] - 上一年度所得税抵免约1432.6万港元,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2294万港元[17] - 公司本年度收益约3.00241亿港元,较2021年约1.30521亿港元增加约1.6972亿港元,增幅约130.03%[48][54] - 公司本年度毛利约1.62596亿港元,较2021年约5460.7万港元增加约1.07989亿港元,增幅约197.76%,毛利率增加约12.32%至约54.16%[62][66] - 公司本年度其他收益约130.5万港元,较2021年约866.1万港元减少约735.6万港元,减幅约84.93%[63][67] - 公司本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约4208.4万港元,较2021年约3450.5万港元增加约757.9万港元,增幅约21.96%[64] - 本年度行政及其他经营费用约4208.4万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757.9万港元或约21.96%[68] - 本年度集团溢利约6600万港元,2021年亏损约220.8万港元,较去年转亏为盈,改善约6820.8万港元[70] - 本年度汇兑亏损约409.1万港元,2021年汇兑收益约797.9万港元[70] - 本年度毛利增加约1.07989亿港元[70] - 本年度其他收益减少约735.6万港元[70] - 指定为按公平值列账并在损益内处理之金融负债之可换股债券公平值亏损约1125.4万港元,2021年约2485.7万港元[70] - 本年度融资成本增加约71.6万港元[70] - 本年度商誉减值亏损约581.4万港元,2021年约1450.3万港元[70] - 上一年度所得税抵免约1432.6万港元,本年度所得税开支约2294万港元[70] - 可换股债券贴现率为14.41%,2021年为13.20%[72] - 2022年和2021年3月31日可换股债券公平值分别约为1.82537亿港元及1.71283亿港元,变动约1125.4万港元;公司股价分别为0.066港元及0.090港元,预期波幅分别为93.35%及88.74%[76]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3206.8万港元,2021年为流动资产净值约8761万港元[121] - 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2.60753亿港元,2021年约2.04079亿港元[121]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约3.0699亿港元,2021年约1.52732亿港元[121] - 2022年计息借贷平均实际年利率介于3.9% - 9.7%,2021年为5.1% - 9.1%[121] - 2022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约8509.1万港元,2021年约2.57873亿港元[121] - 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37,2021年约为2.16[121] - 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765373584股普通股[122][126]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抵押账面价值约1.28446亿港元采矿权,2021年约1.32175亿港元[123][127]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也无[125]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140名雇员,2021年为120名,员工成本总额约3895.4万港元,2021年约3340.6万港元[12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从事煤炭开采、可再生能源、IT服务三个业务分类[19] - 煤矿业务本年度收益约2.75463亿港元,较2021年约1.00688亿港元增加约1.74775亿港元,增幅约173.58%,销量约198.8282万吨,较2021年约143.8392万吨增加约38.23%[49][55] - 可再生能源业务本年度营业额约378.1万港元,较2021年约128.5万港元增加约249.6万港元[50][56] - IT服务业务本年度收益约2099.7万港元,较2021年约2854.8万港元减少约755.1万港元,减幅约26.45%[51][57] - 煤矿业务本年度销售成本约1.17557亿港元,较2021年约5391.3万港元增加[52][58] - 可再生能源业务本年度服务成本约212.9万港元,较2021年约51.7万港元增加约161.2万港元[53][59] - IT服务业务本年度已售服务及货品成本约1795.9万港元,较2021年约2148.4万港元减少[61][65] - 煤矿业务本年度收益约2.75463亿港元,2021年约1.00688亿港元,同比增加约173.58%[78][79] - 本年度售出约198.8282万吨煤炭,2021年约143.8392万吨,销售收入分别约2.75463亿港元及1.00688亿港元[79][80] - 混合煤、沫煤、风化煤销售量分别为21.4763万吨、153.4935万吨、23.8584万吨,占比分别为10.80%、77.20%、12.00%[82] - 可再生能源业务本年度服务收入约378.1万港元,2021年约128.5万港元[82] - 资讯科技服务业务本年度服务收入约2099.7万港元,2021年约2854.8万港元[82] - 本年度开采约147万吨煤炭,2021年约190万吨[84] - 2022年3月31日,新疆煤矿总概约储量6522万吨,2021年约6669万吨[84] 煤矿业务相关收购及运营情况 - 公司与新疆自然资源厅磋商凯源煤矿优化升级方案,扩大开采面积并获取新采矿权[19]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凯源公司以1.60978亿元收购经扩大凯源煤矿新采矿权,矿区面积4.1123平方公里,开采期30年[22] - 经扩大凯源煤矿30年开采寿命估计煤炭资源为4164.33万吨[22] - 新采矿许可证最初有效期为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12月21日,后续期至2021年12月21日,又续期至2031年10月11日[22] - 收购代价1.60978亿元分十五期支付,第一期3220万元已支付,第二期至十四期每期920万元于2020 - 2032年每年11月20日前支付,最后一期917.8万元于2033年11月20日前支付[22] - 凯源公司就1980万吨煤炭向新疆自然资源厅支付7650.25万元补充资源费,已在2020年3月31日止年度损益确认[24][28] - 经扩大凯源煤矿因采矿许可证到期及续期延迟,自2019年12月21日起暂停销售及营运[25][29] - 新采矿许可证于2020年3月续期,复产申请于2020年8月2日获批准,可恢复采矿经营及销售[26][29] - 公司自2011年积极进行经扩大凯源煤矿新采矿权优化升级方案,收购扩大了煤矿资源[43][45] - 凯源公司成功重续新采矿许可证,经扩大凯源煤矿采矿权期限从2021年10月11日至2031年10月11日,为期10年[43][45] - 来年公司将在资本资产和提高煤矿安全标准工作上有合理开支,资金主要来自煤炭销售收益和外部银行融资[44][45] - 2020年3月31日,凯源煤矿(不含经扩大凯源煤矿)估计剩余储量约511万吨;收购经扩大凯源煤矿时,其概算储量约6348万吨[84] - 凯源煤矿及经扩大凯源煤矿采矿权于2049年8月届满,现有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31年10月11日(可续)[112] 港海集团收购事项 - 2019年3月11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Ample Talent以3571.2万港元收购港海控股80%股权[33] - 2019年3月11日,Ample Talent以200.88万港元认购港海控股450股普通股,约占认购协议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4.5%[33] - 2019年4月23日完成收购及认购后,公司间接持有港海控股80.86%已发行股份[33] - 港海集团收购事项代价为3571.2万港元,裕智创投购买港海控股80%股权;认购事项总认购价为200.88万港元,裕智创投认购港海控股4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5%,完成后公司间接拥有港海控股80.86%已发行股份权益[35] - 港海集团收购事项中,卖方以现金2851.2万港元支付,余下720万港元由公司向卖方发行三份本金均为240万港元的承兑票据[34] - 卖方保证港海集团2018 - 2020财年每年经审核综合纯利不少于720万港元,2018财年达标,2019和2020财年未达标[37][40] - 2019财年溢利保证不足金额为218.7091万港元,从240万港元承兑票据扣除后,集团向卖方支付未偿还金额21.2909万港元[38][41] - 2020财年溢利保证不足金额为253.8041万港元,从240万港元承兑票据扣除后,卖方支付未偿还金额13.8041万港元给集团[39][41] 商誉及资产减值相关 - 2019年4月23日,公司收购港湾集团80.86%股权产生主要商誉[87] - 2022年3月31日资讯科技服务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约789.8万港元,2021年约1877.2万港元;2022年该单位商誉为减值约581.4万港元,2021年约1450.3万港元[93][96] - 公司于2018年10月8日收购新能源租赁及其附属公司90%股权产生另一项主要商誉[95] - 2022年可再生能源现金产生单位五年期间按年收益增长为1.36% – 1.69%,目标毛利率为45.18%,永续增长率为3.00%,贴现率(税前)为5.40%[99] - 2022年3月31日可再生能源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高于其账面价值约2294万港元,2021年约966.9万港元,2022年和2021年均无商誉减值[101] - 公司商誉主要产生于2019年4月23日收购港海集团80.86%股权连同资讯科技服务现金产生单位[91] - 公司在各报告期间结束或出现减值迹象时对采矿权及剥离活动资产进行减值检讨,并委聘中诚达行评估煤矿资产现金产生单位使用价值以作减值测试[10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煤矿资产使用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约3286.5万港元,2021年约为2377.3万港元[103] - 公司评估煤矿资产减值时,采用涵盖采矿权届满日期后的现金流量预测方式[103] - 公司认为2049年8月后续采矿权风险对煤矿资产使用价值无重大影响[104][107] - 公司评估现金产生单位使用价值时,采用反映货币时间价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