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油能源(01251) - 2021 - 年度财报
华油能源华油能源(HK:01251)2022-04-27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588799千元,较2020年的1289267千元增长约23.23%[7] - 2021年公司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4895千元,2020年为25550千元[7] - 2021年公司经营溢利为53398千元,2020年经营亏损为64401千元[7] - 2021年公司融资成本净额为41993千元,较2020年的36595千元增长约14.75%[7] - 2021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1875千元,2020年亏损为100848千元[7] - 2021年公司年内溢利为4187千元,2020年亏损为98404千元[7] - 2021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8795千元,2020年亏损为91189千元[7] - 2021年公司非控股权益亏损为4608千元,2020年亏损为7215千元[7]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2786689千元,较2020年的2704341千元增长约3.04%[8] - 2021年公司总负债为1581049千元,较2020年的1472970千元增长约7.33%[8] - 2021年公司收入15.888亿元,较去年增加2.995亿元或23.2%,实现溢利420万元,去年亏损9840万元[23][26] - 2021年其他收益净额为490万元,上年度为2560万元[58] - 2021年材料成本为3.549亿元,较上年度增加7710万元或27.8%[59] - 2021年雇员福利开支为5.37亿元,较上年度增加6010万元或12.6%[60] - 2021年资产减值损失为2040万元,较上年度减少3140万元或60.6%[66] - 2021年经营盈利为5340万元,上年度经营亏损为6440万元[68] - 2021年溢利为420万元,上年度亏损为9840万元[72] - 2021年本公司权益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80万元,上年度应占亏损为9120万元[73] - 2021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为1740万元,较去年330万元增加1410万元或427.3%[76] - 2021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167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177亿元减少100万元或0.8%[77] - 2021年12月31日存货为5.073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364亿元增加7090万元或16.2%[79] - 2021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为10.293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0.561亿元减少2680万元或2.5%[81] - 2021年12月31日现金和银行存款为3.888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49亿元增加3980万元或11.4%[82] - 2021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53.2%,较2020年12月31日的45.2%上升8%[82]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11.935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12.13亿元减少1950万元或1.6%[83] - 2021年实现收入15.888亿元,较上年度增加2.995亿元或23.2%[56] - 2020年和2021年来自中石油集团及其联营公司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7.9%及72.3%[125] - 2021年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量占采购总量的28.7%(2020年:25.7%),从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量占18.6%(2020年:18.3%)[130] - 2021年向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5.4%(2020年:62.2%),向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37.0%(2020年:27.7%)[13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约为人民币12.631亿元(2020年12月31日:人民币12.608亿元)[13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油藏板块收入7.41977亿元,占总收入46.7%,较去年增加1.822亿元或32.5%[26][28] - 钻井板块收入5.67631亿元,占总收入35.7%,较去年增加1.33亿元或30.6%[26][28] - 完井板块收入2.79191亿元,占总收入17.6%,较去年减少1560万元或5.3%[26][28] - 2021年中国油藏板块收入4.948亿元,较去年增加1.688亿元或51.8%,占油藏板块总收入66.7%[30] - 2021年海外油藏板块收入2.472亿元,较去年增加1340万元或5.7%,占油藏板块总收入33.3%[30] - 油藏和钻井板块收入上升因场站运维服务、油田监测业务、钻修井业务增加[28] - 完井板块收入下降因国内完井工具供货时间差异[28] - 国内油藏收入大幅增长因新疆地区场站运维服务和中石化西北分公司监测业务增加[30] - 钻井服务板块2021年实现收入5.67631亿人民币,较2020年增加1.33亿人民币,增幅30.6%,其中海外收入1.68881亿人民币,增幅49.4%,中国收入3.9875亿人民币,增幅24.0%[31][32] - 完井服务板块2021年实现收入2.79191亿人民币,较2020年减少0.156亿人民币,降幅5.3%,其中海外收入1.11888亿人民币,增幅19.5%,中国收入1.67303亿人民币,降幅16.8%[33][35] - 2021年中国钻井板块收入占钻井板块总收入比重为70.2%,海外占比29.8%[32] - 2021年中国完井板块收入占完井板块总收入比重为59.9%,海外占比40.1%[35] 公司业务拓展与市场布局 - 2021年公司经受行业低谷考验,中亚地区超额完成产值利润指标,助力全年业绩增长[15] - 2021年非洲大区成立,投建乌干达海关保税仓库园区,拓展苏丹、乍得、尼日尔等市场[15] - 2021年中国市场新疆区域进入中石化西北油田市场,川渝完井业务保持领先[15] - 2022年公司将启动疫情常态化防控应急机制,提升市场竞争力[19] - 2022年国内市场将巩固传统市场,开展海洋油氣市场拓展工作[19] - 2022年海外市场将巩固中亚优势市场,深耕中东和非洲市场[19] - 哈萨克斯地区公司2021年克服困难超额完成产值目标[38] - 土库曼斯坦地区公司在尤拉屯气田出色完成紧急救援任务[38] - 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完成完井服务和钢丝作业服务合同增补[38] - 集团非洲大区2021年6月成立,乌干达保税库开启作业,服务项目陆续实施,加纳酒精厂四季度建成投产[38] - 中海油所属渤海油田年产原油超3000万吨,集团将紧跟其战略部署拓展海洋油气领域业务[44] - 公司2022年将立足国内市场,拓展海外、新兴、战略市场,推动业务战略转型[99] 公司技术研发与突破 - 2021年公司多项技术取得突破,如完井封隔器优化升级并大规模投入使用[16] - 集团在欠平衡作业完成约三十井次,在塔里木、塔西南各进行约六十井次的高压区块温压监测和三超井温压监测[41] - 集团二次压裂增产解决方案在涪陵页岩气井应用,已累计实施3井次[42][49] - 非氧化环保解堵剂在大港油田、中海油渤海田试用,对解除注聚造成的近井地带聚合物堵塞效果明显[47] - 高温永久式压力计进入中海油市场,在渤海油田使用[47] - 试油试采技术服务在伊拉克东巴碳酸盐岩油藏获市场突破[47] - 高温旋转导向技术在四川页岩气某井区成功应用,井底循环温度达155℃[48] - 川渝地区某井产层中部地层压力138.61MPa,井筒内泥浆密度2.45g/cm³,H₂S含量0.35%,CO₂含量11.859%,公司顺利完成该井高难度二次完井[49] - 公司加大高温随钻测量研发力度,新一代PPS高温随钻测量仪即将问世[48]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2040年前油氣将维持主体能源地位,占一次能源比重约50%[18] - 2021年中国油氣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双创历史新高[18] - 2021年国内经济增速高达8.1%,石油市场向常态回归,原油产量回升,石油对外依存度首次下降,天然气消费高速增长[40] - 2021年是国内石油企业完成“七年行动计划”目标的关键之年,油气上游投资回升[40] - 2021年新疆塔里木油田油气产量达3182万吨,创历史新高[41] 公司人员与培训情况 - 2021年在线平台学习20352人次,累计达171446课时[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册员工4504人,较2020年增加565人[55] 公司股权交易与重大合同 - 2021年公司附属公司以408万元现金代价收购和田聚力全部股权[85] - 2022年1月21日,华油能源香港以320万新加坡元从非控股股东收购35万股Enecal PTE Limited优先股[93] - 2018年8月30日至2021年8月27日,公司附属公司与中关村科技订立融资租赁交易一至九,交易八及九适用百分比率高于5%但低于25%,构成须予披露交易[95] - 2018年8月30日至2021年8月27日期间多阶段订立的融资租赁交易,各自合并计算后适用百分比率高于5%但低于25%,构成须予披露交易[96] - 2021年10月15日,乌干达分公司与Henghua Development订立建设工程合同,代价5400311.64美元(约港币42122431元),适用百分比率高于5%但低于25%,构成须予披露交易[97]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2022年将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综合能源技术服务解决方案能力[99] - 公司2022年将提升管理水平、业务布局和抗风险能力,实施精细化管理[100] - 公司2022年将搭建技术和市场人才梯队,培养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100] - 公司2022年将建立长效ESG管理机制,融入企业决策及运营[100] 公司管理层信息 - 王国强59岁,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有逾37年石油行业经验[101] - 吴东方50岁,任执行董事、行政总裁,有逾30年石油行业经验;李强46岁,任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有逾24年企业管理经验[102] - 武吉伟50岁,2019年3月26日起任执行董事,2020年12月8日调任非执行董事[104] - 陈春花58岁,2011年12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13年3月27日调任非执行董事[105] - 胡国强68岁,2011年12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6] - 张渝涓48岁,2013年3月27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7] - 温嘉明51岁,2011年12月1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9] - 刘东勤52岁,2020年1月15日起任集团副总裁[110] - 胡先生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任职逾32年[106] - 陈女士在学术教育等方面拥有逾30年经验[105] - 刘先生拥有近30年石油行业经验[110] - 温先生在法律实务方面拥有逾27年经验[109] - 罗洪59岁,自2019年11月起任集团副总裁,有30年以上国内外石油行业经验[112] - 赵峰56岁,为集团副总裁兼北美大区总经理,1999年1月加入集团,有30年以上石油行业经验[113] - 高文海54岁,自2018年5月起任集团副总裁,有20年以上石油行业经验[113] - 徐安平63岁,自2019年4月起任集团副总裁,有逾30年石油行业工作经验[114] - 陈剑46岁,自2019年6月起任集团投资者关系总监,有逾二十年财务管理及金融相关工作经验[116] 公司环境管理情况 - 2021年度集团实现环境“零”事故目标[119] - 集团所属国内多家公司及国外部分子公司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121] - 集团通过钻机电代油改造等措施减少能源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122] 公司市场风险与合规情况 - 公司面临国际油价波动、新冠疫情、经济复苏不均衡、石油供需不确定等市场风险[124] - 公司须遵守多个司法权区的法律法规,截至2021年底无重大违规情况[126] 公司股息与股权计划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2021年度末期股息(2020年度:无)[128] - 各董事与公司订立/续订服务协议,为期三年[144] - 2021年度各董事及控股股东无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的重大权益[14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整体业务或主要部分管理及行政合约[147]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奖励合资格雇员[149] - 王国强先生以信托受益人身份持有651,484,000股,占比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