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收入和溢利同創新高,所有產品系列均取得理想銷售業績[12] - 2021年公司收入增加7,697.3百萬港元,增幅為99.2%,從2020年的7,761.8百萬港元增至15,459.1百萬港元[21] - 集团总收入从2020年的7761.8百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15459.1百万港元,增加7697.3百万港元,增幅99.2%[42] - 集团2021年毛利为4287.2百万港元,较2020年的795.4百万港元增加3491.8百万港元,增幅439.0%,毛利率从10.2%上升至27.7%[47] - 物料成本占销售额比率从2020年的87.1%下降16.7%至2021年的70.4%[47] - 转换成本开销从2020年的208.2百万港元上升至2021年的285.9百万港元,上升77.7百万港元,升幅37.3%,占销售额比率从2.7%减少0.8%至1.9%[47] - 其他收入以及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0年的94.8百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123.9百万港元,增加29.1百万港元,增幅30.7%[50] - 经营费用从2020年的66250万港元升至2021年的13.444亿港元,上升6.819亿港元,升幅102.9%[51]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2020年的1.329亿港元升至2021年的1.858亿港元,上升5290万港元,升幅39.8%[51] - 行政费用从2020年的4.976亿港元升至2021年的8.167亿港元,上升3.191亿港元,升幅64.1%[52]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从2020年的180万港元升至2021年的3.217亿港元,上升3.199亿港元,升幅17772.2%[55] - 融资成本从2020年的3020万港元降至2021年的2020万港元,减少1000万港元,减幅33.1%[55] - 分占一间合营公司的亏损从2020年的溢利2000万港元变为2021年的亏损1.366亿港元,增加1.566亿港元,增幅783.0%[5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0年的2.073亿港元升至2021年的23.743亿港元[57] - 2021年所得税开支为5.536亿港元,较2020年的3970万港元上升5.139亿港元[57] 各业务线收入增长情况 - 2021年圖像顯示卡銷售額較去年增加7,392.6百萬港元[21] - 2021年EMS收入較去年增加128.5百萬港元[21] - 2021年其他個人電腦相關產品及零件分部收入較去年增加176.2百萬港元[21] - 图像显示卡业务增长7392.6百万港元,增幅119.7%,从2020年6177.4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13570.0百万港元[22] - 自有品牌图像显示卡销售额增加5739.8百万港元,增幅136.8%,从2020年4195.2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9935.0百万港元,平均售价上升约91.4%[22] - 供ODM/OEM使用之图像显示卡订单增加1652.8百万港元,增幅83.4%,从2020年1982.2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3635.0百万港元,2021年销量下跌7.6%[23] - EMS业务增长128.5百万港元,增幅18.6%,从2020年690.6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819.1百万港元[24] - 其他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及零件业务增长176.2百万港元,增幅19.7%,从2020年893.8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1070.0百万港元[24] - 品牌业务收入增加6012.2百万港元,增幅138.0%,从2020年4357.2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10369.4百万港元,直销规模达345.4百万港元,占比3.3%[24] - ODM/OEM业务收入增长1685.1百万港元,增幅49.5%,从2020年3404.6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5089.7百万港元[25] - 图像显示卡收入从2020年的6177.4百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13570.0百万港元,增加7392.6百万港元,增幅119.7%[42] - 自有品牌图像显示卡收入从2020年的4195.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9935.0百万港元,增加5739.8百万港元,增幅136.8%[42] - 图像显示卡ODM/OEM订单收入从2020年的1982.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3635.0百万港元,增加1652.8百万港元,增幅83.4%[45] - EMS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690.6百万港元增加至2021年的819.1百万港元,增加128.5百万港元,增幅18.6%[46] - 其他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及零件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893.8百万港元增长至2021年的1070.0百万港元,增长176.2百万港元,增幅19.7%[46] 各地区收入增长情况 - 亚太区收入增加1940.7百万港元,增幅61.4%,从2020年3159.0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5099.7百万港元[29] - EMEAI地区收入增加2089.7百万港元,增幅114.5%,从2020年1824.7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3914.4百万港元[30] - NALA地区收入增加1514.3百万港元,增幅132.9%,从2020年1139.8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2654.1百万港元;中国地区收入增加2152.6百万港元,增幅131.4%,从2020年1638.3百万港元增至2021年3790.9百万港元[31][32] 资产负债相关情况 - 股东资金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1.1031亿港元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3.0874亿港元,增加1.9843亿港元,增幅179.9%[61] - 总非流动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的6.832亿港元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2.696亿港元,减少4.136亿港元,减幅60.5%[62]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0年12月31日的1.442亿港元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9420万港元,跌幅34.7%[66] - 使用权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的1.365亿港元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1.142亿港元,跌幅16.3%[66] - 2021年总流动资产为66.548亿港元,2020年为33.042亿港元;总流动负债2021年为37.389亿港元,2020年为27.693亿港元;流动比率从2020年的1.2升至2021年的1.8[67] - 现金及银行结馀从2020年12月31日的11.246亿港元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37.651亿港元;借贷从2020年的10.7亿港元减至2021年的7.023亿港元;净债务权益比率从2020年的8.0%扭转为2021年的净现金权益比率95.2%[6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12月31日的12.183亿港元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13.071亿港元,增幅7.3%[6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0年12月31日的14.841亿港元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21.304亿港元,增幅43.5%[72] - 退还资产权从2020年12月31日的5260万港元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7110万港元,增幅35.2%;退款负债从2020年的6280万港元增至2021年的9640万港元,增幅53.5%[73] - 合约负债从2020年12月31日的7620万港元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96亿港元,增幅175.1%[74] - 存货价值从2020年12月31日的9.083亿港元增至2021年12月31日的15.115亿港元,增幅66.4%;存货周转天数从2020年的53天减至2021年的40天[76] - 制成品占整体存货比率从2020年12月31日的44.0%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34.3%[76] - 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2.416亿港元,较2020年减少1.557亿港元,减幅11.1%,周转天数从65天减至31天[78] - 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6.027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3.232亿港元,增幅25.3%,周转天数从68天减至47天[78] - 2021年12月31日,030万港元银行存款已抵押作公司信用卡担保[79] - 公司目标资本负债比率低于100%,按净债务与权益比例厘定[80] - 2021年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5610万港元[81] - 2021年12月31日,资本承担总额为1010万港元,并无重大或然负债或表外债务[82] - 2022年2月9日,公司附属拟3.879亿港元收购物业,或获3400万港元现金回赠,有购买10个停车位优先权[86] 业务发展趋势与风险 - 品牌業務增長跑贏其他業務分部,自有品牌圖像顯示卡銷售收入全年獨領風騷[12] - 對圖像顯示卡需求預期仍然強勁,GPU供應未見顯著改善,供需失衡或持續較長時間[15] - 可能推出新一代產品將推動本年度稍後時間銷售收入增長[15] - 元宇宙是技術創新浪潮,將為電腦硬件行業帶來新機會[15] - 俄烏衝突使全球經濟可能再受影響,公司會密切留意市況降低業務風險[16] ESG报告相关 - 公司ESG报告参照联交所ESG报告指引及GRI准则编制[92] - 报告涵盖2021年度公司中国电脑电子产品制造业务环境影响及集团社会影响[97] - 公司按ESG报告指引及GRI准则汇报,与上一汇报期间相比,汇报方针及披露统计方法无重大变更[100] - 公司识别出28项ESG议题进行重要性评估,涵盖环境、社会层面[112] - 公司每年按持份者反馈进行ESG议题重要性评估,考虑业务策略等因素[111] - 公司对28项ESG议题按0至10评分评估重要性,右上角四分一范围的议题重要性最高[118] - 产品责任及合规、客户满意度等7项议题被识别为重要性较高的议题[125] 环境影响与措施 - 东莞栢能2021年空气污染物排放相比2020年大幅增加,源于中国政府实施能源配给[127] - 东莞栢能制定2021年排放目标,每百万港元产品生产成本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0年减少1%[130] - 东莞栢能使用氮气焊接技术减少锡渣产生,锡渣还原率在90%以上[130] - 东莞栢能每百万港元产品生产成本产生的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从2020年的2.6153吨二氧化碳减少35.14%至2021年的1.6964吨二氧化碳[133] - 2021年公司每百万港元产品生产成本产生的无害废弃物为0.0145吨,较2020年上升55.91%,原计划较2020年减少1%[137] - 2021年公司每百万港元产品生产成本产生的有害废弃物为0.0008吨,较2020年减少33.33%,原计划较2020年减少1%[138] - 2021年公司每百万港元产品生产成本产生的能源耗量为0.2782吨标准煤当量,较2020年减少32.39%,原计划较2020年减少1%[145] - 2021年公司每百万港元产品生产成本产生的耗水量为22.4921立方米,较2020年减少33.32%,原计划较2020年减少1%[146] - 汇报期间,制成品每百万港元产品生产成本耗用的包装材料为0.2411吨[150] - 公司计划2022年3月开始运作污水处理设施,循环使用污水[137] - 公司废气排放通过第三方专业机构按中国标准进行的监测[134] - 公司建立有害废弃物追踪及处理流程,按法规转交环保服务供应商处理[138] - 公司采取多项整体废弃物减少措施,如改进生产工艺、简化包装设计等[141] - 公司采取一系列节能措施,如安装太阳能板、升级生产安排等[145] - 东莞栢能对环境影响有限,制定多项政策减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影响[151] - 东莞栢能采取行动减轻对石油和天然气依赖,用太阳能等环保能源代替[151] - 东莞栢能减少日常耗纸,升级办公系统,采用环保包装材料[151] - 东莞栢能将按法规监察环境绩效,评估气候变化风险并采取措施[154]
栢能集团(01263)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