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诺集团(01418) - 2022 - 中期财报
盛诺集团盛诺集团(HK:01418)2022-09-15 16:30

收入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减少约37710万港元或约18.8%,至约16.242亿港元,去年同期约为20.013亿港元[41] - 中国市场报告期内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6.4%,为7.6628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0.41208亿港元[42][43][45] - 北美市场报告期内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7%,为6.11683亿港元,去年同期为7.25717亿港元[42][43][45] - 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报告期内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加约5.1%,为2.4626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34375亿港元[42][44][4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6.2423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20.013亿港元下降18.84%[158] 毛利与毛利率 - 公司毛利在报告期内减少约5640万港元或17.6%,至约2.639亿港元,去年同期约为3.203亿港元[47] -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加0.2%,从约16.0%增至约16.2%[47] - 报告期内毛利减少约5640万港元或17.6%至约2.639亿港元,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约16.0%增加0.2%至约16.2%[48] - 期内毛利为2.6389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20338亿港元下降17.62%[158] 费用与亏损 - 报告期内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2610万港元或约14.0%至约2.121亿港元,行政开支减少约410万港元或约4.2%至约9270万港元[49] - 报告期内亏损为约4490万港元,去年同期录得溢利约1450万港元,亏损原因是疫情削弱消费市场和销售,导致供应链及物流成本上升[49] - 期内经营亏损为3835.6万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经营溢利4090.4万港元[158] - 期内亏损为4494.5万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溢利1452.1万港元[158]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2.39仙,而2021年同期为每股基本盈利0.54仙[159]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7500.6万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全面收益总额2660.8万港元[166] - 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 - 41,886千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9,421千港元大幅下降[175] - 2022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27,554千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0,277千港元由盈转亏[175]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 - 69,440千港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19,698千港元由盈转亏[17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5999.3万港元,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861.4万港元[184][186]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拥有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70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3.777亿港元减少[51][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1550万港元或约6.8%至约2.13亿港元[51][56]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为286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为2500万港元[52][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的银行融资约为12.006亿港元,其中已动用约6.798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分别为约10.285亿港元和约6.24亿港元[54][57] - 报告期内集团的资本开支约为30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为4860万港元,主要用于购买设备及机器[55][5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120.1%,速动比率为68.3%,资产负债比率为72.4%,债务对权益比率为49.3%[60] - 于2022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9.2708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9.21311亿港元略有增加[169] - 于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6.1820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9.07559亿港元有所下降[170] - 于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5.45287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8.2887亿港元有所下降[171] - 于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9.24612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06618亿港元有所下降[171]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273,069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92,426千港元有所下降[173]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347,606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29,826千港元有所下降[173] - 2022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1,620,675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822,252千港元有所下降[173] - 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657,729千港元,较2022年1月1日的710,718千港元有所下降[175] - 2022年6月30日权益及负债总额为2,545,287千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828,870千港元有所下降[17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6.69132亿港元,均为流动负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13042亿港元[184][186] 财务契约与豁免 - 集团未能满足贷款融资项下有关财务契诺,潜在违反事项构成违约事件,截至2022年6月30日,贷款融资尚未偿还本金总额约为2.166亿港元,但已获贷款人豁免[63][65][67] - 公司已就报告期潜在违约事项获贷款人豁免,目前无即时偿还贷款要求,且公司认为有充足财务资源偿债[7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遵守金额为2.16648亿港元借款的限制性财务契约[189] - 2022年6月30日后,公司成功获得相关银行对2.16648亿港元未遵守财务契约的豁免[1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动用的现有银行信贷额度约为3.94977亿港元,预计到期可续期[19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遵守金额为2.16648亿港元部分借款的限制性财务契约[191] - 2022年6月30日后,集团成功获得银行对2.16648亿港元不遵守财务契约的豁免[191]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约3.94977亿港元的其他未使用现有银行融资到期后预计可成功续期[191] 外汇与成本 - 公司主要在香港、中国、美国及越南经营,在中国及越南面临的人民币及越南盾外汇风险基本可收支相抵,暂未采用对冲工具[74] - 2022年生产成本持续上升,部分成本近期开始下降,公司将监控成本并与客户讨论转嫁成本可能性[78][81] 市场需求与应对 - 美国部分客户一季度因囤货致产品需求下降,预计需求随库存积压缓解回升,公司将加大投入应对需求增长[79][81] 股息与员工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2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8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2618人(2021年6月30日为2705人),报告期员工总成本约2.517亿港元(2021年同期约2.483亿港元),成本增加因雇员加薪[84] - 集团为雇员提供具竞争力薪酬和福利,实行奖励计划和购股期权计划,并提供培训[84] 投资与证券 - 除前景部分披露外,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其他计划[80] - 报告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8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50002亿股[93] - 林志凡作为全权信托的成立人持有12.75906亿股,股权约占72.91%;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150万股,股权约占0.09%[90] - 张栋、陈枫、林斐雯、林锦祥作为实益拥有人分别持有150万、100万、100万、100万股,股权分别约占0.09%、0.06%、0.06%、0.06%[90] - 王志强、林诚光教授、张杰、吴德龙作为实益拥有人分别持有30万股,股权分别约占0.02%[90][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圣诺盟企业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0股[96] - 林志凡、张栋、陈枫在圣诺盟企业分别持有15股、5股、5股,股权分别约占37.5%、12.5%、12.5%[96] - 余下15股圣诺盟企业已发行股份由The James' Family Holding Limited拥有[9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750,002,000股[100] - 圣诺盟企业、Chi Fan Holding Limited等多个主体分别持有1,275,906,000股,股权约为72.91%;张水英配偶李晶霞持有1,277,406,000股,股权约为72.99%[100] 购股权计划 - 执行董事林志凡、张栋、陈枫、林斐雯及林锦祥分别获授予认购150万、150万、100万、100万及100万股股份之购股权,尚未行使[93]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志强、林诚光教授、张杰及吴德龙分别获授予认购30万股股份之购股权,尚未行使[93] - 2014年3月4日,公司股东有条件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後购股权计划[102] - 2017年1月26日,公司向58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30,800,000份购股权,相当于授出日期已发行股份的约1.76%[102] - 首次公开发售後购股权计划下授出的购股权,行使时认购价为每股0.69港元[102] - 2022年1月1日,林志凡、张栋未行使股份期权数为750,000,陈枫、林锦祥、林斐雯未行使股份期权数为500,000,王志强、林诚光教授、张杰未行使股份期权数为150,000[108][110] - 2022年6月30日,林志凡、张栋未行使股份期权数为750,000,陈枫、林锦祥、林斐雯未行使股份期权数为500,000,王志强、林诚光教授、张杰未行使股份期权数为150,000[108][110] - 各承授人每股股份行使价均为0.69港元[108][110] - 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各承授人无新增授出、失效和行使的股份期权[108][110] - 2022年6月30日可行使的购股期权数目为19,600,000[127] - 2017年1月26日至报告期,吴德龙相关数量为150,000,其他雇员合计初始为6,500,000,减少300,000后为6,200,000,总计初始为20,200,000,减少600,000后为19,600,000[130] - 报告期内2名获授购股权的合资格参与者终止雇佣关系,购股权自动失效[131][132] 企业管治 - 自公司2021年年报刊发日期以来,须披露的董事履历详情无变动[134][137] - 公司采用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遵守守则条文[135][138] - 公司采用不宽松于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的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报告期内遵守规定[136][139] - 董事会审核委员会与集团管理层共同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政策、报告期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资料并建议董事会采纳[144][146] - 公司核数师普华永道按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审阅集团报告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145][146] 汇率换算 - 报告内人民币兑港币按1:1.18汇率换算,不代表实际兑换情况[147] 现金流量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为1585.9万港元,2021年为所得3453.2万港元[17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34万港元,2021年为所得5074万港元[17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03.3万港元,2021年为所用202.1万港元[17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92.1万港元,2021年为增加7370.2万港元[179] 疫情影响 - 2022年初新一波新冠疫情及防控措施,使公司在中国的运营受到阶段性中断[183][187]